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桃花地》>桃花地(十三)

桃花地(十三)

作品名称:《桃花地》      作者:桃园三少      发布时间:2014-09-11 13:12:05      字数:3298

  小石离奇获救的事儿在县委干部中传起来,人们对小石钻地道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辰时王区长也说大人小孩都不知道这儿有这样一个洞,到底是野獾、野兔、黄鼬洞呢,还是以前土匪秘密挖成的藏身洞呢?反正是大家谁都说不清。
  这件事像一阵风儿也迅速在群众中间纷纷传开了,都说是:“八路军的一个交通员被八百鬼子密密麻麻围在了坟地,但是巧遇一个过路的狐仙,把他救进了地府……八路军深得人心,感动了狐仙,连狐仙也看不惯鬼子乱杀人……”通过这件事儿,任克俭觉得地道这个东西真能派上大用场,可以发动各村群众把以前挖的“蛤蟆蹲”改造成户户相连的地道,敌人来了既能藏身又能转移。他和老蔡仔细谈了谈,李品也觉得是个好主意,于是他马上把这个工作向全县布置了下去。
  辰时惨案给群众心里埋上了极大阴影,人们纷纷找区委县委血泪斑斑地控诉,要求县里给死去的父兄报冤仇。任克俭心里更是悲痛万分,失去李大贵这样的好兄弟们,他心里又感到十分的愧疚。
  县委老蔡也痛心地说:“县大队不出头,光靠我们指挥着两面村长干工作毕竟力量太薄弱,根本保护不了老百姓,集结队伍打击敌人才是确实有效的好办法。”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地委张书记要到其他县布置工作,临走给他们留下了两个月的粮票和菜金,又叮嘱克俭说:“秋收以后敌人又要征粮派款,反抢粮斗争也十分重要,你和蔡县委要多动动脑筋,多想想办法,有山靠山,无山独立,其他我也就不多说什么了。”
  几个人陪着张书记穿过一片黑魆魆的桃树园,拐过一条小水渠,张书记没让大家再送,他和妻子李品在前面低声说了几句话,扭过头来朝众人挥挥手独自提枪下了渠堤,踏着细碎的月光向远处走去。李品看着他渐渐远去的身影不由得鼻子一阵酸楚,眼里挂上了一丝让人不易察出的泪花。
  月光还是那么明白,渠水依旧那么清凉,任克俭的心情却是沉甸甸的,夏成仁在哪里呢?
  送走张书记,任克俭便带着小石四处活动,四五天后才打听到夏成仁的消息。这会儿,夏成仁在一个地窨子里,正围着筐架子编着筐,他一边编一边用小木锤灵巧地敲击着柔软的槐树条,眼瞅着又编成一个结结实实的小筐子。这一带的群众都有编筐的好习惯,跟着铁匠会打铁,跟着瓦匠能盖房,夏成仁在房东家隐蔽的这段时间,自然跟着学会了这门手艺。伏天的枝条最柔软,榆树怪柳、紫穗槐都是编筐的上等好材料,他早起拿着镰刀在野外四处削条,中午就避开鬼子的岗哨偷偷进村去联系。听到的消息是:县委在哪村捕了哪个汉奸,又在哪庄敲掉了哪个叛徒,他的心情高涨却又急燥,就是找不到县委呀。
  房东那个精神矍铄的矮老头,姓周,人称周老池,他背着粪筐,提着粪铲,领着任克俭和小石七扭八拐穿了几个小胡同,在一个杂草丛生的破败院落前,打开一扇破小门,来到地窨子旁边,轻声朝里说:“夏同志,在吗?咱们的人来找你。”
  夏成仁没说话,机警地提枪上膛靠着土墙,扭头朝外侧身向外望了望,忙放下手枪惊喜地挪开地窨子门。
  周老池回到门口,朝门外的胡同里瞄了瞄,便关上小门,蹲在地上摸出烟袋锅,喀喀喀地敲起火镰石,火星溅出来,他紧吸几口,把头扬了扬,愉快的心情随着烟香也飘上来。这个小老头是交通员李大贵的干老子,没了李大贵,他悲痛万分,吃饭都忘了拿筷子,喝水不知勺往哪儿舀,他想:抗日,抗日,抗的哪门子日啊,抗得鬼子杀人放火,奸女人。任克俭来了,他的心情为之一振,为嘛呢,党来了啊。
  夏成仁点头把他们迎进来,拿蒲团让他们坐下,便高兴地说,这阵子跑了很多地方,也见到姑姑和姑父,他们都很好,让克俭哥不要惦记。任克俭知道父母平安,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二人谈了一会,任克俭说起辰时惨案的事来,那些被害群众的亲人情绪都十二分的愤怒和激昂。
  夏成仁瞪起眼睛说:“一定要树起县大队的大旗来,不给敌人点颜色看看,他们就不知道马王爷还有三只眼,就不知我夏成仁还是游击大队的大队长。他妈的三谷屁树,李金儿子,老子一定要亲手宰了这两个王八东西。”说着话他从旁边的水梢里掏出半个花皮、红瓤、黑籽的西瓜来,用瓜镰削成几片,递给他俩说:“尝尝解解渴,这是房东种的,本地有名的沙瓤大西瓜,可甜哩。”
  小石两手捧着吃了一口说:“又甜又沙,咱冀中净是好东西。”
  夏成仁说:“可不是,火红的高粱弯腰的谷,金黄的玉米拱地薯,银沙滩上的白花生,他妈的,多了去了。要不是有这些好东西,还招不来小鬼子呢,他妈的个屄。”
  小石说;“成仁哥,你说的真对,要没咱八路军的保护,这些好东西就都丢进日本鬼子的狗嘴里了。”
  任克俭说;“对啊,所以一定要把大旗树起来。”
  夏成仁说;“他妈的,就是。”
  任克俭边吃边问夏成仁:“你能集合多少人呀?”
  夏成仁叹口气说:“唉,我已联系了二十多人,其他人都藏起来了,找也找不到,真不知道这伙子人都躲到哪里去了,王八羔子们。”
  任克俭说:“二十多人已经不错了。咱们东打一下,西打一下,只要打出县大队的威风来,那些藏起来的人知道消息就会归队。不杀杀鬼子的气焰群众也不干,不打是不行了。”
  夏成仁说:“打,就是得打,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哥,你放心,县大队不给你丢脸。”
  任克俭又拿起一块西瓜,笑着鼓励说:“有老弟在,我和蔡县委都放心,大着胆子干,出了事,咱县里给撑着。”
  小石没说话,又嘿嘿地笑着拿起一片瓜狠劲啃起来。
  当玉米高粱半人高时,桃树园子里的小桃果也咧开小嘴,在绿色的枝叶中欢快地笑着。一些小麻雀还在密密麻麻的枝枝杈杈间搭上窝,唧唧喳喳地在里面闹着。任克俭带着县大队也就在这个闷热的夏季开始秘密活动起来。老蔡听了汇报也挺放心,不久便带着李品转移到西蒲町一带去检查那里的工作。
  后半夜起了露水,老蔡戴上一顶旧草帽,和李品把手枪拉上栓,出门时他又想了想,让李品拿上一个旧饭碗,自己拿了一根结实的枣木棍,这才和李品串着大深的庄稼地向北走去。
  李品暗笑:“这老头想干嘛,讨饭去?”
  残月朝下栽时,二人摸到了李村长家的桃树地里。大地仍然是黑魆魆的,密密的桃枝交叉纵横,显然是主人疏于经管了,串串小桃果在绿叶间挂满了数不清的小水珠,老蔡和李品的衣服都被水珠打得湿漉漉的。二人在地边隔着封锁沟仔细地听了听村南的动静,村南头悄无声息。天蒙蒙亮时,不知谁家的报晓鸡“咯咯咯——”地打响鸣来,李村长家的大枣树梢上飘起一缕炊烟。
  二人一商量,老蔡决定自己先去看看,他把手枪别在腰内拿上饭碗和枣木棍,顺利地爬过封锁沟,朝村里走去。
  李家的门紧闭着,他上前轻轻地敲了敲门,吱扭一声门开了,走出一个欢眉大眼的姑娘来。
  老蔡一愣神,他没见过李家还有个这么大的姑娘,急忙说:“小大姐,我是要饭的,已经两天水米未粘牙了,望你行行好给口吃的吧。”
  姑娘看了他一眼,便转身回屋拿出一个玉米饼子说:“给你,老伯,填填肚子吧。”
  老蔡急忙说:“小大姐,你一并行行好,再给碗热水喝吧。”
  姑娘想了想说:“行,你进来歇歇吧,我刚生火,水还没热呢!”
  老蔡趁势进了李村长家。
  李村长的女人在外屋做饭,见来一要饭的也没太在意,又埋头烧起火来。
  姑娘抱了一抱秫秸问:“老大伯,你是哪里人呀?”
  老蔡忙说:“献县杨家庄的,家里经常闹水灾,全村人多一半都逃荒要饭了,这兵荒马乱的,真不知……”
  李村长的女人听说是献县的老乡,便抬头走出来,仔细一看原来是县委老蔡,忙惊喜地说:“这不是他蔡大哥吗,快屋里坐。”
  姑娘很惊诧,女人把她拉过一旁低声说:“富雪,这是八路军,咱自己人,你快到门口守着点。”
  老蔡把来意说了说,接着又和李村长的女人把李品接了来。
  看到李品的衣服全湿了,贾富雪忙把自己的衣服给李品换上,又把湿衣服拿到火前烤,不一会儿,衣服冒出一丝潮气。她想:自己人来了,八路军来了,报仇的日子不远了。
  李品把手枪关上枪机掖在腰内,望着红红的火膛前富雪那微红腼腆的脸庞说:“小妹,能告诉我,你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吗?”
  “我叫贾富雪,二十二了,大姐,你呢?”富雪扭头问李品。
  “我叫李品,你的名字很好听呀,你姐几个呀?”
  贾富雪鼻子一酸,说:“我姐俩,大姐叫贾富格,因为抗日,被鬼子杀了。”她把姐姐的事情说了一遍。
  李品听了心想,又是一起血案,她不知该怎样安慰她,只得说:“小雪妹,我们这些人就是给你报仇来的。”
  贾富雪咬咬嘴唇说:“我知道,八路军不会放过这些野兽。”
  女人和女人容易交心,这姐俩一边烧饭一边聊,不一会便混熟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