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天上青藏>《天上青藏》——泸定说桥

《天上青藏》——泸定说桥

作品名称:天上青藏      作者:恋海如歌      发布时间:2014-09-15 20:48:46      字数:3008

题记:此文节选在本人《天上青藏》一书。

  车过雅安,翻越几座高山,又下到谷底。这就是大渡河谷。
  小小的泸定县城就在河边。这个小县城因为一座铁索桥而闻名天下。因此,川藏线之行,这里是一个不可缺或的观赏点。泸定位于川藏线上,大渡河畔。过了雅安以后,车就崇山峻岭中翻越,一路上,不时下着雨,云雾伴随着我们越过一座座山峦,跨过一条条江河。大约中午时分,我们被告知,泸定到了。
  我们顺着大概不到300米的“长征大道”,来到一个不大的广场“泸定桥广场”。广场很多人在这里悠闲栖息。老人们围坐在一起自得其乐地玩着纸牌,孩童在广场上来来回回奔跑着。站在广场的中央,除了人们的喧闹声,还依稀能听见滔滔的河水声。眼前闲适的人们和小城静谧的街巷与我心中沉淀多年的“大渡桥横铁索寒”境况差之甚远。
  顺着广场向大渡河边走一两分钟,看到有一块碑,碑体四周呈朱红色,中间镶嵌着一块黑色的石板上用隶书写着“康熙御碑”。“御制泸定桥碑记”记载着泸水的历史、桥的位置、桥的成因、桥的规模及维修办法等。
  “蜀自成都行七百余里,至建昌道属之化林营。化林所隶:曰沈村、曰烹坝、曰子牛,皆泸河旧渡口,而入打箭炉所经之道也。考《水经注》,泸水源出曲罗,而未明指何地,按《图志》,大渡河水即泸水也。大渡河源出吐番,汇番境诸水,至鱼通河而合流入内地,则泸水所从来远矣。打箭炉未详所始,蜀人传,汉诸葛武乡侯铸军器于此,故名……桥成,凡使命之往来,邮传之络绎,军民商贾之车徒负载,咸得安驱疾驰而不致病于跋涉。绘图来上,深惬朕怀,爰赐桥名日泸定。在事着劳诸臣,并优诏奖叙,仍申命设兵戍守。夫事无小大,期于利民,功无难易,贵于经久,然即肇建,兹举俾去危而即安,继自今岁,时缮修,协力维护,皆官斯土者责也。尚永保勿坏,以为斯民贻无穷之利。是为记。(康熙四十七年二月初三日)”
  读完碑文,我站在泸定桥上,遥想那个时代,修这样的铁索桥,可谓是一个极为浩大的工程。泸定地处深山峡谷,不产铁矿,山壑从横,交通十分不便,再加上当时铸造工具的简陋,那些铁索是由一个个铁环紧扣而成,单单是将四十余吨重的铁用人力从内地搬运来,就是一件费工费力的事情,还有把那长120米,重1.5吨的铁索绷在河上难度更是可想而知了。
  康熙为什么要修建这样一座铁索桥?其实自古以来,大渡河以西就是藏、羌、彝等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这一带“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公元前130年,汉朝就在泸定附近置县,设都尉,成为西控康巴的桥头堡。1700年,川西发生兵变,河西鱼通宁远宣抚使在打箭炉时(今康定)被杀,康熙命四川提督唐希顺率兵平定。兵变平息后,四川巡抚能泰以为大渡河就是诸葛亮《出师表》中所说的泸水,并给朝廷的奏折,说:“泸水三渡口,高崖夹峙,一水中流,雷奔矢激,不可摇舟行,行人援索悬渡。”他建议在距化林营八十余里的地方,地势稍平坦些,准备在此处建一座铁索桥,以便民众行走,并提请皇帝赐桥名。1705年,康熙皇帝下令修建大渡河上第一座桥梁。并亲自题写赐名。从此泸定桥便成为连接藏汉交通的纽带,泸定县也因此而得名。
  到了桥上,我发现桥由十三根铁索环构成,其中九条为底索,现在就铺就了上好的木板作为桥面。另外四条铁索则作为行人的扶栏。行人在桥上行走的时候,大渡河水流湍急,雪浪滔天,晃晃悠悠的铁索桥,让人依然感觉险境莫测。桥两岸的两个桥台的后面各开有一口深六米的落井,每口井都有生铁铸就的地龙桩七根或八根,与桥身平行地插在井底的井壁上。地龙桩下面再横卧一根铁铸卧龙桩,每根重一千八百余斤。桥的铁索就固定在卧龙桩上,由桥台和桥桩的重力来共同承受桥的拉力,坚固无比。
  可以想象,当年临近泸定的能工巧匠,从四方八里汇集到这里,大家铸铁,煅造,热火朝天。据传说,修桥时,十三根铁链无法牵到对岸,用了许多方法都失败了。一天,来了一位叫噶达的藏族大力士,他两腋各夹一根铁链乘船渡过西岸,当他运完十三根铁链后,因劳累过度而死亡。后来,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位为建桥英雄,专门为其在西岸修建了噶达庙,供奉这位修桥的勇士。当然,这么一桩浩大的工程,只一个嘎达,是永远不够的。据史料记载,工匠们用粗竹索系于两岸,每根竹索上穿有10多个短竹筒,再把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从对岸拉动原己拴好在竹筒上的绳索,如此巧妙地把竹筒连带铁链拉到了对岸。
  站在桥上,两岸巍巍青山,云遮雾罩,河水湍急的水流声,让我感觉原先渡口的天险屏障。抬头仰望桥西有康熙皇帝书《泸定桥》碑,碑的正文为“泸定桥”,横批为“一统河山”,可见康熙对当时统一疆土完整的雄心;而反过来看,“山河统一”又表现了他对疆土完整统一的一种壮志和喜悦。
  此刻,已有一些行人踏上桥面,整个桥身一起晃动。桥头东西各一座形如碉堡的建筑,为固定地龙桩和卧龙桩的基础;桥头亭是清式古建筑风格,建在东西桥台上,起保护落井内的铁索不受雨水浸蚀,为木结构建筑,飞檐翘角,古朴大方,每一个檐角均系铜铃,和风吹拂,叮咚作响。此刻,透过桥面的缝隙可以清楚地看见大渡河汹涌奔腾的河水,让人望而生畏,心惊胆战。桥上游人有的扶着铁索,挪动前行;有的小心翼翼,举步维艰。抚摸着桥上古老而光滑的铁索,倾听桥下如雷的涛声,硝烟弥漫,万马战犹酣的往事不禁涌上心头。
  太平天国年间,石达开自桂南北上,于1862年初经湖北入川。石达开转战川黔滇三省,先后四进四川,终于1863年4月兵不血刃渡过金沙江,突破长江防线。5月,太平军万余人到达大渡河。石达开下令多备船筏,准备渡河,但当晚天降大雨,河水暴涨,无法行船。太平军被百年不遇的涨水所阻,三日后,清军赶到开始布防,太平军多次抢渡不成,粮草殆尽,陷入绝境。石达开被俘押往成都,几千将士全部战死。1863年6月27日,石达开在成都公堂受审,从容就义。
  从石达开在大渡河畔的活动,我们看到太平军虽然与清军多次激战,最后还是成了封建伦理的牺牲品。然而,追溯石达开大渡河失败的根本原因,乃是太平天国封建化而造成的内讧。即便大渡河不涨水,石达开尚能苟延残喘多久,还是个疑问。内讧反映了当时那一个阶层的局限性,其自身原因无可避免注定失败的命运。
  70年以后,据说,又有两支部队在此“飞夺泸定桥”,因而有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的诗句。但后来,有文字爆料那只是一场宣传之战,因为需要表达部队的战斗精神。事实上,那一次只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军事行动。历史究竟如何,我想,还是让这横卧在此三百多年的悠悠铁索桥去慢慢澄清。
  在返回的途中,我看到了一座新造的石碑,上面是军人拉铁索的浮雕,下方的石基上赫然写着“铁索军魂”四个大字。回望泸定桥,天堑通途,横贯东西,雄伟而险峻。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不知道当时石达开怎么没有把这座铁桥当回事?若是也能“飞夺泸定桥”,也不至于几千人就在此全军覆灭。再想想自石达开70年以后,即便没有那场激烈的战斗,那二十个先头过桥的士兵也不愧这“铁索军魂”四个字,即便什么也没有发生,这泸定桥也没有亏负流传了七八十年的诗句,“大渡桥横铁索寒”。
  听波浪翻滚,看凶猛急速的水流匆匆而逝,泸定县城尽收眼底,两岸群山逶迤连绵,林木叠翠,云雾缭绕,宛若仙境,广场上悠闲的人们自如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我想,后世人们在保护开发这片山水的同时,他们安居乐业的家园以及几百年来宁静致远的生活方式也没有辜负康熙皇帝“一统河山”的宏伟愿景。
  大渡河水波涛滚滚,桥总在那,不偏不倚。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