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新聊斋补遗>卷二(1)

卷二(1)

作品名称:新聊斋补遗      作者:立仁      发布时间:2014-07-17 17:17:53      字数:3030

  万三蹄
  沈翁,名富,字仲荣,湖州路乌程人氏。幼随父迁居苏州银子浜。或称翁周岁俗典,即择“翡翠算盘”抓弄,乃父不悦,恐难遂文学仕途之重望也。
  翁既长,精明勤奋,且善经济。初,终日于苇浜垦作不已,家趁小有。忽一日,劳作间有物砰然触锄。检视,一铜盆而已。虽有铭文花饰,然绿蚀斑斑,无可辨识也。翁携之归,权作暖盆之用。置火炭其内,竟经冬不熄,甚怪之。试以其储水,水清冽,取之不尽而不取亦不溢也。置米则米多,置金则金满。聚宝盆也。自此,广辟田宅,富累金玉。未几,资巨方万,货栈商号被覆苏州城,而田产遍于天下矣。盖因其为天下“万户之秀”,且行三,世称沈三秀,俚里则呼为沈万三。“万户”者,豪富也。敌国之富来之所自,得益于聚宝盆乃一家之说,或云其经营有致,或云受赠于他人,或云通番也。何者?无确考。
  是年,值张士诚反元,建大周于苏州。翁鼎力相助,颇得张之青眼。次,朱元璋之大明,都应天府,气盖大周。翁度势审时,解囊慨助其筑城郭三之有一。
  一日,沈翁筵太祖。席间,翁请于上,意以百万黄金,代帝犒赏三军。上顾左右而言他。问曰:“此肴何物?”翁视上之所指,乃“烧猪蹄”也。翁念及猪谐音者“朱”,龙姓也,涔涔而汗下,股颤不能自已。性命攸关,不得已自承其辱,答曰:“此物,万三蹄也!”龙颜未为之悦。未几,遭籍没家产,翁发配滇陲充军。
  虽六百余年掌故,今有老菜新炒者。有责狗皇帝,八代赤贫,难见财富,见之则眼红,此乃仇富之渊源在焉,盖明之一代,气脉为之受阻;有叹中华气运,屡出打土豪分田地之暴君,民之不幸;有责当途,政治干预经济,逼富人“跑路”。更有于沈翁顶礼膜拜者,设祠建碑,终日青烟袅袅。有官媒言:今周庄之文明进步,沈万三乃大功臣也!“饮水不忘挖井人,致富感谢沈万三”云云。
  异史氏曰:“翁失宠于太祖,非猪蹄之祸,实乃其炫富所致者,确也哉。然封建帝王,史中唯太祖出身平民,最恶者,非天下富人,乃贫富之悬殊也。明之教义,拯世救人,揭竿方有从者。打土豪,分田地,妒忌语出无由。况彼有天下,何妒天下之人?太祖一代,杀贪官无数计,有据可查,何独不杀万三乎?出妄言者,也尝盛赞明之一代,中国资本主义之萌芽焉。何以言及万三,则耿耿于此?况周庄致富,功在当今,何托之以枯骨哉?”
  神水
  昔,隋炀公主长于宫,貌美婀娜,性恬淡。然幼患癣疥,顶如蟾皮,药石罔效。自伤天妒,每思出家为尼。稍长,再愤于宫廷淫乱,出尘之意弥坚。一日,觅护卫疏隙,自骑一癞牛出宫去。
  途中信步由缰,由大兴(西安)而秦岭,踽踽望东南行。俄至楚地,倏见一处山谷极秀美,聊作息止。林木荫翳处,有飞泉坠,泉下一池,清澈见底,甘冽宜人,公主共癞牛痛饮。继思风尘侵润久,汗臭难当,况遐迩无人,乃与癞牛共池水沐浴。浴毕,觉遍体奇痒,满头银屑应手而落也。喜极,遂于近邑购取日需之物,结草庐于泉畔,食之于泉、盥之于泉也。未几,青丝渐现于秃顶,肌肤愈发晶莹剔透。癞牛亦日渐生毛,色黑而光泽如绸缎。公主感承天恩,寻邑之公人,寄语乃父,励志于此向佛。炀帝闻公主确讯,亲往劝,然公主意决,不之听也。炀帝遂举国之能工巧匠,依幽谷形貌建寺,寺名“承恩”。
  承恩寺之建构,雕梁画栋,气势恢宏,历一千七百余年香火不衰。寺畔之金子山、狮子峰、玉石碑、卧牛池、青丝泉、玉带水、锁凤桥、万斤钟等,素有八景之称。尚有五朵莲山、襄宪王墓、锁风口、公主坟、灵泉诸多景观。悬挂于钟楼之万斤钟,实逾万斤,鸣声悠远。或月白风清夜,或晨曦初露时,僧诵经必撞钟以伴。悠扬数十里,久久不绝其声。后世练功修行者,多中意此地聚气藏风,频驻锡于承恩寺。
  承恩寺之灵泉神水,历为香客、游者拱璧,每于尽腹痛饮之余,盈瓯瓮以携之归。或曰饮此神水者,得养生、医疾、延年之功效焉。数纪前,有八一电影制片厂之洗印厂设于谷内,传得此水洗印之胶片更具形象。亦传武昌黄鹤楼再建之总工,病于肠疾数载不愈,每周遣车往取,生饮数月,顽疾终失。
  此神水得之于造化,然千年流淌,白白汇于汉水焉。
  距此名刹非远,有一汉水大桥,通樊城与鱼梁州。桥微具拱形,两侧每距十余步有雨水孔,粗逾鹅卵,可窥江水。年久灰渣阻塞,多不通。忽一日,其一孔有水泌出,虽不甚巨,然涓涓不绝也。多事者传为“神水”,引众民列队取之。水细难待,众之不耐者约定人取一瓶。水黄浊,略具碱味。非一日,水流如故,求取者愈众矣。终因妨碍交通,有媒体颁地方制止令。缘媒体无以释水之所自之惑,反招取“神水”者潮涌,路为之塞。后有桥梁专家谓:“此为拱桥结构,泄水孔阻塞,日久则雨水渗透于桥体填充层,存积不得宣泄,水之压力于桥头低位处自觅排泄道,何神之有?”
  异史氏曰:“寺畔神水,得于自然;桥头神水,亦出于自然。神水虽奇,莫过于人之奇。有天赐之物,不思开发利用,而于建筑污水甘之如饴。愚哉!”
  陈熟美
  陈年谷,湖广均州人氏。明天启五年生。幼聪,喜读。清顺治八年中举,又四年登进士榜,选贵州思石道按察司副使,兼布政司参政。康熙间,再擢户部郎中、侍郎。廿三年致仕。因其为陈姓名年谷,幼读四书,偶感于孟子所言:“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巳矣”。五谷,年熟则美,乃自号“熟美”。
  陈熟美为官清廉,极有政声。妻秦氏,闺字馨莲,均州六里坪秦家楼人氏,闺誉亦佳。
  有穷儒仇梦麟者,盖熟美幼时之同窗也。终其身止于秀才榜,后历试不中而潦倒。顺治十五年,偕同年胡梦蝶,赴京谒陈熟美。极言困苦,以求一官半职,未料遭熟美婉拒。仇、胡恼恨之,怏怏而返。
  返途非一日。此日,二生途经南阳界,驻旅。夜闲游,得观艺人演曲剧《琵琶记》。因见戏中所演皆忘恩负义之事,恨从衷来,乃于客旅中不舍昼夜,拟就《秦香莲抱琵琶》。将陈熟美、秦馨莲易名为陈世美、秦香莲,寓于戏中,谓陈世美得招驸马,忘恩负义,贪图荣贵,杀妻灭子。继而,罄囊橐之资,倩伶人排演。
  戏情原止于陈世美追杀秦香莲。某日,有戏班演至此而不得煞锣,盖观者呼喝当诛陈世美,且砖石乱飞焉。掌班匿于后台,倏见此前唱《陈州放粮》之“包公”尚未卸妆,灵机突发,裹挟其至前台,曰:“速续!”伶人大窘,曰:“吾乃宋丞相也,安能与今人陈世美同台?”掌班曰:“事急矣!从权而为之也!况‘包黑子’铁面无私,大可铡却彼负心人哉!”无已,包拯弹冠振衣,率王朝、马汉登场,略加曲折,终诛陈世美于铡下。自此,《秦香莲抱琵琶》成妇孺皆知之《铡美案》矣。
  孰料,仇、胡二生延宕数月,至家则莫辨其门户。固,陈熟美业已托地方,以己之资财为其起屋置田也!二生惶愧无以自容,誓为熟美“正名”,已力不从心也。几番“努力”,反遭致疑。冤哉,倾三江之水濯之晚矣!
  此乃身旁事也,余悉此情凡四十有载。陈熟美之墓,已同均州沉于丹江口水底,有其十一世孙现存于世。
  异史氏曰:比今之专家,仇、胡二生尚知有愧。今人之涂污,更不惜重墨。或为权势者行引经据典之事,或为奸商者献奴颜婢膝之媚。遍翻地摊之“史”,恰如猿獠之所谓,一“秽”字而已。文人堕落至此,乃儒家之羞;有儒得行恬不知耻之道,谁之过也?耻,从耳依止。知耻,耳闻不雅,当知止焉!
  又则:距均州非远,湖北十堰另有梁祝之坟,余亲见墓碑斑驳,高不及三尺,苍苔累累,土湮及半。四十年前,余曾亲手揭苔拂土,见石碑赫然镌有“梁山伯祝英台之墓”八字。闻当地老者言:“此不远即‘马家河’(现亦为水库),祝英台不愿嫁马家,触石碑殉身于此。”后,湖北十堰兴建铁路,其墓位于车站之左,上世纪七十年代已为现代文明之隆隆机声掩埋。今询诸土人后辈,但言有马家河,似不知有梁祝焉。一憾事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