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弥补先天不足——弹精竭虑求学问
作品名称:三湘奇才张月明 作者:刘浪流浪 发布时间:2014-06-25 17:12:52 字数:6009
一
张月明,一个正宗的小学毕业生,能有多少知识?就是智商再高的人,也不会变成什么“神童”。
不过,这里要说的是另外的一个问题:一个人先天的知识不足并不可怕,问题是看你怎样去面对。如果你能看到这种不足,正视这种不足,然后在后天下大力气去弥补这种不足,你也许就能让“不足”变成“充实”。但是,如果你对这种不足视而不见,或者采取“认命”的消极态度,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那么“不足”永远就是“不足”。
总之一句话,后天的事,全靠自己把握!
张月明不仅看到了这一点,而且很好地把握了这一点。那就是:抓住一切有利条件,不靠老师靠自己,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他后来的几十年人生道路上,他始终都抓住工作和生活中的分分秒秒,坚持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专家里手学习。他尤其重视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同时,还善于做积累知识的有心人,把工作中学到的东西,一点一滴地积聚起来,再与书本知识互相参照,融会贯通,最后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体系,以丰富自己,提高自己。
这就是张月明对待自己“先天不足”的态度,这就是张月明独特而有效的学习方法。
张月明说,其实,无论你干什么,伟大的还是平凡的,甚至是琐碎的,其中都有很多的学问。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嘛!如果你能像铆钉一样死死钉住它,用心去解读它,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学一行;干一行,专一行;干一行,精一行;那么,你就能发现每一件事中的学问有多深,你就能学到驾驭它的本领,你也就大有收获。
张月明一个区区小学生,后来竟能著书立说,成名成家,主要的经验就在这里。
从1952年开始,张月明在湘潭专区工程公司工作整整10年。这10年,应该说是他扎扎实实向实践学习的10年,也是奠定他后来写作、著书坚实基础的10年。
因为,在他编著的20多部书中,半数以上都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的内容。如果没有这10年实践经验的积累,要编写出那么多水平较高、自成体系、内涵深刻、深受专家和读者好评的著作,是绝对不可能的。甚至连后来写出其他内容的著作,也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年轻时期的10年,是人生中“含金量”最高的10年;它对于人的一生,或许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有道是:“实践出真知。"10年的实践锻炼,让张月明从知识的小溪游向了学问的大海。
二
张月明1952年6月进湘潭城“打天下”。开始,他并不是什么工程师、技术员,而是泥木社(相当于现在所说的“小型建筑队”)的临时副工。这份辛苦的差事,还是他的邻居肖伯伯——肖木匠引荐的。
所谓“副工”,就是为泥瓦匠拌砂浆、挑砂石、挑砖,做下手,卖苦力。虽然苦得要命,但张月明还是干得有滋有味,这毕竟是一只自食其力的“饭碗”呀!他觉得,那里边也有很多东西可学。
果然,张月明还真的跟着泥瓦匠师傅学到了不少道道。比如,要拌好砂浆,水泥、砂和水的比例究竟怎么配最适宜;砌墙时,每块砖刮多少砂浆最适中——既能让砖衔接得紧,又能节约砂浆,并且让做出来的墙面好看……等等。对于这些看起来并不起眼的问题,他都研究得很细,很深,很透。由于他善于思考,勤于钻研,很快,这些看似鸡零狗碎的小窍门便被他掌握得滚瓜烂熟。张月明变成了内行。
这年冬天和翌年夏天,湘潭地区成立基建队和工程公司,张月明这个外表并不打眼、却颇有几分“内功”的副工,经过两轮“淘汰赛”的考试、筛选,终于随社随队顺利转人了国营单位,成了湘潭专区工程公司的一名正式职工,也就是成了“国家工人”。
这是张月明人生中获得的第一次重大成功。他的成功,是他自己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的结果。他的成功,为他的未来铺就了一条金光大道。
三
张月明成为国家正式工人以后,并没有从事他比较“内行”的副工,而是在基建工地当“火炉军”。他的“火炉军”当得相当出色。因为他深知干重体力活的建筑工人们要吃饱吃好的重要性。吃不饱吃不好,他们就无法顺利完成那高强度的劳动任务。
为了让大伙儿吃得饱吃得好,他除了要学会比较娴熟的厨艺之外,还得学会精打细算,合理安排好那些紧巴巴的“油盐钱”。要做到精打细算,就得多起早床多摸黑。早晨不等天亮,他就起床跑菜场,专买那些价廉物美的菜。然后,就是钻研如何把菜做得味美可口。
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和钻研,张月明做出来的饭菜果然让大家称心如意,胃口大开。同时,由于他学会了精打细算,科学理财,注意一分钱一分钱地节省,“集腋成裘”,每星期居然能让大伙儿打两次“牙祭”。同样多的人均伙食费,他所在的施工队硬是要比别的施工队多打一次“牙祭”,工人们无不称奇,又满心欢喜。
当时的张月明觉得,其实当“火炉军”也有很深的学问,要当个出色的“火炉军”也并不容易。他钻研厨师烹调技术的劲头更足了。那时,他曾有过这样的设想,只要自己努力,说不定将来还能够弄个一级或特级厨师的职称哩!
自然,那仅仅是一种想法。像他这样肯学肯钻又舍得卖力气的小伙子,哪里会让他长期在“火炉军”的岗位上呆下去呢?
果然,张月明只干了半年“火炉军”,便被公司“提拔”到了“专业技术”岗位上。因为从领导到工人都很看重他,说他是棵肯学肯钻的好苗子,怕放在那里浪费了人才。
在新的岗位上,张月明又是从最基本的工作——材料保管员兼采购员干起的。后来再干计划统计员,计划统计组长,一直干到内业工长。每走一步,他都十分注意学习各方面的业务知识,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
四
1955年,张月明刚好20岁。他又被抽调到工程公司肃反审干办公室工作了大半年。他这个搞“业务”的小学生,终于又沾了一点行政工作的边,学到了一些行政工作的常识和经验。也由于他有这么一段经历,而且受到各方面的评价都不错,他由一名国家工人一跃成了一名国家干部。
张月明回忆说,肃反审干工作结束以后,公司的人事科长张俊儒找他个别谈话——
“小张呀,最近工作怎么样?”
“嘿嘿,怎么样?”张月明有点紧张地干笑了两声,他当时并不清楚人事科张科长问话的意图。这也难怪。他这个一心只管做实事的朴实憨厚的小伙子,怎么会想到张科长是在考察他呢?更没想到自己还会有机会“转干”。当然只有笨嘴笨舌地回答,“不怎么样!”
“我是说你对自己的工作满意不满意?”张科长继续问。
“满意!很满意!”
“知足?”
“知足!”
“你对组织上有没有什么要求?”
“没有!”他摇了摇头,真心实意、干干脆脆地说,“我一个小学生,只要工作能让领导和同事们满意,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些,都是他实实在在的心里话。张月明直到现在,也还是个说不出半句假话的人。
“好!”人事科长看着站在那里搓着手的张月明,表扬了他,“你很实在,好样的!”
可令张月明没有想到的是:张科长竟当场发给了他一张“干部履历表”和一块象征着公司管理人员的小铜牌。
就这样,张月明被正式转为国家干部,挂上了“小铜牌”。
五
成了国家干部的张月明,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但他想得更多的则是作为一名国家干部的责任。他觉得,自己能有这么一天,全是托共产党、毛主席的福,是领导和同志们关心和帮助的结果。因此,自己更应该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尽快成为建筑行业的行家里手,为党和人民尽力争光。
张月明觉得自己的眼界一下子开阔了许多,需要重新开始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于是他的学习也更刻苦了。
还在担任材料保管员和采购员时,张月明就花了整整一年的时间来死记硬背那些枯燥无味的数据,比如:各种常用的建筑材料的型号、规格、重量、价格;估算各种不同类型建筑物所需的不同建材的数量。例如:一立方米不同标号的水泥砂浆,分别需要多少水泥、粗砂和水;一立方米不同标号的钢筋混凝土,分别需要多少钢筋、水泥、砂子、石子和水;每100平方米建筑面积,分别需要多少红砖、瓦、粗砂、石子、石灰、水泥、木材、钢筋、玻璃、小五金以及需要多少工日等;每100平方米屋面需要多少油膏、油毡……
同时,各种不同的建筑物,设计图纸不同,所需建筑材料也就大不一样。就拿小五金来说,其中包括铰链、风钩、拉手、插销、门锁、螺钉、铁钉等,诸如此类……要分别记住它们的不同型号、规格、单价,这无疑是一长串天文数字。能熟练地掌握这些数据,差不多就成了一名建筑材料方面的专家了。
张月明记住了这些。他成了“专家”。这为他后来从事工程预算工作和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
不久,张月明又被提拔到湘潭专区工程公司一工区计划统计组长的新岗位上。他要学习的东西更多了。
无论是在工程公司还是建筑工地,计划统计都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工地上,要代表乙方(施工企业)向甲方(建设单位)办理隐蔽工程的验收等,更为重要的是主持讨价还价的工程预算、结算。在公司内部,要负责看图翻料,计算各种不同类型的材料的规格、数量,签发班组工程任务单,办理工程验收结算。在这样的岗位上,如果你是个“南郭先生”,是个不甚精通业务的“半瓶醋”,对外,你就可能让公司蒙受重大损失;对内,就可能把管理搞得一塌糊涂。到头来,这碗饭你也别想吃长久。这些,是张月明的经验之谈。
张月明现在还记得,曾经有这么一件事,对他刺激很大。
那是在1956年下半年,在一个叫易家湾的砖瓦厂建筑工地,他担任计划统计组长,下面有6名组员。一次,要给一座高大的烟囱下任务单时,张月明将任务交给从公司里下来协助工作的一位老技术员。早听公司里的人说,此人在国民党时期就给老板搞过工程预算,文化水平很高,是解放后留下来工作的旧职员,技术上很有一套。
没想到,此公故意给张月明出难题,装出一副恭谦的样子,说:“几十米高的烟囱是个大任务,不是好玩的事,还是请组长亲自下单吧!”
张月明一听,顿时就明白了几分对方的意思,但没说什么。他摊开图纸,仔细看了一遍。那烟囱下方上圆,空心的圆柱自上而下逐渐加大,到了底面与烟道的结合部,方圆切割、重叠,计算起来非常复杂。作为只有小学底子的张月明,显然感到有些力不从心。于是,他只好对“老技术”央求似的说:“您是内行,经验丰富,还是劳您的大驾!”
哪知,那人确实是存心要刁难张月明的,一迭连声地说:“不不不,怎么能越俎代庖呢?”
张月明想:什么“越俎代庖”?当时他对这句成语还听不懂呢!但他从“老技术”一连串的“不”里,已经明白了八九分——“老技术”是故意给他“小鞋”穿,让他下不了台。这种现象,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的时候,是比较常见的。新当家作主的人,因为在旧社会没读什么书,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而时常被那些人“卡脖子”。有时甚至致使一些事情半途而废。
不过,张月明没吃那一套。他从来就没有被别人难倒过。他二话没说,收回了图纸和任务单。他决心自己来完成这个任务!
当然,困难肯定是不小的。如果他学过代数、几何,计算一个烟囱的工程量,诸如要多少红砖多少水泥多少钢筋多少工作日等等,那真是荞麦田里捉乌龟——十拿九稳的事。可他毕竟只有高小文化,又没正式参师学过木匠、泥瓦匠,连师傅口传心授的“土办法”都没有,感到棘手是必然的。但是,他想:既然自己是组长,就不能绕过这个“钉子”,更不能让别人看“把戏”。就是一座封门的山,也要用愚公的精神把它搬掉!
于是,一连好几天,张月明都把自己关在工棚里,一边照着原样描了好几张烟囱图纸,一边搜肠刮肚地回忆原来积累的一些知识,然后用尺子去量,去切割,去计算……仗着年纪轻,精力充沛,脑子好使,他每晚都熬到转钟三四点。第二天,还要将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拿去请教砌匠师傅、技术员……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加班加点,他终于摸出了计算烟囱工程量的门道,攻克了这道难关。
看着张月明这个组长亲手签发的工程任务单,负责烟囱施工的师傅们纷纷翘起了大拇指,心悦诚服地说:“嗯,这还差不多!”
这件事,在张月明的脑海里,印象和触动实在是太深刻了。他说,通过这件事,他进一步认识到了没有知识的艰难,没有真本事就说不起话;也看到了学习知识、掌握过硬的本领,对于工作是多么的重要!
七
为了进一步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他开始经常跑书店,用节省下来的薪水买一些业务书籍,如《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砖石结构》、《施工验收规范》、《实用数学》
和《几何学》等等,进行系统的自学。为了鼓舞自己学习的勇气,坚定信念,磨砺意志,他还买来了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吴运铎的《把一切献给党》等文学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既学习英雄人物的崇高品德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又提高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学习,使他受益匪浅:不仅业务水平大大提高,而且写作水平也有所长进。同时对于他后来的著书立说,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张月明说,此后,凡是经他计算出来的工程数量计算单,隐蔽工程验收、材料的代用、换算等,甲方工地代表都非常放心,有时连看也不看就签字盖章。他后来撰写的文章、编著的图书,语言流畅,条理清晰,被广大读者和社会所公认,看来也是与这段时期的顽强刻苦的自学和锻炼分不开的。
在工程公司的10年,是张月明勤奋学习的10年,也是他不断积累知识、总结经验、逐步进行建筑工程和建筑经济理论研究和探索的10年。
这10年,张月明先后随建筑队伍转战湘潭、株洲、岳阳、浏阳等地的基建工地,与工人师傅们一道住临时工棚,和酷暑严寒打交道。但是无论条件怎样艰苦,工作怎样不固定,他坚持刻苦学习、顽强拼搏的精神始终都没有改变。其间,他还先后参加过省建工局举办的“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培训班,随湘潭建设银行赴广州学习建筑行业管理的经验。这样的学习考察活动,使张月明眼界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知识更加丰富了。
八
张月明真的成了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行家了。1957年,他在株洲下湾窑的一件事证实了这一点。
当时,他在下湾窑砖厂基建工地任内业工长。所谓内业工长,其职责跟计划统计组长相差无几。只是不需按月报送统计报表,但对施工管理方面的责任更重了。
有一次,一伙木工师傅要他计算屋面“窝山水沟”的檩条,显然是想考一考他这个内业工长。可是他们也许不知道:现在的张月明哪里还是从前的张月明?过去,人家可以拿一个烟囱的计算难他一阵子,而最终没有难倒他;现在,经过多年的摸爬滚打,他已经更在行了。对于一般木工师傅都有点头痛的“窝山水沟”檩条的计算,他是轻车熟路,如数家珍。
张月明沉吟片刻,就将全部计算过程说得清清楚楚,滴水不漏——
屋面如果是五分水,就是26度34分,长乘宽,再乘1.118系数,便等于屋面的面积;“窝山水沟”的檩条长度按每根中心点长度一般加长50公分;疙瘩卯棒加长多少,公母榫加长多少,大巴掌榫加长多少,人字架的上下弦的长度怎么计算,中筒木的长度怎么计算,直撑长度怎么计算,斜撑长度怎么计算……
张月明有条不紊,娓娓道来,简直让那些木工师傅们听呆了。
最后,一位师傅问张月明:“张工长,你原来还学过木匠?”
张月明开玩笑说:“学过。”
“那你的师傅是谁?”
“是你呀!”
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笑归笑,可是张月明肚子里确实有“货”,别人再也不能把他看成普通的“小学生”副工了。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能改变命运;知识就是“硬道理”;知识,能给人插上理想的翅膀。
张月明这个“小学生”,也许就要腾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