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我要读书!” ——不仅高玉宝如是说
作品名称:三湘奇才张月明 作者:刘浪流浪 发布时间:2014-06-25 16:43:16 字数:5248
一
说起高玉宝,如今上了年纪的人,恐怕没有一个不熟悉的。
曾几何时,高玉宝的故事妇孺皆知。特别是他那“我要读书!”的呐喊,仿佛震天撼地般动人心魄,成为一句包含着穷苦人民对幸福生活热切向往的时代宣言,曾经让多少人感动落泪。
那是对万恶的旧社会的血泪控诉!那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生命的顽强抗争!
其实,在旧中国,哪里只是一个“高玉宝”有那样的处境,那样的向往,那样的呼喊呢?全国千千万万的儿童少年,他们绝大多数长期处在饥饿线上挣扎。为了生存,他们忍受着一切非人的摧残,有的甚至不幸夭折……自然,读书——以求用知识来改变命运,成了他们最本能的欲望。
只是在那样的年代——连大人们都不敢有什么奢望的时代,可怜的孩子们又能怎样呢?他们的欲望只能藏在心底里。“我要读书!”——这可是那时的穷苦孩子呼喊不出的最强音
啊!张月明,就有过这样的童年。
二
张月明的老家不是岳阳。他出生在湖南省湘潭县晓岚乡晓岚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湖南湘潭县是什么地方?人们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我国有一首流传已久、至今仍然传唱不衰的民歌——《浏阳河》,歌中有这样一段唱词:
浏阳河,弯过了九道弯,
五十里水路到湘江,
江边有个湘潭县,
出了个毛主席,
领导人民得解放。
湘潭县,是我国近现代诸多伟人、名人的摇篮。毛泽东、彭德怀等一代伟人以及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的齐白石先生,都出生在这里。湘潭人杰地灵,这是张月明引以为自豪的。
不过,当1935年张月明来到人世的时候,这些伟人、名人都已离开了湘潭。毛泽东、彭德怀正忙着指挥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拯救中华民族危亡而操劳奔波;齐白石已进了北京,成为饮誉中外的以画虾子著称的大画家。因此,张月明的童年时期,并没有沾到这些伟人、名人的什么“紫气”。这是令他遗憾的。
张月明出生的时候,他的家庭已日趋破败。驾过船、当过船老板的祖父,总算还有点家业。但到了父亲手里,就仅靠七亩薄地维持一家人的生计了。那时候遇上干旱,连最起码的灌溉条件都没有,一亩田一年终究收不了几石几斗。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更可悲的是,他们家祖上三代,竟没有一个人上过学、读过书的。提起这些,张月明至今还唏嘘不已。穷人不读书,不识字,不掌握文化,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张月明很小就认识到这一点。但他也能够理解先人们:他们不是不愿意读书,而是没有读书的条件。那时能读得起书的,只有富豪人家的子弟。
三
不过,张月明还算是幸运的:他不仅读了书,还扎扎实实读到了高小毕业。
这要感谢他的父亲张俊凤。
张月明的父亲—一个整天为全家人的衣食而劳累奔波的种田汉,一个大字不识的“睁眼瞎”,竟想到勒紧裤带让儿子去读书。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据张月明自己说:也许是受到新文化运动折射到封闭山村里的余光的影响,或是因为与他们家乡毗邻的湘乡出了声名显赫的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他们创建“湘军”,并且开创了地方一代学风,对当时邻近的人们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当然,不管什么原因,父亲总算送张月明上学了。在这一点上,张月明比起他的先人们来,不知要幸运多少倍!张月明说,他应该感谢勤劳而开明的父亲给予他的“恩赐”。
可不幸的是,这种“幸运”对张月明也太吝啬了,仅仅像昙花那样一现即逝。
张月明共有六兄弟姊妹。他是老大。其他五个,都在他出生后不久,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家庭的负担是可想而知的。父亲肩上的担子,就像雨中挑棉花——越挑越重。
张月明11岁那年,即1946年,爷爷辞世。加之湘中连年遭灾,田里的收成越来越少。当1947年7月他从晓岚张氏励进高级小学毕业时,其家境已完全败落。勤劳朴实的父亲像被飓风摧折了脊椎,再也直不起腰了。父亲只好含悲忍泪,卖掉了爷爷留下的七亩“祖业”,还清了葬父和灾年不致于让几个嗷嗷待哺的孩子饿死而欠下的一屁股债,自己则被沦为佃农。于是,刚刚高小毕业的张月明,只好可悲地失学了。
回忆起这些时,张月明说,他当时的情景,真有点像蔡文姬《胡茄十八拍》里说的一样:
我生之初尚无为,
我生之后家柞衰。
四
不过,当时的张月明并不甘心。在他幼小的心灵里,一直亮着一盏不甘熄灭的灯。“我要读书!我要读书!”一阵阵强烈的呼喊声,一次又一次从他的心灵深处迸发出来。那是让人撕心裂肺的呼唤啊!
当时的张月明,还是一个年仅12岁的孩子。要说那是出于一种怎样的理想和追求,肯定是有点夸张了。但那绝对是一种求学上进的天性。这种境况,同后来人们读过的《高玉宝》又有什么两样呢?
“我要读书!”这是张月明幼年时代那颗纯真的童心里所装着的最美好的梦想。
张月明从小就很有个性。凡是他想要做而又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他就会不顾一切地作出努力。他不甘心失学,他要读书。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作出了令人难以想象的努力……
当时,张月明硬是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亲友们的劝慰,也不顾家里艰难的处境,在他面临失学的那个痛苦的秋天,竟独自跑到离他家10多里的姑姑家里,央求姑姑说:“我要读书!我要去衡山考中学!”
那时,姑姑的家境也不好。姑父死得早,家里没有劳动力,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哪有经济实力来支持他读书?不过,来到姑姑家以后,张月明还是遇到了好心人的资助。
那就是姑姑的邻居——秋姑。
秋姑是一位令张月明终身难忘和敬重的“恩娘”。秋姑一生没有子女,为人又厚道,所以,平时,秋姑对张月明总是疼爱有加。只要他去姑姑那里,秋姑总要将他拉扯过去,又是逗他乐,又是给他一些好吃的,简直像疼爱自己的亲生儿子。
秋姑听说张月明要去衡山考中学,非常感动。尽管那时山村人家都不富裕,但秋姑还是慷慨解囊,打发了一块光洋给张月明作“私房钱”。这是为他去衡山赶考提供的路费。
张月明永远记着这位“恩娘”。他说,他参加工作不久,虽然每月的工资就那么30多块钱,仅能维持家庭开销,但他还是经常请父亲带点钱给老人家,以回报当年的“滴水之恩”。
前些年他回老家时,总没忘记去看望她老人家。
有了秋姑的资助,张月明便可以去衡山赶考了。可是,衡山在哪个方向?考试的学校又在哪里?张月明却一点也不清楚。为了让张月明了却心愿,姑姑只好将他送到相距5里路的何老爷家。因为听说何老爷的公子也要去衡山考中学堂。
何老爷是当地的有钱人家,公子去考学堂,是坐的一顶轿子去的。张月明只能跟着步行。他用秋姑给的盘缠花3分钱买了两双草鞋,便跟着轿夫上路了。
何老爷家离衡山有100多里路。当时又没什么公路,都是些羊肠小道,山路很不好走。加上轿夫都是气力大的壮汉,走路又快,张月明一个小孩子,要跟上不掉队是十分困难的。张月明还清晰地记得,上路不久,他便走不动了,加上脚上穿的是草鞋,脚很快就被打起血泡,痛得要命。但张月明没有退缩,一直咬紧牙关,忍着巨痛,艰难地跟在轿夫的屁股后面赶……
等赶到衡山时,张月明几乎被拖累成了一个木偶人,在衡山考中学的事自然泡汤了……
那次为了考中学,张月明吃的苦头,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不仅走烂了两双草鞋,而且一双脚磨得比草鞋更烂,血糊糊的,简直没有一块好肉。到后来,他几乎是爬着滚着回家的。
父母当时要是知道自己的儿子会经受如此磨难,那是断然不会让他去的。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啊!
张月明如此孤注一掷,历经艰辛,为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实现他幼小心灵中那热切的愿望——“我要读书!”
笔者直到如今也无法弄明白,一个刚过10岁的小孩子,为了达到自己心中的愿望,为了能有书读,竟然奋不顾身、义无反顾地去考学,去赶路,去吃苦……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在支撑着他的肉体与精神呢?
五
父母见张月明如此“疯狂”地想读书,心软了,便同意他去湘潭考弘道中学,这总比让他跑100多里山路到衡山去考中学要好些。
张月明如愿以偿。他考取了!
张月明高兴得跳了起来。为了考学堂,他几乎把命都差点丢在衡山了。如今,能在湘潭上中学,这怎不叫他欣喜万分呢?
可是,很快面临的现实又使他的喜悦消失了一大半。因为,家里困窘得实在无法拿出一块光洋来让他去报名上学!
怎么办?张月明痛苦万分。他怎么忍心让这失而复得的上学机会白白丢失呢?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为了抓住这次难得的读书机会,在家里拿不出分文供他上学的情况下,张月明只好独自背了一袋红薯,喜忧参半地去了学校。
再一次由好心人的资助,张月明终于跨进了弘道中学的门槛。
第一个资助他的,是当时在该校教书的“家门”老师——张老师。张老师听了张月明的诉说之后,深表同情。当即慷慨解囊,为他垫付了5块钱的学费。张月明终于成了该校一名正式学生。后来,学校守传达的长一公公得知他的难处后,又为他资助了5块钱。就这样,张月明总算在弘道中学读了近一个学期的书。这一学期,也给他人生中太短的读书生活划上了一个永远的句号!
张月明还是失学了!
因为,家庭经济越来越拮据,生活也日渐难以为继。被劳累和苦难折磨得腰驼背曲的父亲,再也无力担得起那越来越沉重的家庭生活的重担。他希望张月明这个长子来助一臂之力。
同时,当时生活极为清苦的“家门”老师和长一公公,也无法再为他垫付学费了。
张月明就这样被迫失学了!
这件事在张月明心中所留下的遗憾,可以说是永久而深刻的,甚至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大、最痛心的遗憾。当然,坏事有时也能变成好事。张月明后来一直发奋自学,顽强拼搏,其动力也许就在这里——弥补少年时被迫失学所造成的深痛的遗憾。
六
从1948年开始,张月明成了支撑那破败家庭的第二根顶梁柱,一副沉重的生活担子一下子就无情地压在了这个细皮嫩肉软脊骨的少年身上。那是一段让人心酸的岁月。
为了让全家人不饿肚子,张月明从小就什么都干:犁田耙田,播种育秧、割禾打稻……农闲时,还要同父亲一道打豆腐卖,赚点油盐钱。
过去人们常说:“人生三大苦,撑船打铁卖豆腐。”张月明说,打豆腐卖,那是一件非常辛苦而又利薄的活计。头天上午浸泡豆子,傍晚收工回家,扒一口稀粥菜糊,就同父亲推一副沉重的石磨磨豆浆。他家里的那副石磨特别沉重,而他,毕竟还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又因营养不良和过于劳累,身个长得像一根被霜打过的狗尾巴草,比石磨高不了多少。
在替父亲推磨时,张月明总要踮起脚,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豆子磨完了,他也累得腰酸背痛。尽管这样,他还得打起精神,坐到灶门口往灶膛里添柴火,把一口大龙槽锅里的水烧沸,供父亲去冲豆浆。然后,父亲过滤完豆浆,下了石膏……这时已是深夜,弟弟妹妹和母亲都吹灯上了床。他却坐在灶门前眼皮子直打架,再也睁不开来。
可是,张月明和父亲的事并没有完。大约过了一个时辰,豆腐脑儿成了。这时,父亲便将他“捶”醒。他和父亲一起将豆腐脑儿上箱上架、加压,以便将豆腐脑儿加工成豆腐。他和父亲上床时,往往是半夜过后……
然而天不亮,张月明又被母亲叫醒了。他脸也不洗,饭也不吃,便挑着豆腐和剩下的豆腐脑儿,沿村叫卖——
“卖豆腐——豆腐脑儿锣——”
他要把一挑子豆腐、豆腐脑儿卖了,才能回家吃饭。
除了卖豆腐,还有一件让张月明更吃不消的事,那就是砍烧柴。
他的家乡号称山区,其实,那些所谓的山,许多都是不毛之“石”。因此,那里的烧柴特别短缺。为了砍一担烧柴,来回要跑三、四十里路。往往是清早扒几口饭,就往外跑,下午三四点钟才能回家。
张月明失学后,家里砍柴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肩上。张月明记得,他那时同表哥们一起进山,砍一个多小时的柴,接着就像小木偶似的担着两捆沉甸甸的烧柴往回走。人累得迈不开脚,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那个难受呀,简直没法形容。如今回忆起来,仍令人不寒而栗。
尽管如此,可张月明想读书的念头却从未泯灭过。他时刻都在心里琢磨着,要是哪一天能让自己有书读,那该多好啊!
张月明回忆说,尽管当时生活的重负已磨砺得他瘦骨嶙峋,但那种想读书而又不能的痛苦,像一把锋利的锥子,时时刺痛着他的心。那是一种怎样的悲戚与煎熬啊!那是他多年以
后也无法用药医好的一块“心病”哩!
七
1949年解放以后,张月明到湘潭城里跑过一段时间的生意,就是将乡里的辣椒、青菜等贩到城里去卖,又将城里的盐、黄豆、蚕豆等贩回乡下卖。那本来是件苦差事,一天到晚
累得筋疲力尽也挣不了几个钱。但每当他挑着担子或推着“鸡公车”,路过他曾经读过不到一学期书的弘道中学时,或者路经学坪里(地名)的师范,或县一中、化明中学等学校时,他都会情不自禁地停下脚步,久久呆望着校门里的老师和与他年龄不相上下的学生们。他幻想着有一天,入校读书的奇迹能发生在自己的身上……
可是,张月明始终没有遇上这样的“奇迹”!
从那以后,张月明只好将“我要读书!”的欲望永远地埋藏在心底。
如今已是六十多岁的张月明每每提起这段往事,总是鼻子酸酸的,眼睛湿湿的,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说,他真羡慕现在的孩子们,欣逢盛世,生活幸福。读书,随随便便都能读到中学大学毕业,而且不愁吃,不愁穿,基本上不愁没钱花。不过,他也对他的孩子和孙子们寄予了厚望,对所有的孩子们寄予厚望:希望他们珍惜大好时光,多读书,读好书,学好本领,将来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出力,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也为他们这些长辈们争口气。
这也正是张月明要将自己的这段亲身经历告诉人们的最终目的。
我们相信:张月明的愿望,一定会在孩子们的身上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