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蜿蜒 第二十六章
作品名称:山路蜿蜒 作者:雅苑琼林 发布时间:2014-06-29 18:03:43 字数:4731
风生水起带弟走文学路 潘记者头版报道出绯闻
如果人生连活着的意义和盼望都没有了,那和行尸走肉有什么区别?这一次,带弟的离婚,赖清水彻底悔悟。恨自己对女儿的爱太少,既然肾都捐出去了,再怎么对女儿也是生米煮成了熟饭,怨只怨带弟有眼无珠认错了人。人家现在可倒好,银行付行长当着,出门进门受人尊敬,一开始河南屯的人还骂他是畜生,可是,随着几户人要扣大棚发展庭院经济,要贷款,找到张行长,这三子都以礼相待,痛痛快快去给办了,回来的人就说:张三子出息了,是个当官的料儿。只是带弟那孩子担不起他。有孩子考上大学,没有住宿的地方,也会找到他,张三子也会热情接待,家里有地方腾出来,让住一段时间。这么着,张三子的口碑逐渐的好了起来。都说带弟的不是。说带弟是克星,不然,和张三子在一起时,发生了那么多事。好家伙,带弟成了屈死的鬼,张三子的肾是他朝鲜老婆雇人给整下来卖掉的。
张三子后来肾衰,带弟也不在身边 ,怎么可以和带弟拉上关系了?带弟承受着这些压力,不想夹着尾巴过日子。不久,杏花嫂子回家猫冬,穿着水蓝色的羽绒服黑色灯笼裤,头发挽在头顶,用一只五彩锦丝线的网遮着,很飘逸的样子,尤其是那双白色小皮马靴,高跟的走在山路上咯噔咯噔的响,敲击着地面像在敲一面小鼓。带弟在村口拾掇自家田里的苞米杆子,见到杏花嫂子,有点抹不开来,想起海岛上那件不愉快的事儿,带弟不愿意和杏花嫂子正面交结。但是,杏花嫂子眼尖,看到了带弟,穿着鹅黄色的破棉袄在干活,头发上沾着草屑,脏兮兮的,不像个干净人,邋里邋遢的。带弟想躲已经来不及了,“喂喂喂,带弟,看见我你跑啥?你嫂子能把你吃了吗?”杏花嫂子踏着碎步,迈动着她的两条大棒子腿走了过来。
带弟整了整散乱的头发,“嫂子,你啥时候回的?怎么没叫大勇哥哥去接你?”
杏花嫂子上下打量了一下带弟,说:“我今天回的,嗨,你大勇哥哥还不知道呢。我想给他一个突然袭击,看他是不是和谁家的娘们在一起鬼混,嘿嘿。对了不白扯了,带弟啊,我跟你说,那个老吕家的小伟,你不嫁给他就算对了,他那个妈口是心非,一肚子花花肠子,逼着小伟和岛上书记的女儿结了婚,那姑娘不能生育,结婚一年多,肚子也还是一马平川,这老太婆子找茬将媳妇子撵跑了,如今个,小伟和媳妇离了,单身了。啊,你说你要是给他家,还不把你折磨死?带弟,我听说,你……和老耿家那小子黄了?唉!不是嫂子嘴贱,你有一点能耐也别在山里找对象,这些的倒霉蛋,没见识的玩意,把老婆当牲口使唤,没拿你当人看。城里人再不好,人家有文化,不会打你挠你,就是吵架,也是打冷战,不会动粗的。”
“嫂子,小伟真的离了?不会吧?”
“你个丫蛋子,我骗你干哈?怎么,还想着小伟吗?你们俩现在是一个半斤一个八两,他也不会挑剔你啥,要不,嫂子给你牵牵线?”
带弟的脸就像被谁扇了一大巴掌,骚呼呼的热,“嫂子,过去的事就别提了,我现在这个熊色样,谁还稀罕呢?”
杏花嫂子啧啧嘴:“带弟,你别小看自己,离婚咋的了?别说还没有孩有崽,就是带着娃儿,咱也嫁个好男人,是不是。这样吧,你看看你,在家里造的跟老母猪打圈子似的,跟嫂子出去吧。你在外打工,也比在家里强。啊?一天不用挣多了,二三十元就可以,自己攒点嫁妆不挺好吗?”
带弟捏了捏辫梢,“嫂子,我得回去和我爹妈说到一下,不然,他们说我不懂事,半路上就和你搭这个茬儿。”
杏花嫂子说:“带弟啊,你千好万好,就有一样不好,心软,善良。拿不定主意。你自己出去打工的事儿,还要向你爹妈报告啊?又不是去做见不得人的事儿,你没听说,咱屯子里的小夏姑娘,在酒店接客,一天接十来个男人 ,那下边都烂成破棉花了,带弟,嫂子嘴直,你也别见怪,你如果跟我走,这次咱不上海岛,我二姑在城边子开了一家农家院菜馆,要招收三个服务员,你手脚麻利,人也漂亮,到那里干吧,一个月多了不能挣,一千五六百差不多,我敢和你打包票。”
带弟真的有些活心,和耿永军婚姻留下的阴影,在自己的脑海里心灵上挥之不去,带弟想出去走走,尽快忘掉这段伤心的往事。杏花嫂这么一说,带弟捆了一半的苞米杆子,剩下半亩,爹自己干吧。不想在家猫着,再说农村里冬天也没啥弄活干,老少爷们不是打麻将,就是聚在小卖店的炉子前烤火拉瞎话。再不就是一帮老娘们凑在一块扒苞米,说家长里短。带弟不喜欢这周而复始的枯燥日子,杏花嫂子的提议真不错。回到家,天还没晌,杏花嫂子说了,明天就走,二姑家的饭店都开张好几天了,去晚了,服务员都招够了,就可惜了。
赖清水抽着纸喇叭烟 ,皱着眉头说:“能准成吗?可别再吃亏了。你是吃一百个豆子,不知道豆腥味,坏人把你卖了,你还帮人家数钱。杏花嫂子长年累月在外边耍,你鬼不过她,你可得长点心眼子。”
“嗯呢,带弟,你爹说的对,杏花这娘们,眼球子一转转就是一个道,你跟她去饭店干活,可得小心点,如今个世道上坏人多。一个耿永军就把你害的很苦,还有那个张麻子的龟儿子,提起来我就来气,唉!带弟,都是爹平常对你不上心,没好好帮你理顺了一些事。”
“爹,都过去了,我这不是好好的吗?吃一堑长一智吧。我想还是去吧,杏花嫂子也不是外人,大勇哥哥和咱家也都有来往,咱有啥活儿,喊他一嗓子也好使。杏花嫂子也是老赖家的的媳妇子,好赖不济姓亲。”
“ 那好吧,你把她叫来,我问一些事儿,也就放心了,我和你妈不想你再出什么事儿。”
带弟的眼圈就红了,这是自己捐了肾,离了婚一系列事情发生后,爹第一次这么贴心的和她说话。杏花嫂子在家院子里晒被褥,见带弟来了,手在衣服上擦了擦,“带弟来了,你大勇哥哥大臭脚丫子把被褥弄得一股子臭味,我给晒一晒 ,有事吗?”
带弟说:“嫂子,俺爹让你去一趟,了解一下酒店的情况。”
“哦,好吧,走吧。”
赖清水在杏花那里问了很多事儿,最后,还是放了带弟的行。第二天,带弟就和杏花嫂子就去了大连城郊,杏花嫂子二姑的农家院菜馆。饭店的生意不是很好,因为是刚开业,没有多少顾客,饭店中午能忙点,晚上忙到九点半,十点就打烊了。带弟住在酒店二楼的一个房间,很值得庆幸的是,房间里有一台电脑,虽然不是很先进,甚至有些落伍的台式电脑,带弟还是很开心。这两年,经历的分风雨雨都在面前萦绕,甜酸苦辣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夜阑人静的时候,带弟就打开了博客,写起了文章。带弟不像别的人,写文章需要什么环境,要清闲的地方,要有一杯茶,还要有一个好心情。等等,旁边要有一盆花滋润着,整的像上花轿的新娘子一样。带弟在任何的条件下都可以写,只要有电脑,有一支笔和纸。带弟都会静下心来写小说。
酒店的老板对带弟很关照,那天,带弟在厨房洗盘子洗碗,老板说:带弟你来一下。”带弟跟着老板进了自己睡觉的房间,惊喜的发现,那天台式电脑不见了,换了一台新的液晶电脑,“带弟,这台电脑是我小舅子用过的,他现在整手提了。你就用着吧,反正我也不会写东西,放在那里荒废了。”
带弟很激动,山里妹子谁对她好,眼泪便宜,动不动就下来了。带弟说:“谢谢老板,我一定会好好工作,报答您的知遇之恩。”
胖乎乎的像个大冬瓜似的老板说:"瞧你说的,这不都是亲戚吗,我那大侄女你和她嫂子,你们是一家子的。是亲三分向。我也不例外,只是,日后吧,又出了名出书了,给我一本你签名的书我就满足了。还有哇,你以后就叫我姑父吧,或者大哥都可以,我比你大很多不是吗?”
带弟也没多想,本就比自己大,而且随着杏花嫂叫也是正确的。之后的日子,詹老板对带弟的热情,有点过分了。带弟很矜持,和詹老板保持着一定的距离。敬而远之,始终有着自己的做人底线。时间如沙漏,就这样慢慢的流逝,带弟投到几家杂志的小说,陆续被选用。带弟的名气在滨海城文学界一撅而起。引起了这座城市报社记者和电视台的注意。潘安就是在这个时候走进了带弟。
潘安黄海日报社资深记者,就有十五年采访经验。当他研读带弟的农村题材小说,被那些命运一波三折的女人,弄得涕泪横流,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驾驭文字的功底。潘安很想看看这个小说作者,到底是什么庐山真面目。欲望的驱使,潘安驾车来到了带弟所在的城郊,好不容易打听到农家院菜馆,在见到带弟的那一瞬间,潘安不得不用上,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的词儿,来形容带弟的素面朝天。
潘安立马将脖子上的相机调好角度,给带弟照相,被带弟制止了,“别啊,潘记者,我这一个杨排风打扮,上不了镜头的。你要真想照,我去换换衣服。”
潘安说:“我需要的是一个真实的你的生活写照,打扮的扭扭捏捏反而破坏了原始的气氛。带弟,其实,我早就拜读过你的很多文字,你在黄海日报上发表的每一篇散文,我几乎都看过,因为我是那副刊的副编辑,你的稿子都是我编辑的。带弟,我是从心底敬佩你。所以,我这期要在头版头条发一篇你的个人专访。”
酒店里其他几个服务员,包括杏花嫂子都兴奋地围拢过来,“真好,带弟,听嫂子的话没错吧,如果你一直在山里呆着,能有出头之日啊?因此啊,这潘记者,俺们带弟出名了,也把我照进来,我也火一把。”杏花嫂子叽叽喳喳的说个不休。
酒店里的很多吃客,这时候都停下筷子看着潘记者举着相机,让带弟在酒店院子里,在那棵梧桐树下摆出各种姿势照相。
潘安来到了带弟睡觉的房间,让带弟坐在电脑前打字,像平时写稿子一样,带弟一一照做了,潘安也管不了那么多了,上上下下,从酒店带弟工作的厨房,到带弟的睡觉的地方,再到 野外,带弟这一下午,陪着潘安拍了很多照片,之后,潘安要了带弟的简历。开车走了。
是在第五天,快一个星期了。带弟接到潘安的电话,并让带弟到邮局去取当天黄海日报的报纸。带弟在当天的报纸上,是头版头条报道的。带弟骑着自行车去邮局取回当天报纸,很惊喜,正版全是对带弟的独家专访,并配了几幅照片,不得不佩服潘安的照相技术,画面和人物都很清晰,色彩鲜明,照片上的带弟青春靓丽,仿佛仙女下凡。配上潘安精妙无比的语言叙述。简直是锦上添花。
带弟立马给潘安打电话表示感谢,没想,潘安正开着私家车奔这里来了。带弟不仅是感动还有一份窃喜。自己在这里,在陌生的城市终于被人一点点关注,虽然不是什么作家学者,至少带弟也是一颗引人瞩目的新星。潘安径直把车开到了酒店,进了正厅,带弟喜滋滋的迎了上去,潘安说:“走吧,我带你去一个地方,我们好好庆贺一下。”
杏花嫂子说:“哎哎哎,你们俩也太不讲究了。出了名儿,也不请我们吃饭,你们浪漫情调去了?”
带弟不好意思的说:“潘记者,要不,让酒店的几个姐妹都去吧,我请客。”
潘安说:“那好吧,这个时候客人还没上来。”
酒店也得有人,杏花嫂子就让小夏留下,说回来的时候带点东西犒劳她。小夏说:好吧。
潘安自此后,隔三差五就开车过来,请带弟吃饭,喝咖啡。带弟才知道潘安已经离婚三年,妻子是一家外企白领,看上了老板,外国老板。毅然决然离开了潘安。潘安伤心至极再也没有找女人,这么耍单帮过了三年。这次对带弟的采访,因为给带弟弄了个头版头条,引起了几个同事的争论,都说潘安喜欢上了也是离婚的女作家带弟,不然,潘安不会那么上心,对一个女人如此上心。
同事们对他有了反感,由于当天的头版头条是要安排主编戴碧云的侄女,女大学生在滨海城开了几家火锅店,创业经历的报道。生拉拉地被潘安给挤掉了。这下子不但是主编不满,所有报社的同事对他都有意见。都觉得潘安是对带弟有了暧昧,才竭力帮她的。潘安与带弟的绯闻不知怎么弄的,就在当地的一些小报频频出现,添枝加叶的,还把带弟和潘安的照片用电脑合成,说他们在某一家宾馆私通。
潘安肺都气炸了,带弟倒无所谓,出不出名,照样干活吃饭,靠双手劳动,只是潘安是这座大城市的日报社记者兼副主编。身份和地位不容许他出纰漏。
这个时候,反而让潘安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和带弟要有故事发生。但是,当潘安准备去带弟那里表明自己心迹时,他兜里的手机响了,按了接听键:潘安有些意外,因为打电话的不是别人,正是离开他嫁给外国老板的妻子郝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