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 离乡背井
作品名称:金色的凤凰 作者:劳英 发布时间:2014-02-13 12:35:11 字数:5683
谁也说不准金凤和金凰这对双胞胎姐妹日后的命运。有人说,同年同日生,必然同甘苦共患难,特别是金凤和金凰是同胞姐妹,更是应该如此。可是有些事情不是人们想的那么简单,正如金凤和金凰两姐妹,就是一个例子。她们虽然是同胞姐妹,但后来却劳燕分飞,各自处境不同,而过着不同的生活。
话说金凤和金凰出生以后,阿咪一直在病,并且病得不轻。她一直卧床不起,阿咪病了足足三个月。家里一切就靠阿赐一个人了。阿赐起早摸黑,他要照顾全家人的生活,还要顾阿咪的医药;要顾两个小宝宝的吃饱,还要兼顾几个老人的养老。这么多年来的奔波劳累,阿赐已经有点驼背了。本来一个高大英俊的男子汉,现在变成了一个驼背的男人。阿咪看着心里好痛,她不时地流着眼泪,心里想,如果自己能起来干活,就不让阿赐这么辛苦了。她怨自己的身体不争气。要是自己能起来干活,全家人不至于过得这么艰难。
躺在床上的阿咪用有气无力的脚蹭了一下,翻了个身。她慢慢地坐起来。不想,她两脚一软,腰一痛,“卟”的一声又掉了下来。她歪歪斜斜的躺在被窝里,鼻子一酸,眼泪流下来了,流湿了整个枕头。她青白的脸部很瘦,瘦得一点肉都没有了。倒是那个小酒窝还在。不过不是小酒窝了,她已经变成了一个很大的窝,深深的窝。阿咪的眼睛变得毫无光泽。淡淡的目光里,发出一种让人伤心的忧郁。阿秀她们看见阿咪这种情形,不觉也流下了同情的泪水。一个大美人,怎么一下子就变成了这么难看?让人觉得真是不可思议。阿秀拿着毛巾帮她擦干脸上的泪水,把药水一勺一勺地喂着阿咪。阿咪那嘴唇轻轻地动了一下,始终把药水咽到了肚子里。出生时白白嫩嫩的一对双胞胎小姐妹,由于缺少奶水,现在变得清清瘦瘦。瘦得皮包骨的,活像一双小猴子。三嫂、阿秀和乡亲们,拿来米糊和红薯糊,一边喂阿咪,一边也喂这两个小姐妹。生活的艰难,使阿咪曾经有过死的想法。
乡亲们的亲情,两个小宝宝的脸,给了阿咪极大的求生欲。她想,尽管世道艰难,她也要撑起身体,和阿赐一起撑起这个家庭。好好抚养这两个小姐妹。好好培养她们,让她们过上好日子,长大成人。阿咪捧起剩下的一口药一饮而尽。慢慢的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了力量。她撑起半边身,坐立在床边。他的脚吊在床前,慢慢的她想用脚把那双破鞋拽过来穿。由于用力不当,“啪”的一声,她趴在地上了。等她爬起来的时候用手一摸,触摸到脸上特别痛。她困难的摸到台上的一面小镜子。对着镜子一看,“哇!”脸上擦伤了,血都渗出来了。她想找一些药擦,好在阿赐平时有药放在台上。阿咪拿着草药放在嘴里咬碎,然后擦在脸上。阿赐刚好回家,看见阿咪的样子,实在心疼。阿赐扶着阿咪重新坐在床边。艰难的日子,使得阿赐和阿咪更加相互怜惜。阿赐说:“你还没好,你不用急着起床,需要什么我会照顾你的。”阿咪见阿赐总是安慰她,她感激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一串眼泪往下面流。
阿秀始终是阿咪的患难之交,她得知阿咪姐病中受伤,赶快过来看她。阿咪紧握着阿秀的手。“阿秀,我能不死,是你和乡亲们给我灵魂的支撑。我终生难忘呀!”阿秀说:“阿咪姐,谁叫咱们是患难姐妹呀!?以前我母亲病的时候,阿咪姐也不是帮过我们那么多?我还没有机会报答你呢!”阿秀拿出两件她自己做的小人衣服说:“阿咪姐,你看合不合适小金凤她们穿。我做得不好。”要不是阿咪这两三个月病了,她肯定做得很漂亮的衣服给小宝宝穿的。谁不知道阿咪是村里的针织能手?《孔雀东南飞》里的刘兰芝是“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而阿咪十岁的时候就能织素了。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阿咪十岁就跟母亲织布,又跟父亲上山打柴了。不过现在她对着阿秀做的衣服,除了赞扬,就是感谢。阿秀说:“阿咪姐,谢什么谢?我们家穿你做的衣服还少吗?”说着,两个患难的姐妹相对而笑。两个患难姐妹,相对笑得很开心。
俗话说:“吃鱼吃肉过一天,吃咸吃苦过一日;有被天也光,无被天也亮。”艰难的日子一天天过去,就像无情的风雨流向深沉的海洋,使人看得见却摸不着。小金凤和小金凰日渐长大。转眼都六岁多了。看着这两个大眼睛的,天真活泼的的小女孩,阿赐阿咪一家高兴得不得了。抱在怀里,捏在手上,真像一块宝玉,让人爱不惜手。村里的大人小孩都以这两个双胞胎为荣。觉得她们长得这么漂亮,也是村里人的骄傲。她们实在长得让人喜欢。一样的高大,一样的肥瘦,一样的漂亮。要是不熟悉她们,简直不容易认出来。阿秀对她们有特别的缘分,对她们特别了解。她见人就介绍说:“有一个小酒窝的是姐姐,有两个小酒窝的是妹妹。”逢人见到,都要捏一捏她们的小脸。
六岁多了,该是读书的时候了。家空物净,家里除了三个老人,还有什么?阿赐的母亲,还有阿咪的父亲母亲都说:“我们总不吃,也要让两个小孩去读书。我们祖祖辈辈,不能出人头地,就是因为不能读书。该吃两口我们就吃一口,剩下了也要她们去读书,受教育。”阿咪听到老人的话,非常感动。她和阿赐决定要送这双胞胎去学堂读书。他们正在商量怎样解决学费的问题。数着自己的钱,数来数去不够。阿赐说:“我们去叫新华借一些。”阿咪说:“你疯了,向他借钱?你想跟他定娃娃亲?”阿赐不敢出声了。村长、三嫂和阿秀来了。他们拿来了小孩读书的学费。村长说:“什么可以不做,但小孩不能不读书。”阿咪一家人也不知道怎么感谢。阿咪说:“小孩有出息,第一就要报答你们。”阿秀说:“阿咪姐,你说要报答,我们要报答你的更多。”
两个小女孩在母亲的陪同下来到了学堂。这是一个阿咪当年在那里扫地、烧水挣钱养家的学堂。不过现在不叫学堂了,改叫金家村小学了。阿咪带着小孩来到学校,这个曾经熟悉的学堂,现在变得陌生了。学堂以前的石狮子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两行柳树。阿咪想,自己不能在学校读书,但以后要让自己的女儿在学校更好地读书,将来能走出这个贫穷的山村。
总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金凤和金凰放学回来就跟阿咪学织布,学裁衣。真的,穷人的孩子不但乖巧,而且聪明。七八岁的小金凤和小金凰在母亲的教导下,学会了织布,也学会了缝衣服。阿咪把织好的布拿到街上去卖,换得了钱和米。慢慢地,阿咪家的生活也有一点改善了。可是好景不长。阿赐一次上山打柴,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丧命了。呀!真是天有不测之风云。刚刚生活得到一点改善,以为以后一家人可以过好点的生活了,谁知道会出这样的事情。就是那天,阿赐一早起来就说有点头疼。阿咪叫他不要去打柴了,可是阿赐说,不要紧,或者一下子就会好的,他就带着病上山打柴了。阿赐在山上坐了一回,觉得头没有这么痛了。他爬上一棵大松树,“噼噼啪啪”砍下了一地的干树枝。他把柴刀丢下来,正想从树上滑下来,突然觉得头昏脑涨,天旋地转,眼前一黑,两手一松,从树上摔了下来。等到别人发现时,他已经奄奄一息。可怜的阿赐,就这样丢下了自己一辈子最爱的人,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妻子,还有两个可爱的小女孩,走了,他走了。阿咪哭得死去活来,几次昏倒过去。天崩地裂,一个家庭的主要生活的靠山倒下去了。你说,这个家庭,以后会怎么过日子呢?大家都为之担忧和同情。
阿咪一个人支撑着一家三个老人,两个小孩的家庭,可想而知,她的艰难程度如何了。真的是找得上餐找不得下餐。虽然村里的乡亲们也支助,可是她还是支撑不了。阿咪只好很不忍心地放弃两个小孩的读书。还不到十岁的小孩,就被迫在家里帮做事情维持家庭生活了。又是那句话,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小小的金凤和金凰已经是这个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她们两个姐妹和妈妈一起维持着这个还有三个老人的家庭。一大早起来,小金凰就煮药,喂药给她奶奶吃。小金凰的奶奶病重躺在床上,小金凰就一勺一勺的把药喂她奶奶。奶奶吃药吃不好,药从嘴边流出来,小金凰用勺子拦住,不给药流出来。小金凤把全家人的衣服拿到小溪里洗。姥爷的衣服特别重,小金凤用尽力气把衣服在水里摇,然后又用力在石头上搓。小金凤晒衣服,够不到绳子,只好拿来凳子。她踩在凳子上,晒了一件,又把凳子移一下。晒姥爷的衣服,小金凤简直用尽了九牛二虎之力。阿咪一早起来,定光星还挂在天空,她已经去到了田边,把还没有插完的秧苗插完。等到阿咪把秧苗插完,已经是太阳当空了。她回到家里,小金凤和小金凰已经把饭煮好了。阿咪高兴地夸着两个小女儿。她打开锅看看,饭锅里一锅红薯饭。紫色的红薯饭,发出香喷喷的香味。她拿筷子在饭里动了一下,觉得除了水多一点,再也不能找得出什么毛病。见到自己的女儿,这么小就这么能干,阿咪心里太高兴了。可是,她的心里还有一种说不出的痛苦和悲伤。想到阿赐的离去,留下两个女儿和自己,还有三个老人。想到这两个小女儿这么小就被逼在家里帮手做事,就不能去学校读书。她偷偷的流着眼泪。小金凤和小金凰说:“妈妈,不要哭,我们都长大了,我们能帮您做事情,我们不叫您辛苦。”阿咪抱着两个女儿放声痛哭了起来。
艰苦的岁月,使阿咪抬不起头来。她的腰有点微微的弯下去了。在她清瘦的脸上,始终掩盖不了她的美丽。她终日愁眉苦脸的,在她的脸上,总找不到以前的那种迷人的笑容。不过,她还是十年前的那个阿咪。她心底里的信仰,始终改变不了。村长对她说:“要不我们叫新华给你一点支助。”阿咪马上说:“不行!我不要!”三嫂说:“要不,我们让新华收养小金凤。”阿咪急了大声喊:“三嫂,你不要给我出这种主意!以后谁再这样说,我就跟他急了。”三嫂说:“阿咪,看见你这么难,我们也是为你好。”阿咪说:“为我好就别说这些话。”村长说:“好好好!我们以后再也不说。”于是,村长拿来几斤米,三嫂拿来一袋红薯,阿秀拿来几条大白茶和阿七在山上打回来的半只山鸡。还有乡亲们都给阿咪送来东西。阿咪过意不去。“我,我怎么好意思要你们的东西?”阿秀说:“什么你们我们的?其实我们就是一家人。只是我们不同一起煮饭罢了。”村长说:“看见你们这么难,我们能袖手旁观吗?”阿咪的父亲母亲看了,感动得哭了起来,说:“村长,你们都是我们的救命恩人。他三嫂也是,你接生了我们小金凤和小金凰,我们还没有报答你,现在你还救济我们。你看我们怎么对得起你呀!”三嫂说:“伯母,您不要说这些,接生是我的本分工作,不讲报答。现在救济你也是我们应该做的。不然,您叫我们眼看看阿咪一个人带两个小孩,还要养三个老人,还有一个是病人。您说,我们不救济你们,我们过意得去吗?”
有一天,住在远处的,另外一个县城郊区的老姑婆,回来到金家村。老姑婆回到娘家,看到阿咪的父母亲还健在,大家聚在一起好不高兴。老姑婆和儿子带回了一些吃的穿的。阿咪的父母亲高兴得不得了。一个哥哥看见自己的妹妹回来,一个是嫂嫂看见自己小姑回来,当然是高兴了。老姑婆的儿子应该就是阿咪的表弟,也就是小金凤和小金凰的表叔了。表叔给阿咪的父母带来了衣服,还有在乡村里有钱也难买得到的面包。表叔还给小金凤和小金凰带来了,乡村里的小孩难得玩的玩具。小金凤和小金凰显得从来没有过的高兴。
说话之间,老姑婆显得那么兴奋。她告诉阿咪的母亲说:“我们现在算得是比在村里好了。我们在县城里开了一间小吃店。完全是用我的双手,把大米做成米粉。县城里的人很爱吃米粉,特别是年轻人更爱吃。我们一天可以赚得一些钱。还有,我们一家人都在米粉店里吃粉,不用另外煮饭。粉店保证了我们一家人的吃饭,这样,我们就可以把赚来的钱积蓄起来。后来我们就买了一间小屋子。挤挤一点,够我们一家人住了。我们就在门口煮粉卖。一举两得,很好。可惜我现在老了,手脚不伶俐。要是阿咪能去帮我就好了。”
阿咪的母亲说:“唉!我也是老了,不然我都去帮你了。阿咪,要不阿咪去帮你吧。哎呀!哪能呢?阿咪去了,家里不是还有三个老东西和两个小孩吗?不成不成。阿咪不能去!”
老姑婆说:“我会付工薪给阿咪的。让阿咪把工薪拿回来养家。哎呀!也不得,阿咪去了就没人照顾老人了。为了减少阿咪的负担,我也是想帮你们。”
大家一下子想不出好的办法。既能解决老姑婆家的劳动力,又能减轻阿咪的负担。真是想不出两全其美的办法。这时,小金凤和小金凰说:“要不我们两个去。”阿咪一想,可以呀!
老姑婆想了一下说:“不行,两个小孩在家还能帮阿咪的手。如果她们两个都去了,阿咪就没有了帮手。家里三个老人就没有人服侍了。我看这样吧,要不我嫂和一个小孩,小金凤或者小金凰随便一个去我那里。小金凤或者小金凰随便一个留在家里。这样我们两个家庭,就是每个家庭两个老人,一个小孩,一个大人了。至于,小金凤去帮我们做一点小帮手,我也会给她工薪,等她把工薪拿回来养家。还有小金凤在我家,我有吃的穿的给她,再有,我就接我哥哥或者我嫂嫂去我家住,这样也可以减轻阿咪的负担了。你们看这样合不合适?”
大家想了一下,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这样了。但是阿咪的父母亲谁去谁留,还是有争论。老实讲,老人就是不想离开家。阿咪的父亲说:“我这把年纪了,我哪能离开女儿呢?”阿咪的母亲说:“女儿单单是你的吗?也是我的呀!她还是我生的呢!要说离不开,我也离不开女儿呀!再说,我去了谁来服侍亲家母呀?”对于小金凤和小金凰,她们两个也是不想去,这个说:“我要跟我妈妈!”那个也说:“我要跟我妈妈!”说来说去,总是定不下来。后来还是表叔说:“我看,舅舅和舅妈,小金凤和小金凰,谁去都没关系。我想,这样是短期的。照我说,先安排好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买一间大一点的屋子,舅舅他们全部都搬去我们那里。这样两家人就合在一起住,就能互相照应。老人有人服侍,大人可以放心。你们看这样成不成?”老姑妈一听:“哎呀!还是我儿子聪明。”
大家想了一下,阿咪说:“好!就这样吧。那就是让我阿爸和小金凤先去吧。”阿咪的父亲听说这是短期的,想到不久后,阿咪她们都搬过来一起住,也就没有意见了。小金凤听说这是短期的,不久妈妈和奶奶,还有姥姥都会去的,她也乖乖的同意了。就这样,老姑妈和儿子带着她的哥哥,就是阿咪的阿爸,和小金凤去老姑婆家了。一路上,小金凤一点神气都没有。刚才表叔给她们玩具时的那种高兴的神情,不知道去哪里去了?她一路上总是哭。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妈妈,离开自己奶奶还有自己的小姐妹,有谁能不哭的呢?老姑婆就哄她,姥爷也哄她,但她还是一直地哭。她虽然不懂得什么叫离乡背井,但她还能感觉到离开家庭,离开亲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