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摘录学后感
作品名称:这样的生活也很美 作者:王明忠 发布时间:2013-09-06 17:27:23 字数:3918
一个网友是老师,多年在小学专门从事教六年级毕业班,而且是班主任,是市里语文比赛第一名,时常聊天时谈及儿子王天福。儿子今年恰恰六年级,经她的指教,从这个学期的第八课开始,每课语文学完,儿子必须给我写学后感一篇,以便他领会的进一步深刻,记得扎实些,我如实记录于此。
六年级上学期第十四课:《鹿和狼的故事》
(原文实录)
文章以“鹿和狼的故事”为题,既点名了要叙述的内容,又激发了读者的兴趣。文章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大量捕杀狼与其他的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之间的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会产生无法想象的一些后果。课文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第六自然段,这段写的有“十万只”到“四万只”再到“八千只”。短短的两年时间鹿的数量锐减,而且剩下的还是病鹿,这一切都是人类的“保护”造成的,可见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王天福2010年10月24日
我的评语:
写之前要来了他的语文书,粗略地看了一遍,他记述的大致也算可以,只是简单了些。文中“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这句话我认为应该在“鹿大量病死”的前面加导致、致使或因而等等词汇,找他谈其原因,当时他说了不加的理由,好像说通了我,可此时我忘了,但我还是认为加上为对。
冰儿:2010年10月25日
第十五课《这片土地是神圣的》
(原文实录)
“这片土地”指印第安人的一部分土地,“神圣”是极其崇高而庄严的意思,从题目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这片土地深沉的爱,还点明了文章的主题。这篇文章被誉为有史以来在环境保护方面最动人心弦的演说,它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人类与大地上河水、空气、动植物等的血肉关系,强烈表达了印第安人对土地无比眷恋的真挚情感。
文章第一至三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总写这片土地的每一个部分都是神圣的。第四至八自然是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西雅图酋长队白人的强烈要求,如果把土地转让了,希望白人能牢记这片土地是神圣的。第九至十一自然段是第三部分:进一步阐述了人类和大地的关系,指出大地是人类的母亲,人类属于大地,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王天福:2010年10月29日
我的评语:
总体看,认为自从写学后感以来,这篇写的较为不错,能基本阐明了课文段落的大意,明白了课文的基本思想与中心思想是什么,也较恰当插入了些词汇(我强调他写作文时,要穿插些名人名言,词汇,典故等等),看来这番心血有点起作用了。不过还是马虎的习惯一时难以改掉,比如:“第四至八自然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他在自然的后面就落了一个“段”字,
冰儿:2010年10月30日
第十六课《青山不老》
(原文实录)
“青山”指的是苍翠、繁茂的高山。“青山不老”指青翠的高山永远长青,暗示着某种精神与世长存。本文通过描述一位山野老人,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15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地区奇迹地创造了一片绿洲,8条绿化沟,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赞扬了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造福后代的情怀。课文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描绘了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做的巨大贡献。第2——5自然段是第二部分:写老人改造山林,绿化家园所取得的成绩。第6——7自然段是第三部分:写“我”的感悟:青山是不会老的,还点明了文章的主题。
王天福:2010年10月31日
我的评语:
自从王天福写学后感以来,此篇是唯一一篇没有错别字的,对此进行了表扬、鼓励。不过对于文中以两种数字的写法提出疑问:即一二……与1,2的形式出现在一篇文章里认为不合适。找他一谈,他还头头是道,因自己知识有限,无法说服他(或许他是对的)所以也就算了。
冰儿:2010年11月1日
第十七课《少年闰土》
(原文实录)
文章以人物命题,课文是鲁迅短篇小说《故乡》中的一段插叙,文中刻画的少年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知识丰富的农村少年的形象。本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一个见识丰富而又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反映了“我”与他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我”对他的怀念之情。课文写“我”与闰土相处主要写了四件事,第1件事:雪地捕鸟。第2件事“海边拾贝。第3件事:看瓜刺猹。第4件事:看跳鱼儿。文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第1自然段,这一段作者首先描写出一幅优美的月夜田园景象。在这样的景色中,不仅让人陶醉,还为下文”看瓜刺猹“的小故事做了铺垫”。
王天福:2010年10月31日
我的评语:
《少年闰土》的课文,是我读小学时的课文,印象颇深,几十年过去了,依然记得老师讲课时的某些画面。
此篇“学后感”他概括的写了读文章的认识,但文中重复的出现文义及相同的词语,这是不对的。如果需要重复写同一内容,但词语决不能重复。画龙点睛的列举了1234的事件,理解的还较对,较完整的写了结尾。最主要的是他这两篇没有错别字出现。看来是在这方面用心了。
2010年11月11日
第十八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原文实录)
文章以人物为命题,“我”指作者周哗,“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伯父”点名作者与鲁迅先生的关系。本文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为题,直接交代出主人公。本文通过回忆伯父鲁迅先生生前给“我”留下的印象深刻的几件事,说明伯父是一个爱憎分明,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表达了“我”对伯父的无比怀念,热爱与敬仰之情。文章第1自然段是第一部分:主要讲人民群众崇敬和爱戴鲁迅先生。第2、3自然段是第二部分:讲伯父跟“我”谈《水浒传》,启发教育“我”认真读书。第4--13自然段是第三部分:主要写鲁迅先生在谈笑中抨击旧社会。第14--22自然段是第四部分:讲救助车夫后伯父内心的激愤。第23--24自然段是第五部分:写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
王天福:2010年11月7日
我的评语:
此篇写的还算可以,较详细的介绍了课文的概括,依然是不够细致。比如:最后的结尾:“写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中间的那个句号应为逗号。
冰儿:2010年11月8日
第十九课:《一面》
(原文实录)
“一面”指的是一次见面。文章讲述的是1932年秋天,作者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这一面是鲁迅先生崇高与谦逊的表现,是对进步青年关怀与信赖的表现,是对革命事业无愧追求与奉献的表现。是令作者永生难忘的一次见面。这篇课文讲述了1932年秋天,“我”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的品格,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真挚而又深厚的爱戴之情。1--29自然段是第一部分:回忆“我”与鲁迅先生的一面之交。第30、31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写“一面”对我的影响和激励。
王天福:2010年11月7日
我的评语:
这篇学后感写的纯属是应付,我已经在上面和他讲过,同一篇文章里不能出现相同是词、句,如果必要出现,也要充分的为其铺垫。他在此文里两次写了:“文章讲述的是1932年秋天,在上海内山书店见到鲁迅先生一面的事”认为重复,不妥当。另:“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的品格”,在这一句里,“青年的高尚的品格”里面两个“的”字用的不妥。再:结尾不完善。
另:结合这两篇的不足,晚间找他说明问题,加罚一篇,(略)
第二十课:《有的人》“诗词”没有写学后感、
第二十一课《老人与海鸥》
(原文实录)
“老人”是指老年人,“海鸥”是人类最熟悉的一种海鸟。这篇文章从2--19自然段一直在介绍着老人与海鸥建立起了的浓厚情谊。2--9自然段主要写老人虽然贫穷,但一直与海鸥做伴,长时间的相处不仅不害怕老人,建立起子(了)父子般的情谊。当老人去世时,我们把老人的遗像放在翠湖边,海鸥们不仅为老人守灵,还依依不舍地不让我们拿走遗像,课文赞扬了老人爱护动物的无私之举,夜让我们看到了一幅人欧和谐共处的美丽画面。课文总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13自然段,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而来表现老人对海鸥的爱。第二部分14--19自然段,讲老人去世后海鸥不舍地久久盘旋在老人遗像上边,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来回报老人的爱。
王天福:2010年12月11日
我的评语:
此篇学后感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写的,但也概况的写了对课文的认识,叙述了老人海鸥的过程但字迹潦草,有应付了事的思想。文中:“建立起子(了)父子般的情谊。”把了写成了子,因此加罚重写。重写:(略)
第二十二课:《跑进家来的松鼠》
(原文实录)
“松鼠”哺乳动物,外形略像鼠,比鼠大尾巴蓬松而特别大,生活松林中,有的种类毛皮珍贵。“跑进家来”是对“松鼠”一词的修饰和说明。本文以“跑进家的松鼠”为题,不但直接点出内容,而且很吸引人,让人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读下去的欲望,这种写法很值得我们学习。课文写了松鼠三件事:第一件事:“储备粮食”。写松鼠千方百计地“储存冬粮”,把糖、面包皮什么的叼到大柜顶上。第二件事:晾晒蘑菇。写我们采来的一篮子蘑菇,松鼠忙活了一个早上,把蘑菇全都晾上了。第三件事:给自己垫窝,写天气变冷了,松鼠把手套、头巾等东西叼的烟囱里,为自己垫窝。
我的评语:
仅此篇学后感而言,在文字上没有错别字,不能不说他是在写的时候加细,及写完时用心检查了,这可能是加罚起了作用,不过依然是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这句:“松鼠”哺乳动物,外形略像鼠,鼠就说的笼统,鼠类包含了多种鼠,大到袋鼠,小到小如纽扣的小山鼠,松鼠到底外形像哪一种啊。此问题和他探讨,给他指出,他也认识到了。
再就是结尾不圆满,给人一种没有结束,半路终止的感觉,也和他争论了,他好像还不服,后来也算接受了。
2010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