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之五
作品名称:像风一样远去 作者:江华洲 发布时间:2013-08-03 17:04:57 字数:3569
七十大寿
2001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母亲的七十大寿。
从1950年8月来到小城,母亲已在小城度过了整整五十一个春秋。
五十一年,长得好像没有尽头,又仿佛是一瞬间的事,很多年前发生的一切,历历在目。
对于自己的生日,母亲是从来不会往心里去的。她心里没有这个概念,也记不住自己哪天过生日,最多是到了年边上,她会发出一句这样的感慨:“一年又过去了,什么事都没做成!”
别人可能会记不住母亲的生日,万淑芬一定不会。万永昌去世那年,适逢母亲六十大寿。本来是应该好好庆贺一下,可是刚办过丧事不久,接着又办喜事,多少有些忌讳。再说此时我们还没有从悲痛中走出来,只要一想到万永昌的死以及他这七年多是怎么苦熬过来的,心里依然刀绞着般疼痛,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窒息感。母亲六十大寿的操办就这样错过了。
此后数年,每到重阳节临近,万淑芬都会提议,要给母亲庆生。
但是母亲那一关过不了。她坚决不同意,万淑芬也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七十大寿就不一样了。母亲来到万家已经五十多年了,当儿女的没给她办过生日庆典,这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传到外面,一家人的脸面往哪里搁?
离重阳还有两个多月,万淑芬就开始和万立人商量给母亲办七十大庆的事。
万立人眉头紧锁,对于万淑芬的提议,不知该如何回答。
除了万淑芬,我们家的人,没有一个愿意给母亲办寿,甚至一想到给母亲办寿头皮就会发麻。
显然,这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只会给心添堵,花钱买不痛快,好不容易一家人坐到一起,最终必然是不欢而散。
母亲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家人团聚的机会,只要我们去了老宅,哪怕只是去了一个人,她就会迫不急待抓住不放,絮絮叨叨,喋喋不休,谈的全是她的祖业大计。
如果我们可以满足她的心愿,哪里还用她这样反复絮叨苦苦哀求搅得一家人都不安生。最起码,万立人不会坐视不管。可是,对于一栋在风雨中飘摇的老宅,我们怎么去管?
万淑芬曾经很严肃地问过万立人:老宅拆了重建,到底有没有可能?
万立人的回答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谁有那么大的能耐,你主事小城差不多。”
这是万立人式的自我解嘲。即使他有这种能耐,也未敢开这种先例。小城建设虽然乱象丛生,但经过这些年的大发展,该有的规矩都有了,制度越来越健全,没有人会眼睁睁往枪口撞,更何况是为一栋毫无意义的老宅。
万淑芬只能长叹一口气。
近几年,我们家在经济上翻了身,最起码,留在小城的五个人日子过得都不差,不会再为钱犯愁。但新的问题也不是没有。一年到头,大家各忙各的,不会再像过去那样经常见面。这让万淑芬郁结于心。她还是希望,各家之间能够多走动,老宅这边,还是应该来看看,聚聚。万立诚已经很多年没回小城了,就算不看老娘,自己的儿子总该去看看吧。给母亲办七十大寿是件天大的事,正好可以把万立诚叫回来,这也是她极力主张要给母亲操办七十大寿的一个重要原因。
万立人很能理解万淑芬的这种心情,不想给万淑芬泼冷水,这事便由万淑芬去处理。
这期间,万淑芬联系上了万立诚,也给万淑芳打了电话。我和万立德万立行就不用说了,早早得到了通知。
也没什么好准备,亲戚一个不请,我们每个人给母亲一个大红包,算是给母亲七十大寿的贺礼,至于母亲会把这些钱用到哪里去,我们就不管了。
重阳节一大早,万淑芬就带着女儿郭莉离开了学校。
还是老习惯,先直奔菜市场。
从菜市场出来,万淑芬手里有十多个大大小小的塑料袋,鸡鸭鱼肉都有,有些还是熟食,弄起来方便些。
李静宜也很快到了。她骑一辆女式摩托车,空手进来,人还没到,声音已进屋。
“淑芬,你就来了?”
万淑芬已经把袖套戴上了,坐在院子里择菜,听到李静宜的声音连忙站起来,望着一边推车子进院子一边冲她笑的李静宜,也笑了起来。
大大咧咧的李静宜穿一件黑色碎花联衣裙,腰比以前更粗了。摩托车在院子支好,随手提了把小竹椅,在万淑芬身边坐下。
不久,两个人进了厨房。
只要不与万立人吵架,李静宜的心情还是很好的。厨房里不时传出她的笑声。
我和高雅带着女儿万晶差不多十点钟才到。知道家里有两个能干的女人,我们不用来得太早。
有李静宜这个活宝在,家里就会笑声不断。
李静宜段子不少,多是她身边的事,有些与她本人有关。她说的是两年前儿子万年青参加高考的一个笑话。
高考成绩还没公布,李静宜就找到招生办,拿到了万年青的成绩。
回到家里,她问万年青:“知道你考了多少分吧?”
万年青正在电脑上,游戏打得天昏地暗,嘴上还叼着一支烟。
他头不抬,回应了李静宜一声:“我怎么会知道考了多少分!”
“二百四十九,二百五差一分。”
连不苟言笑的万淑芬都哈哈大笑。
高雅更是笑得肚子疼。
这确实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家难得一见的开心时刻。
院子里不知有多热闹,一大群孩子在万年青的带领下吵吵嚷嚷大喊大叫到处奔跑,一会儿爬上了母亲捡回来的乱石堆,一会儿去挖砂坑,一会儿又钻到一些大树下面去了,叽叽喳喳不知干什么。十几株挤在一起的富贵竹也遭了殃,秋天从根部长出的竹笋全被拔了。不久他们进了屋,楼上楼下来回爬,弄得楼板叮叮咚咚响,遭到了万立行的喝斥,只是安静了一会儿,又是一片喊叫奔跑声。
孩子之中,有万立诚十七岁的儿子万子良,我十三岁的女儿万晶,万立德十一岁的女儿万颖,万淑芬十岁的女儿郭莉,万立行五岁的女儿万娟,万淑芳三岁的儿子徐小羽。他们难得聚到一起,个个都高兴得要命。最好笑的就是万淑芳的儿子徐小羽,他像万淑芳那么瘦弱,鼻沟旁还有一条大黄虫进进出出,被一群大哥哥大姐姐拽过来推过去,可还是穷追不舍,不是去跟在这个人后面跑,就是跟在那个人后面跑。
万年青读书不怎么样,工作却一帆风顺,已经在一家服装市场当管理员,平时还捣腾点生意,花起钱来手脚可是大得很。进门的时候,他提了一大袋食品,全部是麦当劳肯德基之类。
万子良呢,明年就要参加高考。能考上大学那是最好的结果,考不上也无所谓,万立人会为他安排好未来的一切。
万晶万颖郭莉三姐妹还小,家里有两名教师,尤其是有万淑芬的调教,读书没有任何问题。
徐小羽就更不用考虑了。他刚读幼儿园,上小学还有好几年呢。
万立诚昨天夜里才赶回小城,先到老宅,见过母亲,给万永昌点了三炷香,冲着万永昌的遗像毕恭毕敬鞠了三个躬。然后前往万立人家,看望数年未见面的儿子。
这天夜里,万立人和万立诚关在房间里,说了一夜的话。
万淑芳夫妇是上午到家的。也只有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万家儿女才能齐聚一堂。
和万家还有关系,唯一未到的,就是郭哈奇。
母亲还是很高兴的。儿女们都到齐了,尤其是多年未见面的万立诚回来了,让她兴奋了一个晚上。她又感到有些遗憾,因为郭哈奇没来。最上心的,当然不在于此。她也在等待这个日子,等待一家人的这次大团聚。院子里出现的喧闹,让她干枯的脸上有了笑容。望着奔跑的孙辈们和分开在院子各个角落谈话的我们,母亲显得有些焦急,一会儿走到这个人面前,一会儿走到那个人的面前。时间过得似乎太慢了,母亲布满皱纹的嘴唇在翕动着,欲言又止。她好像已经迫不急待了,在等待着一个开口的机会。
十二点钟整,一挂十万响鞭炮在院子里炸响。
总共20人,摆了两桌,大人一桌,小孩一桌。
给母亲挑了长寿面,还有一块硕大的生日蛋糕,上面用红色的奶油写着:母亲大人七十大寿生日快乐。
坐在寿星席上的母亲,接受了我们对她七十大寿的祝福。
万立人没喝酒,而是喝饮料,这并没有让母亲感到反常,只有我和万淑芬心里一沉,有一丝说不出来的恐慌。
但我们什么都没说,相互对视了一下,赶紧把目光移开。
喝酒的人倒是有一些,李静宜,我,万立诚,万立行,喝光了一瓶酒。
本来还要开第二瓶酒,经万淑芬出面阻拦,酒才收起来。
不久,蜡烛点着。
在万立人的带领下,万家的第三代齐声高歌:祝你生日快乐。
我们几个,会唱的跟着唱,不会唱的,拍着手掌打节拍。
要吹蜡烛了。灯光熄灭,孩子们七嘴八舌叫唤着:奶奶,外婆,快许个愿吧。
母亲双手没有合十,没有闭上眼睛,而是看着我们,表情很严肃:“多谢你们给我办寿。今天你们兄弟姊妹七个全部到齐,我没有别的想法,只有一个心愿,希望你们兄弟姊妹齐心协力,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出力,把老宅拆了重盖,就算我这个当娘的人,求求你们了!”
气温骤然从100度降到了零度,大家都不说话。
烛光还在跳闪,还是几个不懂事的小孩子围上去,抢着替母亲把烛火吹灭了。
当天下午,万淑芳一家人就回省城去了。
第二天,万立诚也走了。他不加思索就拒绝了万立人让他在小城留下的挽留,开始了又一轮漂泊。
几天后,万淑芬一个人去老宅。
走进院子,她看见一条长凳上架着一个很大的簸箕,簸箕里面是一些黑乎乎的东西。
她上前仔细辨别,好一会才看清了,是给母亲办寿宴时没吃完的剩菜,鸡鸭鱼肉都有,再就是余下来的生日蛋糕,分成很多小块,被晒过之后,颜色变黑,缩成了一些小疙瘩。
万淑芬只差没有把簸箕掀翻。
可她知道,掀翻了簸箕也是徒劳的。哪怕用脚跺得粉碎,母亲也会用手一点点捡起来。再说万淑芬不像我们,砸东西掀簸箕这么粗鲁的事她怎么也做不出来。
痛苦万状的万淑芬,夺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