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漫话宋史>『流年』漫话宋史(六)法定天下

『流年』漫话宋史(六)法定天下

作品名称:漫话宋史      作者:王世热      发布时间:2013-05-09 20:15:18      字数:3394

  李筠和李重进死后,大宋江山基本算是稳定了。赵匡胤再难找出可以匹敌的对手。
  新朝建立,百业待兴,在国家治理方面,赵匡胤不断在后周的基础上加以改进,注意人才的选用和法制的完善。
  显德末年,朝庭会派遣一些高级官员下到各个州县度量田地,这些官员一到地方就被下面的人捧得忘了东西南北,吃喝玩乐不少,却把事情干得一塌糊涂,引起不小的民愤,一些人因此而被贬黜。
  赵匡胤想因循世宗的做法,他明知前朝的不足,所以特意对身边的人说:“派人下去度量田地,主要还是想关心天下的百姓,这本是一件好事,怎么还会招来那么多的诟病呢?这难道不是因为那些使者想图功升迁而造成的吗?所以,我一定要选一些精干的人去实现我的意旨。”
  在法制上,宋朝较比前朝有了更人性化的改进。以前,一个人如果偷了三匹绢就得杀头,后来改为钱三千,陌八十。
  赵匡胤认为前朝的盐法太严峻了,于是颁令:官盐擅自到禁地贸易达到十斤,煮硷达到三斤的才可以判死刑;把官府配给的官盐拿到市场上去卖的,达到三十斤以上的要奏明裁决。
  汉初的时候,私贩酒曲是要杀头的。到了后周,达到五斤的就判死刑。赵匡胤认为还是有点过分了,改为达到十五斤才能判死刑,私自酿酒到集镇上去卖的,三斗论死。西方曾有过禁酒令,因为他们深知酒能乱性。在这一点上,中国和西方保持了高度的默契。
  到了建隆三年,贸易法规进一步宽松。私自贩卖官盐三十斤,煮硷十斤的处死;贩卖蚕盐达到百斤以上的奏明裁决。在城郭里卖私酒二十斤,在乡下卖到三十斤的才按死刑论处。如果是敢把私酒带到京城五十里以内的范围,西京或其它州城二十里,只要达到五斗,就是死罪。在这个范围之外,凡达到一石的也是死罪。
  对于前朝比较好的制度,赵匡胤会继续施行。他规定,各地官员要督促百姓种植作物,根据种植作物的不同而把农民分成五等,等级不同,交的税也不一样。不论男女,十七岁以上的都得种一畦韭菜,要宽一步长十步。家里没有井的,他的邻居就得帮他挖。国家的法律细致到这样的程度也是罕见的了。官员要对上述条陈一一巡视,任期满了后,有专门的机构对他们任期内农民的种植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并以此为标准判定他们的政绩。
  如果有百姓逃亡了,他的赋税是不能摊到其他人的身上的,当地的官员必须把名单和田地数目上报,从而适当调整。如此实事求是、人性化的政策想必是我们在批判万恶的封建社会时所不能想到的。
  制订法律并不难,难的是执行。要推行法治,就得让百姓知法懂法。从五代以来,因为长年战乱的原因,人们的法制观念相当淡薄,甚至那些执法的人都没有什么法制观念。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是法?老子就是法!所以,乱执法的现象比比皆是。
  金州有个叫马从的人,他的儿子汉惠是个无赖。汉惠杀死了自己的堂弟还逍遥法外,没事的时候就到街上闲逛,看到合适的对象就抢点银子花花。乡里的百姓都恨他入骨却又没有什么办法。
  看到这样的不肖之子,马从非常伤心。多次教导无果,无奈之下,他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他和自己的妻子和二儿子商量,这样的汉惠留在世界上就是个祸害,不如把他给杀了。
  一家人大义灭亲,真把汉惠给了断了。防御使仇超和判官左扶把马从等三个人抓了起来,按照法律就要把他们处死。
  赵匡胤听说了这件事后非常生气。他认为马从一家为民除害不至于死,仇超和左扶判案不当,把他们从公务员的队伍里清除了出去,并且流放到海岛。
  这件事在百姓当中的影响很大,从这以后,人们头脑里才渐渐有了法制的观念,再也不敢胡乱作为了。
  赵匡胤还对军队进行了整顿。对于那些骁勇善战的,提拔他们;那些老弱病残则打发他们回老家种田。如此新陈代谢,军队的战斗力自然今非昔比。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皇太后因病医治无效死了。皇太后杜氏绝非普通女子,职明过人,颇有远见。赵匡胤刚当上皇帝的时候,她就忧心忡忡,大臣们上前祝贺,她却说:“一国之君,位于万民之上,冶国有方自然能博取百姓拥戴,也就无比尊贵,但是,一旦出现失误,就连做一个普通百姓的资格都没有了,我怎么会不担心呢?”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自己的儿子平平安安。杜太后的话也是对赵匡胤的当头棒喝。
  杜太后生病的时候,躺在床上病息奄奄,赵匡胤在一旁煎药侍汤。她忽然问赵匡胤:“你知道你为什么可以得到天下吗?”看到面容憔悴的母亲,赵匡胤呜呜咽咽地说不出话来。
  杜太后说:“我年纪大了,总是要死的,你哭也没有什么用。我要跟你商量一件大事。”又把刚才的问题问了一遍。
  赵匡胤回答说:“这还不是我们祖上积德。”
  杜太后说:“你说的不对。原因在于柴世宗把天下传给了他幼小的儿子,而群臣的心思不团结。如果后周有年长的君王你还会有今天的荣耀吗?你和光义都是我亲生的骨肉,你以后应该把皇位传给你的弟弟,绝对不能重蹈后周的覆辙。四海天下,有长君在位,就是社稷之福。”
  听了母亲的话,赵匡胤万分悲痛,他哭着说:“不敢不听从太后的教诲。”
  他对赵普说:“把我的话记下来,绝对不能违背。”赵普立即在太后的床前做好记录,并署上名字:臣普记。
  赵匡胤接过记录,把它装在一个金匣子里,让一个宫人秘密放置。
  有一天,赵匡胤召见赵普,对他说:“唐朝以后,几十年间,江山易姓了八次,战争频仍,陷百姓于水深火热,这是什么原因呢?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我想停息天下所有的战争,你认为该怎么做呢?”
  赵普说:“陛下有这样的话,真是天地人神的福祉。您所说的,没有其他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了,而君王的权力太弱了。要想改变这样的局面,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好办法,就是削夺他们的兵权,控制他们的经济,收纳他们的兵马。如此以来,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赵匡胤摆摆手,说:“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
  当时的实权派人物王审琦和石守信都是赵匡胤当年的兄弟,他们是拜过把子的,赵匡胤让他们掌管禁军心里应该是放心的。赵普多次跟赵匡胤提议让他们去干点别的,把他们调离禁军。赵匡胤始终认为没有这个必要。
  这个时候,赵匡胤既然问到了赵普,赵普又老话重提乘机谏言。赵匡胤说:“他们是一定不会反我的,你没有必要担心。”
  赵普说:“我也不担心他们会造反。但是,我看他们几个人都不是统领禁军的将才,我担心的是,他们驾驭不了自己的手下。一旦控制不了局面,万一军队里有野心勃勃的人,他们到时候也就身不由己了。”
  赵匡胤沉吟半晌,不禁暗暗点头。他传下懿旨,召石守信等几位大将进宫饮酒。
  皇上请自己饮酒,几位将军非常高兴,你一杯我一盏,喝得非常尽兴。赵匡胤看时机成熟,就屏退左右,举起酒杯诚恳地说:“我赵匡胤如果没有大伙的帮助就不可能有今日,有时候想起你们的恩德,我都不知道如何去报答。”
  听皇上说这样的话,在坐的诸位将军都谦虚客套起来。
  赵匡胤接着说:“但是,做天子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不如做一个节度使那般快活。我一年到头就从来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啊。”
  将军们很是不解,问:“那是为什么呢?”
  赵匡胤说:“你们也不难理解,我坐的这个位置谁人不想呢?”
  将军们心里一疙瘩,马上反应过来,都跪下来磕着头,说:“陛下怎么这么说呢?现在天下已定,谁还敢有异心?”
  赵匡胤说:“我不是说你们有什么想法,但是你们的手下我却不知道了。如果有人想求富贵,把黄袍加到你们身上,你们就算不想那样又能怎么办呢?”
  将军们都磕头说:“我们都是粗莽之人,天生愚钝,还望陛下可怜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
  赵匡胤说:“人生如白驹过隙,追求富贵莫过于多积金钱快活无忧,不让子孙受贫。你们为什么不释去兵权,出守大藩,选一些好田好宅,为子孙后代建立永远不动的家业?到那时,多网罗些歌妓舞女,每天喝酒相欢,终老一生。我与你们也做上亲家,君臣之间,两无猜忌,上下相安,该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听了赵匡胤的话,这些大将们哪里还有一个“不”字,纷纷磕头拜谢说:“陛下如此感念我们,真是把我们当作生死骨肉啊!”
  到了第二天,喝了酒的大将都一个一个称病,交出了手里的兵权。赵匡胤非常高兴,给了他们非常丰厚的赏赐。
  除了石守信还兼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军职外,其他人都罢去军职,外任节度使。不过,石守信也只有职无权而已。
  在此之前,慕容延钊已被罢去殿前都点检做了山南西道节度使,韩令坤也被罢去侍卫亲军都指挥使做了成德节度使。从此以后,殿前都点检一职就成了一个永远的空缺。
  杯酒释兵权,四两拨千斤,赵匡胤不愧是高明的政治家。但是,大宋换来了一时的安稳,却失掉了武将的风骨。看似赢了的赵匡胤,却给大宋亲自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200多年后北宋灭亡,这应该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原因。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