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西原村名的传说>西原村名的传说(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六十

西原村名的传说(六十三、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六十七、六十

作品名称:西原村名的传说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3-07-24 06:38:38      字数:8869

六十三、西原村的戏剧
秦腔剧团:1948解放,本村程立仁、程志明倡导卖掉关帝庙献殿作资金,成立“西源秦腔业余剧团”,聘请白玉林、薛清才作导演,排演了《抱火斗》、《五典坡》、《打金枝》、《二进宫》、等全本和《游龟山》、《断桥》等折子戏,主要演员有须生程金喜、邹永祥、薛建刚、小生程高楼、程海印、老生程生桂、程思敬、净生高天民、郭新茂、花旦程文彦、程彦科、正旦程思明、老旦程富玉、丑角程宗德、配角薛良生、张有娃等10多人,1949年春节演出。五十年代又吸收吉便各、张爱芳等女演员。排演了现代剧《血泪仇》、《穷人恨》、《白毛女》等。文革中,把剧团改名“西源文艺宣传队”,演员有40多人,其中新增卫春各、董云歌、李锐各、高建民、程兰芳、程孝义、程桂仙等,乐队有程宗孝、高选庭、张敏清、贾宏彦、史选宏、程林宽等,薛建堂任队长,排演《红灯记》、《红色娘子军》、((智取威虎山》、《沙家洪》样板戏演出70多场。1970年更名为业余剧团。.1978年大队投资2万元购买了1套新古装戏衣,排演历史剧《游西湖》、《玉堂春》、《十五贯》、《三滴血》等。1990年史选宏成立“西源歌舞剧团”,为本村和周围村红白喜事、老人贺寿、节日庆典演出。2002年村上成立“自乐班”,逢年过节登台演出,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韩城秧歌:类似东北二人转。清乾隆时兴起,地摊表演,锣鼓伴奏。一男一女演唱,男为丑角,女为包头。包头以娇巧俏媚、婀娜多姿为特色,男丑角则刚健悍勇、跺脚蹬腿为特征,2人刚柔相济,对比强烈。民末解放初,本村吉养生、吉富升、程思明、程海印、吉五三、薛良生、程文彦等演过二人转。2005年春节自乐班演出时,程思明老人登台演唱了一段韩城秧歌。
皮影:清光绪三十二年(1907年),吉尚清、吉贤道、吉鸿运、吉有顺等人,组成“西源皮影社”,箱主(社长)吉尚清。白天演木偶(跑台子),晚上演皮影(灯影子)。吉贤道掌杆带唱,吉尚清以掸三线和唱为主,表演声情并茂,优美动人,应邀去宜川、黄龙、合阳等县演唱。1935年散伙,设备卖给盘龙瓦沟村。

六十四、西原村的民间社火
西原社火以阵营庞大,场面壮观,节目繁多,包装精湛闻名韩原。随着社会的发展,村人对社火也不断注人新的元素。本村社火一般由五个方队组成。第一方队旧时由铣、号、旗领头。五六个威武凛凛大汉,鸣铣开道;二至四位长者身着道袍,吹着二米长的大号引路;数面龙凤旗紧跟。寓意声势浩大,龙飞凤舞,旗开得胜。如今是鞭炮开道,乐队随后,彩旗飞扬。第二方队是由锣、鼓、钱、花杆组成的锣鼓队。第三方队是芯子。旧时村里分东中西三大社,闹社火每社最少要出两台芯子。现在以居民小组为单位,每组出一台,每台芯子前设一平台,平台(方桌)上捕花单,摆文房四宝,坐一幼童习书。平台左右前方,横列二位身穿长袍,头戴礼帽,手执繁花杆的青年,杆上花絮,是显示妇女的手艺技能。第四方队由抬花轿、跑早船、骑毛驴、踩高跷四类参差组成。第五方队是扭秧歌。最后一个方队是能说会道的名嘴,化妆成丑角(有男有女),说演含有表彰、讽刺、警告意味的顺口溜、快板、相声或作一些滑稽表演,使整个社火在二片热烈祥和的气氛中收场。
现将各类社火的发展及包装予以叙述。
芯子:原大队后庭(玉皇后土庙)保存有一芯柜上记载:“清雍正三年中社置”。由此可证,在清代雍正年间本村已有摆芯子这一文艺活动。芯子分抬芯、背芯、翻芯、转芯等,背芯失传。2005年抬芯全部改为转芯。每台芯上配两个角色,人物站立在设计的刀尖、谷穗、手指、树梢上,使人一看惊心动魄。近年来,我村芯子演出多为转芯和翻芯,翻芯因体大移动须人多,只出一台。转芯六至八台。’芯上人物由幼童扮演。一台芯子代表一个故事情节,有追求婚姻自由的,如“断桥”;有对爱情坚贞的,如“赶坡”;有读书育人的,如“三娘教子”;有表现爱国思想的,如“苏武牧羊”;有表彰革命先烈的,如“红灯记”等等。根据故事主题,设计布置芯台。芯台的装饰,是展示和炫耀制芯的技艺,又是为了更好地突出故事形象,如同舞台戏剧的布景,纪念司马迁诞辰2050周年时,我村的芯子社火,有一合是“苏武牧羊”,芯台上装饰的几只白棉羊,活灵活现,使人真假难变,不少观众跟随观赏,赞不绝口。
旱船:源于明兴盛于清,沿袭到今。每只船由一男一女扮演。女角坐船,男角扳(摇)船。旧社会女角是“男扮女妆”。解放后再未出现男扮女装,而且摇船的男角多为女扮男妆。早船是我村社火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一尸现各个居几民组都制作有旱船,说演就演可马上出场。
高跷:高跷与早船出现同一时期。表演的节目多为古装戏剧,根据参加人数和服装确定剧目,把剧中人物全部亮相。演员胸前或跷腿上挂所扮人物的姓名牌。
骑毛驴(跑走马):上世纪八十年代闹社火时,三、九两组从外处借来毛驴道具表演,后二组有十名青年妇女,每人购置了驴或马道具一个。从此跑竹马(骑毛驴)这一文艺,在社火和庆典活动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节目。
抬花轿:1998年春节闹社火时,五组自制花轿一台,一人坐轿,四人扮轿夫,配哎呐伴奏表演。此后,三、四、六组各制花轿一台,壮大了抬花轿的演出阵势。
扭秧歌:旧社会村民不会扭秧歌。解放后,学校组织学生扭秧歌参加一些庆典活动,村民才欣赏到扭秧歌这一艺术。随后村团支部也组织青年学习扭秧歌,使扭秧歌这一文化活动在村里兴起,后来发展到中年妇女参加。八十年代一些老太婆也参与这一活动。随着村民经济收人好转,有不少妇女为自己购置了扭秧歌的服装和彩扇、艺伞、丝绸彩带等物品。
背妻:俗称张公背张婆。这是由一个人扮作二人同时完成两个人动作的节目,即演张公又演张婆,张公是假的,张婆是真的,包装难度大。表演起来要不停舞动,老艺人程富玉扮装的张公背张婆,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表演得惟妙惟肖,使围观群众捧腹大笑。
说捎尾(方言把尾念益):这个节目在清代是演唱“韩城秧歌”。民国时期演变为说快板。快板内容是根据本村存在的不孝敬老人、虐待妇女儿童、好吃懒做、吸毒赌博等真人真事原型,化名揭露、讽刺、警告、批评,使社火表演直白而不枯燥,并起到教育作用。
六十五、西原村的锣鼓
敲锣鼓是先民祭祀的一种礼仪和游乐。相传元灭金后,军民敲锣打鼓以此种形式庆祝胜利。鼓手装束和击鼓姿势至今仍保留蒙古骑士的风采。表演时鼓、锣、钱相配合,两边有身着艳服的姑娘们舞动花杆相呼应。
西原舞鼓历史悠久,久负盛名,威震三秦,名扬中外。上世纪九十年代应邀在禹门口,黄河壶口参加《祖国风光》和((中国民间艺术》电影电视片拍摄;1999年应邀赴革命圣地延安市、中国石汕延炼总公司、中国苹果之乡洛川演出;2000年应邀赴渭南为渭南电讯公司成立十周年纪念表演;2001年1月18日参加陕西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的拍摄;2002年应邀为眉县农民画展作精彩表演;2003年参加了全国城运会开幕式表演;2004年参加了中国古乐打击协会的汇报演出;2005年农历正月15日应邀在山西临汾市演出;同年5月27日参加了庆祝渭南市建市十周年纪念活动表演,接着在28日为文化部举办的《庆祝司马迁诞辰2050周年》在司马庙作了精湛表演,被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陕西电视台直播全世界,2005年6月参加了陕西省第四届民间艺术节的开幕式表演,11月应邀为全国门球赛开幕式演出。2005年11月7日新华社著名记者唐师曾和他的“走马黄河”电视实录摄制组来到西源,拍摄了我村的锣鼓表演。又一次使我村锣鼓走上电视莹屏。2006年至2008年,锣鼓队三次赴甘肃庆阳演出十多场,最令村民兴奋的是我村锣鼓队,参加了中国人百年期盼的在首都北京举办的世界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演出,得到全场10万国内外观众和各国首脑的热烈掌声赞扬。2009年,我村锣鼓队应邀在香港演出半月。8月又赴英国参加世界第60届军乐节,历时1个月,演出25场。2011年8月又应邀出国到俄罗斯莫斯科演出。西原锣鼓表演时,队列变换无穷,鼓点曲调繁多,节奏分明,粗犷豪放,慷慨激昂,张驰有序,气势磅礴,即表达农民喜悦欢腾的情怀,又给观者予以奋发向上的艺术感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
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由于鼓系于击鼓者腰部,原名曰:“挎鼓子”,后来又起名为“威风锣鼓”“黄河行鼓”。“黄河行鼓”名源于西原村(见本书趣闻轶事)。随着时代的变迁,2008年又称为“韩城行鼓”。过去敲击舞鼓者均系男性,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青年妇女也开始参加舞鼓活动,2010年三八节村上文化公司正式组建了“女锣鼓队”。巾帼不让须眉,男女两个锣鼓队,各有特点,平分秋色,女队多次被邀在山西乡宁、河津和本市演出。
敲锣鼓是西原的传统娱乐活动,共和国成立前,村民按居住地域分为三个社,各社都有锣鼓,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村里搞文艺活动使用的都是旧社会留传下来的旧鼓、旧锣、旧钱。有一个大破鼓(俗称抬鼓)上写:“大清同治辛未置。1969年,生产大队部为庆祝党的九大胜利召开,新购置了十个鼓子、十个锣、四付钱。改革开放前,村民私人设有锣、鼓、钱。改革开放后,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艺活动由原来的纯观赏型变为参与型。在村两委会的号召下,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热爱敲锣打鼓的青壮年先后购置回鼓子250个、钱100多付、锣50个,自缚扎花杆尽100个。为适应外出演出,村委会先后新购置鼓子83个(其中有抬鼓3个),花杆100个,2010年6月村委会又从西安购回鼓子30个。为村锣鼓队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六十六、西原村的耍神楼
耍神楼(俗称跑神楼或跑呀楼子)是旧社会村民祭祀活动的一种艺术形式。用于迎神、送神、祭神祈雨,庙会节庆。西原村耍神楼历史悠久,相传在清代康熙年间已形成气候,祭神必有神楼。神楼分文楼和武楼,耍时武楼在前,文楼在后,武楼内奉放“黑虎”,“灵官”木雕像,文楼内奉放“菩萨”雕像。耍时,抬楼人步履统一,轻踏慢走,左右摇摆,有进有退,伴随鼓声,不时舞动。抬楼人要体强身壮,装饰威武剿悍,手足戴铜铃。耍到高潮时,武楼抬者像战场上的勇士冲向前,又似脱骏马、驰在人墙中间奔驰,故称“跑神楼”。
传说清乾隆时,西源神楼在西庄祭法王时与某村(社家)发生争斗,被告到同州府,西源败诉,一气之下将神楼抛弃在同州,从此耍神楼一度在西源消失。道光二十年六月二十二日,西源张姓族人在高祖山建成一庙宇,开庆典会时,新制了神楼前去迎祭神灵。(现有碑记为证)。使抬神楼这一祭神艺术形式恢复。文革时期,村里保存的神楼无一幸存,被戴上牛鬼蛇神的帽子全被扎烂消毁。
2004年一组张高其老人不辞辛苦,自制神楼三个,使这一民间艺术重见天日。2005年,我村的耍神楼,参加了纪念司马迁诞辰2050年的祭礼大典。后被渭南市(地区)文化局编人大型民间社火舞诗“华山魂”,多次在西安市易俗社、大唐芙容园、渭南剧院等地演出,使耍神楼由地摊走上舞台。2010年村上组织的春节文艺晚会耍神楼在新建大舞台亮相,使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再现西原人的威武强悍形象。

六十七、西原村的文化室
1954年村上在玉皇后土庙办起“青年活动室”,有报刊、乐器等,组织青年学文化、唱歌排戏。1967年大队在大涝池岸东边(现吉建军诊所)建起文化室,由程朴亭管理,订有《人民日报》、《人民文学》等报刊,供社员阅览。1986年文化室迁人温神庙,由老协会管理。1994年文化室又迁回玉皇后土庙东边盖的平板房,除书刊200多册外,增添象棋、扑克、纸牌等,每天2人负责,各组老协组长轮流管理。2000年后文化室被出租私人作为商店而停办。2010年元月,村委会投资数万元,在原学校旧址新成立了“农村书屋”。

六十八、西原村的文学创作
西原村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人杰地灵,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涌现出吉春、程维功、程清彦等作家。吉春的《续史记》出版后,轰动国内外,使他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成为继司马迁之后韩成又一史学巨匠。吉春创作的《黄楼梦》、《温泉》、《天堂》三部曲100万字小说,被誉为“充满梦幻神奇色彩的杰作”。《文革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描写文化大革命的小说。程维功既无大学文凭,又不吃皇粮,而他勤奋读书,知识渊博,钻研写作,艰苦笔耕,出版《青春荡》、《潮起潮落》、《交易》长篇小说三部曲和《寂寞的荒沙滩》短篇小说集等。程清彦,喜文艺演唱,在自学过程中他对创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执着追求写作,终于创作了《青龙渡》(上下册)小说。吉龙江创作改编的《嫁不出去的姑娘》、《八斤肉》、《中心户长》等剧本,市剧团上演后,得到群众好评。张进学成天和土屹塔打交道,利用农闲采编了《五女降妖》民间故事,发表于《龙门》杂志。程宗尚、程忠德、程玉兵、邹银学创作的快板、顺口溜生动活泼、通俗易懂,读起朗朗上口,听后易记,深受群众喜爱。邹银学等人创作的“蛇口缘”碎戏。2010年元月韩城、渭南电视台连续播放。

六十九、西原村的书画
书画是村里新兴的又一文化亮点,2007年成立了“书画小组”,有15人参加,程均科任组长,一吉敏学、程福祥、程维笃、张五峰任委员,在村两委会和学校的支持下,学校腾出一个空闲教室,作为书画小组的活动室。使书法艺术不断提高。程均科、程维笃、程民法、张养民、程福祥的书法作品,自2006年至2009年,曾多次在举办的全国性书法大赛中人选,多幅作品获奖。

七十、西原村的楹联
楹联是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既有文学的形象性、真实性,也有文学的教育作用。可以叙事、状物,也可以议论、抒情;简洁而贴切。观之如亲临其境,回味无穷。
将搜集到本村近代几则楹联抄录如下:
嵌名联
观玉殿明楼领略西邑当年古韵风姿
闻鼓乐雅曲方知原来此地文脉深厚

西峰览盛景寺庙楼池呈千秋伟业
原阔纳贤士兴教拓道施万代恩泽
以上两侧写景又写情,上下联各嵌“西”和“原”,观之便知是写西源村。寓意深刻,蕴含着对先辈人的敬仰,对今人的赞扬。会立即联想到慷慨解囊,捐巨资建校修路的贤哲,铭记他们的功德。
又一则嵌村名联是1940年左右弄社火时,在本村任教的李一凡先生拟写的联曰:
  西山为嶂八社争辉展宏图,原平土沃十巷竞秀放异彩。
陕西龙钢集团公司2002年春节邀请本村社火演出时,早船和花轿上联曰:
  龙腾飞跃求发展,钢铁意志永向前。
  横额:日新月异
  龙袍套身轿里座,钢筋骨架手中握。
  横额:便宜抬夫
1969年公社庆九大时,本村社火排头联曰:百人锣鼓百人秧歌载歌载舞载九大精神,十台芯子十台坐平绘声绘色绘西源兰图。
  戏台联有:
1948年11月18日,解放军从山西渡过黄河西进,临时驻扎本村,村民演戏慰劳,王宛圃作台联曰:
  策马上秦川且看壮士铁拳直捣长安城阔;
  登场施粉墨试听樵夫牧歌便知本地风光
上世纪三十年代,村里唱大戏和皮影戏时,时任本村小学教员、女校校长雷步九作联曰:
  文内有戏戏内有文识文者看文不识文者看戏,
  音内有调调内有音懂调者听调不懂调者听音。
演皮影戏时有两副对联曰:
  足能踢手能舞玩毕光棍,
  杀不死打不烂生就玩皮。
  忠孝节义三杆竹,
  生旦净丑一张皮。
总之楹联是人类精神财富,通过简洁的文字语言,给人们传替各种信息。

七十一、西原村的体育
西源人崇尚体育健身活动,早在清朝乾隆年间村里就在吉族官房办有“习武堂”,(相似今天的武术学校),学习的项目有拳术、摔跤、举重、刀术、射箭、攀蹬等,练武地点在大涝池东南,名曰:教子坪(因那时还没有“操场”这个名词)。当年习武练习举重使用的教具“石锁”有三个直到共和国农业合作化时,还保存在原习武堂的西墙下,后被饲养室运去作了栓马石。据传光绪三年大早灾后停办。但原来在此学有一技之长的武术高手,仍用不同形式,代代相传。
民国十四年(1925年),村里组织起“红枪会”,从河南聘请来一名武术教练,给会员传授气功、拳术及舞刀矛等武术,当军阀吴佩孚部下段愁功两次进犯西源时,被拿刀、矛的村民打得落花流水鼠窜而逃。抗日战争开始后,一些青壮年又练习射击掷弹,民国33年(1944}W-)韩城县举办的军民运动会上,本村吉汉庭夺得步枪射击冠军,李新焕夺得万米赛跑冠军。
共和国成立后,在毛主席“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伟大号召下,参与体育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一组张高其、张志仲二人曾夺得韩城和渭南地区一九六一年、一九六四年、一九七一年运动会长中跑万米、五千米、一千五百米三项三连冠军。1959年村里组建起蓝球队,在参加公社组织的多次篮球赛中夺冠。1968年又组建起女子蓝球队,1969年孙艺贤、程淑芹等五名优秀队员,后被调到新组建的韩城县女子蓝球队。
改革开放后,给村民发展体育运动带来无限活力和动力,蓝球、乒乓球、羽毛球、台球、象棋、健美操、健身舞等、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在村里得到很快发展。1996年吉胜虎私人投资4000元在本组一块废弃的场地建设了一个水泥地面的蓝球场,方便了青年进行打蓝球。私人建蓝球场在韩城是首例,在全省乃至全国也少见。2003年村委会把学校操场南边的一个蓝球场改建为灯光球场,安装上现代化玻璃钢兰板钢架。
2005年,村委会在西村第六居民小组建成现代化的一个灯光蓝球场,随后又在二、九、十组各建蓝球场1个。2008年,民营企业家张九林、张万林兄弟二人投资在一组建成现代化标准蓝球场一个和有多种健身器材设施的活动坊一个。至此全村共有蓝球场7}`,分布在村里东南西北中,爱好打蓝球的人再也不用跑远路了。爱好羽毛球、乒乓球运动者,购置了球案球拍。2002年至2003年,村老协会先后购买了二十多盘健身操碟片发放到各居民小组供老年人学习锻练身体。
为了使体育运动持续发展,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重大节庆期间,如春节、三八妇女节、重阳节等,开展组与组之间兰球、乒乓球、拔河、健身操、歌舞、象棋等比赛。并邀请周边村和外乡镇的兰球队来村里进行友谊赛。2004年,西源村冠名,市文体局举办了“韩城市‘椒城杯’蓝球友谊赛”,我村也组队参加了这次比赛,并取得很好的成绩。
1996年,吉胜虎家庭被陕西省体委评为“陕西省群众体育运动“先进家庭”,荣获奖牌一面。1997年,张金安创办了全国第一所拳击俱乐部,‘他本人十八岁就打破三项省举重纪录,并先后荣获省九运会摔跤冠军,西北五省拳击亚军,被评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为西原村争了光、添了彩。2009年张金安又在一组建成设施一流的搏击馆和室外大型游泳池。截止2010年全村已建成设有各种现代化健身器材和乒乓球、羽毛球的运动场三处,成品字形分布在村子东(一组)西(六组)北(九组)。供村民晨夕和农闲进行体育健身运动。
说起体育运动,再补充一点是“荡秋千”(俗称打秋千)。清明节时,大多数家庭在院中或门道缚上架绳或撇绳(犁地牵到牲畜的绳子).,供幼童和少年玩耍,青壮年在巷道左右两侧竖立两个碌磷,上载立五六米高的粗椽,两根立杆顶端插红旗,横杆系大铁铃(俗称董子铃),用井上绞水绳作纤绳,荡者手扶脚蹬纤绳,弯腰弓腿蹬起,前后飞舞,似仙女下凡,悟空上天,惬意神怡。这一民俗运动,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村东到村西大巷均能见到,高大雄伟的秋千,是村里一道靓丽的景观,可惜如今再见不到了。

七十二、西原村的报刊发行
上世纪五十年代,村(乡政府)里仅订有“陕西农民报”和“时事手册”各一份。六十年代初,大队成立了文化室,订有“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陕西画报”、“陕西农业”、“人民日报”.等报刊十多种,每个生产队订有“陕西农民报”。加上私人订阅的报刊,全村每年订阅的报刊有十种三十多份。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报刊发行量达到124份,为了把报刊及时送到订户手中,村委会雇用投递员一人,专门收发报刊和信件,新世纪邮局实行投递到户。村上投递员即撤。2003年“韩城报”停办后,订户减少,2005年报刊发行降到四十五份。2007年逐年增加,2010年全村报刊发行超过100份。

七十三、西原村的新闻报导
1968年11月8日“陕西农民报”二版刊登了本村《人听毛主席话,不怕灾害大,副题洒原大队消灭虫害、棉花伏桃结满枝》的新闻,这是有史以来西原村第一次在省级报上亮相,上世纪七十年代,村党支部成立了新闻报导“通讯小组”,先后向省、县报社和电台投稿三十多篇,被采用14篇。通讯组把各生产队涌现出的好人好事,编写成新闻或快板,及时登到黑板报上,对鼓舞群众的生产积极性起了极大促进作用。改革开放后,通讯组人员大都被招工或当了教员,有的外出务工,而自散。以后本村新闻见报或电视上放出,多系职业记者采访。

七十四、西原村的广播电视
1959年,家家户户都安装上有线广播喇叭碗,午饭和晚饭
时,人人端上饭碗跳在喇叭下,边吃边听县广播站播放的新闻和文艺节目,公社也利用有线广播向社员布置生产,到1962年,不少喇叭碗报废,加之线路老化,清晰度差,此间收音机在村里逐渐普及,有线广播很少有人听,逐渐被淘汰,村里通电后,大队安上高音喇叭,向社员宣传党的政策,布置生产和播放一些戏剧歌曲等活跃村民文化生活。
197年,学校购回一台12英寸黑白电视机,群众蜂拥观看,
1976年少数农户开始购买了电视机,改革开放后;家户购买电视机增多,那时当地市场还没彩电,买回的都是黑白电视机。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电视机数量大增,70%的农户都有了彩电、到2005年全村有彩色电视机1440余台,平均每户1.5台。黑白电视机基本淘汰。到2010上全村有彩色电视机1645台,平均每户1.7台。
2001年,电脑也进人普通百姓家中,到2010年底家户有电脑72台。通过网上交流,全国各地市场信息,不出家门便一清二楚。

七十五、,解放前,村人没有看过电影。1950年西庄(区政府)放映无声电影、村人成群结队前往观看,以后只要听说那里放电影,不顾路途遥远,结帮相随着去欣赏。1955年县电影队每月来村里放映一次电影。1961年公社成立了电影放映队,村民看电影的机会多了,但仍满足不了需求,1976年大队购买了一部电影放映机,由程建勤、程振祥任放映员;每周六在大队院子放映1-2部影片,大大活跃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上世纪80年代后期,家户都有了电视机,加之影片租赁费昂贵于1988年底停放。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