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马】西原村名的传说(四十二、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
作品名称:西原村名的传说 作者:吉春 发布时间:2013-07-19 10:27:08 字数:5180
四十二、西原村人口变迁
从村中现存清代乾隆二十三年、三十三年修葺天园寺、玉皇后土庙、菩萨庙捐资布施人名看,那时全村有程、吉、张、郭、邹、陈、焦、赵、高、强10大家族700多户。
据村里老人讲,清光绪三年(1877年)前,西源村有4000多口人,由村旧巷遗址及沿山所叠梯田推测,并非无稽之谈。光绪三年连遭三年大早,吉姓四门家谱载:“光绪三年,三岁未雨,六料没收,鸡犬无声,禽鸟莫鸣。斗价昂贵,逃亡甚多,骨肉残伤,饿俘不少,十室九空,族人锐减……。”灾后(1880年)全村仅剩600一700人。焦、陈、吴三族一丁未留,史、刘二姓各只留有1户共7人。吉姓西三甲家谱载:光绪三年十二世同辈男丁有二十二人,灾后到十三世仅剩三人。天园寺钟楼南墙下有一石碑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前全村有千口人,这年天遇大旱,村民以树皮、野菜、马蔺根充饥,约有10%人被饿死,20%人外逃,全村人口又降低到700左右。
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民心不安,民国十八年(1929年),又遭旱灾,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寇侵华,全民抗日,加之地主阶级对劳苦人民的压迫剥削.国民党苛捐杂税和拉丁抓夫,使人口发展缓慢,到民国末年全村有1350人。
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公社化时,全村有1750多人,比解放前增加了30.7%。上世纪六十年代,从山东、河南及邻近山区迁人西源村13户、61人;七十年代初盘河水库移民迁人西源村21户、109人,加之计划生育受文革影响,超生超育严重,1976年全村出生132人,出生率占总人口5%;八十年代,3、4两组以交钱落户的方式,引进偏僻山区20户人家,使人口猛增,到1985年全村在册人口达3643人;随着计划生育的深人开展,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使人口得到稳步发展。加之医疗卫生条件好转,人的寿命延长,出生成活率提高。到2005年全村在册农业人口有3964人。在外1062人,共计5073人。
四十三、西原村党政群组织状态
1、共产党支部
解放前,西原村有地下党员程子真(原名程志清)、程永康、吉志勋3人。1948年3月韩城解放后,郭凤仪、吉新民、程希俊、张四德,张中科、程引怀等12人加人共产党,同年九月中共西原村党支部成立,闫庭文任支部书记。党支部在村里积极开展减租减息和支前工作,同时培养积极分子人党,到土改时的1949年10月党员发展到24人。公社化时,党员发展到36人。到2005年,党员发展到64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多次被上级评为“模范党支部”。
2、共青团
1948年10月,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原团支部。团支部配合党的中心工作,率领团员青年积极开展各项活动,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带头执行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建立“青年之家”活动室,学习先进农业技术,在各项工作中发挥了团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3、妇联
1948年5月,西原村成立了妇女联合会,杨秀珍任主任,委员有雷云珍、高彩菊、徐淑珍、赵彩云。妇联组织妇女做了300多双军鞋、200多双袜子,送给人民子弟兵。6月成立妇女识字班,师淑春任教员,使80名妇女脱了文盲。1958年成立妇女突击队,到八一矿开山引水。后又成立女民兵连、三八突击队,修筑盘河水库。创建文明家庭等活动,2002年评选出10户模范家庭,2006年评选出十佳好媳妇。给予披红挂彩奖励。
4、民兵
1948年3月解放后,村上组织了民兵连,张中科任连长,吉养生任副连长。下辖三个排,每排15人,后每排扩充至20-30人。任务是巡逻放哨,维护治安。1951年协助县公安局将村中“一贯通”分子全部抓获。公社化后全民皆兵,分基干民兵、普通民兵。1969年民兵训练,学习列队、射击等。在水利、农田基建、修路等大型工程中,都组织民兵突击队、突击排。1970年由张树林连长率领120名民兵修筑西韩铁路,提前2个月完成了清水沟的垫方任务。
5、治保会
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政权,1950年春成立了以程永甲为主任的治安保卫委员会。配合民兵昼夜巡逻放哨,严防暗藏的国民党特务、反革命分子、地主等各类反动分子进行破坏。期间,于1951年春,对本村暗中活动的一贯道反动道会门,配合上级专政机关,在一夜之间,便一网打尽,逮捕一贯道大小头目17人,对罪大恶极的9人,司法机关判处了3-20年徒刑,有8人交村民管制劳动改造,使社会秩序得到安定。农业合作化后,治保会在夏秋收获季节,都组织专人在田间、场间进行防盗、防火等保卫工作,是集体财产得到保护.曾多次得到上级公安部门的表彰奖励。2004年推行治安中心户长职责制度,在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05年被评为韩城市社会治安先进集体,史建民代表西源村出席了“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受到中央领导和省委书记李建国的亲切接见。
6、农会
1948年4月初,成立西原村农民协会,郭凤仪任农会主席,搞好支前工作,对反革命分子进行说理斗争,开展减租减息,惩治高利贷者等。土改后农会撤销。
7、贫协
1964年成立西原大队贫下中农协会,张树林任主席。各生产队成立贫协小组,设组长1名。当时贫协的任务是:对社员进行阶级教育,对地、富、反、坏“四类分子”进行监督改造。文革后停止活动。
8、老协会
1986年,成立西原村老年协会,发起人有退休干部程永嘉、程子真、吉光耀、吉志勋、康淑菊等,由程永嘉任会长、吉志勋任顾问。村上提供温神庙房子,并购置了象棋、纸牌,订了《陕西日报》、《陕西农民报》、《老年报》、《画刊》,供老人阅读娱乐。2002年组成自乐班,唱秦腔段子戏、说快板、作保健操。2003年购买10盘碟片、10盘健身操碟片,让各小组练习。村上投资1万元购置了1套餐饮灶具(桌、凳、碗、碟?、蒸米机、锅、盆等),交老协会管理出租,租金归老协会使用。2006年张九林捐资3万元为协会购置房院一座。解决了老协会无固定地址的困难。自老协会成立,每年的农历9月9日都召开“庆祝老年节”大会,演出文艺节目。表彰尊老爱幼、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活动。
四十四、西原村土地状况如何?
本村地处梁山脚下,境内有2平方公里的高山。生活在村里的先民,不知经过多少年代,把西部凡带土层的山地,修筑成梯田,防止水土流失。沿山有500多亩梯田,原坡度在40-60度之间,老沟、柳杨沟等处现存的多处梯田痕迹,是在坡度60~70度上用石块垒起的。可以想象,当年先民出力流汗是很大的。村北、村南多系台田,村东土地平坦,系深厚黄土,适宜各种农作物生长。
解放前,在封建所有制条件下,村中占总农户6.2%的地主富农,占有土地总面积的21%,而且多为上等地,占总农户60%的贫雇农,仅占土地总面积的35%,且地质差。加之耕作落后,粮食平均亩产只有160斤左右,大部分劳苦农民得不到温饱。
解放后,经过土改,全村有54户贫雇农分得土地620亩,实现耕者有其田。1952年查田定产时,全村有可耕地6300亩,人口1550A,人均4.09亩。合作化后,有50多亩陡坡山地弃耕撂荒,林园、盘龙的一二百亩山庄子土地,也自动放弃所有权。被所在地村民占有。1970年后,兴修水利,道路加宽,民宅及公益建设占地甚多。到2010年,全村实有土地5200亩。自1971年盘河水库建成后,使千年早地变成水浇田。上世纪70年代,开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移土千万立方,把纵横交错的台田修成了易机耕、好灌溉的平整大块地。改革开放后,实行科学种田和多种经营,使土地产量不断提高,产值不断增加,2001年至2005年粮食平均亩产达800至1000斤,个别经营好的地块达1500斤。花椒是目前我村的一项主导产业。正常年份亩产达200斤左右。产值是粮食产值的三倍。
四十五、西原村农作物品种有哪些?
本村农作物的品种有小麦、荞麦、玉米、谷子、糜子、豆子、棉花、蓖麻、芝麻、油菜等。
小麦:解放前以蚂炸麦为主,三月黄少许。三月黄产低,亩产只有几十斤到100多斤,但比蚂炸麦早熟半月至二十天,是农民早接口的一个好品种。解放后,1950年吉双合从西北农学院引进碧蚂1号小麦良种,当年亩产220斤,群众争换种植。1954年又引进陕农7号(瞎八斗)。1955年老品种蚂炸麦和三月黄全部淘汰,普遍种植了碧蚂1号和陕农7号。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又引进五四号、丰产二号。1966年至1972年又引进种植了丰产三号、郑州24号、武农132号新品种,使小麦亩产达到三至四百斤。随着农业基础条件改
善,1978年又推广种植了小堰五号、六号。早地推广种植了渭麦4号、5号。特别是小堰六号,早熟、抗倒、品质好、产量高而稳产,一直延续种植至今。上世纪九十年代又引进种植了小堰22号、西农2611、秦麦1号、晋麦33号、47号。近年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00斤以上,投资大管理精细的田块亩产达到700-800斤。
玉米:据传说本村在明末清初开始种植玉米,到解放前只有“野鸡红”一个品种,亩产只有100斤左右。这一品种特点是生长日期短,从出苗到成熟65天左右。且耐早。解放后,推广种植白马牙和红芯黄马牙,由于当时没灌溉条件,一般亩产仍只有180-200斤200斤,春播正茬可达到300斤左右。1965年,开始种植陕玉683、武顶1号三交种。1975年引进武单早、陕单1号、黄白单交等杂交品种,使玉米亩产有了很大提高。1982年普遍推广种植黄417(户单1号)和中单2号,加之土地有了灌溉条件,使亩产达到500-600斤,个别田块达到了千斤产。玉米品种不断更新,产量也在不断提高,新世纪又引进种植了春玉米等新品种。
谷子: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谷子是村里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不低于玉米。品种有“红根谷”、“竹叶青”。1974年村科研站引进“牛毛黄”,夏播回茬亩产平均300斤以上,有的田块亩产达到500斤以上。因谷子作务投工量大,且易受鸟害,土地联产承包后无人种植。
糜子:糜子是短日月作物,生长期只有60天左右。类别有硬糜和糯糜二种。硬摩碾成米后,再碾成面粉,逢年过节摊“熬儿馍”;糯糜有黑、黄两个品种,碾成米后吃“甑糕”或做黄酒。糜子特点是生长期短、耐早,是荒年接口的好作物。因产低、易受风、鸟灾害,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无人种植。
豆类:有黄豆、黑豆、绿豆、豇豆、扁豆、小豆等品种,大都是套种间作。黄豆单独种植较多。1976年引进“兖黄1号”、“冀豆4号”,亩产300斤以上,有的田块亩产达到400斤。自2007年,因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黄豆近年有角无粒,产量特低,现种植很少。绿豆一直沿用老品种,拉蔓型,成熟不一,需多次采摘。上世纪七十年代引进种植了“中绿1号”,该品种是直立型、早熟、优质,单种亩产可达300斤左右,至今一直种植。
红薯:解放前全村只有二、三户人家零星载植,面积不过二亩。解放后一段时间无人栽植。直到1959年低标准时期,各生产队才大量栽植,全村红芙面积达300多亩,家家户户都建有红芙窖。进人七十年代,面积遂年减少。土地承包后,只有少数家户为调剂生活,在小块地栽植一、二分。红薯系高产作物,本村栽植的平均亩产3000斤以上。沙壤地块亩产达5000斤。2006年,有的户把红芙作为一项经济作物大面积栽植,按市场价计划,亩产4000斤,亩产值可达1800至2000元。缺点是:红薯难保存,易发生腐烂,如不掌握好保管技术,就造成丰产而不丰收。
油料:油料作物主要有蓖麻(大麻子)、芝麻、油菜和棉籽四种。蓖麻多种植于硷边、地头、沟壑地带。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已无人种植。芝麻多在棉田间作,随着棉田面积减少,芝麻也随着减少。但仍有个别户利用小块地种植。油菜,1960年前都是老品种,俗称“蔓芹”。种植蔓芹主要是作为蔬菜用,人冬采收压酸菜。六十年代各生产队引进种植新品种“秦油号”,平均亩产250斤,进入九十年代只有个别户零星种植。2003年后,逐年有所增加。
花生:上世纪七十年代,本村才引进种植花生。品种有春播“海花1号”和夏播“鲁花1号”。1975年3组花生种植面积200余亩,平均亩产350斤,有的地块亩产达600斤。因花生种植投资大,面积逐年下滑,近年除个别户在果园套种外,无大面积种植。
棉花:1944年前种植老品种“小洋花”,亩产只有20~30斤。1945年吉星林从西安引进经斯棉,亩产比小洋花提高50%左右,全村棉花种植面积由100余亩增加到400多亩,1960年引种了“岱字15号”,1965年引种“徐州209"、“鄂光棉”亩产提高到60斤左右,全村棉田面积在公社化时达到2000亩以上。1977年又引种“岱字16号”,1985年又引种“中棉16号”,使棉花品种不断更新,亩产不断提高。因棉花种植费工,技术性强,病虫害多,从九十年代很少有人种植,现只有个别户零星种植,全村每年种植仅10亩左右,亩产皮棉100一150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