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在张村驿的日子里>第三章 在张村驿的日子里

第三章 在张村驿的日子里

作品名称:在张村驿的日子里      作者:谢石      发布时间:2013-01-08 09:57:49      字数:4262

  七、宏柱麾下生
  我到张村驿来时,宏柱已经在党委文书的位子上干了8年,是个勤奋好学,待人亲切,让人一见就喜欢的年轻人。
  
  因为写东西的关系,我常去宏柱那里。遇到需要请教或把关的问题,宏柱都会认真解答和提示。宏柱忙了的话,也会把别人求他撰写的一些材料拿来,让我给他帮忙。闲下来瞎扯时,我常为宏柱打抱不平,我说政府不知那里缺了筋,像你这样有才华,有人品的年轻人,早该提拔重用了,叫你一气干8年,这谁受得了?宏柱听了,只是笑笑,使我觉得这个年轻人很有修养,比我是强多了。
  
  我被赵镇长日弄的没去参加成招聘,窝着一肚子火正在宿舍里生闷气。楼下传来办公室文书柳小辉叫我的声音,我出来小辉说,叫我去一下镇长办公室。
  
  我去时,周洛平书记,喻海洋镇长,还有宏柱都在那里。他们可能是从没见过我生气的样子,我一进门,他们三个都笑了起来。喻镇长说:“老同志了,还耍小孩子脾气。这样吧,我和周书记商量了一下,宏柱这次被提拔为副镇长了,你们两个关系也不错,你到宏柱片上去工作咋样?”宏柱嘻嘻地笑着:“如果老赵不同意的话,我可就栽了”。一句话,说得我们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第二天(2002年3月7日),宏柱(现在是李副镇长了,按惯例,我们也称他李镇长)有事。我和王中合,冯奇,李燕春先同去罗儿山行政村(片)报到赴任了。
  
  因罗儿山地方还没准备好,当晚,我们又回到了政府。
  
  3月9日,政府召开了三干会。会后,原来的武装部长孙永峰(当时已提拔为政府副书记了,我们称他孙书记)来我这里,说他片上有个卢村沟,支部书记一直是县上的老典型,这次要参加县上组织的优秀支部书记巡回演讲,可他本人写不成,孙书记是专管此项工作的,就托孙书记给他写,孙书记说他忙得顾不上,就拿来找我帮忙。我看了一下材料,都是些和演讲对不上的。孙书记说,不行了,咱要个车一块去卢村沟采访一下本人。我说,要去的话,就明天早上劳驾你摩托把我带上去吧。他这才记起我的晕车毛病了。
  
  三月的天,一大早就坐在摩托上,那滋味真够受的。到9点左右,我们终于来到了这个“抬头望天一线天,低头看地三尺地”的卢村沟。
  
  真没想到,一个富县堂堂有名的优秀村支部书记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大山沟里,艰难地演绎着他的人生。敬佩之余,剩下的就都是感叹了。我们用饭前饭后的时间,用了两个多小时,才采访结束。回到政府,我用了整整一个通宵的时间,终于完成了。据说,此稿在全县评比中得到了好评,后来,孙书记又把此稿发到一家杂志上也发表了出来。
  
  3月15日,我们正式入住到罗儿山片。在分工上,李镇长说,老赵年龄大了,就住到杨家俭,冯奇年轻,就跑白家塬行政村,中合是罗儿山的老人手就不动了,燕春住枣洼山。
  
  我在杨家俭住了没10天,冯奇从白家塬回来说,白家塬孤的他呆不住,不想去了。李镇长又把我调整到白家塬。于是,我一下子从张村驿的川道里就高升到张村驿唯一的大高塬上去了。
  
  白家塬村,有309口人。土地1413亩。其中林果面积410亩。其它土地均种植粮食类作物。村书记杨建春,住在孟家塬。村主任贾广治,住在柯家庄。村会计耿传新,住在周家塬。真正是各霸一方,各自为政。我在门外几十年,也是第一次经见有这样的村干部结构。
  
  我在白家塬住了一个月左右,政府的人事又进行了一次大换血。到我再回来时,书记换成了任喜全,镇长换成了任鸿江。老干部任明亮也升成了副镇长。
  
  
  
  八、大棚脚步急
  2002年4月22日,张村驿镇政府召开“郭秀明式支部书记宣讲活动大会”,宣讲结束后,新任书记任喜全开始安排镇政府农村工作。明确指出,今年的工作重点是落实大棚菜建棚工作。
  
  这是个令全镇干部都头痛的事情。去年7月份,张村驿镇被确定为延安市蔬菜大棚示范点,由张社年市长主政抓管。当时确定,在三年内,全镇要完成2000棚大棚任务,在2001年必须完成800棚任务。为此,镇政府出台了各项优惠措施,任务是全部落实了,最后是事倍功半,建起来的大棚不足500棚(上报数字为503棚),其余的300多棚都全部矗在那里无人着手。2002年的大棚任务是600棚,加上去年的300多棚,今年的任务就是900多棚。这样一来,政府60多名干部,(实际在岗的40多人)每个干部就等于要完成20多棚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任书记提出了“本村不完外村完,外村不完外乡完”。为保障外村外乡人员落棚落户,政府还规定了不收入户费,划地优先,资金优先,物资优先,承包优先等优惠政策,同时,为了鼓励落棚,还特别规定了每完成5棚以上的每棚奖励100元。10棚以上的每棚奖励200元。15棚以上的每棚奖励300元。
  
  在这大好形势之下,闻风而动者有之,蠢蠢欲动者也有之,徘徊观望者还有之。有的村不同意外村人来入户落棚,就几个村干部把落不完的棚分别承包完成。如姜沟村的村干部胡长利一次性落棚20个,其它村还有落到30棚的。这样一来,先进促后进,后进赶先进,把个张村驿一时搞得沸沸扬扬,真正是生为大棚生,死为大棚死。谁不活在大棚里,谁就没法活。
  
  值得庆幸的是,我在白家塬倒落了个清闲。白家塬在塬上,不具备种大棚条件,也就没大棚任务。我乐得自由自在,白天吃在柯家庄贾广治家里,晚上住在贾广治特意为我烧开的土窑洞里,热窑暖炕,要多惬意有多惬意,直安逸的我乐不思蜀了。
  
  好日子过了没多久,冯奇在杨家俭的大棚落不下去了。又提出要和我换。经李镇长同意后,就到塬上把我换了回来。
  
  我回来时,杨家俭的大棚大部都落下去了,再剩下13个大棚最后落不下去了。同时,马家沟也有7个大棚没落下去。阎西门也有8个大棚没落下去。这就是说,我回来时,我们片上还有28个大棚没落下去。
  
  通过做工作,阎西门的8个大棚最后落下去了。杨家俭和马家沟的20个大棚却落不下去了。经研究最后决定,招收外来人员落棚。
  
  当李镇长把我准备回老家给杨家俭招人的情况汇报给任书记,征求政府意见时,任书记把我叫了去,问我能不能招到人?我说应该没问题吧,只要政府支持,相信能办成的。任书记说,有什么条件你只管提,只要在我权力范围以内,政府能办到的一定都办。我根据政府现有的政策,又提了一些补充条件,任书记都同意。任书记说,如果能招到更多人的话,咱们政府还有几个村也要人,你就给咱专管这项工作吧,从今天起,你把招人的条件和待遇,还有招来人员的任务等都形成一个书面的材料,拿来我看一下,在一两天内,就准备回去招人。
  
  我根据任书记的指示,马上草拟了一份《征招大棚菜农简章》和一份《广告》,还有一份《征招菜农合同书》和一份《应征菜农详情登记表》。任书记看后说:“合同书现在还不用急,到咱们把人招完了以后,人都落实了,咱们再和他们统一签。其它的都行,就按你写的办。完了就是顺路到寺峪看一下,寺峪现在也有20个大棚要招人,能招到人的话,给寺峪也招上几户人”。
  
  这样一来,我等于一下子先拿到了40个大棚的指标。
  
  
  
  九、走马延长县
  
  
  
  2002年6月18日。我奉命从富县张村驿回到了延长。
  
  我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上大街到延长的几个广告张贴栏将广告贴了出去。然后再到县广播站联系播出广告。去时,见到广告部白经理,竟是我们在张家滩工作时就认识的老熟人。我说明来意,商量价钱时,白经理说,按规定,每屏板是240元(那时,我的月工作才200多元)。我觉得太贵了,要求优惠。白经理说,你给公家办哩,要优惠干什么?我说,公家钱也是钱呀,政府第一次打发我出来,咱能省就省,看的把事办了就行了,何必花冤枉钱?就这样,最后按150元播出了广告。
  
  广告播出后,我的老朋友高成林(现为延长县钻采公司副经理)第一个给我打来了电话,嘻嘻哈哈地说,他要应聘,看我要他不?我说,我们这就是专收大经理的,你来的话,还能优惠,他问优惠什么?我说,再带几个小经理呀!他听了,我们又笑了一气。他说,他是看了延长台,按上面的联系电话给我打的电话,是想和我说说话的。
  
  我这次回来,原计划只招10户人。给杨家俭招5户,给寺峪招5户。计划全部要肖吉人。因为我们肖吉村自然条件太差。我在村里当村主任时,那时就有想法,想把村里人带出去,承包工程,脱贫致富。后来分配了工作,我就走了。过了十多年,没想到到了张村驿这样一个自然条件非常不错的地方,又赶上落大棚还可以落户口等优惠政策,无疑给了村民们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我回来招人是胸有成竹的。我从延长搭班车回肖吉,到白草峁下车,还有30里路要走,我就步行着一路走来。到李家山崾时,只见一路的杏子都熟了,想吃杏子,可年龄不饶人,上不了树了。只好遗憾地走着。到转过一个大弯时,远远看见一个人在打杏,到了跟前,就问他讨杏吃。那人问我是那里的,我说是肖吉的,他不相信,说肖吉人他都认得,从来就没见过我。我说我出门常不在,你在哪里见哩。他又问我那里工作,回来干什么,我都一一作答。他听了不相信,说那里那么好,还没人呀?现在骗子可多了,都是骗钱的,钱一缴,就跑了,寻都没处寻。我说,我招人不一样,人家是收钱,我是给钱,只要你应招,先给你100元定金,到了地方后,和我说的不一样,你可以回来,走时再给你100元,放你回来。你再不相信,我这里有材料,你可以看。我吃着杏子,他看着材料,一会儿,我吃好了,他看完了。我起身要走了,他问我,要不要他。我卖了个关子,我说,这次只要10户人,估计我村里人怕有的人都争不上,外村的人这次不考虑。他急了,说:“你这个人,专门回来招人,还你村的外村的,外村人还不是咱这人?还不会种个菜呀?”说话间,又有几个人过来了,又看了半天,都嚷嚷着,叫我先回他们村去。我说这事不急,你们回去商量,商量好了给我打电话,那材料上有号码。同时又交代,只要5户,多了不要。少了也不要,不够5户,不要给我打电话。
  
  我回到肖吉,情况已大不是从前。我印象中最合适的人选大都不在村里。来应招的人,大多不理想,特别是我的一个户下二哥,已经50开外了,也吵着非去不可。我说,那简章上有年龄限制的,50岁以上的人是不要的。他说:“我50不50,那是你一句话,你说我40了,他张村驿谁又没生我,谁敢说我50了?再说了,村里其他七姓八白的人你都要,凭什么就不要我?”就这样,二哥把我“讹”上了。
  
  很快,我在村里落实了5户。他们分别是:赵建平(我二哥),赵清华,赵玉平,再有姓李的:李月法,李书洋。
  
  圪坨村(打杏人)也传来消息,说他们商量好了5户人应招,叫我来落实。他们是:白志江,白天星,白永强,李志军。赵振杰。
  
  就在我们集中的那天,赵清华不来了。李书洋赶紧打电话叫来了他姐夫周建党。
  
  2002年7月10日,我初战告捷。给张村驿政府招齐了以上10户菜农,并将10户人安全地交到了寺峪和杨家俭。(待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