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春风之仪】远飞的大雁(十五)
作品名称:远飞的大雁 作者:之仪 发布时间:2009-07-07 19:00:06 字数:5657
第十五章:『走进李静的婚礼和葬礼』
雾寨,典型的丹霞地貌,可那里却有一座美丽的小山村,那里林木葱茏苍翠。雾寨,它兀立于群山环抱之间却又刀削斧砍般地高高地独立于群山的另一隅。孤岛般地得天独厚却有水、有土,池塘中有游鱼,林间鸟儿成群。穿过后山门,那里更是旖旎多姿,繁花似锦壮观奇秀,它高于周围所有的峰峦直耸云天傲视着群山,峭壁下无处可攀援,赤红色的岩石体闪耀着这个时代赤红色的光辉。
不知道刀耕火种的先辈们是怎样在这座山寨上开垦出几十亩薄田,也不知道先人们是怎样在这绝壁上开凿出一条宽宽的,唯一的一条缓缓上坡石阶山道。可是,这寨子里的人却祖祖辈辈安份守己地在这里生存下来了,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里过着与世无争平静的农耕生活。寨子太高,且地势险要,道路崎岖,给寨子里人们的生活生产还是带来了诸多不便,他们是要付出比寨子下面的农人多好几倍艰辛的。
这一年的初夏,公社分管知青工作的干部来到了高高的雾寨,他带来地区知青办转交给李静的二百元钱和一封代表地区知青办对李静舍身救人的表彰信。陪公社干部一同上寨子里去看望李静的大队支书,将那封并不正规的表彰信朗声读来:“悉闻我区东岭公社知青李静因在青山大队水渠工地舍己救人而致残一事,颇为感动,并号召全区知青向李静同志学习。有关对知青李静同志致残后的生活困难补助和老领导个人嘱托将其特招返城安排工作一事,经请示上级相关部门,目前还无此政策。故,知青办只能深表同情,歉意。东风吹,战鼓擂,毛泽东思想育新人,目前,革命形势一片大好,全国山河一遍红。祝福知青李静同志,望你在今后的工作当中再立新功,再创佳绩!随信寄去人民币二百元整,这是一位老领导个人对知青李静同志的关怀。再祝:身体好!”
读完地区知青办这封有名无实的表彰信后,大队支书将二百元钱交给李静:“哈哈,李静啊,恭喜你呀,一笔大钱啊!这么多钱我看都没看过。”
李静愣坐在那里,当他静听支书读完这封让他有些诧异的信后,并没有感到些许惊喜,面对那些假的、大的、空的他就那样冷若冰霜毫无表情地坐在小屋里发呆。然而,面对假大空的背后随即而至的二百元的巨款,他却感到非常意外,可他并没有伸手去接过支部书记手中的那一沓厚厚的十元面值的钞票。支部书记是一个质朴的退伍军人,曾有心要帮助李静度过饥荒,在大队召开的有关知青工作的会议上,他也曾多次提出来要给李静一些生活上的照顾和补救,可是,落到实处时却又困难重重。
只有丁建成和王林在他无米下锅的时候为他送去过一担稻谷,就是那样的一担稻谷让他度过了去冬和今春的两季,而王林在离开他那间小屋时,还偷偷地将自己的二十元和知青们凑集起来的八十元钱塞在了他的枕头下。当他看到清贫的知青们送去的一百元钱时心中是温暖的,那一担黄灿灿的稻谷更是让他感动不已。他知道,就是王林和丁建成,就是这两位知青好友总在为他奔走,为他呼吁。腿脚已经十分不便的他,再也没有来过隔壁的青山大队,只是在吃着友人为他送去的这担稻谷碾成的大米时默默地流泪,他在花着知青们为他送来的这些钱时,总在心中感念着他们。
而正是知青们的这种纯洁的友谊,让他在万分无奈悲观厌世之时却不忍离他们而去。可是,今天面对这笔巨款他却喑哑了,他缄默无语了。他在心中想,会有一位什么样的老领导能送他两百元钱呢?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呀,这可是一般人一年的工资哟,而在这偏僻的山乡,农人们就是做上一年也得不到这样的一个半数。是谁呢?父亲都死了那么多年了,有谁还能这样慷慨大方送我如此多的一笔钱呢?这份温暖太厚重了!这样的时候人心叵测,这样的年代,国家都不认我这个所谓的英雄,还有谁会给我这样的关怀呢?肯定又是王林,是王林的父亲,只有那样的一位品德高尚与人为善的官儿,才会有这样的能力,才能有如此的慷慨大义。
而这二百元钱就是王林的父亲王峰托来的,他在接到儿子王林的求助信后大为感动。当他读到王林信中的:“……你们从战争年代硝烟弥漫的战场中一路走来,你的身上也留下弹片伤残,你和先辈们当然是可歌可泣的英雄,而你却已经有了共和国给你的勋章和优厚的生活待遇。可是,我们身边的李静他也是一位英雄,他是在和平时期的水渠工地中受伤的,而他在我心中却比当年的你更光彩夺目,不是吗?父亲你可知,工地的水渠上弥漫着的是舍己救人的硝烟啊,那里闪耀着的是新时代的光辉呀。救救他吧,父亲,你应该有这个能力,拜托了!这是东边岭上三百名知青的呼声啊!”
老革命真的被儿子的仗义执言打动了,一时间他被感动得泪水盈盈,当他读到儿子的:“……我已经被当地农村的阶级斗争弄得晕头转向了,我从这种毫无人性的把人的生命视同草芥当做儿戏的做法中实在看不到什么英明之处。我在这种尔虞我诈的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互斗中实在找不到北了,我忠诚地拥戴我们的党,但是,我对如今的现实,不瞒你说,我不满!怎么能够这样神魂颠倒青红不分皂白不辨地斗争下去呢?我可能丧失了立场,在这里,我可能入不了党,也得不到所谓的推荐上大学,但我会像你一样,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终生,我要为人类的和平幸福而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恕儿不孝,我不能顺从如今这种伟大的虚假,我已经从马克思的书里面读到了我所要追求的真实!”他在为儿子能正确地认识事物而感到欣慰,但他同时也为儿子焦虑,其实,他自己也被这时的政治斗争弄得稀里糊涂了。
王峰虽一次次为惨遭不幸的李静上下奔走,可得到的答复却是:“没有这种政策依据。”最终,他的申诉和呼吁还是没有为李静换来一个招工返城的指标,他只好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二百元钱来抚慰李静那颗受伤的心,表示一下作为一个长者的心愿,换得一份内心的安宁。然而,李静终归是李静,从小就接受父母正统教育的他懂得:“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他懂得人活着的真实意义,他要活在纯、真、善中,他要活在朴素中,他要活得实实在在,不能说假话,也不做假事,不虚情假意,不阿谀曲从奉承,决不做一件伤天害理的事。
他认为自己最为艰涩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自己也已经从知青们身上得到了温暖,从那些贫困善良的农人们身上得到过关照,而年纪轻轻的自己怎么能够总依靠施舍来度日呢?他没有用过二百元钱里的一分一文,大义的他,居然把王林父亲托人送来的二百元钱分成四份,转送给了村寨里的四位孤寡老人,他要为那些老人们在严冬里添一件棉衣,他要让老人们用这些钱去买回好几年的油盐,当最后那位孤寡的老外婆从他手中接过五张十元大钞时,被感动得老泪纵横。她说:“儿呀,你自己都是一个残废人,谁又帮过你多少呢?真是一个大善人啊!长命百岁!”
而李静却笑眯眯地说:“外婆,我年轻啊,有好多知青帮了我呢,这个钱本身就是一个好人帮我的,你们比我更需要呀,做件棉衣吧,好过寒冬。”平实亲切的语言却是那样的掷地有声,和颜悦色中透露出一份从好儿郎心底流出的温热,暖着那个外婆的心,感天动地的善举感动了那里的人,感动了那里的沟沟壑壑,感动了山寨,那里的孤老逢人便说:“知青里面有一个好人啊,那是一个大善人呢,那样的年轻人世间少有,那是一个好崽呀!”
山寨,用善良回报善良,农人们,用质朴回报朴素可亲的李静。那些孤寡们用自己亲手种植的蔬菜来表示对李静的感谢。没有人再阻拦李静与柳月的婚姻,美的种子裹着善良,在希望的春泥里生根发芽,在炎炎的夏日里擦出爱情的火花。秋天,这个收获金黄的季节。李静收获了新的人生,他收获了爱情,他收获了一段苦涩中充满着甜蜜的婚姻。他把这一秋的硕果拥入怀中,在这样一个秋风送爽的金秋之夜,他要与美丽的回乡青年柳月结婚了。才子伴佳人,是知青们的骄傲。李静终于抬起他那青涩却睿智的头,在柳月爱心的扶助下,他终于走出了黯然无光的小屋,穷困潦倒一贫如洗的他,还是拥有了一段犹如从天而降的美满姻缘。
夕阳在高高的雾寨上洒下一片晖光,陡峭如削的石壁上被摹上了一层金黄色的喜悦,秋高气爽的艳阳天,暂时把雾寨的阴霾驱散了。取代它的是高寨上遍野盛开着的浪漫多姿的山花,一片片金黄,一片片艳红。灿灿金秋迎来四方知青,有“黄草坡”上的老三届知青,有“瘦马岭”上李静的同龄同届知青,有四邻八村柳月的亲人和她同学们,还有雾寨村里农户和乡村好友,他们都是李静和柳月的新朋旧交。
丁建成来了,王林来了;张建军也来了,众多的知青们都来了,就连那些孤寡老人们也争先恐后地来了。他们又来到了喜爱的雾寨村,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是人生的两大幸事,可是十九岁的王林和丁建成并不知道金榜题名是什么滋味,而这洞房花烛夜的良辰美景,他们今夜却是亲身感受亲眼所见了。仲秋的月儿,如一弯瘦瘦的秋水,汨汨地流淌进高高的雾寨。从那个曾经发霉的小窗口溜入李静此时正欢声笑语的小屋子,流进了他这间充满爱意的小巢。
悠扬的笛声随秋风伴着秋月奏起,《南飞的大雁》被柳月的金嗓子唱起:“南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封信儿到北京。献给我们想念的亲人毛主席。南飞的大雁请你快快飞,捎句话儿到北京。告诉我们久别的亲人毛主席……”欢快的歌声柔情软绵,透出时代的忠诚,被美丽的柳月唱得激情缠绵,月儿也为她的美丽而羞涩地躲藏进云层,柳月的歌声久久地在山寨里荡漾。引来寨子里的幼童,引来寨子里的老人,引来寨子外的青年,引来了寨子里所有朴实而善良的人们……
夜深了,歌声笛声在新人入洞房的欢笑声中戛然而止。新人进屋了,知青们下山了,秋天的那弯月光再一次把雾寨照亮,照亮了山寨,照亮了荒野,照亮了知青们回村的小路。可柳月的美貌和李静的善举,却留在了那些孤寡老人们的心中,他们是高寿,他们争着为李静和柳月按当地的风俗辅好床辅,他们总在心中感念着李静,李静的质朴和大义总留在年轻人的眼眸里,留在他们的脑海中。女知青们总在羡慕着柳月,她是那样地婀娜多姿,她是那样地柔情缠绵。他们的婚姻是那样的完美,让知青们总沉浸在美好当中。啊!柳月,多么美妙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多么美丽的人儿。
柳月,抚平了李静那颗受伤的心,可是她却怎么也抚不直李静那条受了重伤弯曲了的腿。可李静却坚强地扛起了生活的重担,他踏着铿锵的步子,一次次一瘸一拐地走下寨子,又从寨子下面一拐一瘸艰难地走回寨子。这个高大年轻的人啊,他深爱着他的柳月,他披着星星出伴着月亮而归。他在那个寨子里洒下比平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再没有人敢歧视他了,再没有人敢小觑他了。因公受伤的李静公社没有给过他补救,大队没有给过他补助,生产队也没有给过他任何照顾。可是他也从不希罕别人的怜悯,他再一次昂起了他那高贵的头颅,迈开了他那一条健康壮美的腿,把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把柳月照顾得无微不至,甜蜜惬意的欢笑声总会不时地从那间小屋里传出。
这一天的太阳钻进了云层,这天,阴霾又浓浓地把秀美的雾寨严严实实地遮盖住了,痛彻骨髓的噩耗从雾茫茫的山寨中传来。李静,他们的好友他们的至交,知青们的骄傲在这一天溘然离世了。他死得是那样的悲壮惨烈,他被生产队派去砍伐柱子木,(一种用于煤矿的撑子木),在他将那一百好几十斤重的松木往寨子下方溜放下去时,他的那条瘸腿却没有能站立住,就那一失足啊!竟成千古恨,随着那拖长了的啊——的一声他从几百米高的寨子上方飘飞而下,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划过天际穿过云层,撕破浓浓的云雾,沉沉地摔落在沟壑纵横的赤红色乱石堆上,重重地结束了他二十六岁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把他最后那一声悲惨的青涩无悔又无奈的呼嚎声,永远地留在了那个树木葱茏的雾寨上方,留在了那阒寂无人沟壑里。他那愤世嫉俗的,青涩无悔又无奈的呼嚎声里裹藏着愤懑,也蕴藏着对世间的留恋,惊天动地的呼叫声里带着他对人世间的爱恨,带着他的慈悲,带着他的善良,带着他对柳月和那个尚未满周岁的幼儿的眷恋,带着他对知青们深挚的真情与厚义,含着悲愤,久久地回荡在空旷的山谷间。
乌鸦在天空中一阵阵盘旋,呱!呱!呱地叫着飞向大山里的巢穴,铺天盖地的大雨夹带着山风从天空滑向大地,噩梦般地在雾寨上方呜咽着,暴雨湮没了魂魄湮没了鬼魅,湮没了那张清瘦疲惫刚毅俊俏的,有着良知带着大义,总在微笑着年轻可爱的嘴脸。
三天后的葬礼,在上百名知青和当地农户们自发的组织下隆重却也简朴,没有哀乐,没有花圈,没有正规的仪式,而墓冢旁边的野山花却在昂然绽放,荆棘在随风摇曳,仿如柳月的那双秀美的长手,在无限悲凉地抚摸着李静的那条栩栩如生的残腿,袅袅香烟飘向雾寨上空,阴阳两隔间,知青们撕心裂肺,潸然泪下。
狂风大作,乌云满天,霎时,寨子的上空已不见了天日。瑟瑟秋风,黄沙滚滚,卷起满地落叶,像冥纸冥钱般地在雾寨上空飘散,老屋前,瓦行上,沟壑中像是洒满片片白雪。就要入棺了,年轻的李静就这样匆匆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知青们痛哭流涕,他们在嘶叫:李静呀,你太无情啊!你要将柳月交付于谁?你要将爱子交付给哪个?悲悲切,活活折磨柳月的青春。李静啊,你太无义呀,为何要急匆匆离我们而去呢?颤颤抖,生生痛死我们知青的心!雾寨的沟壑啊!你为何要这般地绝情呀?将我们的李静哥哥揽进你的怀中?棺材就要入土了,几位孤寡的老人们哭喊起来:这好人为何却不命长啊?高高的雾寨啊天地沓沓,苍穹啊!你为何就不睁开你那一双昏庸的眼啊?大地啊,英雄流血为何还要流泪?如泣如诉的嘶鸣凄婉、苍凉、悲壮,挽歌般地萦绕在沟壑中回荡在起伏的群山间,可那却是知青和农人们心中的真痛。
缥缈的薄暮就在知青们头顶的上空游离,他们回头把望那座乱石堆下的孤坟,那里仿佛还在传出李静惆怅辛酸却充满希冀和眷恋的歌声:“……在这份悲愤和叹息中,有你的祝福,有我的留恋,还有希望。我要勇敢地去面对现实,奔向遥远的地方。我还要回来,一定要回到我家乡的土地上,我还要回来,一定要回到我亲人的身旁。”
溘然离世的李静像总还在他们的身边,冥冥间,他们的耳边似又响起李静愤懑颤忧的诵读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
感谢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