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回 度雷劫一蟒吞三凤 乘天变双龙斩四侯(上)
作品名称:后汉之三刘演义 作者:秦伟伟 发布时间:2025-10-22 15:18:41 字数:3039
话说董贤被王莽围困,要杀他为子报仇。董贤情急之下只好如实交代,此事早在王莽预料之中,并不意外。他想要的正是扳倒丁傅两大外戚,如今蠢人自送刀柄,岂可错过。说着,取笔墨纸砚让他全写下来,并且署了名。贤还想着日后在哀帝面前告密,莽何等精明,岂能不知他那点小心思,便指门外道:“男妖听着,我知你日后不安分,必有举动。门外奉车都尉苏茂是我女婿,也是汉家王的义子。骁勇非常,随时陪王伴驾,有时保护外国使者及天子宠臣,譬如阁下。整个长安城他都熟悉,哪条路住着哪种人他都知道,包括你父母兄妹妻儿之住所。”
董贤还想着翻身,听了此言,冷汗直流。原来人家早有预谋,可笑傅子孟之流还洋洋自得。如今偷鸡不成蚀把米,便自认倒霉。
二人密室中待了一个时辰方出来,董贤这时脸色容和许多,看来王莽许了他不少好处。送走董贤后,苏茂进来找王安,王莽谎称:“董贤奉旨贺寿,抬来许多美食美饮。你那小舅子嘴馋的在厨下把一些美酒偷喝了几口,东倒西歪的乱窜。我怕他醉酒失仪,让老大安排他睡了。董贤那厮是当今宠臣,你身为天子护卫之臣,寄予众望,切不可渎职,可先护送望那厮回宫,三五日无事之时再来相叙。”临别时,王莽又教他善待自己女儿,言语间尽是温情脉脉,听得苏茂噙珠欲泣。苏茂去后,王莽却将儿子尸首封藏,嘱咐家人不许泄露。
话说董贤回宫之后,哀帝立马与之相会。帝问此行如何?贤尽夸王莽之风,帝甚喜,官无可封,下诏赏冰炭牛酒若干。贤又说近日宫中烦闷,无可消遣。帝搂着贤亲昵,一拍脑门道:“有了,前日新成侯接待匈奴、乌桓使者,他们向朝廷上供了不少红腹锦鸡,放养上林苑。今日已晚,明日当与卿同往上林苑打猎散心。”董贤自是高兴,当下解衣侍寝,在帝怀中低问:“新成侯是谁?”帝道:“他是赵太后的义弟赵钦,朕看他精练能干,故封为侯。”贤又讲起了傅家四侯诸多贤良之处,并请旨明日上林苑游猎时,让他四人伴驾同行,帝准奏。帝边说边脱,就要被翻红浪。
贤却愁叹一声,帝不悦道:“卿之所求,朕无不许之。但得片刻之欢,以消长夜之思,卿何故忧叹,以扰朕兴。”贤就势伏于君下道:“臣之富贵皆陛下所赐,岂敢不舍身相报。只是上林苑三丘隔影,五水迂城。地险兽伏,陛下游猎期间,恐生不测。为陛下安全,还须命一大将之才护卫才是。”帝笑而压之道:“卿原来是为朕担忧,可令新成侯赵钦领五百禁军护卫,可保无虞。”贤先是笑盈盈迎合哀帝,后又软在帝胸膛咬耳朵说:“近来天气转凉,多次听侍医讲赵太后咳嗽不止,近几日都是她义弟赵钦在照顾。要是命他护卫,赵太后又要犯病了。依臣之意,汉家王刘大爷义子众多,有几个在朝廷当个小官小吏,大部分都在家闲置。不如请出一个为国效力,也彰显陛下爱才之心。”
帝翻身压而吻之,笑道:“朕早有此心,苦于丁、傅、王三家外戚所干扰。卿与朕心同一体,血通一脉,卿既言出,朕无不可。只是刘大爷手下众多,个个皆虎狼之师,该起用何人呢?”贤思之再三道:“依臣看,刘大爷手下智勇忠君之辈皆不如赵护。先帝时,此人曾平广汉郑躬之乱,授封执金吾。陛下可封其为郎中令,统领禁军护卫。”凡贤所言,帝皆准之。当下二人颠七倒八,承袭一夜之欢。
翌日,傅子孟等四人正在永信宫与傅太后听曲饮宴。宴罢,左右皆退。傅子孟率先贺道:“昨日已收到圣卿消息,说王莽已死。回宫后又向天子表奏我傅家诸多好处,天子大喜,恩赏我等四人明日在上林苑与王狩猎。”傅太后听王莽死讯,笑得门牙不合道:“王氏当败,傅氏当兴。”老二傅中叔捻须谨慎道:“王莽之死,是他亲眼所见吗?”子孟道:“那还有假。”中叔道:“既是亲眼所见,怎么城中内外毫无动静?朝廷死了大臣,哪一次不是搞得兴师动众,沸沸扬扬。何况是皇亲国戚,那太皇太后与莽有姑侄之情,她首先就坐不住了,岂会安之若素?我看这必是王莽之计。”
听了中叔的分析,所有人陷入沉思。傅子孟笑道:“老二你性格多疑,不足以成大事。圣卿与我有主仆之情,我又如此厚待于他,他安能不为我谋利。”老三傅子元与老四傅幼君对视一眼,便向子孟奏请道:“大哥千万当心,听闻郑业与苏茂交好,可先让他约苏茂往大将军府探听一番。”傅太后以为善。
正说此事呢。阳信侯郑业就急冲冲闯进来报说王莽已亡,众人问他何以知之?他道:“前日董贤造访王莽后,有送礼的大臣挤进去探望,却听到哭声不断,更有他几个儿子悲呼父亲。当时我也在送礼之列,闯进门去,正迎着苏茂,我问他府上何事啼哭?他说董贤假借天子名义贺寿,实则赐毒于岳父,吾岳父中毒身亡。岳父留有遗言,死后秘不发丧,恐惊动朝廷,以防小人之变。”
傅氏一族不敢相信,令他重说一遍。郑业又重说三五遍,傅氏一族喜不自禁曰:“天助我也。”傅氏哪里知道,王莽家的苏茂是花皮鬼佬刘根所幻化的,就是为了迷惑郑业,让他传信。
第二天早饭后,郑业也要追随天子狩猎,其妻劝道:“家中无冻馁,门外有欃枪。小官小吏上不被辱,下不受欺,饥则有粮,寒则有衣,处之泰然,何必攀缘高位,为众矢之的。”业不听,与傅家四侯各乘车辇抵达皇宫,拜见天子及董贤。然后由郎中令赵护保驾启程,前往上林苑游猎。
至上林苑东门,道旁三队胡人,各捧一笼,笼子里尽是珍禽异兽。见了天子,欠身参拜。帝令拜董贤,胡人之首望董贤不过二十来岁,乃道:“历来强汉之大司马如王凤、王商、王音等辈皆年过不惑,如何今之大司马乃红粉少年耶?”帝笑道:“大司马虽年少,以大贤居位也。”胡人皆俯首唱贺:“恭喜强汉再获贤才。”帝喜,教胡人尽纵笼中禽兽,并厚赏之。
帝携贤等纵马入东门,傅家四侯紧随其后。老二傅中叔感觉那几个胡人怪怪的,在马上回眸一瞥,看到几个胡人眼神凶狠,老往傅家四侯身上瞅。老二赶到老大傅子孟前提了此事,傅子孟再一回头,胡人皆去了。傅子孟回问郑业,业曰:“此胡人之俗也。”遂不以为意,傅中叔道:“大哥不可不慎。我今出门,鸡啄犬吠,门裂墙塌,恐非吉兆。”子孟喝斥道:“如今天子在前,恩泽万物。我傅家不趁此时图权贵,更待何时?”由是不听中叔之语,率众与天子狩猎。
傍晚时分,风云骤变,暴雨如注。长乐宫太皇太后问左右:“天子游猎上林苑,可曾回来?”左右答曰:“未。”太皇太后心神不定,忙派人去接。半路却听到呼救之声,众人火把靠拢,认得是大司马董贤。他披头散发,泥水满身,一脸血伤。尽管如此,他还背着一人,后面苟延残喘十来人互相扶持前进。兵士献上蓑衣斗笠,贤大喝:“勿管我,先把陛下抬到车上去。”众人大惊,方知背的是天子。各自小心翼翼将哀帝抬到车辇上,缓缓入宫。
此事早已传入太皇太后耳中,她连夜来到未央宫,早有侍医诊断。太后问病,侍医道:“陛下受了惊吓,血脉不通,心脏骤停。”太后怒问:“何人怂恿陛下去上林苑打猎的?”左右回:“据随行卫士说,陛下与大司马打猎至昆吾地带,山林之中霞光奕奕,突现麒麟瑞兽。傅家四侯连连恭贺陛下仁孝感天,便自请捕获麒麟,以应元寿太平之象。不料行至山坳水涧,有蒙面贼人万箭而发,四侯身中数十箭落马,贼人亦不放过,挥刀切了四侯首级。郎中令赵护知事有变,领兵护卫。不料又冲出一队蒙面贼人来劫持陛下,郎中令一身不能两分,只得先行救驾。郎中令斩杀二十名犯驾贼人后,亦身中数十刃,眼见得贼人步步紧逼,陛下吓得晕过去。危难关头是大司马董贤挺身拔剑,击退贼人。”
太后打断他的话,厉声道:“别扯没用的,你只说是谁怂恿陛下出去的?”那人战战兢兢答:“董大司马。”太后连夜宣来王莽、孔光,下诏彻查此事,并将董贤下狱,严刑逼问。另一方面,夜雨潇潇,傅太后左右难眠。随着一声电闪雷鸣,傅太后惊坐起来,便有人报:“出事了。”未知何事,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