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回 宅门传信破困局(下)
作品名称:胶东儿女英雄传 作者:靰鞡草 发布时间:2025-09-15 09:47:11 字数:3403
李稼轩所说是一个隐蔽战线的战士必须具备的素质,也就是任务大于天,不惜任何代价也要完成任务。与老子的《道德经》中“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这句话的道理是一致的。苑少卿的智商和情商都不低,他沉吟了片刻,十分平静的叹了一口气说道:“唉……我会洒泪告别战友,完成任务之后,再回来给战友报仇。不杀尽害死战友的那些畜生誓不为人!然后……我就会自杀在战友的坟前,以赎眼看着战友被害,却不能出手相救的罪愆!”
李稼轩点了点头笑道:“少卿同志的选择是对的,尽管这个选择所承受的痛苦难以想象!但是,你完成了任务,就是民族的功臣。你的军功章,也有你为之牺牲的战友的一半。血债血偿!为牺牲的战友报仇那是必须的,但这个仇恨不是你个人的,而是我们整个组织的。至于你所说自杀在战友的坟前,以赎眼看着战友被害,却不能出手相救的罪愆大可不必。党和民族还有更多、更重要的工作去做,留得有用之身,继续为党和民族做贡献岂不更好!”
党的利益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为了党的利益和民族利益牺牲自己自然义不容辞,可是眼看着战友牺牲在自己面前,却不动声色,这是一个有血性的人很难做到的。这种性格是需要在长期残酷的对敌斗争中磨练的,这个过程也是极其痛苦的。党的利益和民族利益至高无上!救不救战友是“小义”,而以党和民族利益为重,完成党交给的任务,那是“大义”。为了这个崇高的信仰,就要求隐蔽战线的战士克制自己舍“小义”取“大义”。忍!“心”字头上一把刀,那是用刀一点一点的去割隐蔽战线战士心头的肉呀,岂能不痛!
乘坐黄包车回家的路上,苑少卿怎么核实安国特务队抓走那人到底是不是“哈拉姆”同志,苦思没有良策。苑少卿又处于能不能舍“小义”取“大义”的痛苦折磨之中不能自拔。
苑少卿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到了家,直到车夫稳稳地停住了车,放了下来,他才意识到该下车了。苑少卿付给了车夫车钱,刚想进大门,忽然一个十一二岁的小闺女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这个手中挥舞着信封的小闺女苑少卿认识,是胡同口皮货商侯掌柜的老闺女小英子。
“苑先生!苑先生!有人给你送来一封信!”小英子气喘吁吁双手举着信封说道。
“哦?我的信?”苑少卿不得不停住了脚步,笑眯眯的接过信封,摸出一块钱军票零钱,塞到小英子手中,说道:“谢谢小英子!这钱小英子留着买糖炒栗子吃。是谁给我的信呀?”
“谢谢苑先生!那位大娘已经给过我五毛钱了。”真不愧是商人家的孩子,小英子客气了几句,还是老实不客气的接过了军票,小心翼翼的放进兜中。小英子指了一下胡同口,仰起脸说道:“我在胡同口玩,一位拧哒着小脚的大娘让我送给苑先生,她还给了我五毛钱。”
苑少卿抬头望去,只见胡同口只有一个“锯缸锔碗锔大缸”的小炉匠,哪儿来的什么“大娘”。苑少卿用手摸了一下信封,感觉很薄,里面顶多也就一张信纸。苑少卿没有急着打开信封,而是笑吟吟和小英子说了声“撒油哪啦”之后,向胡同两侧望了望,这才进了家门。
苑少卿关上了院子的门,坐在树荫下的藤椅上。他又摸了一遍信封后,小心翼翼捏开没有封口的信封,里面果然只有一张纸。苑少卿抽出信纸,上面歪歪扭扭的写着五代时期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词:“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被安国特务队抓走的不是‘哈拉姆’同志!没有必要去核实了,也不用考虑怎么冒着暴露的风险营救‘哈拉姆’同志了!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春。”苑少卿心中“噗通”一跳,从天而降的喜讯让他顿时感觉浑身无力,几乎瘫在藤椅上。
苑少卿划着洋火,点燃了信纸,又借着信纸上的火焰点燃了一颗长寿牌香烟。《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词中“梦里不知身是客”和“别时容易见时难”是组织规定的“哈拉姆”同志和苑少卿接头的暗语。所以,苑少卿又惊又喜,断定这封信是“哈拉姆”同志送来的。难道自己的这位新上线“哈拉姆”同志是位中老年妇女?这位“哈拉姆”同志当时一定就在竹林寺的大雄宝殿附近,见到了自己和安国特务队“二五眼”那几个汉奸特务打嘴架,也见到了自己没去三圣殿,只是在大雄宝殿上了香之后就返回了,这才一路跟到了自己的家中。
不对!不对!苑少卿转念一想,“哈拉姆”同志如果是跟随自己回到家中,这封主动和自己联系的信就无法解释。尽管用铅笔书写的五代时期李煜的《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一词写得很潦草,似乎是不能从容书写,可是到了自己家的附近现写根本就来不及。
苑少卿的脑袋有点疼了,把这位“哈拉姆”同志形容为神龙见首不见尾也不为过。苑少卿心中暗恨“二五眼”不得好死,偏偏跑到竹林寺去抓人,害得他误以为被抓的是新的上线“哈拉姆”同志,错过了和“哈拉姆”同志接头。不然的话,他不就知道“哈拉姆”同志是男是女、是老是少了吗?暗骂完了“二五眼”,苑少卿又暗悔自己心理素质差,差一点跑路。
苑少卿正在抽着烟想心事,忽然院子门“吱嘎”一声打开了,新雇才两天的女佣刘嫂挎着买菜的篮子回来了:“哎呦……先生去竹林寺上香,拜阿弥陀佛这么快就回来了?”
佐佐木佳代子生下小佳代之后,为了照顾产妇幼女,岩城商会的中方会长刘海琛把他的一个远房亲戚刘嫂介绍来当女佣。岩城商会先后在朝阳街及顺泰街设支店营业。经营航运业及煤炭、进出口贸易,兼营佣金代理业务。代理几家日本轮船、铁路及保险公司。苑少卿有很多赚钱的生意,都得靠刘海琛帮忙。而苑少卿在宪兵队的特殊身份,刘海琛也离不开他。
刘海琛介绍,刘嫂是掖县人,在为虎作伥、助纣为虐、臭名昭著的悍匪刘黑七血洗掖县城时,刘嫂的一家和街坊邻居都被杀害,仅仅逃出来刘嫂一人。刘嫂无依无靠、生活无着落,只能来投靠大富大贵的刘海琛。刘海琛看在亲戚的份上,收留了刘嫂,又荐到苑府当女佣。
“哦……是刘嫂买菜回来了。大街上有什么新鲜事儿吗?”苑少卿抬起眼皮问道。
“啧啧啧……哎呦俺的个亲娘哎,东大街今儿个出大事儿了!说是宪兵队的人在东大街抓什么军统的探子,‘乒乒乓乓’的打了起来。先生呀,你说东大街上买菜的、走道儿的那么多人,宪兵队怎么就和军统在大街上打起来了?哎呦俺的个亲娘哎,那人死的都赶上掖县了!幸亏观世音菩萨他老人家保佑,俺躲得快,猫在一户商铺的大门里,这才没挨着枪子儿,做了冤死鬼!”刘嫂摇摇头,嘀嘀咕咕的说着,似乎对宪兵队和军统在大街上枪战很不满。
宪兵队的人和军统的人发生了枪战?苑少卿皱了皱眉头。他在竹林寺中曾听到一阵枪声,由于距离远,他还以为是什么商号开张在放鞭炮,没想到是宪兵队和军统发生了枪战。宪兵队和名目繁多的汉奸特务,以及汉奸警察在大街上抓人在烟台街上是常有的事。老百姓已经司空见惯、见怪不怪了。可是当街发生枪战,尤其是还发生在繁华的东大街,这还真是第一次。也不知道有多少无辜的老百姓被殃及,因此而丧命。也不知道有多少家庭受此无妄之灾。
宪兵队和军统发生枪战也不知为了什么?是宪兵队搜捕双方发生交火,还是宪兵队的便衣特务跟踪可疑人,被军统人员察觉,双方这才发生火爆的枪战呢?
直到苑少卿第二天陪小鬼子宪兵队的特高课课长井下平十四少佐去毓璜顶医院审讯军统杀手,才搞清楚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原来,头晌前儿,小鬼子宪兵队的特高课接到密报,在东大街菜市场发现一个卖菜的很像刺杀徐睿罄未逞,逃掉的两个军统杀手中的一个。井下平十四精神一振,动作十分迅速,当即派出便衣特务从东大街南北两头向那个可疑的卖菜人包抄过去,他自己也带着人赶往东大街去接应。井下平十四严令部下,务必生擒活捉这个军统杀手,从而打开突破口,彻底破获军统在烟台的情报组织。
被小鬼子宪兵队的特高课便衣特务包围的这个人的确就是军统烟台组的行动特工,他十分警觉,很快就察觉到小鬼子便衣特务正从南北两头向他包抄过来。小鬼子便衣特务越来越近了,军统特工的额头冒出了冷汗。他十分清楚,此时唯有拼个鱼死网破,才有生的可能。
就在一个距军统特工最近的小鬼子便衣特务纵身向他扑过来,想生擒活捉他的时候,他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从菜担子中抽出二把盒子,“啪”的一枪把这个小鬼子便衣特务打死。接着,他跳起身来,“啪”、“啪”又是两枪,趁着满大街的老百姓轰然大乱的机会向外闯去。可惜,包围他的那些个小鬼子便衣特务也都不是善茬。而且,小鬼子便衣特务一点也不顾忌会误伤老百姓。万幸的是,井下平十四严令捉活的,这些小鬼子便衣特务的子弹全都望军统特工的下三路招呼。军统特工没跑出几步,就腿部和腹部中弹,被小鬼子便衣特务活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