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役 第十九章 南军东昌大捷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8-01 08:08:30 字数:4555
北方的深秋,天高云淡,冷风瑟瑟,黄叶满地。十月二十七日,河北沧州南军守将、都督徐凯正在指挥士兵伐木筑城,忽见前方扬起一片尘土,大队红衣黑甲的人马乌压压地朝沧州城杀来。城下扛木头的南军士兵惊慌失措,抓狂大喊:“燕兵来了!燕兵来了!”纷纷扔下木头,逃回城内。
徐凯失惊打怪地叫道:“奇了怪了!燕王不是出征辽东了吗?怎么跑到我沧州来了?真他妈邪门!”
数日前探子回报,燕王全军出击辽东,亲见燕军朝通州方向进发。徐凯就没做什么准备,慢悠悠地派兵四处砍木头,修筑城墙。谁承想这城墙还没修好,燕兵就已经兵监城下了!
原来朱棣是声东击西,燕军到了天津就折转向南,一昼夜疾行三百里,遇到南军侦骑,悉数杀死,天明抵达沧州城下。
徐凯回过神来,急命士兵分守城堞,射箭、投石、浇滚油,抗击燕军。
万户、李愿指挥火炮兵对准沧州城头一阵猛轰,东北面原本就没有筑牢的城墙很快就被轰塌了,张玉、朱能率领敢死队从城墙缺口杀入;真脱罕木儿率蒙古骑兵,唐赛儿率宾鸿、董彦皋等白莲教将士紧随其后,逮着南军士兵砍瓜切菜般乱剁乱刺,登时杀死几千人。徐凯抵挡不住,只得乖乖投降。
攻下沧州后,燕军自长芦渡河,十一月初四抵达德州,开始发炮攻城。德州守帅盛庸早有准备,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朱棣久攻不下,遂引兵南下。盛庸派兵袭击燕军后军,被殿后的邱福、庞来兴、丁胜杀得大败亏输,退回城中。
十一月下旬,燕军到达山东临清。朱棣决定扰乱南军的粮道,遣轻骑至大名,焚烧南军粮船。燕军从馆陶渡河(卫运河,京杭运河的一部分,为黄河故道。当时黄河已夺淮入海),先后到达东阿、东平,威胁山东南部,迫使盛庸南下决战。
一个月后,盛庸将计就计,联合铁弦、平安两军,出屯东昌(今山东聊城),杀牛宰羊,犒劳将士;慷慨誓师,欲与燕军决一死战。三十多万南军在东昌城下背城列阵,在阵前架设火炮,在阵中摆下火器和毒弩,专等燕军到来。
十二月二十五日,燕军十余万人杀到。打头阵的仍是万户、李愿的火炮部队,不想南军阵前亦有火炮,双方一阵对轰,各有死伤。
朱棣见前军将士死伤甚众,愤懑不已。急令张信、丁胜攻打南军左冀,唐赛儿、宾鸿、董彦皋攻打南军右冀;自己亲率张玉、朱能与真脱罕木儿的蒙古骑兵冲击南军中坚主力。
燕军鼓噪呐喊,密集冲锋。南军阵中火器迭发,毒弩齐射,又将冲在前面的燕军骑兵打死了一大片。朱棣仍喝令前进,有后退者斩!燕军精骑前仆后继,冒死杀入南军阵中,两军士兵短兵相接,杀作一团。
南军左冀是大将平安,右冀是铁弦的济南援军。这两支部队战斗力十分强悍,张信、丁胜和唐赛儿的白莲教将士左冲右突,奋力冲杀,可对方竟如铜墙铁壁一般,丝毫不动。倒是盛庸的中军不堪一击,刚一接战,前面的士兵就被张玉、朱能和真脱罕木儿的蒙古骑兵杀得丢盔弃甲,向后逃窜。朱棣大喜,跟在张玉、朱能、真脱罕木儿后面杀入纵深。
杀到南军阵地中央,忽听一声炮响,盛庸率领一支生力军出现在前面,绣着“盛”字和“帅”字的大旗迎风猎猎,呼呼有声;旗下盛庸遍身盔甲,手持大刀,威风凛凛。逃跑的南军士兵也转身杀来。张玉、朱能、真脱罕木儿和朱棣明显地感到南军的抵抗变得顽强起来,他们杀不动了。
平安、铁弦杀退张信、丁胜、唐赛儿后也麾兵从两冀杀来,三十多万南军把朱棣的三万余人围在垓心,围了一层又一层,裹得如同铁桶一般。朱棣此时才知中计,陷入了南军的重围。
唐赛儿已经冲杀得筋疲力尽,幸好没有受伤。眼见燕王被围,深感无能为力,便拨马回撤,保护情郎李愿去了。
张信、丁胜都已带伤,但也顾不得伤口疼痛,双双快马加鞭,奔向朱高煦的后军,去搬救兵了。
朱棣被十倍于己的南军包了饺子,深知无法取胜,便下令突围。张玉、朱能、真脱罕木儿护着朱棣左驰右突,拼死冲击,好容易杀开一条血路,夺路而逃。南军大将平安一挺长矛,紧随其后,穷追不舍。张玉见势头不好,拨转马头拦住平安,与他缠斗。张玉冲杀良久,精力耗尽,拦截平安已是力不从心。平安见朱棣跑远,心里焦躁,暴雷似的大喝一声,一矛将张玉刺于马下,仍纵马疾追。
可怜燕军大将张玉,随朱棣南征北战,骁勇忠义,战功赫赫。一朝闪失,筋疲力竭,殁于此阵,令人扼腕叹息。
就在平安快要追上朱棣时,二公子朱高煦率领援军杀到,挺着一杆画戟,接应父亲突围。朱高煦让邱福陪朱能护冀朱棣先走,自己和庞来兴迎战平安。平安不敌二人,回马便走。追逼前来的南军士兵也被朱高煦和庞来兴杀退,朱棣的三万燕军成功突围。
张玉战死,朱棣悲伤哀痛,食不下咽。看着朱能、张信等大将恸哭道:“打了败仗也没什么,唯独失去了张玉这个良将,实在是锥心刺骨,可痛可恨!”众将也都潸然泪下,誓言复仇。
经此大创,朱棣心有余悸,遂率全军退还北平,休整将息,招兵补缺,以待来年再行定夺。
东昌大捷传到金陵皇城,建文皇帝朱允炆欣喜若狂,当即召集齐泰、黄子澄、方孝孺、江西四臣等大臣上朝,论功行赏。盛庸、铁弦、平安各有封赏,又命朝官押送金银玉帛赶赴东昌,犒劳三军将士。
次日天气晴朗,日光皎洁,合祭天地。朱允炆率马皇后等嫔妃,以及方意、万扉、姚广娣三人,来到皇城左侧的南郊祭祀太庙。马皇后挺着孕肚,和方意并排站在朱允炆身后。她只以为方意早已是皇帝的人了,哪知方意宁死不从呢!
朱允炆双手合十,朗声祷告:“列祖列宗,太祖爷爷,孝康爸爸,燕王起兵作乱已有两年,烽火连城,生灵涂炭!今燕王被官军大败于东昌,损兵折将,逃回北平!受祖宗福荫,才有此大捷!允炆慎终追远、感念祖恩!待官军平定燕地,擒杀燕王之日,允炆再行告祭。列祖列宗,太祖爷爷,孝康爸爸,香酒祭肉已供,伏维尚飨!”
仪式结束后,朱允炆又在永寿宫设宴,享受香酒祭肉与其他美味佳肴。除皇子嫔妃、皇亲国戚外,方意、万扉、姚广娣三个美女,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三个大臣也都是座上嘉宾。
朱允炆和马皇后带着五岁的皇长子朱文奎与六位嘉宾坐一桌。方意和马皇后坐一块,交谈甚欢;姚广娣和方孝孺坐一块,头挨着头说悄悄话。朱允炆又在与齐泰、黄子澄商量国事,万扉没事干,只好逗朱文奎玩。
席上大家都很高兴,喝了不少酒。散席时朱允炆似醉非醉,拉着方意的手说:“方意姐姐,我今晚就不走了,留在永寿宫陪你呗!”
方意甩开他的手说:“你别和我说,去和你老婆商量吧!”
马皇后说:“我没意见啊,他是皇帝,想在哪睡就在哪睡!”
方意一点也不给他面子,冷着脸说:“允炆,你留下来也可以,但不能进我房间!你问问万扉和广娣,看她俩谁肯收留你。”
马皇后这才知道皇帝泡方意并未得手,不禁心生爱意,敬佩地看了她一眼。
朱允炆顿觉没趣,扭头问方孝孺:“方爱卿,你走不走?”
姚广娣说:“皇上,方夫人已经派人抬轿子来接方大人了!”
朱允炆哈哈大笑:“朕贵为天子,也不得自由!方爱卿,何况你呢?罢了,罢了,咱们一块走吧!”
燕军退回北平后,太医院旁的府第中只剩下李愿一人。唐赛儿请求燕王让自己和李愿合住,说是保护李愿的安全。朱棣早已看明白了两人的关系,对李愿煞是艳羡,但他一心扑在“靖难”上,对女色已不甚在意;眼下又是用人之际,笼络唐赛儿和李愿的心尤为重要,所以,他不但同意了赛儿的请求,还赐给他们许多金银财宝、衣食礼物以示庆贺。
得到燕王准许,唐赛儿堂而皇之从军营搬出来,带着几名白莲教亲信和李愿住在了一起,男兵当仆人,女兵当丫环。赛儿还给这座府第取名“芳菲广宅”,表明她和李愿会永远思念方意、万扉和姚广娣三人,无论她们是生是死。
这天,李愿和唐赛儿在芳菲广宅里相拥而眠。缠绵缱绻过后,谈起在金陵皇宫生死不明的方意、万扉、姚广娣三人,不禁忧心冲冲,黯然神伤。
李愿搂着唐赛儿雪白的香肩,内疚地说:“赛儿,咱们这样就是有点对不起方意,也不知道她现在是死是活?”
唐赛儿说:“我也觉得对不起方姑娘!李愿,我们应该想办法去金陵皇宫打听一下她们三人的下落!”
李愿若有所思道:“现在有一个办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什么办法?”
“我们去雾灵山找无敌、无畏,他们两个一定能潜入金陵皇宫查到方意三人的下落!”
唐赛儿表示赞同:“那好,明天我们假装去北郊狩猎,到雾灵山请无敌、无畏下山!”
次日一早,唐赛儿和李愿分骑两匹骏马离开芳菲广宅,朝燕山方向策马疾奔。行不多远,便见斜刺里窜出一彪人马,拦住二人去路,领头的正是燕军都指挥庞来兴。
庞来兴手执长枪,眼里射出两道逼人的寒光:“李愿,唐姑娘,你们这是要去哪儿呀?”
李愿说:“庞将军,我和唐姑娘要去北郊狩猎,麻烦你的人让一让!”
庞来兴冷冷地说:“王爷有令,李愿和唐赛儿任何时候都不得离开北平城!我们有士兵轮流值守,日夜监视你们!去城外狩猎是不可能的,你们还是乖乖回去吧!”
唐赛儿怒道:“庞将军,我和李愿不是犯人,想去哪就去哪!你让开!”
庞来兴把长枪一横:“唐姑娘,你若赢得了我手中的这杆长枪,我就让你们过去!”
唐赛儿也不答话,挥剑直取庞来兴。庞来兴长枪一抖,向赛儿的胸口刺来。唐赛儿攥紧缰绳,仰面后倒,枪头从她脸上掠过;庞来兴一枪刺空,又持枪横扫,赛儿早已坐正,举剑上撩,将长枪削为两断!庞来兴急忙抽出腰中的宝刀,望赛儿砍来,赛儿回剑一挡,刀剑相激,火星四射。庞来兴将宝刀擎起,一招“泰山压顶”,朝赛儿劈来,赛儿纤腰一扭,侧身躲过刀锋,回手一剑,刺中庞来兴握刀的手腕,庞来兴大叫一声,扔掉宝刀,负痛而逃。
唐赛儿催马上前,连刺带剁,杀散了拦路的士兵,和李愿从缺口中冲了过去。
二人马不停蹄赶到北面的德胜门,只见城门紧闭,城头的士兵都弯弓搭箭,如临大敌。守门的大将满身披挂,威风凛凛,正是都指挥邱福。
李愿朝城头大喊:“邱将军,我和唐姑娘要去北郊狩猎,请你打开城门放行!”
邱福厉声叫道:“王爷有令,李愿和唐赛儿不得离开北平城,违者格杀勿论!你们二位快快请回罢!”
唐赛儿高声道:“邱将军,我和李愿的确是去北郊打猎散心,并非要背弃燕王,你就开门放行吧!”
邱福不为所动,面无表情地说:“军人以服从为天职,王爷的命令邱某不敢违背!请二位打道回府,不然后果自负!”
唐赛儿不服气地叫道:“我们今儿个就要硬闯德胜门,你待怎样?”
邱福大声喝道:“弓箭手,听我号令!”
众弓箭手暴雷似的答应一声。
邱福又朝城下喊道:“李愿,唐姑娘,你们要硬闯德胜门,我就下令放箭!到时候就让王爷来给你们收尸吧!”
好汉不吃眼前亏,唐赛儿和李愿对视了一眼,拨转马头,原道返回。一路上垂头丧气,怏怏不乐。
回到芳菲广宅不久,燕王就和军师姚广孝登门拜访。朱棣接到庞来兴和邱福的报告,即猜到了李愿和唐赛儿的意图,他也不生气,只是有几句话想对他俩说,就拉着姚广孝过来了。
出城失败,李愿和唐赛儿无精打采,闷闷不乐。朱棣说:“李愿,赛儿,我派人监视你们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们俩的能量实在太大了,一旦你们出逃,不为我所用,我承受不了这样的损失!我保证,只要你们助我完成靖难大业,我立刻赐还你们自由!”
姚广孝说:“王爷还准备为你们二人主婚,安排一场盛大婚礼,让你们结为正式夫妻!”
唐赛儿面露喜色,羞涩而甜蜜地看了李愿一眼。李愿却慌乱地说:“别,别,别,王爷,我老婆方意生死未卜,我又怎能另娶新欢呢?”
姚广孝说:“这有什么?我们明朝男人三妻四妾很正常,你和赛儿姑娘结婚并不影响方姑娘大老婆的地位!”
朱棣赞同李愿说:“也好,婚礼可暂时不办。待靖难结束后,我会派人追查方意的下落,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总之要让李愿心无挂碍地和赛儿结为夫妻!”
又说了一会闲话,朱棣和姚广孝辞别二人,径回王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