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大明历险记>靖难之役 第十七章 济南城下,燕王险丧命

靖难之役 第十七章 济南城下,燕王险丧命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7-29 08:36:16      字数:4684

  金陵城内,建文皇帝朱允炆连忙下旨,撤销李景隆大将军职务,召回京城等候处分;同时任命景隆部下参将、都指挥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景隆统兵;又命山东参政铁铉押送一批粮草军饷给盛庸送去,希望他协助盛庸坚守济南,伺机反攻。
  退朝后,朱允炆闷闷不乐地来到后宫中的永寿宫,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迎面看见三个穿着宫服、丰姿绰约的美女,朱允炆眼睛一亮,心情登时大好起来。
  这三个美女便是前几日安陆侯吴杰送进宫的方意、万扉和姚广娣。
  朱允炆第一眼看见方意就被她深深吸引住了,他后宫嫔妃虽多,可从未见过如此端庄美丽、丰腴优雅、浑身上下透着一股成熟风韵的花样女子!他打定主意要立她为妃,与她携手共度一生。
  朱允炆的皇后姓马,是光䘵少卿马全之女,居坤宁宫,已为允炆生下皇子朱文奎,目前又已有了身孕。六宫中仁寿宫、景福宫、仁和宫、万春宫、长春宫均有女主人,只有永寿宫空着,虚位以待。朱允炆当即将方意、万扉和姚广娣收为贴身侍女,安置在永寿宫居住,自己一有空就跑来看望她们三人。
  万扉和姚广娣是明朝人,见了皇帝,忙屈膝行礼:“皇上吉祥!”唯有方意不习惯,直立不拜。朱允炆也不以为意,只顾笑嘻嘻地说:“方意姐姐,你今天心情如何?没有什么烦恼吧?”
  朱允炆时年二十三,吴杰送她们来的时候,他问明万扉比他小两岁,姚广娣比他大五岁,唯有方意说不清楚年龄,但她看起来比姚广娣还要年轻些,朱允炆一心想和她亲近,便喊她姐姐。
  方意自从被俘后就没有开心过,一直在担心李愿的安危。进宫后脸上也见不到笑容,万扉和姚广娣使劲劝她,说李愿大哥吉人自有天相,一定不会有事的!方意唯愿如此,但因得不到丈夫的消息,心里始终不能释然。
  面对皇帝的笑脸,方意仍是一脸愁容,她皱眉蹙额地说:“皇帝呀,我真没什么高兴的事,除非你们南方和北方不打仗了,停战议和,我的心情才会好起来!”
  朱允炆说:“方意姐姐,朕也知道打仗不好,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可是朕的叔父朱棣欺人太甚,非要兴兵作乱,妄图取代朕当皇帝!是可忍孰不可忍?朕只好举国之力,发兵平叛,消灭燕军,保住朕的皇位!方意姐姐,换作你是朕,你还有别的选择吗?”
  方意说:“有哇,停战议和,把天下分给朱棣一半,他在北方当皇帝,你在南方当皇帝!你们俩是叔侄,一家人,何必骨肉相残?”
  朱允炆苦笑着说:“就算朕肯这样,朱棣也不会息兵罢战啊,他的目标是当大明的皇帝,而非北方的皇帝!”
  方意说:“你不去试试,怎知朱棣不肯?”
  朱允炆摇摇头说:“不用试了!朕深知燕王朱棣,他和太祖皇帝很像,沉鸷阴险,残忍毒辣,是一个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这场南北内战不是他死就是我亡,没有和谈的必要!”
  方意说:“那要是你战败了怎么办?”
  朱允炆哈哈大笑,不以为然地说:“这是不可能的!燕王不过区区十几万兵马,而朕朝廷的军队超过百万!以多胜少、以众暴寡,消灭燕军是早晚的事,你等着瞧吧!”
  方意叹息道:“皇帝呀,你太轻敌了,这场南北战争胜负难料,你还是小心一点吧!”她不熟悉历史,不知道明代的“靖难之役”,但凭直觉,她认为朱允炆年轻稚嫩,缺少治国治军的才干,打不过他叔叔朱棣。
  朱允炆不想再谈论这件烦心的事了,他走近方意,拉住她的白皙修长的手说:“谁胜谁负随他去,我们且玩我们的!方意姐姐,你以后别叫朕皇帝了,叫朕允炆吧!”
  方意忙抽回双手,垂下眼帘说:“皇帝请放尊重些,男女授受不亲!”
  朱允炆尴尬地说:“方意姐姐,在这皇宫之内,男女授受不亲对朕是个例外,皇宫里的女人都巴不得和朕亲近呢!你何故说这个话?”
  方意冷冷地说:“皇帝啊,这满皇宫的女人唯独我是个例外,我不想和你亲近,所以说请你放尊重些!”
  朱允炆困惑地说:“为什么啊方意姐姐?你是朕的将军献给朕的战俘,注定是朕的女人!朕准备封你为寿妃,就长住在这永寿宫内,与朕共效于飞之乐!”
  方意大吃一惊,连连后退说:“万万不可啊皇帝!你要纳妃,这里有现成的!”她指指万扉和姚广娣,“她们两个一个未嫁,一个丧夫,你娶哪个都行,唯独我不行,我是有丈夫的!”
  万扉和姚广娣都害羞地低下头去,给皇帝当妃子,享受荣华富贵,她们心里自然是乐意的,所以就红着脸不做声。
  朱允炆说:“可是我只喜欢你啊方意姐姐,我只想娶你为妃,她们两个给你当侍女!”
  方意板着脸说:“不行,我说了,我是有丈夫的!”
  朱允炆问:“你丈夫是谁,现今在哪里?”
  方意说:“我丈夫叫李愿,他和万扉的哥哥万户、姚广娣的哥哥姚广孝同在燕王那边。姚广孝是燕王的军师,李愿和万户在燕王军中效力!”
  朱允炆沉下脸威胁道:“朕的军队正在和燕军作战,李愿、万户、姚广孝是敌营中的人,那么你们三个就是敌人的家眷,在本朝不享有任何权利,朕说什么就是什么,你们胆敢抗旨,只有死路一条!”
  方意把心一横,走到墙边,厉声说:“生亦何欢,死亦何苦,皇帝,你若逼我,我就一头撞死在这里!”
  万扉和姚广娣也都走过去,站在方意身后,决绝地说:“方姑娘死了,我们也不活了,我们陪她死!”
  朱允炆怕了,忙上前拦住她们:“别别别,你们三个别做傻事!方意姐姐,朕不逼你了。朕一个堂堂大明皇帝,还要强娶民女,传出去岂不遭天下人耻笑?方意姐姐,朕要你心甘情愿地嫁给朕,你若不愿意,朕决不勉强!”
  方意神色缓和地说:“嗯,这才像个皇帝的样子。”
  朱允炆说:“朕还有一个条件,方意姐姐,你们三个要陪朕一块玩,甚至陪朕上朝,参与决策!方意姐姐,你以后不要叫朕皇帝了,叫朕允炆吧!”
  方意笑道:“这个可以。我们三个在这深宫里呆着也无聊,就陪你玩、陪你上朝吧,允炆,我们也想看看,你是怎么治理国家的?”
  “方意姐姐,你真好,谢谢你哦!”朱允炆心中暗喜。人家都说日久生情,朕贵为天子,威加海内,天天和你泡在一起,用那水磨工夫,嘘寒问暖,殷勤备至,不信你就对朕不动心。
  
  五月上旬,燕军进攻济南,筑垒围城。朱棣命万户、李愿整饬火炮、重炮,准备轰击城墙,又封唐赛儿的白莲教将士为先锋,待城墙一破,即刻攀爬攻城。
  李愿忽然跑来中军大帐,向他献计说:“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王爷何不劝降?”
  朱棣采纳了李愿的意见,命人写了一封劝降信,绑在箭头上,亲自弯弓搭箭,射入城中。哪知山东参政铁铉与平燕将军盛庸率人站在城头,把那封劝降信撕得粉碎,掷于城下。朱棣大怒,即命万户开炮,但济南城墙十分坚固,轰了半天,也未能炸开一个缺口。
  朱棣与诸将及李愿、万户等人商议,济南乃战略要地,若得而据之,进可南下攻打金陵,退可保北平,画疆自守;故我军乘新胜之锐气,务必攻克济南。张玉、朱能、张信、真脱罕木儿等将领摩拳擦掌,都说愿领兵强攻,用云梯登城,用圆木撞击城门。
  李愿表示反对:“济南城墙坚固,守军齐心,易守难攻。若驱兵强攻,伤亡太大,还不一定成功。依我看,还是用计谋劝降守军,兵不血刃取得胜利为上!”
  朱棣道:“李愿,你有何妙计,快快请说。”
  李愿说:“济南北面不远便是黄河,黄河地势高于济南城内,王爷可派出一支部队前往黄河佯装掘堤,放话说我军就要引水灌城,铁铉、盛庸等济南守军若不想为鱼鳖,必然投降!”
  李愿心里实在不想明人自相残杀,但他又不能制止战争,那么一方投降便是避免流血伤亡的最好办法,所以才想出了这么个歪点子。
  朱棣点头道:“此计甚妙,朱能,你带人去黄河边上,假装掘堤,注意别真挖断了,淹了自己人!张玉、张信,你们派人去城下喊话,说我军正在开挖黄河大堤,准备放水灌城,叫守军早早投降!”
  三将领命而出,带人照计行事去了。很快,此计便收到了效果,燕军在济南城下听得城头守城的士兵一片哀嚎:“完了完了,燕军正在开挖黄河大堤,济南城就快被淹了,我们都要喂鱼了!洪水一来,满城军民都得死!”
  又过了两天,城墙上供守军瞭望敌情的楼橹全都撤掉了,满身盔甲的弓箭手也不见了,城垛之上挂满了白旗。看来,铁铉、盛庸他们已经吓破了胆,丧失斗志,准备投降了。
  次日天明,西边的城门大开,一群粗衣短褐的老百姓走了出来,大多是些须发尽白的长者,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走过护城河桥,来到燕王朱棣的大营,跪伏在地上,代表城中军民请降。
  领头的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不住地磕头,哭着说:“朝中黄子澄、齐泰两个奸臣,昧着良心向皇上进谗言,陷害大王,才使得大王您冒着生命危险,出兵靖难,殊死奋战!大王您是太祖皇帝的亲儿子,我们都是太祖皇帝的臣民,一直想向大王您投降来着;但我们济南人不习兵革,见大军压境,害怕为乱军所杀,故未能体谅大王您为国为民的苦心。铁大人和盛将军说了,大王若真心爱民,就请退师十里,您带少许人马进城,我们全城军民箪食壶浆,恭迎大驾!”
  朱棣一听大喜,自出征以来,燕兵疲惫已极,如果济南城降了,即可割断南北,占据中原;届时挥师南下,攻克金陵指日可待也!
  朱棣命令诸将即刻率军移营,后退十里。张玉质疑道:“王爷,铁铉、盛庸只派百姓出城请降,缺少诚意,或恐有诈!”
  李愿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但他急切盼望济南守军投降,便强迫自己相信这是真的,没有吭声。
  朱棣却坚信不疑:“目前我军重兵围城,又以掘开黄河,引水灌城相威胁,济南城岌岌可危,铁铉、盛庸如想保命,只有投降!他们派年高有德的老者出城请降乃是明智之举,况且城中已竖白旗,焉得有假?”
  诸将便没人说话了,都听从命令率军后撤。朱棣只带着朱能、李愿、万户和数骑侍卫入城受降。他身披甲胄,骑着飞黄走在最前面,两个侍卫撑着黄罗伞盖与他并行。朱能、李愿和万户也骑着骏马,与几骑侍卫跟在后面。
  一行人来到济南城西门,即泺源门,城门洞开,城头上白旗飘扬,守城的军士都聚在城墙上往下观看,瞧热闹。朱棣他们大摇大摆地走过护城河桥,径趋城门。朱棣走在前头,刚进城门,城头众军士高呼:“燕王驾到!”,只听“喀喇”一响,门拱上一块千斤重的铁闸板轰然落下,朱棣眼明手快,急忙勒马后退,刚退半步,铁板呼啸而至,正中马头,砸个稀烂;可怜飞黄叫也没叫一声,便已倒地毙命。
  朱棣随马摔倒在地上,他身后的两个侍卫慌忙扔掉黄罗伞盖,跳下马来将他扶起,送上一匹侍卫战马的背上。朱棣在马屁股上连抽几鞭,狼狈逃窜。
  过护城河桥时,桥下的伏兵又跳出来拦截,被朱能、李愿和万户挥刀杀散。城中铁铉、盛庸也率兵追出城来,但朱棣他们已越桥远去。铁铉、盛庸不敢再追,怕被燕军包了饺子,便拨马回城,连连叹息。
  朱棣幸免一死,且惊且怒,次日仍挥师围城,喊杀震天。飞黄业已战死,朱棣换骑了一匹名为“银褐”的灰色骏马,在军前指挥。铁铉、盛庸伏在城头,大骂朱棣反贼。朱棣切齿愤恨,命令万户、李愿调集十数门重炮轰击城头,炮声隆隆,硝烟滚滚。这次炮弹威力比上次大,雨点般在城墙和城头上爆炸,炸出了很多窟窿和缺口。
  燕军趁机又呐喊着攻城,眼看城门将破,铁铉情急生智,命人将朱元璋画像悬挂在城头,又赶制了十几个神牌,上面刻着:“太祖高皇帝之灵位”,分置在城墙垛口。朱棣怕伤了老头子的在天之灵,就挥手让万户、李愿停止炮击。守城的军士忙运土将缺口填平,城墙复坚固如初。
  两军你攻我守,相持不下。两个月后,铁铉、盛庸又招募壮士,组织了一支敢死队,趁燕军懈怠之际,在夜幕的掩护之下,鼓噪着杀出城来。燕军仓促接战,乱作一团;偷袭的南军士兵个个如下山猛虎,狂砍乱杀,势不可挡。燕军大败,后退十里方止。
  朱棣气急败坏,暴跳如雷,却又无计可施。正待麾兵前行,继续攻城,镇守北平的军师姚广孝派人来传话说:“济南兵强城坚,急切难下。我军出师已久,疲惫委顿,不宜再战,不如暂回北平休整,积蓄力量,容图后举。”
  朱棣历来都听姚广孝的话,遂下令撤围,全军退回北平。铁铉、盛庸趁机率军出城追击,兵锋直指德州。德州城内守军一听燕王已率大部队回归北平,便军心涣散,弃城逃跑了。南军收复德州,兵威大振。铁铉、盛庸一面在大明湖天心水面亭设宴,犒赏将士,一面上表朝廷,报捷请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