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大明历险记>靖难之役 第六章 白莲教佛母

靖难之役 第六章 白莲教佛母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7-14 10:27:35      字数:5282

  燕王父子相聚的时候,唐赛儿兄妹领着李愿三人也到了山东青州的家了。
  青州城西南有一座大山,巍然高耸,重岩叠嶂,沟壑纵横,地势险峻,名叫卸石山。因为这山上石头极多,历朝历代建造宫殿时都来此地采集石料,山上有多处废弃的采石场。
  卸石山西北有一个不小的村寨,名曰卸石棚寨。唐赛儿的家就在寨中。
  卸石棚寨由四座相连的山峰组成,最高峰海拔七百多米;山寨凭险而设,四周都是危崖绝壁。
  李愿、方意和万扉跟着唐林山、唐赛儿兄妹沿着盘山小路一步步往上爬,累得腰酸背疼,气喘吁吁。赛儿兄妹却是走惯了的,健步如飞,如履平地。
  正午时分,一行人终于来到了寨中,许多村民涌出来迎接他们。村民们都身穿白衣,头戴白帽或者白色头巾,扶老携幼、熙熙攘攘。
  村民中有人高喊:“佛母回来啦!”
  “大师兄回来啦!”
  他们将唐赛儿兄妹围在中间,拉着他俩的手嘘寒问暖、说个不停;又有很多村民好奇地打量着李愿三人,从头到脚,看个没完。
  李愿他们三个心里直犯滴咕,怎么这些村民服饰如此统一?清一色的白衣白帽?为什么他们会称赛儿兄妹为“佛母”、“大师兄”?
  正在纳闷呢,唐赛儿跳上一块大石削成的平台,并将李愿三人拉了上去,对着白茫茫一片的村民说:“各位兄弟姐妹、老少爷们,我来介绍一下,这三位是李愿公子、方意姑娘、万扉姑娘!他们也是得罪了官府,被官兵追杀!现今自愿上山,加入我们白莲教!大家欢迎!”
  下面的村民掌声雷动,齐声高呼:“欢迎李愿!”
  “欢迎方意!”
  “欢迎万扉!”
  “白莲圣教,佛母万岁!”
  李愿心中老大不快,对唐赛儿说:“你搞什么鬼?我们是来青州玩的,不是来入教的!白莲教是什么鬼教啊?”
  下面村民闹轰轰的,没人听得清他说话。
  唐赛儿小声乞求道:“李公子,方姑娘,万姑娘,你们来都来了,就加入我们白莲教呗!入了教我们就是一家人了,大家相依为命、共同进退,安享清福,岂不很好?”
  方意被这宏大的阵势感染了,觉得很好玩,立忙答应:“既来之,则安之。这个山寨全是教民,我们就入乡随俗,加入白莲教吧!”
  李愿问另一个同伴:“万扉,你的意思呢?”
  万扉说:“你和方意嫂子入,我就入。”
  李愿只得同意:“好吧,我们加入白莲教。”
  唐赛儿喜之不胜,左手握住李愿,右手拉起方意:“你们随我前往白莲堂,换衣入教!”
  白莲教最早叫白莲宗,始于南宋,信奉慧远发端的弥陀净土宗。
  东晋太元六年,慧远率弟子至庐山立精舍修行,建寺东林,史称:“同修净业,念佛为宗,十八贤为上首。乃种白莲花,以显佛性清净无染故,缔盟立誓,期生净邦,因名白莲社焉。”
  慧远说,只要口念“阿弥陀佛”四字真经,即可往生阿弥陀佛主宰的西方极乐净土。
  南宋初年,江南茅子元在淀山湖创立的白莲忏堂,劝人皈依三宝,受持五戒。人称白莲宗。茅子元尊慧远为初祖,自称白莲导师,其徒号白莲菜人,可娶妻生子,与常人无异,并可男女同修。
  元代宗教管理相对宽松,白莲忏堂大量出现,信徒众多。元初刘埙《水云村泯稿》记载:“南北混一,盛益加焉,历都过邑无不有所谓白莲堂者,聚徒多至千百,少不下百人,更少犹数十。栋宇宏丽,像设严整,乃至与梵宫道殿匹敌,盖诚盛矣。”
  南北朝梁武帝时,僧人傅歙创立弥勒教,他自号“双林树下当来解脱善慧大士”,称自己为弥勒佛下凡,前来解脱众生。
  随后数百年,弥勒教在民间流传甚广,不断有人藉此造反。举事之人皆自称弥勒出世。
  元末,弥勒教加入白莲宗,终成白莲教。红巾军韩山童、刘福通、徐寿辉起兵反元即打着白莲教的旗号。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严禁白莲教等秘密宗教,以峻法严刑取缔之。但白莲教仍如“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劲草一样,顽强地生存着。
  卸石棚寨的白莲堂建在西南峰下,大屋广厦,栋宇恢宏,明堂赫赫。正殿上方刻着一朵大大的白莲花,莲花下面,立着弥勒佛和观音大士两尊塑像,弥勒笑口胖肚,观音慈祥端庄,色彩鲜艳,栩栩如生。
  唐赛儿引着李愿三人走进正殿,唐林山等一群白衣教民也蜂拥而入。赛儿教导李愿三人站在塑像前,双手合十,头微微低着,念了几句阿弥陀佛,即告礼成。
  一个年轻貌美的女教民送上三套崭新的白衣白帽,李愿夫妇和万扉接过来,走进大殿的偏房内更衣。李愿夫妇脱掉破布条似的外衣,将白衣穿在宇航服外面。
  万扉也换好了,三人出来与赛儿兄妹等众教民相见,大家相互拥抱,握手祝福,欢声笑语,直达户外。
  从白莲堂出来,众教民都散了,各回各屋。独有那个送衣的年轻貌美的女教民仍跟着他们,唐赛儿介绍说:“这是我嫂子,姚广娣。”
  乍听之下,李愿三人都觉得耳熟,但一时又想不起是谁。
  唐赛儿家就在白莲堂对面,很大的一栋房子,坐北朝南,有十来间屋子,规模、气势不输白莲堂。
  到家后,赛儿先给客人安排房间。东头第二间大屋是赛儿的闺房,第一间是办公室,她接见教民、办公的地方。第三间、第四间是客房,分别给李愿夫妇和万扉住。第五间是堂屋,西头三间屋子加第十间偏屋,是赛儿的哥哥嫂子家。
  家中就他们夫妻二人,唐林山两口子一直在协助妹妹打理白莲教,因忙于教中事务,也没有要孩子。
  赛儿和嫂子姚广娣抱来被褥和蚊帐,把客房的床铺布置好了,李愿他们躺了躺,感觉舒服极了。
  赛儿嫂子又张罗着做晚饭,方意慷慨地说不必,拿出包袱里的动物蛋白肽和纳米分子水,分给大家吃了,不饥不渴,又管一天。
  大家先后在浴室里洗了澡,清闲无事,睡觉还早,就聚在堂屋里聊天。
  聊着聊着,李愿突然想起来了,问赛儿嫂子:“你叫姚广娣?”
  “是啊,爹妈给起的名字,不会错的。”
  “那有个叫姚广孝的和尚和你有没有关系?”
  赛儿嫂子不禁跳了起来:“姚广孝,那是我哥哥!你见过他?”
  方意也想起来了,说:“姚广孝现今在北平。他在燕王府给燕王当师傅。”
  赛儿嫂子喜极而泣:“我与哥哥失散快二十年了,不想今日有了他的消息。谢谢李公子,谢谢方姑娘。”
  唐林山说:“广娣,过些日子,我就带着你到北平寻亲去!”
  万扉问:“广娣嫂子,你和哥哥是怎么失散的啊?你又是怎么加入白莲教的呢?”
  姚广娣说:“我们家是苏州人,家族世代行医。我很小的时候哥哥就出家了,在苏州妙智庵当和尚。那时候他经常回家陪我玩儿。我十岁那年,哥哥被太祖皇帝选走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家。后来我父母相继病亡,留下我孤身一人,屡遭当地恶霸欺凌。前年,相公和赛儿去苏州传教,打死了那个恶霸,将我解救出来。就这样,我来到卸石棚寨,和相公成亲,并加入了白莲教。”
  大家都不禁为赛儿嫂子的坎坷身世唏嘘不已。
  李愿又忍不住提出了早已存在心中的一个疑问:“赛儿,你一个女孩家,小小年纪,又是怎样成为白莲教佛母的?”
  方意和万扉也表示同问。
  唐林山说:“知妹莫如兄,这个问题还是由我来回答吧。”
  唐林山侃侃而谈。原来,他们兄妹从小跟着父亲习武,赛儿天资聪慧,练功刻苦,不到十五岁便已武艺超群;家中祖传的那柄龙泉宝剑被她使得出神入化。
  那时,山东水旱灾害频仍,老百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滨州地方白莲教盛行,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灾荒之年,饱受颠沛流离之苦的百姓都信教,藉此寻求寄托、相互帮助。
  他们家也入教了,赛儿自幼好诵佛经,因而融会贯通,对白莲教的教义烂熟于心、深入浅出,跟谁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她武艺又好,爱打抱不平,每逢官府衙役欺压百姓,她便挺身而出,将那些衙役捕快打的落荒而逃。久而久之,她在教民中的威望越来越高,大家都尊称她为佛母。
  那一年雪上加霜,又闹上了瘟疫。唐家父母相继病亡,家乡的百姓更是吃树皮、掘草根,卖儿卖女,以求苟活。为了活命,他们兄妹带人抢了几家大户,因此被官府通缉。迫不得已,他们带着家乡的教民辗转来到这卸石棚寨,干起了劫富济贫的山大王营生。
  唐林山讲完了,赛儿咯咯娇笑:“哥哥,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好,我不过是做了我该做的罢了!”
  李愿三人却听出了一身冷汗,敢情赛儿兄妹和白莲教是打家劫舍的土匪的干活!白莲教在这里占山为王,安营扎寨,官府能饶过他们吗?他们三个岂不是稀里糊涂上了贼船了?
  唐赛儿看出了李愿三人心中的疑虑,就安慰说:“李公子,方姑娘,万姑娘你们尽管放心,卸石棚寨十分隐蔽,官府发现不了的。而且我们只抢富人,对平民百姓秋毫无犯。总之白莲教不是坏人,请不要用有色眼镜看我们!”
  李愿尴尬地说:“赛儿你说哪里话?我们已经入教,大家就是一家人了!你们都是兄弟姐妹,怎么可能是坏人呢?时间不早了,大家都困了,我们不聊了,各回各屋,睡觉吧!”
  唐家人走后,万扉又钻进李愿夫妇屋里,害怕地说:“怎么办?怎么办?我们现在成土匪了,官府肯定要抓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方意冷静地说:“怎么办?凉拌!之前因为偷衣服的事情,官府不就在抓我们吗?多亏赛儿兄妹帮忙,我们才能够脱险。我们应该和他们在一起,共同进退。”
  李愿沉吟道:“阿意说的对,这些教民都是苦难的百姓,是好人,我们要想办法帮他们。我们就暂且留在这里,相机行事。”
  “好吧,反正我就跟着你们两口子,你们说留下就留下喽。”万扉安下心来,回屋睡觉去了。
  
  次日黎明,旭日从山林的树梢上升起,紫色与金色的朝霞在高远宁静的天空中冉冉飘动,交织成美得出奇的天幕。
  李愿早早地就起来了,方意尚在睡梦中,万扉也未开门。他穿着宇航服走上白莲堂后边的山岗,迎着清风和晨曦,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忽见唐赛儿正一个人在山岗上练剑,就站在一旁,静静地观看。
  赛儿练了一路剑法,出了一身香汗。看见李愿,脸微微一红,就收功不练了;陪他站在山岗石头垒成的围栏旁,听着林间婉转的鸟鸣,望着山下花草树木迷离的绿色,连臂交谈。
  李愿问:“你每天都起这么早练功吗?”
  “是啊,习惯了。”赛儿道,“你昨晚睡得好吗?”
  “睡得不好,说实话。我有点替你们担心。”
  “担心什么呢?卸石棚寨就像是世外桃源,男女老少都过得挺好,不是吗?”
  “万一官府找到这里来怎么办?”李愿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那也没什么!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赛儿淡淡地说,“大不了跟他们拼了,来个鱼死网破!”
  赛儿眼中闪烁着倔强的视死如归的光芒。李愿不禁肃然起敬,这个年轻女孩美丽丰匀的身躯中竟藏着一颗钢铁般的心。
  “希望卸石棚寨不会有事,如果有事,我一定会站在你们这边!”李愿盯着赛儿的眼睛,怜香惜玉地说。
  “谢谢你!你真好!”赛儿感激地说,又用纤纤玉指调皮地点点李愿的宇航服,“你们两口子晚上就穿这个睡觉吗?”
  “是的。”
  “那你们不热吗?”
  “不热。这个衣服穿着冬暖夏凉,很舒服。”
  “是吗?这么神奇!什么时候借给我穿穿可以吗?”
  “这个,这个……”李愿迟疑地说,“你还是穿方意的吧,你和她身材差不多。我的你穿大了!”
  “这样啊?那方姑娘会同意吗?”赛儿没有信心。
  “我同意!”说话间方意已经走到了他俩身边,“不就是一件衣服嘛,借给你穿一下有什么要紧!”
  李愿和唐赛儿连忙分开了一些,笑着和方意打招呼,表情似乎不太自然。
  方意也只穿着宇航服,头发蓬松,脸色苍白,看来尚未洗脸漱口。
  赛儿道:“方姑娘,谢谢你这么大方!改天我一定上门叨扰。今天我先回去梳洗了。再见。”说着一拱手,提剑走了。
  方意看着赛儿的背影道:“这会不会又是一个王雪薇?”
  李愿涨红脸道:“你别瞎说!人家赛儿是佛母,她心里只有她的卸石棚寨和白莲教,根本无暇顾及儿女私情。”
  方意哈哈大笑:“我和你开玩笑呢!”挽起丈夫的胳膊,一蹦一跳地往回走。两口子远远地跟着赛儿,回到客房开始洗漱。
  万扉早洗漱好了,过来找他们两口子。他俩穿上教服,和万扉说话。
  不多久,唐赛儿推门进来说:“今天你们三个就在寨子里自由活动吧,我还要工作,不陪你们了。”
  赛儿刚打开办公室的大门,就有许多村民来找她,男男女女都有,络绎不绝。她便沉下心来,开始接见教民,处理教中事务。
  李愿夫妇和万扉清闲无事,在卸石棚寨漫无目的地瞎逛。走到一个山坳里,看见一大块菜地,姚广娣正领着几个妇女在菜地里浇水。三人忙上前帮忙。
  万扉问:“赛儿嫂子,唐大哥呢?”
  姚广娣说:“他正和年轻力壮的男人们一起习武练兵呢!一旦官府发现了这里,男人们就要承担起保卫寨子的责任。”
  李愿夫妇点头称是。方意问:“赛儿嫂子,你们来种菜的女人怎么才这么几个?”
  姚广娣说:“寨子里女人本来就少,年老的占了一部分,剩下的又体弱多病,干不了重活。”
  一句话提醒了方意,她一迭连声地说:“小愿,万扉,我们回去拿我的药箱子,然后去寨子里给村民看病!”
  整整两天,方意就带着李愿和万扉挨家挨户给村民看病。她医术精湛,妙手回春,不论何种疾病,经她一瞧,手到病除,立竿见影。
  有个男村民老喊头痛,方意一看是高血压,便驱动针筒里纳米机器人“蚂蚁”在他体内主要的动脉血管里爬了一遍,清除其中的堆积物,出来后血压立降,头痛立止。
  有个女村民双目失明,方意给她换上人造角膜,她便幸运地得以重见光明。
  有个男村民半身不遂,方意操纵纳米机器人“卧蚕”修补了他脑部的血管,他竟奇迹般地站起来,行走自如了。
  有个小孩是先天性心脏病,方意派出纳米机器人“螳螂”给他的小心脏做手术,术后症状消失,精神见好、活蹦乱跳。
  有个孕妇刚好难产,方意让“螳螂”给她做了剖腹产手术,婴儿顺利出生,母子平安,丈夫喜极而泣。
  其他如割肿瘤、治外伤、接骨疗毒、消炎止痛等等,不一而足。一天忙下来,方意都累瘫了,李愿和万扉在边上当帮手也很辛苦,傍晚回到赛儿家里,疲倦就像海水涨潮般地向三人袭来,大家也不聊天了,洗洗上床,倒头就睡,一夜无梦。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