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大明历险记>靖难之役 第四章 街头卖艺的兄妹

靖难之役 第四章 街头卖艺的兄妹

作品名称:大明历险记      作者:寒鸿      发布时间:2025-07-12 08:34:53      字数:4812

  万家在北平城的西北角,家中父母早亡,只有兄妹二人相依为命。
  他们一行到家的时候,天色已晚,落日恰似刚切开的半截西瓜,火红的夕阳转瞬即逝,整个北平城被漫天苍紫色的夜幕笼罩起来。
  万家是典型的平民房子,三间五架,一间正屋,两间厢房,与其他街邻的房屋连排成片。万扉安排李愿夫妇住正屋,自己和哥哥睡厢房。
  安顿下来后,万扉要去厨房烧饭。方意说:“不必了,我们有吃的,你们兄妹俩也吃一点吧。”
  方意打开包袱,拿出动物蛋白肽和纳米分子水,和李愿一样吃了一粒,又递给万氏兄妹。万户、万扉甚是好奇,也跟着一样吃了一粒,味如肉糜,甘凉润喉,下肚后饥渴感消失的无影无踪,而且面色红润,精神百倍,真是太神奇了!
  万扉问:“李愿大哥,方意嫂子,这是什么药丸哪?吃了不饥不渴,精神倍好?”
  李愿跟她解释不清,就随口编道:“这是我们两口子炼制的丹药,可以辟谷,一样吃一粒可以管一整天。”
  万户兄妹深信不疑,以为李愿夫妇是法力高深的道仙,顿觉肃然起敬,对他俩佩服得五体投地。
  万户激动地说:“李大哥,那你许我的遨游蓝天之约,必定是乘风御气、遨游九天,那你何时教我吐纳之法呢?”
  李愿道:“什么吐纳?我们又不练气功。”
  万户有点纳闷:“不练气功,如何修道?修道不成,如何上天?”
  李愿哈哈大笑:“天机不可泄露,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方意见屋中陈设简陋,家徒四壁,不觉关切地问:“万户,万扉,你们兄妹俩不治产业,何以为生?”
  万户说:“我在燕王府造火炮,有工资啊!”
  万扉说:“我也没闲着,常在大户人家做针线活,贴补家用。”
  李愿说:“如此甚好,大家都有手有脚,自食其力,不必求人。”
  聊着聊着,倦意如海水涨潮般袭来,万扉烧了热水,兄妹俩洗漱之后,和李愿、方意夫妻道了晚安,各自回房安歇。
  临睡前,方意说:“小愿,我们老住在万户家也不好,还有,蛋白肽和分子水吃完了生计也成问题,所以我们也要想办法挣点银两,像万氏兄妹一样自食其力!”
  李愿说:“我也在考虑这个问题。不如我随万户去燕王府造火炮,你呢去城里的太医院给人看病,这样我们就有钱住客栈和吃饭了。”
  “好得很,好得很,就这样办。”方意连声说好。两口子说着说着,亦朦胧睡去。
  
  北平城东南面的燕王府内,燕王朱棣正和他的军师,和尚姚广孝在一座宫殿内燃烛议事,他忧心忡忡,毫无睡意。
  燕王府邸原为故元大都内殿,坐北朝南,呈长方形,四周是数米高的围墙,共有大小宫殿十余座,房屋三百多间。前部大殿飞梁画栋、宏伟壮丽,庭院明朗开阔、绿树成荫;后部内廷却庭院深邃,房屋紧凑,高低起伏,自成一体。宫殿内廷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井然有序。
  明太祖朱元璋共有二十六个儿子,朱棣是第四子,实为太祖妃李氏所生,由太子朱标生母马皇后养育成人。他身形魁梧,威猛沉鸷,智勇兼备,最像朱元璋。
  朱棣镇守北平多年,率领军队攻击蒙元,肃清边患,屡建奇功。
  朱元璋也最喜欢这个儿子,太子去世后,本想立朱棣为太子,但群臣反对,纷纷抗奏,说朱棣是庶出,不宜继承大统。朱元璋没法,只得立皇太孙朱允炆为储君。
  朱元璋刚开始分封诸王的时候,大臣叶伯巨就上书反对,说:“云多暗,王多乱。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封地,恐怕数世之后,诸藩王拥兵自重,尾大不掉,造成割据之势,祸患立生。汉初七国之叛,西晋八王之乱,即是前车之鉴。”
  朱元璋勃然大怒,骂道:“这厮离间我父子骨肉,罪该万死。即刻与我抓来,我要亲手射死他!”
  结果不用说,叶伯巨被打入大牢,囚死狱中。
  朱棣早已洗澡梳头,换上了亲王的朝服。他心事重重地问姚广孝:“我佯狂称疾,装疯卖傻,不知是否骗得过建文小儿?”
  姚广孝道:“目下建文势强,王爷势弱,建文又正在怀疑王爷,把三位世子留在京中当人质,这时我们就要示弱,打消他的怀疑,激起他的同情,装病是最好的方法。”
  姚广孝祖籍苏州,是一名得道高僧。朱元璋封藩时,选了多名得道高僧,分给诸王当师傅。姚广孝主动要求跟随与他年纪相仿的燕王。一入燕邸,广孝便说燕王龙行虎步、沉雄英武,他日当为天子。朱棣大悦,奉若上宾;什么事都和他商议,两人名为主宾,实为知己。
  朱棣担忧地说:“我那三个孩儿,不知道在京中怎样了?建文该不会刁难他们吧?”
  广孝道:“王爷勿忧,三位世子在他们舅舅府中,料应无恙。”
  朱棣烦躁地说:“他们三个老待在金陵也不是个事儿啊!”
  广孝道:“王爷,你明日就派人快马加鞭,进京启奏,说你病重,快不行了,请皇上开恩,速遣三位世子北归。”
  “此计甚妙,就这样办。”朱棣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又另起话题,“广孝,咱们招募兵士、打造军械的事进行得怎么样了?”
  “非常顺利,王爷。”姚广孝胸有成竹地说,“招募兵士是张玉、朱能两人在办,他俩暗地里走访了很久,北平城贫苦人家的青壮子弟都有意从军,目前登记造册的已逾千人。打造军械兵器是我亲自督办的,我们在王府偏殿的地下室工作,地面开办家禽养殖厂,无数鸡鸭鹅嘎嘎的叫声掩盖了锻造兵器的叮叮当当声,保证无人发现。”
  “嗯,干得好。这两件事进程还要加快,规模还要扩大。”朱棣背着手踱了几步,“广孝,你明日速派人召万户进府,命他带人多造些火。对付建文小儿,我们得有撒手锏才行。”
  “是,广孝明日就办。”
  “还有,今天那个叫李愿的年轻人,着实干练果决,见识不凡。”朱棣又道,“我想他和他老婆都是难得的人才,我们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广孝,你要想办法笼络这两口子,让他们加入我们的队伍。”
  “好的,王爷,我一定照办。”姚广孝想起李愿气宇轩昂,谈吐风雅,也深有同感。
  “广孝,这些天我得在街头装疯流浪,府中的这些大事我就托付给你了。”朱棣拍抚着姚广孝的肩膀说,“以你的修为和才干,你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
  姚广孝受宠若惊,连忙朝朱棣弯腰行礼:“广孝报答王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次日又是一个大晴天,碧空如洗,万里无云。
  李愿、方意夫妇没作别的安排,仍旧挽着包袱在北平街头闲逛。与昨日不同的是,万户、万扉兄妹跟在两人身边,给他们做导游。
  万户微笑着走在方意旁边,倒也不怎么言语;万扉却紧贴着李愿,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李愿大哥,你和方意嫂子到底是从哪儿来的呀?”
  “江西的龙虎山。”李愿胡乱诌道,“那里是道教的发祥地,离南昌不远,你听说过吗?”
  万扉茫然不知,又问:“你们两口子道行这么高,一定修道好多年了吧?可为啥又这么年轻呢?”
  “我们是看起来年轻,其实不年轻了。我今年六十五岁,方意五十五岁。”李愿实话实说。
  “真的啊?”万户惊得目瞪口呆,“我还以为你们和我同龄,二十多岁呢!”
  “这有啥好奇怪的?”万扉却不以为怪,“李愿大哥和方意嫂子一直在深山修道,当然不显老了。”
  方意看着丈夫咯咯直笑,心想你还真会编,编得跟真事儿似的。
  万扉又打量起方意手中的包袱来:“方意嫂子,你这包袱里除了仙丹,还装着什么?”
  “还装着我的药箱。”方意说,“我是个郞中,会给人看病呢。我打算去城里的太医院应聘,找份工作。”
  “那太好了!”万扉拍着手说,“我知道太医院在哪里,我给你带路。”
  北平城的太医院在燕王府边上,李愿他们走着走着,忽见前面一条干涸的沟渠边聚了一堆人,不知道在看什么热闹。
  四个人连忙围了上去,看见沟渠里躺着一个人,披头散发,鹑衣百结,酡红的脸上满是泥垢;他头枕着双手,右腿翘在左腿之上,嘴里高唱着歌曲,歌声嘹亮,直上云霄。
  万扉眼尖,认出那人是燕王朱棣。他显然是喝醉了,正胡乱唱歌玩儿呢。
  万户想起燕王昨日帮他飞天的情谊,心中老大不忍,正在下去扶朱棣起来,忽然有人拍拍他的肩膀,回头一看,竟是燕王府的和尚姚广孝。
  姚广孝先向李愿和方意行了礼,接着说:“万户,这么巧啊,我正找你呢!”
  “大师,你不去管你家王爷,找我干啥?”万户有些不解。
  姚广孝说:“我家王爷最近压力太大,得了失心疯,一时半会儿也好不了,只好慢慢医治喽。我找你是给王府造火炮,你总负责,报酬是造一尊纹银五十两,你干不干?”
  “哦,有这等好事?”万户怦然心动,他之前在燕王府中当军械师,一个月工资才五两银子,“我当然干啦,造火炮是我的拿手好戏,一个月造个三、五尊不成问题!”
  李愿见机会来了,忙说:“大师,万户造火炮需要帮手,不如你把我也招进王府吧,我给万户当助手。”
  万户说:“对呀大师,你把李愿公子招进去,也不必另开工资,就把我的五十两纹银匀给他十两好了。”
  姚广孝正想拉拢李愿、方意两口子,心里巴不得如此,便眉花眼笑地说:“一言为定!我是王府管家,我说了算。李愿公子,你就随万户进王府吧,以后你就是燕王府护卫军中的一员了!”
  李愿和万户相视而笑,造火炮有如此丰厚的报酬,他们的生计没有问题了。
  姚广孝又说:“方意姑娘也跟着一块儿进王府吧,你啥都不用干,就给我们王妃做个伴儿。我在王府内给你们两口子安排一个住处!”
  方意说:“大师的好意我心领了,我这个人闲不住。再说我会医术,可以自食其力,我还是去城里的太医院找分工作吧!”
  姚广孝说:“这样也好。太医院就在王府边上,你晚上也可以住在王府内。”
  万扉着急地说:“哥哥,李愿大哥,方意嫂子,你们都找好地方了,那我怎么办呀?”
  方意笑着说:“万扉,你就跟着我吧,给我打打下手。”
  万扉高兴得直拍手:“好耶,好耶,我可以去太医院工作啦!”
  姚广孝说:“太医院一直是我们王府资助的,他们院长我很熟,方姑娘,你和万扉的工作就包在我身上了!万户,你来帮我搭把手,我们俩把王爷扶起来。”
  姚广孝和万户跳下沟渠,把兀自唱个不歇的朱棣拉了上来。围观的人群轰然散去,一行人扶着朱棣朝太医院走去。
  走不多远,前面燕王府门前的广场上又聚着很多人。朱棣忽然挣脱开来,朝那堆人跑去,大家只好跟了过去。走近一看,原来有兄妹二人在此卖艺,正在表演刀枪对攻。兄妹俩都穿着月白色的短衣,戴着月白色的头巾。
  使刀的是哥哥,耍枪的是妹妹。一片单刀舞得如大雪飘飘,寒光闪闪;一柄银枪横扫竖刺,红缨翻飞,来如旋风,去似闪电。
  看到要紧处,众人都拍手叫好。朱棣也兴高采烈地大声叫好,姚广孝和万户紧贴着他站着,生怕他又跑向别处。
  刀枪对攻表演完了,哥哥退到一边休息。妹妹并不觉得累,又抽出一把碧如秋水的宝剑,摆出金鸡独立的姿势,舞起剑来。
  哥哥三十左右,眉清目朗。中等偏上的身材,不胖不瘦,很普通的一个青年。妹妹只有二十出头,却是出奇的美貌,身体修长,面目娇艳,肌肤莹洁;娉婷妍媚、英姿飒爽,用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姑娘的剑术一招一式开始还看得甚是分明,后来渐紧渐急,人已经见不到了,只有一团青光满场乱转。
  众人喝彩声不绝。李愿见了,不禁想起了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几句诗:“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观者如山色沮丧,天地为之久低昂。霍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
  姑娘收住剑,现出身形。收剑的一刹那果然是一片清光射目,耀得众人睁不开眼睛。广场上顿时欢声雷动,鼓掌声、叫好声不绝于耳。
  姑娘拉着哥哥上前一步,抱拳行礼:“小女子唐赛儿,哥哥唐林山。我们兄妹乃山东滨州人氏,今日来到北平街头献艺,专为讨口饭吃,还望各位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多承,多承!”
  唐林山端着个盘子挨个伸向众人。叮叮当当,有人向盘内掷钱。朱棣连声大叫:“给钱,给钱!”他却身无分文,身后的姚广孝摸出几块碎银放在盘中,唐林山连声道谢。
  唐赛儿的目光在朱棣身上停留了片刻,有几分讶异,也有几分庄重,觉得此人虽然穿得破破烂烂,且蓬头垢面、醉态可掬,却身形魁梧,气度不凡,绝非等闲之辈。
  盘子到了李愿、方意夫妇面前,他俩慌得不行,倒是很想给钱,可又无钱可给。只有万扉掏了一把铜钱撒在盘内。
  唐赛儿的一双美目却紧盯着李愿不放,眼光只管在他全身上下盘桓,从脚看到头,风流往上走;从头看到脚,风流往下跑。这位公子堪称是大明的头号美男子了!
  李愿被她看得脸红红的,怪不好意思。方意和万扉两人心中老大不快,故意踮起脚把李愿遮挡起来,唐赛儿这才不好意思地把目光掉开了。
  唐林山收完钱,人群渐渐散去。唐氏兄妹待在原地收拾兵器,姚广孝和万户搀扶着朱棣朝径直走进了燕王府。万扉则领着李愿、方意朝那边的太医院走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