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秋天的收获>十三 秋收开始 十四 巧英回来了

十三 秋收开始 十四 巧英回来了

作品名称:秋天的收获      作者:张哲      发布时间:2025-04-17 12:48:46      字数:6697

  十三秋收开始
  
  过了立秋,就是处暑。
  在张伙房,过了处暑三五天就到了收秋的时节了。
  经过了几天的离婚热潮,村里又恢复了平静。当然,闹离婚的几家人看似平静,却还是暗潮汹涌。他们几个的离婚事情依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秦利兵和母亲、女儿在一起,没有了巧英每天的张牙舞爪,家里安静了许多。太多的忙碌冷却了温柔,丈人没有把媳妇送回来,他也没去接,母亲倒是说过几次,他只是笑笑,他不愿低头就让这件事过去。
  陈玉川也把父亲从医院接回来了,父亲说话不是很清楚,却每天让他去把李凤找回来,陈玉川也是笑笑,在他心里已经把李凤抹去了,父母都已经七十多岁了,他要让他们安度晚年,不会让李凤再回来给他们添堵了。
  翠花身体还是没能恢复如初,却能每天在家给丈夫和公公婆婆做饭了。李晓春算是他们这四个人里最幸福的,虽然经历了翠花喝药,但是翠花对公公婆婆的态度真的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李晓春和父母每天在田里收割庄稼也特别兴奋,虽然他知道,家里的平静是暂时的,他也知道,丈人一家很快会找来的,因为没有他帮忙,那家人还不知道怎么把田里的庄稼搬回家。李晓春不怵这些,只要媳妇对自己的父母好,丈人家的事情他还是会去帮忙,这些天一家人的和睦,已经把他当初的那些邪火都扑灭了。
  李建武每天也是正常出去干活,当然,赵红燕也是每天都到田里干活。气氛很压抑,一家人在一起,却没有话说。进出同乘一车,田里共同吃饭,赵红燕的饭也是婆婆每天给做好,李建武一起带到田里。村子里的有些农田离村子太远,中午回家吃饭太费时间。这里的秋季天气变化太快,就如人们常说的二八月乱穿衣,随时会变天,如果赶上一场冰雹,这一年的收成最少会损失一半。农村人都知道这个理,所以秋季干活就是抢收,抢回来就是自己的。李建武每天晚上干完活就把赵红燕送回家,然后把农用四轮车放在院子里,他却不进家,然后回父母家吃住。有时候李建武的母亲做可口的饭菜,诸如包饺子或蒸莜面,还是会让小刚把赵红燕叫来一起吃,他们知道,赵红燕忙活一天,回家也是凑合着吃。一家人在一起吃饭也是没话,李建武夫妻俩是心里想说也尽量都压抑着,而李建武的父母则是生怕自己说错了哪句话得罪了儿媳,只有小刚偶尔说一两句,会把大家都逗乐。
  林树森在秋季却很少干农活,家里的农活都是洪梅和两个父亲干。林树森每天一早就去县里批发一些水果,然后挨村卖,或者换粮食再把粮食卖掉。每年秋季,林树森都会做这些小生意,也都会赚一两千块钱,也算给地里增加收成了。洪梅以前在家就管家,田里的农活没有她不会的,有两个父亲帮忙,田里的活计都在井然有序的干着。
  整个村子都在忙碌着,忙着和天斗,和地斗,忙着把庄稼收回家。正如李晓春所想,别人家都在忙碌,他的老丈人却又来找他了。
  翠花的父亲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张伙房,他去了李晓春家,吃了一个闭门羹,就又来到了李晓春的父母家。
  “人们都在忙着秋收,你还有时间闲逛!”看见父亲满脸是汗进来,翠花是又心疼又生气,经历这次事情,她也对父母改变了态度,不再是以前那样唯命是从了。
  “啥话?老子这是闲逛?听说你被晓春这小子逼得喝了药,老子来看看你,咋不行了?”父亲一边擦汗一边说道。
  “没人逼我,要逼也是你们逼我,我喝药与晓春一家人无关。那都是哪辈子的黄历了,你咋今天才知道?谁告诉你的?”翠花很是生气地说着,她不知道生死的时候,父母都在那里?肯定是家里没人收秋了,又来找她们!
  “都说是李晓春逼得你喝农药了!”父亲说着自己在缸里盛了一瓢水喝,“你也不给老子倒杯水。”
  “我要是死了还能给你倒水不?你们早就知道了吧,李晓春说给你们打电话了,是真的吗?”翠花说着就张罗做饭。
  “你都住医院了,还给他们做饭?”父亲也感觉到这个女儿不像以前那样唯唯诺诺了。
  “田里活不让我去,家里活我再不做,那我不成了猪了。”翠华一边做饭一边说道,“人家都在忙着收秋,你家地里没庄稼?还是庄稼都没黄?”
  “也不是,我们也都在收庄稼,可就是不出活,我想看看你们什么时候忙活完给我们去干干活。”父亲有点尴尬地说道。今天他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以前在女儿面前都是趾高气扬的,今天咋没了这个气场。
  “那你就回家等着吧,立冬过了咋我们田里活也干完了,到时候让莉莉她爷爷奶奶和李晓春都去帮你们。
  “这是什么话?立冬就下雪了,那庄稼不都压到地里了。”父亲看是看女儿的脸色,仔细地观察着。
  翠花也是第一次在父亲面前硬气,她以为自己会不习惯,真的去做了却发现没什么,“你们也不比莉莉爷爷奶奶年龄大,你们也有一个儿子,俩家的地亩数差不多,为什么我们还得去帮你们收秋。当初你生了儿子不是生了一个接班人吗?你一直说女片子没有用,为什么这么多年一直还在打我的主意?”
  “你这孩子咋说话呢?老子是你爹,你怎么胳膊肘往外拐,我们养大你就白养活了?”父亲尽量挺直腰杆,他不能在女儿面前低头,以前三十多年他都没低过。
  “你养我了?我没出嫁之前我在家干的活足够养我自己。我嫁给李家,李家就是我家,胳膊肘怎么拐?你倒是尽心尽力养你儿子了,怎么指不上?你这样惯着他们也不怕村里人笑话?难道你老了还住在李家人炕上吗?”翠花越想越生气,几十年的怨气想在今天都发出来。
  “你就这样对待老人呢?”父亲说着操起锅台上的一个锅刷子就要打翠花。
  “我该咋样对待你们?我家里有的都给了你们,你们又是咋样对待我的?我在医院躺了三天,你们在哪里呢?反正我也是半条命了,你打吧!”翠花说着往前迈了一步。
  “老亲家,这是咋地啦!”他们父女俩正吵着,李晓春的母亲走了进来。今天李晓春他们一家人就在村子附近收麦子,翠花他爹来张伙房,早有好事之人告诉李晓春他们了。李晓春的父亲让她母亲先回家帮着翠花做饭,他们稍后回来。
  “这孩子说话越来越不像话,就是欠揍!”翠花的父亲说着又把过刷子放在锅台上。
  “都是年轻人不懂事,老亲家别生气。翠花也是孩子妈了,哪能动手打呢。”李晓春的母亲说着往里屋推翠花他爹,“老亲家,这么远来了也累了吧,你进屋歇歇,我给炒几个菜,一会你和我家老头子喝几杯。”她知道,翠花他爹有了酒就可以不要命了,也就不会再纠缠翠花了。
  “娘,家里没酒,想喝酒回自己家喝去!”翠花说着就开始生火,她也是豁出去了,自己一切的委曲求全为娘家送东送西,可娘家人却连她的生死都不在乎,这样的娘家人,有没有都是两可。
  “我先回来弄菜,晓春他们回来会买酒和肉的。你爹也是心疼你才来看你的,你就别生气了。”李晓春的母亲笑着说道。
  “想我啥了?想我回去给他们干活去。我这身体还得人伺候,田里的活全指着你们呢,哪有时间帮他们干活。”翠花一脸怨气说着,“有好吃的给儿子吃了,有活了想起还有闺女女婿,这也没谁了!”翠花说着又哭了起来。
  李晓春的母亲一边洗菜做饭,一边安慰着翠花,不一会儿李晓春他们也都回来了。一家在一起人吃了饭,饭桌上,李晓春答应丈人,尽快把家里黄了的庄稼收了,然后就去帮着丈人家去收庄稼。
  翠花的父亲吃了饭喝了酒就回去了,一路上他都在想着女儿说的话,随着年龄的老去,他也感觉到自己对翠花曾有过多的不是,心情很是郁闷,骑着自行车摇摇晃晃地回了家。
  
  十四巧英回来了
  
  “巧英她爹把巧英送回来了!”张伙房第一次出现了奇闻!
  翠花对公公婆婆很好,这在张伙房村也算是一大新闻了,但是人们也都知道,翠花刚嫁到张伙房的时候,家里家外什么活都干,后来端起媳妇的架子,也是村子里这些小媳妇教唆的,所以,在人们看来,翠花原本不是不孝顺老人的媳妇,所以,翠花的改变,没有让人们议论多久,正像鲁迅先生说的,不过像在无边的人海里添了几粒盐,虽然使扯淡的嘴巴们觉得有些味道,但不久也还是淡、淡、淡!
  可是,黄巧英就不一样了。秦利兵娶黄巧英的那一天,漫天风沙刮的人睁不开眼,人们都说秦利兵娶了一个不开眼的媳妇。也是那一天,因为给客人敬酒,巧英在酒桌上就和负责婚礼庆典的总管吵了起来。以至于后来人们都躲着和巧英打交道。
  在家里如母老虎一般的巧英竟然被秦利兵打了,巧英被父亲领回娘家了,人们都在为秦利兵捏一把汗,他们母子那么老实,那还不被巧英娘家人搓扁再捏圆?在人们的观望中,秦利兵每天早出晚归在田里干着农活。白露过后,巧英她爹竟然开着农用四轮车把巧英送回来了。更让人们吃惊的是,巧英她爹送回巧英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帮着秦利兵把地里的大豆都拉回家里。
  当然,秦利兵的庄稼每年有林树森起早贪黑帮他都会拉回来。这下好了,老丈人亲自来帮忙。
  虽然巧英素来霸道,但左邻右舍还是有几个说得来的人,毕竟她们之间没有什么利益牵扯,交往也是一起扯闲篇,说些家长里短,再一起说些婆家人的坏话而已。
  巧英走的时候脸颊红肿,走路一瘸一拐的。回来的时候一切都好了,脸也不肿了,腿也不瘸了,左领右舍的几个年轻媳妇都来看她了。
  “闺女,以后和这些人别说那些没用的!”等那些小媳妇们都离开,一直在一旁皱着眉头的父亲无奈地说道。
  “爹你这是什么想法?每天也就吃点五谷杂粮,哪有那么多有用的说呀。”巧英满不在乎地说道。
  “哎,孩子,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你们在一起东家长西家短也就算了,为什么总说婆家人的不是?你还说利兵和你离婚肯定是利兵他娘教调的,你说这话有根据吗?你也说了,利兵回家就没和你住一屋,第二天就去接他娘。你仔细想想,这事完全是利兵的主意。”巧英父亲说着自己给自己倒了一杯水,“闺女,你还信你娘的话?你还以为利兵真的不敢离婚?”
  “离就离呗,谁离了谁都能过!”巧英还是不愿服软,如果不是父亲执意送她回来,这个秋季他就在娘家待了。
  “哎,爹也快六十岁的人了,说句公道话,利兵若是我儿子,我真的赞成他离婚。”巧英她爹说着看了看窗外,院子里空荡荡的,“中午利兵回来,你就服个软吧。关住这个门就咱爷俩,那你自己想想。在家的时候,有你娘一直在搅和,爹没法和你说。你说你真离了婚,再嫁一个什么人家谁也不知道。你若不带孩子,你肯定会想静静,你若带着静静,还有谁会比利兵对静静好吗?”
  巧英没再和父亲接话,这么多年了,父亲很少和她说这么多话。
  “利兵也不会把孩子给你,这你也知道,你生下孩子以后,一大半时间都是你婆婆在帮你拉扯着。利兵既然为了他娘和你离婚,也会为了她娘把孩子留下来。你眼见着上下邻村有几个离婚的女人,哪个有好归宿的?”巧英父亲说着点了一颗烟,然后喝了一口水,看着女儿。
  “他娘又不是就养了秦利兵一个孩子,不是还有他姐呢!他娘去他姐家住怎么啦?为什么回来就打我呢?”巧英说着就有些委屈。
  “哎,傻闺女呀,事怕反打颠倒。我和你娘也生了你和你弟弟,那你的意思就应该我和你娘也来你家住?若果因为吃喝我和你娘被黄春媳妇也骂出来,我们来投奔你,你会怎么样?”巧英她爹无奈地看着女儿,怎么就和她娘一样一根筋呢?
  “那咋不行了?你们老了我可以养你们!”巧英甚是得理地说道。
  “不是那回事!农村人常说的传宗接代很少指女儿,都是说儿子。爹不是那种重男轻女的人,可让我们住在女婿家,那还不如送我们去养老院呢,反正也是丢人事。再就是,你能养我们的老,为什么就不想着养利兵他娘的老?况且,利兵他娘有自己的地,还有各种补助,也用不着你们养着,你咋就那么容不下一个老人呢?再说,现在咱农村也都不缺那口吃的了。”巧英她爹快要崩溃了,他执意把闺女送回来,可如果巧英不改变这种想法,还是会被打回去的。
  “我也没有容不下她呀,是她自己瞎作,桃子刚下来那么贵,她还拿粮食去换。”巧英还是说她自己的道理。
  “哎!”巧英她爹长长叹了一口气,“闺女呀,你别自欺欺人了。你闺女多大了?你给孩子买过什么?你嫁给利兵多少年了?你婆婆什么时候吃过独食?她用粮食换点桃子不都是给静静吃吗?反过来说,你娘若是上街用粮食换点吃的,回家后被黄春媳妇拿走了,你说该怎么办?”
  “我回去把她嘴撕了!”巧英似乎已经看见弟媳那母亲想吃的东西拿走了,满是恨意地说道。
  “那就是了,利兵打你是对了,幸好,他没把你嘴撕了!”巧英她爹恨恨地看着自己的女儿,怎么就不开窍呢?
  “我看见他们娘们儿气就不打一处来!”巧英咬着牙说道。
  “好吧,巧英,你下地,咱爷俩现在就开车回家。等忙完这个秋天你们就去离婚!”巧英她爹有些无语了,在巧英她娘这么多年的操摸下,已经不会发脾气了。
  “可是,”巧英幽怨地看着父亲,“我不能离婚,我这些年辛辛苦苦攒下点家业,就这么没了!”
  “那你自己面对吧,我的嘴快磨破了,你还是和你娘一个样,没理搅三分。这些天秦利兵一直也没去看你,他的态度想必你也知道了,你若不给她娘道歉,那就只有离婚。你若是死也不离婚赖在人家,那张伙房还会有几个人正眼看你?”巧英她爹一看好话说了一箩筐也没有用,那就激她一下。
  “那你就陪我在这待几天!”巧英用乞求的眼神看着父亲。
  “你也知道,小麦收完了,我才得空。莜麦也喝了白露水,很快就黄了。人们都说,白露前三后四一场冻。我还得回家看庄稼呢,哪有时间跟你耗?”巧英她爹一边审视着女儿,一边语气坚定地说道。
  “你一共也没种几亩莜麦,有那么着急吗?怎么和我住几天就是耗了?”巧英有些着急了。
  “嗯,就算我那几亩莜麦不着急,就冲你刚才的态度,我在这里不是耗是干啥?是利兵和你要离婚,我留下还得看着女婿的脸色?”巧英她爹说着就要张罗走,他想逼一下女儿。他知道,这个世界没有几个男人能容得下他的女儿,这仅有的几个其中就有秦利兵。他不能让女儿离婚,所以只好出此下策。
  “爹!”巧英急忙下了地,“你不能走!”
  “我不走?我不走让张伙房的人看我的笑话?就因为我养了一个横竖不讲理的女儿?”巧英她爹故作义正言辞地说道。
  “反正你不能走!”巧英光着脚站在门口挡着,不让她爹出去。
  爷俩正在僵持着,林树森和秦利兵进了院里,树森手里拿着两瓶酒,利兵手里提着两只鸡。
  “你看到了,女婿买肉回来了,人家是给我脸面,你可不能给我丢脸。”巧英她爹看着院子里相跟上进来的两个人对巧英说道。
  “知道了!”巧英急忙穿上鞋,推开门出了外屋。
  “嫂子,身体好了没?”林树森进门看见巧英在外屋站着,笑着问道。
  “嫂子受的是内伤,心里还在滴血呢!”巧英也微笑着说道,“来看嫂子不带点嫂子爱吃的,怎么带两瓶酒?你不知道嫂子不喝酒吗?”
  “利兵给你带的鸡肉,我这酒是给姨夫拿的。”林树森说笑着就进了里屋。
  巧英看了看秦利兵,相互也没说话,巧英从秦利兵手里接过那两只鸡,就张罗做饭。
  “庄稼都割倒了?”看见两个年轻人进来,巧英父亲先坐上了炕沿问道。
  “都割倒了,还没顾上拉!”林树森给巧英父亲点了一颗烟说道,“我这几天忙着卖点水果,又去乡里跑了一个养猪场的事情,就耽搁了。”
  “你要开养猪场?自己开?”巧英父亲知道林树森和秦利兵关系好,说话也就不见外了。
  “不是,我和利兵,还有两个人,我们四个人一起弄,场地弄下来了,还想让政府支持一下。”李树森说着,“现在都退耕还林了,家家户户地里这点活都不够干的。”
  “哦,这是好事,年轻人就该闯一闯。你忙你的,我这几天先不回去,用我的四轮车把你们的庄稼都拉回来就是了。”听到女婿和人开养猪场,巧英她爹很是高兴,他要用行动支持女婿。
  “你也不给姨夫倒杯水,还也等着沾光呢!”看着秦利兵一直沉默着,林树森打趣道。
  “哦!”秦利兵急忙拿起暖壶,给丈人的杯里续了水,“爹你喝水,家里要是忙就回家先忙去,我这里这点庄稼也不愁。”
  “这话说的,姨夫帮忙我就能抽出时间去跑养猪场的事,你让姨夫开车,咱家有油,你干活就行了。”林树森笑着说道,他明白,老人留下来就是怕利兵和巧英事情往坏的方面发展,也能解利兵夫妻俩的尴尬。
  他们几个男人在里屋说话,巧英在外屋当然都听见了,听说利兵跟着林树森开养猪场,心里也很兴奋。思忖之间,静静跑了进来。
  “这一身土,你咋自己回来了?”半个多月没见女儿,巧英看着女儿眼睛就湿润了,轻声责怪着。
  “奶奶说妈妈回来了,我就先跑回来了,奶奶在后面呢!”小静静兴奋地说道。
  “快去接奶奶去,告诉奶奶姥爷来了,让奶奶帮妈妈过来蒸糕,咱们今天吃油炸糕。”巧英摸了摸女儿的脸,亲了一下女儿说道。
  “嗯,我这就去告诉奶奶!”破天荒的事情,小静静听了高兴地合不拢嘴了。每次她家吃好吃的,她都希望奶奶过来吃,可是妈妈从来没有允许她去叫奶奶,今天妈妈主动让她叫奶奶,她心里已经乐开了花。
  在里屋说话的几个男人也都听到了巧英说的话。
  奶奶的,就是嘴硬!巧英她爹在心底笑着。
  林树森也和秦利兵相互交换眼神,这事情终于朝着他们期望的方向发展了。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的很舒服。几个年轻人自不必说,两位老人也多了很多聊天内容。巧英把糕炸出来就用面盆给洪梅那屋送去小半盆。
  此后的两天,林树森继续跑他的事情,秦利兵和老丈人把地里的庄稼都拉回来了,虽然秦利兵还是和母亲住在一起,巧英和她父亲住在她家,但夫妻俩眼神交汇都是脉脉柔情。第三天下午,巧英父亲开着四轮车回去了,但老人这次离开女婿家要比上次离开心情好了很多。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