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双子座>第19章 永别

第19章 永别

作品名称:双子座      作者:张贤春      发布时间:2025-04-02 09:12:11      字数:3850

  正月十六,村干部带上乡里的人,到寨上通知,明天开始,凡是育龄妇女,三天之内,前往青龙乡卫生所做妇检,这妇检由区里派来的医生做,免费。超过三天没有做的,视为计划外怀孕嫌疑,强制拉到双龙区卫生院检查,工作人员的误工费、检查费,由应检人员承担。
  第三天晚上,雨下得有些大,老二石同仁夫妇头戴斗笠,身披蓑衣,领着两个孙女来我家,说儿媳已有两个月的身孕,想出去躲一躲。
  看到我们疑惑的目光,老二解释,去年栽完油菜,就去找人将绑扎解开了。
  成凤问,去哪里呢?
  老二说,去哪家亲戚都容易被人找到,我们想趁这晚上没有人,带有饼干,去青龙洞躲两天。那里不容易引起怀疑,里面洞道纵横交错,也不容易被找到。只要躲过这计划生育宣传月活动,下个季度再来时,再躲一次就生了。他们还能把活人整死?无非是罚点款。
  第四天干部来通知他们时,成凤说,老二媳妇她姨妈的婆婆死了,他们去虎坪场吊孝去了。回来后我们通知他们去。他们已经结扎八九年了,去年冬天检查也没有怀孕。
  道理是这道理,只是上面规定了,凡是没有做女扎的都要进行妇检,不说他家已有两个小孩,就是才生一个的,也要做妇检,以防间隔期不到。最少也要半年做一次。其中一人解释。
  另一人补充说,这做男扎的,有的刚扎就怀上,有的三五年后也怀起了。江边乡辛家寨有户人家,男扎十年了居然生下一个儿子。至于是不是这男人的种,大家心知肚明。但别人不敢说,计划生育干部怀疑,如果是男的问,丈夫回答,不是我的是你的?如果是女的问,丈夫就反问,难道是你男人的?
  这些人的用意明显。成凤顺着他们的话说,这种人不要脸!
  这些人走后没有再来,当天晚上老二夫妇回来时,老二满脸通红,有气无力。儿媳说,他感冒了。进洞前风大,雨飘得厉害,他那斗篷有些小,胸前湿透了。洞里不太冷,把衣服脱下拧干、晾在石尖上,下半夜就开始发起烧来,将衣服沾水后搭在额头上,没有效果,只好回家。
  成凤找来姜片、辣椒熬汤给老二喝下,说,明天早晨看看,不行的话,就去古家寨找你外公翻翻书,是不是闯什么鬼邪了,喊他许个愿,病好了定个时间驱下邪,还个愿。
  我说,还是去胡医生那里捡点退烧药。见儿媳不答,就说,我去。
  第二天早上,老二媳妇下山来说,那药吃了不起作用,同仁烧得飞烫人,却喊冷得很,给他加被子也不起作用,说话还颠三倒四的。
  我搓着手说,还是赶快送去青龙卫生所打下针输点液。
  儿媳说,没有钱了,去年卖粮食得点钱,被他拿去找医生解绑扎了。
  我看了一眼成凤说,我们先借两百块钱给你们。
  成凤犹豫了一会儿补充说,这钱本来是要拿去还账的。
  我喊来老大石同忠、老三石同义、老四石同礼,将老二石同仁放在竹凉椅上,搭上一床被子,轮流抬着去青龙卫生所。他开始输液后,让老二媳妇在那里招呼,我们去女儿石同孝家吃饭。
  次日早上,老二胡言乱语更严重,认不清我们是谁,我去喊他,他也认不清,反而日妈捣娘地乱骂。卫生所的医生说,病情加重了,我们这里条件有限,还是送到县医院去看看。
  拦上锦江开往乌江县城的班车,我和老大扶着老二坐在最后一排,摇摇晃晃两个小时到了车站,老大、老三轮流背着他到县医院。
  医生诊断说,患的是重感冒,需要住院。
  输上液体上起氧,老二依然神志不清,乱喊乱骂到凌晨才昏睡过去。
  在县医院的第二天,老二的病情继续加重,问医生,医生说患病时间太长,药效有一个过程。
  住在左床的一位病人说,你们还是找高明的医生看看吧,是不是重感冒。这家医院的医生,有的是庸医。
  我前年发生车祸住进这家医院,还是熟人带着拍的片,医生说是软组织受伤,将我收进了内科。天气又热,日子难受得很。输了青霉素,去厕所解不出大手,回到病床又想解,往返多次,有次倒在厕所里。里面没有人,手和脚都痛,用手肘爬了很久才爬起来,满身大汗淋漓。
  住了九天院,痛处还是痛,将进来时拍的片子拿到楼上外科的医生看,医生说,你左手腕已经骨折了,只是像砍柴那样,斜劈一刀没有砍断,但裂开的刀口很明显。就这样,延误了治疗时间,造成我这手至今不能承重。
  住在右床的病人说,我父亲也遇到过这种不负责任的事。
  他抬石碑时脚杆受轻微伤,只是出了浸浸血,当时我喊他用酒精搽一下,买点消炎药,他说不要紧,他屙热尿淋了。可没有过多久,感染了,用的药不当,形成了溃疡,后来搽上去的膏药,在之前结痂药物的外面,对伤口没有起多大作用。
  大半年后,我带他住进这家医院。一天,上午开的药,下午都未用,晚上去问时,护士说忘记了。最终未愈出院。
  后来实在不行,就去中医院,医生边解释边将他脚上的腐肉清洗掉,说这样再用药才有效。嘱咐说伤不严重,但得慢慢来,只要配合治疗,就能医好。第一周,输了三天液,每天换一次药;第二周隔天换一次药;第三周,隔三天换一次药,嘱咐他可以到外面走动,只要不沾水就行。二十多天后治愈出院了。
  住在角落病床的病人说,我儿子肚子痛,检查说是阑尾炎,上午做手术出来,同屋两个同类成人病号说,要我们注意招呼,下午三四点钟麻药失效后,痛得要命。
  到五点过了儿子还未苏醒,去问医生,回答说“正常”。到晚上七八点了儿子还在呼呼大睡,只好托熟人找院长,才有医生到病房解释,说做手术中途他有些动弹,又加了次麻药……他还责怪我们,动不动就向上面告状。从此,儿子静不下心来学习,记忆也大不如从前,成绩从全校名列前茅,滑到扛龙尾巴。
  我们听着他们的遭遇,看着老二病情越来越严重,心里慌乱得不行。
  牛国松来医院看望,送了二十元钱,喊我们去他家吃饭,我们就去了。进屋后,他淘米蒸饭,削洋芋切片,放油炒熟舀出一碗后,加水放入白菜豆腐与洋芋混煮。
  准备吃饭时,他媳妇带着女儿开门进来,我们喊她名字,她嗯了一声,将孩子放到客厅看动画片,满脸不高兴地走进卧室,砰的一声将门关上。国松开门喊她吃饭,她躺在床上回答,不要!
  我们吃过饭,国松喂过小孩,她开门出来,扫视我们一眼后对国松说,你眼睛瞎了?满地脏死了,也不兴扫扫。农村来的,邋遢惯了,有祖传!
  国松回答,我把碗洗了来扫。
  国松收拾停当问她,你吃什么?
  煎两个鸡蛋渗汤煮碗面条。她头也不回地回答。
  我们告辞出来,国松没有再说明天来吃饭的话。第二天中午和下午,应邀分别去了他两个妹妹家吃饭。第三天中午,我们到街上买馒头吃了午饭。
  第三天下午,老二停止了呼吸。我们抹着泪,在老二媳妇的哭声里,将他推进太平间。
  我们厚着脸皮再到牛国松家,不管他媳妇脸色好不好,吃过他的白菜油渣煮面条,商量怎么将老二抬回去。这一去不管是走公路到达双龙后再沿双龙河走小路,还是翻山越岭走青龙场这边的山路,都有七十多里的路程,够呛。
  牛国松压低声音说,找纸壳将尸体包好,捆上,趁着夜色,像装货物一样,扛到六点钟开往锦江班车的顶上,到青龙放下来,再抬回家要轻松得多。
  我们按他的方法,将老二尸体扛上车顶系好,经双龙到达青龙场卸下时,师傅发现了我们的“杰作”,气得大骂一通,我们站在那里一声不吭,他无可奈何地开走了。
  到达青龙洞前,三个儿子轮流抬着老二往家走,我去古家寨报信,喊岳父来给老二“开路”,让他阴魂早日离开阳世去阴间投胎转世。
  岳父听说后,叹息道,什么地方不可以去呀,非要去钻那个青龙洞。那洞里不知死了多少人,不说之前进去迷路死在里面的,就是国民党军队追剿老鹰岩晋成皇匪帮那次,死在里面不下十人,解放军来剿灭老鹰岩尚山卒股匪那回,死的人更多,有二三十人。你说那里面的阴气有多重?那不是睁明鼓眼去闯鬼吗?
  没有棺材,我们只好借了五百元,给他买了口板栗棺木。
  安葬那天早晨,岳父喊过生魂出棺木、亡魂入棺木的口诀。在盖上棺盖开始壅土那一刻,他坐在旁边石头上,泪流满面。
  我含着泪过去安慰他,爹,不要过多悲伤,老二生就是那命,你孙子多,外孙也多。
  他打起哭腔说,我要成游师呀。他说的游师,就是他这手艺后继无人。
  我才明白他为什么悲伤。老二在十年前跟岳父学埋人算八字,已学到了基本功。特别是埋人,经书背得了许多本,他不怯场,唱腔也好听,发丧、入坑,每一个流程他都熟悉。岳父曾说,过两年就让老二请职(出师),独立司职。
  我劝他,事已如此,你还有好几个徒弟呢,放心,不会成游师。
  大徒弟先我而去了,其他几个,教了十多年,最少的也有五六年了。他指着在场的几个徒弟说,他们都像木脑壳一样,记不住,也不爱问。每次去做法事,只有跟着经书念,照着经文抄,离开书本,就不知所措,只能跟着混,像南郭先生吹竽一样。
  我看到包括老三在内的几个徒弟低垂着头,就安慰他,你身体还好,慢慢教,他们一定能够出师的。但据老三说,是他教的方法有问题,一讲就是一大堆,让人听得云里雾里的。就像老师讲课,一加一还没有弄懂,他却讲到十乘十了。
  学这手艺也要天分呀。我看老六就行,但我问过他,他不愿意,想去广东找钱。
  大家无言以对,默默收拾下山。
  七个月后,老二媳妇生下一个姑娘。成凤对我叹息道,老二不划算呀。她说的不划算,是一条命没有换来传宗接代的儿子。
  两年后,媒人来给我们说,虎坪场那边有个孤儿,家穷,人不太机灵,但老实本分,三十多岁了没有婚娶,想介绍到老二媳妇这里来上门,听听我们的意见。
  我说,我们没有意见,她一个人拖三个小孩辛苦,有人帮衬下她也好。
  成凤说,丑话说在前头,他来这里上门,享受的是我老二辛苦攒下的房产,田土也是我老二名下的。他来,要善待那三个姑娘,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今后生下小孩也得姓石,三辈以后他要转祖姓他的文,我们没有意见。
  那位姓文的和老二媳妇,同意了我们提出的条件。次年生下一男孩,按字辈取名石富文。已是后话。
  老二去世不久,老四患上了全身酸软的毛病,无法干农活,住院找不到病根,基本上是用药养起,严重时卧床,输几天液,又恢复到可以吃饭散步状态。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