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贞观轶事>第七十二章 一波三折 功德圆满(终结篇)

第七十二章 一波三折 功德圆满(终结篇)

作品名称:贞观轶事      作者:秦枪      发布时间:2025-03-27 10:10:24      字数:4760

  秦歌到案。不过是以协助调查的名义被请进警察局的。询问是在小会议室,虽有录音,气氛尚算和谐。
  “秦歌吗?”寒暄过后,警官开门见山,“何风致是你朋友吗?”在得到确认后,警官说道,“能说说你俩最近几年的交往吗?”
  “我知道你们想问什么。”秦歌笑了,“是不是他说了一些穿越的事?”
  “你不认为这是无稽之谈?也不认为是在回避问题?”
  “他说的都是真的。何风致虽然贪财好色,大事上他从不撒谎。”
  “你说穿越?那你就说说全部经过。”
  秦歌从公主坟祷告说起,直说到两人返回现代。虽然简洁,却也讲了四个小时。秦歌侃侃而谈,毫无遗漏,讲述期间也没有停顿。
  “天衣无缝,这是一个完美的故事。”
  “有一说一,这是一个真实的经历。”秦歌不得不更正。
  三日之后,秦歌自由了,但限制离境。何疯子毕竟售卖银锭、私藏金锭,虽无法证实属于文物但也无法采信于警方,最终决定暂扣金锭银锭和那些金币。有人提议对何疯子测谎,征求意见时,何疯子一口就答应了。然而测谎未能达到警方预期,正如秦歌所说:何疯子大事不撒谎。又有人提出,让精神卫生系统介入,检测他是否精神异常。但精神卫生机构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何疯子精神极度异常,患有妄想症,属于深度精神病患者。这一结论导致何疯子住院了,准确地说:他是被强制住院治疗的。南郊精神病院,一个谈虎色变的地方,据说这里以前曾是唐代的农业试验田,李世民亲自批准设立的。
  何疯子进去后吃了很多药,还时不时享受电击治疗。两个月后他变了,不再抗拒治疗,却苶苶呆呆、喋喋不休、反反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穿越。一段时间后,医院里的精神病患者安静多了,大家排排坐听何疯子讲故事,甚至成了除吃饭睡觉和必要的治疗以外,医院里必不可少的程序之一。有人提出质疑:怎么让一个疯子左右了全院的患者?院长很开明,笑笑说:“这是好事。由他去吧。”
  且说长安县有一个怪人,高中未毕业即辍学,如今四十多岁了却一事无成。生活只求温饱、无心上进,自辍学之日起,几乎干过所有底层的体力工作。平时为人疏懒,常见他日上三竿却酣睡于街头、过午则土墙根晒暖暖。自诩读过三字经、识得几百字,便常以文人自居。忽一日自责不已,曰:人生不能虚度。这便像一只观星的狗,草草看过几篇街边小说,突然开悟,有了新的奋斗方向,最终决定拿起笔杆子写文章。听人说出书很挣钱,尤其是写小说,还有机会拍成电视剧。上心之后就做白日梦,幻想着成为作家。
  事不凑巧,练笔数月,觉得自己能写出一篇完整而像样的小说了,却发现一夜天变、纸质书不吃香了,而庞大的网络小说领域更是大神林立、好看的作品汗牛充栋。此人并不气馁,深信天无绝人之路。彷徨之际,酒桌上忽然听到了何疯子哭笑之中讲的故事,突发奇想:何不将何疯子的传奇故事加以增删润色作为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读者呢?虽有偷梁换柱之嫌,反正疯子是个大咧咧的人,不会在乎版权的。于是,他将听到的零零星星的传闻片段记录下来,自言网络作家,申请探访何疯子。医院问明来意之后,大开绿灯,不但为他提供录音设备,还准备了专门的房间,供他住宿。
  半个月后,他回去了,将何疯子讲述的穿越故事整理出来,二次润色增删,起名“我是大唐逍遥郎”,分章节在“天地文学网”连载。满以为会引起轰动,此后出门须得以墨镜口罩遮面,方不至于被人围观签名。却不料作品上传后石沉大海、读者寥寥,甚至都不是精品。更为糟糕的是,有人恶意留言:“乱七八糟,什么玩意儿!”还有人评价说:“恭维你一句:平平。”留评自辩,无人搭理。急了,写了几句自辩也多少带有泄愤意味的话:“故事需要,历史何妨微调?真假二八,穿越本是扯淡。大事可虚、小事不拘,无非天马行空。愿意的,看个热闹;鄙视者,绕开就是。”
  这一下捅了马蜂窝,招来一片骂声。大多是说他狂妄,眼高手低、看不到前边泱泱大神。讥笑他胸无点墨,却自以为文采斐然。尤其是喜爱穿越小说的读者——当然也包括暗中使劲的穿越作者——对于他侮辱自己心目中至高无上的穿越体裁口诛笔伐,留评数万,自然少不了问候先人。此人心有不甘、奋力反击。以一敌百、四面楚歌,终因不是对手,败下阵来。此人绝望了,心中憋屈、郁积成疾、难以舒缓,又哭又笑、夜不能寐,折腾了一月,最终崩溃,被人送进了精神病院,成为何疯子的患友。
  这个人叫秦枪。
  
  由于实在找不到何疯子盗墓的证据,却又无法确证那些金银锭是否属于文物,如果仅依私藏来源不明贵重金属罪入刑,但人却是个疯子,在医院,无法担责。案卷即使送达检察院也必然驳回。文物稽查大队下的功夫不可谓不大,但实在找不到侦破方向,此案就成了悬案,属本年度全国两大奇案之一。
  另一桩奇案也发生在长安地区。
  那是个周六的傍晚,省音乐学院声乐系三位女生夜游大唐不夜城,约好唐装装扮、玩到尽兴,日出而归。陈萍与葛丽两人妆成,一边自我欣赏一边等待第三个女生唐如烟。给唐如烟化妆的女孩忽然惊叫一声,举着画笔,吓得连连后退:“她、她,我每描一笔,她就变一次模样——”陈萍与葛丽急忙凑近查看,看到镜子里竟是另外一个人。陈萍与葛丽以为眼花,凑近看人,唐如烟正以肉眼可见速度一点点在变化,越变越不像她本人。两人吓得不轻,抓肩捉臂,转过唐如烟身体,面对面仔细瞧去,眼前之人已经完全变脸,不再是她们的同学了。
  更让两人惊悚的是,唐如烟居然不认识她们,甚至很是不耐地质问:“二位女子何事?”在确认她不是在开玩笑之后,吓得两人尖声大叫,急忙报案。其他正在妆扮的女孩见此情景,顿觉阴气袭来、鬼气森森,起身尖叫、一哄而散。猎奇者则往里挤,兴奋的不得了,希望见证奇迹。一圈圈的手机越举越高,现场顿时一片混乱。人群冲撞,引来了两位巡警。
  巡警草草问话,心下忐忑、变颜变色,挥着手喊着:“散了、散了。”随即将三位女生带到景区派出所,分别作笔录。陈萍与葛丽笔录显示正常。唯独唐如烟不配合,坚称自己不叫唐如烟,是来长安寻亲的。再问其它事,概不回答。她还多次起身要走,遭到阻拦后甚至威胁要对警察治罪。
  “大唐律法何在?平民男子竟敢当街拦阻官宦之妻,尔等不怕吃官司耶?”
  案件很快转到市局。这位女子不承认自己是唐如烟也拒不回答警察问话,反而强调自己是大唐有身份的贵女。
  两件奇案久拖不破,层层上报,终于转到了749局。
  749局拿到案件卷宗后,指派了一名十三岁的男孩侦破此案。因其年幼,不便唬人,故冠之以“专家特使”。他戴着个耳麦听歌,晃着头、踮着脚,一副嘻哈做派。对于案子,三言两语,混不当回事。
  上午听了何疯子的录音、看了录像,懒得核查笔录,也不见何疯子本人。下午到了音乐学院,请来教师专家当面测试。唐如烟已经忘掉了所有学过的歌曲、乐谱,也不认识同学老师。少年专家笑嘻嘻问她记得什么,她说自己正在弹古筝,忽然就到了这里。少年专家要求老师拿一把古筝摆在她面前,从未接触过古筝的唐如烟见到古筝后冷峻的面容顿时出现久违重逢之喜,凝神片刻,居然行云流水般弹出了美妙乐曲!一首接一首,连绵不绝。更让老师和专家惊奇的是,她居然能边弹边唱:“一片春愁待酒浇——红了樱桃、绿了芭蕉。”歌喉绕梁、直击心脾。声乐老师兴奋的难以自控,当即记录曲谱,激动地说:“毫无疑问,这是隋唐古曲!现存明清保存的古代曲谱历经千年早已变异,但也不是无迹可寻。”而古筝专家、教授沈奕霖更是激动地闪着泪花。看着全身心投入演奏的女孩,感叹道:“当世无双,后继有人。”
  短短一天时间甄别工作就结束了。749局那位十三岁的破案专家当晚就回北京去了。没有留下片纸,也不讲破案过程,只有口头结论:“放人。”至于何疯子最为关心的金银锭,他的答复却有些含糊,也让一众人等摸不着头脑:“此文物非彼文物,你们看着办。”
  文物局与当地公安迅速做出决定:证物无法定性,仍需“暂扣”。
  何疯子气急败坏:“李世民当面明抢,你们以法律程序暗抢。可见世无不贪之人。”
  何疯子自由了,一无所有。秦歌也不被限制离境,生活还得从头开始。
  离开精神病院那天,何疯子与秦枪依依惜别、双双不舍。何疯子吟诗一首,权当离别之词:“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秦枪本是银样蜡头枪,词穷,只有泪眼婆娑、依依不舍。精神病院不栽柳树,无可攀折,二人执手,洒泪而别。从此,再也没有人关心留在精神病院的这个自诩为作家的倒霉蛋了。
  重获自由,何疯子心情舒畅,即兴作诗,引吭高歌:“苦尽甘来身如燕,一飞冲天入云端。天生我才必有用,敢笑诸葛不读书。咦,末句好像不押韵?改了吧,敢笑诸葛------学龄前。”走近家门,看到一位十八九岁的姑娘守在门口,侧面看像林黛玉,亭亭玉立,看一眼顿生亲近之心。她手里捏着一方丝帕,正在东张西望。何疯子暗叹:“瞧这身段、这站姿,一流,不知道便宜了哪个王八蛋!”走近后觉得眼熟,正自奇怪。定睛一看吃了一惊,恍惚间眼前女子就是甘巧儿。未及开口,不料那女孩突然扑了上来,热泪长流,一连声呼唤:“何郎,何郎,苦煞巧儿了。”
  何疯子大惊,腾飞云端的雄心壮志荡然无存!再也无心嘲笑诸葛学龄前了。慌恐之下,一把将女孩推开。眼珠正转了反转、反转了又正转,恍然大悟:“啊,我懂。寻得一貌似我娘子之人下套,这是想以另一种罪名再次把我投进监狱。切,痴心妄想!我何疯子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品性高洁,从不贪财好色,此等雕虫小技能奈我何?绝不上当!”------
  (全文完)
  
  初元元年,武则天登基。镇守西凉大将军李义元、户部侍郎、正四品田农官李宸颖及弘文馆大学士李平成三兄妹上表申诉,言其父李君羡之冤,乃因“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之箴言,请求为父平反。群臣附议。新近将钦天监改为混天监监首将仕郎李淳风言道:“陛下乃天选之人,实至名归。李君羡之冤实为庇佑陛下平安也。”武则天明白:李君羡是自己的替罪羊。若无李君羡谋逆案,李世民因而罢手,自己定不能平安度过数年。遂准奏,为李君羡平反。下诏,恢复李君羡生前爵位,并依李氏家人所求,下令将李君羡迁葬于家乡武安县。至此,李君羡一案完结。
  太子李承乾死后以国公礼下葬。玄宗时,其孙李适之为宰相。李隆基念其不幸,追赠荆州大都督、恒山郡王,谥号“愍”,迁葬于昭陵。
  长孙无忌于上元元年平反,追复官爵,陪葬于昭陵。
  李恪于神龙元年平反昭雪,追赠司空,恢复吴王爵位。
  赵王李福,贞观二十三年授右卫大将军,累授梁州都督。去世后获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谥号“文”,陪葬于昭陵。
  尉迟恭,显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李治为其废朝三日,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李靖,贞观二十三年逝世,享年七十九岁。谥号“景武”,陪葬昭陵。
  程咬金,麟德二年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谥号“襄”,陪葬昭陵。
  上官仪,龙朔二年拜相,后因得罪武则天,下狱处死。唐中宗时,其孙女上官婉儿受宠,追赠上官仪为中书令、秦州都督,追封楚国公。
  阎立本,贞观年任刑部侍郎、将作大匠。显庆元年升任工部尚书。总章元年升任右相。病逝于咸亨四年,享年七十三岁。。
  狄仁杰,天授二年升任宰相。后被来俊臣诬以谋反,夺职下狱。神功元年,再度拜相。因其德才兼备,被誉为“北斗之南一人而已”,深受武则天赏识。为了匡扶李唐,冒死进谏,促使武则天召回庐陵王李显并立为太子。圣历三年病逝,葬于白马寺东南。
  高侃,永徽元年,因生擒突厥车鼻可汗,封卫将军。乾封元年,平定高句丽后,因功升任左监门卫大将军。咸亨三年,击败高句丽余部且将增援的新罗兵击败,封平原郡开国公。去世后获赠左武卫大将军,谥号“威”,陪葬于乾陵。
  褚遂良,贞观二十三年,与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先后贬官至桂州、爱州(今越南北境清化),卒于爱州任上。
  许敬宗,唐高宗李治即位,官拜礼部尚书。因支持武则天为后,迁太子宾客。龙朔二年,拜右相,迁太子少师。位极人臣。咸亨三年去世,时年八十一岁。因其在任篡改历史、趋炎附势、贪财好色、排挤忠臣,被后世史家评定为千古第一奸臣。善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