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新同事
作品名称:剩女养成记 作者:张姐 发布时间:2025-03-23 08:39:47 字数:5195
培训老师是个中年大叔,也带有中年大叔的发福标配——啤酒肚。他自我介绍:“我做股票、期货分析的,以前在某券商就职。姓王,名志杰,大家都叫我王老师,你们也可以叫我全名。”边说边在白板上龙飞凤舞的写下“王志杰”三字,又继续说,“今天本来九点培训,但是有点私事耽搁了,对不起大家。”然后鞠躬表示道歉。
接下来王老师打开电脑,就开始介绍股市的诞生、发展,着重讲了原始股、股权分置改革,对外开放的多层次市场建设……大家越听越糊涂,突然传来一个声音:“我爸爸就是买了原始股还赚了一笔钱。”
所有的人听说赚钱了,双眼放光,精神倍增,定睛一看原来就是说他正在读研的那个男生,每个人都对他投去了羡慕的眼神。王老师好像也感觉到自己讲课有点枯燥,为了增强生动性他问这个男生:“你爸爸买了多少?”
“买了多少?我不知道,好像是赚了六七十万。”
要知道在九十年代初,六七十万绝对是富翁的存在。王老师也满含笑容羡慕不已,还开玩笑说:“那你是富二代了。”
“没有啦,这个钱来得快去得也快,好像没过两年基本上都亏在股市里了。”
王老师貌似很满意这位小同事的回答,笑着说:“糊里糊涂来的钱也是糊里糊涂的去,这是永远不变的真理!”
大家便是一阵附和王老师的笑而笑……最后王老师总结,虽然股市与你们的工作关系不大,但是你们遇到的客户大部分都是股民,股市是基础,其它的都是在这个基础之上。所以今天就先讲股市。将来可能还有其他老师要来给你们培训信托,基金,期货,房产等方面的知识……然后就关闭电脑看样子是准备要结束了。但是这样简单的培训对于喜欢金融又不懂金融的同事来说显然满足不了他们的要求,果不其然,一个男生举手表示要发言。
王老师看了看手机,都十二点半了,该到吃午饭的时间了,难道这小子不饿?他今天早上和老婆吵架,没来得及吃早饭,肚子早就咕咕叫表示抗议了。于是皱着眉头问“什么问题”。这个男生是一个应届生,王老师最讨厌和应届生打交代,没经过社会毒打的人,思考问题都是一根筋,不懂得弯道拐弯。
果不其然,人家上来就介绍:“王老师你好,我叫陈星辰,今年六月份毕业的,学的是广告传媒,但是我对金融更感兴趣。刚才听了王老师的讲解感触颇深,我决定将来要好好跟王老师学习,像你一样优秀,争取一年之内从小白到专业人士……”
陈星辰话音刚落,大家哄堂大笑,仔细想想这句话没毛病啊,而且还显得好学、认真。张欢欢憋了一秒也笑了,然后王老师也被气笑了,除了王老师其他人具体笑什么自己都不知道,就想笑。事后多年,张欢欢还回忆过这个场景,明白更多人笑的是当初刚出门不谙世事的自己。
一会儿王老师摆摆手制止住笑了以后,郑重其事的告诉陈星辰:“现在你的职责是上班,是投资顾问是销售,你的最大任务是怎么把公司的产品卖出去,学习慢慢来放在次要。我们这里不是学校是公司,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不是教学为目的。”说完就昂首挺胸的出去了。
下午王老师没来,说家里有事情要回去处理。事实上是他老婆打来电话,如果他不回来把他与女网友的的关系说清楚,她就要来公司找他的领导,王老师没办法只好请假。
一会儿来了行政,培训了公司的规章制度,还着重讲了这个分部老总李涛:“李总可是我们大龙财富的一个传奇,他毕业于滨海财经大学,学的是金融专业。他大学实习的时候来公司的,从一个小销售做起,大学毕业了就直接做经理,仅仅两年时间就成了滨海大道分部的老总,业绩也在整个大龙财富几十家分公司中遥遥邻先。在你们来之前这个分部只有一个A组,现在新成立的是B组,你们只有少部分人分到A组,大部分会留在B组。”于是大家又配合行政窃窃私语一阵,都肯定这个老总是个厉害角色。
行政走了,人事陈雁来了讲公司的薪酬待遇:“底薪是一千二,提成百分之一起点,每三百万资金多提百分之零点一。底薪也会跟着上去,最高底薪可以到两千。”陈雁确定大家都听明白以后,就开始签合同。虽然只有七八个人,但是场面还是热闹无序,一会儿这个差这样,一会儿那个差那样。大概到了四点半算全部结束,然后就是部门经理一个个叫他们进办公室聊心得。除了那个在读硕士男分到A组,其余的全部分在了B组。
轮到张欢欢了,她心里一阵紧张。这个经理是什么样的人,我入他法眼吗?因为渴望所以害怕,她太想做好这份工作了。推开门一看,一个高大但不威武的男人坐在电脑椅里,典型的滨海人。张欢欢打了招呼:“经理好!”
他微微一笑,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然后就自我介绍,“我姓马。”
张欢欢马上乖巧回应:“马经理好。”
“为何要来大龙财富上班?”
“我喜欢金融。”
“那做好业绩的基本条件是什么?”
“努力!努力!再努力!”张欢欢一边喊口号,还一边把小拳头举起来,这个动作当时她就有点懵,在哪里学的?还这么自然,猛然想起保险公司培训的后遗症!
“也算正确吧,其实要做好业绩,最重要的动力就是对钱的渴望。”马经理意味深长的浅浅一笑,他这么神秘一笑加重了这句话的份量。
“对钱的渴望?!”
“是的,只有满脑子装的是钱才能做好业绩,万事万物都有磁场,你大脑里装的是什么就吸引什么。”
难道销售的尽头是玄学?张欢欢又一次震惊了,想想好像是那么回事。我现在好渴望钱啊,我脑子里装的全是钱,遗憾的是怎么没想到把自己心底里话说出来呢?哼!词不达意。张欢欢懊恼不已,她感觉到在马经理面前没表现好,此时那个完美主义的张欢欢又开始和自己较劲,和自己过不去,甚至不可原谅自己。
庆幸马经理手机响了,让张欢欢的思路有个缓冲。大概是个骚扰电话,只听他回答“不需要”,就按下了,又简单的问了张欢欢之前是做什么?来滨海多久了?住在哪里?就算结束,总之后面聊得还是很投机。
张欢欢欢快地走出滨海大楼,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刚才在马经理面前应该没有原则性的错误,他对自己的印象不知道怎么样?应该不会太差吧!马经理能力肯定很强,得好好的向他学习。
回到出租屋后,张欢欢只简单煮了一包泡面,加一个鸡蛋,放了几片蔬菜,吃好后就开始整理今天培训的笔记。还是是懂非懂,她不太同意王老师那句话就是学习专业知识不重要,重要的是业绩。至少你要懂点专业知识,才有与客户对话的可能。如果一开口就叫让人家投钱,客户也不是傻瓜,他肯定更希望把自己的资金交给专业的人打理。
看来向王老师学习是不可能的,她又想起今天上午那个叫陈星辰的男生,嘴角又露出开心的笑容来,要不周末去新华书店,买点相关的书吧。
第二天上班,马经理开了一个早会,首先欢迎新来的同事,让大家做了个自我介绍。这个部门一共四个老员工,所谓的老员工只是针对他们这一批新入职的员工,他们入职时间最长的不过六个月。分别是李丽,范小娟,程成,李冬梅,外加新来的六个,这样B组就有十个人。
第一眼张欢欢有点失望,这么好的公司怎么里面三个人穿搭得像车间工人那样,一点白领气质都没有。她以为这样的办公大楼,至少每个人都像楼下大厅前台的大长腿美女才配。
不过李丽、范小娟都很好相处,热情的介绍她们知道的一切,比如马经理全名叫马强,之前不是做销售的……刚打开话匣子,外面传来了马经理的脚步声,大家赶忙换另一个话题……
很快她们三人打成一片,中午她们两人是带饭来吃,李丽还一定要分饭给她吃,说外面的饭又贵又不卫生。张欢欢愉悦感动的接受了,心里暗想人家这么好,我也不能白吃,下班回去去超市买点零食带过来给她们吃。再说她们是老员工,和她们搞好关系才能在这个部门立足。
程成不太说话,一个人总是忙碌的发信息。张欢欢上班的第二天她就请长假了,家里老父亲生病必须回去,李冬梅带着几个新人出去吃饭。
后来熟悉了才知道,李丽是刚来滨海不久,但是家里条件好,已经买了房子,新滨海人;范小娟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人,是弄了一张假的大专文凭混进来的;李冬梅长得五大三粗,皮肤有点非洲人的黑,她号称家里有别墅,豪车,大家羡慕不已。张欢欢也劲量装出吃惊的样子,但是心里还是蛮多的问号,她总感觉这个人说话不太靠谱。
因为张欢欢与李丽住在同一个方向,于是下班了两人一起走。李丽很健谈,告诉张欢欢:“我已经来这家公司小半年了,程成是第一个老员工,范小娟是第二个,她是第三个。李冬梅上个月刚刚入职,听说她在之前的公司业绩很好。”
难怪李冬梅见到李丽那么客气,对自己却有点盛气凌人,原来也是新员工。张欢欢没接这个话题,她感觉李冬梅大有泼妇骂街的本事与派头,她不想与她有任何关系。不知道什么时候她养成了处理同事关系的原则就是惹不起,躲得起。万一自己说错话传入李冬梅耳朵里惹来不必要的麻烦,心底里她有点怕李冬梅这类型的人。
张欢欢转了一个话题说:“那为何你都来了几个月了,这个部门还没招满,是业绩不好做吗,还是其它原因?”
“之前这个部门是马经理全权负责,听说当时马经理进来的时候李总好像不太满意,有点让这个部门自生自灭,所以他招了那么久就招到我们四个。没想到我们居然也做出来业绩,上面才让人事部负责招聘,效果马上就显示出来了。”
“看来专业的事情还是拿给专业的人干,人事部一出手,一下子就招聘了我们六个。”
“是啊,不过马经理人挺好的,也很大方,经常在网上买零食给我们吃。”
“是吗?我还没遇到过这么好的经理。”
“你现在就遇到了呵呵。”
“那业绩好做吗?”张欢欢又重复地问道。
“还可以吧,只要坚持,我是第一次做销售,都能出单。”
“人事部说,A组有个百万年薪的。”
“是啊,一个才二十四岁的小姑娘,去年毕业就来滨海打工,她的运气是真的好,第一个月就遇到一个大客户直接五百万投进来,然后还介绍了好几个客户。小姑娘又慢慢积累一年下来手上有几十个客户,都是资质不错的。她现在的任务不是开发客户,整天就和客户聊天,送礼物,维系他们的关系就好了。”
“我得好好向她学习。要是我早点到这家公司就好了,浪费了几年的时光。”
“呵呵,不晚的。钱是赚不完的,我没这么大的目标,只要每个月有一单就可以了,我儿子正在小学升初中,我要照顾儿子。”
“那是,毕竟没上好初中,就上不了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起点决定终点。”
“是的,反正赚钱的事情就交给我老公,我负责带孩子。”
“嗯嗯,你儿子学习成绩好吗?”
“还不错,反正都是年级的前三名。”
“那挺厉害了。”
“不过这才是小学,要是高中也保持这样的排名,那考清北就有希望了。”
张欢欢的思路比较天马行空,马上又回到之前的话题,说道:“马经理大概是我见到的最好的经理了,每次进办公室对人都是客客气气,尤其是对你们老员工。但是好像老员工老是拿他开玩笑,甚至有点不屑一顾,马经理看来他不但能力强还有素质,一般的滨海人都把自己与外地人故意做一个鸿沟,表示自己的高贵,他却那么平易近人。”
李丽呵呵一笑爆出了一个惊人大瓜:“马经理其实什么都不懂,不需要盲目去崇拜。他之前就是一个工厂的工人,后来工厂效益不好,下岗后摆过地摊,开过小店,他舅舅应该是总部的会计,刚来的时候他舅舅本来让他从销售做起,但是他对他舅舅说:‘我都四十出头的人了,还要从零基础做起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你好歹给我弄个部门主管来当当。’于是他舅舅就给总部的张总好说歹说,终于这里新开了一个部门就是我们的B组,这个办公室好像之前是仓库腾出来的。”
这样啊,张欢欢表示很失望,这失望不仅仅是对马经理的期望太高,关键是自己是抱着在这里要赚钱、能力要有成长来的:“那能赚到钱吗?”她现在赚钱有点着急了,眼见要过年了,回去要花钱,不说衣锦还乡,至少不能太寒酸。她不想成为左邻右舍的笑料。
“做的好能赚钱,我们公司主要帮大的基金公司、信托公司销代销产品,听说我们公司也有少部分的产品出来了,投资最少的客户都是一百万打底,那我们就能拿一万块提成。”
“那你开了几单了?”
“我来这里差不多两个月时候开的单,现在每月都能开点单子,为了引流公司规定,新客户第一单可以是十万。”
“那不错,我要向你学习,争取早日开单。”
“我都能做,你肯定能做好的。”
“常言说:强将手下无弱兵。可是马经理有点弱啊,难怪他对你们那么客气,我还以为他素质高体现!”
“话不能这么说,马经理学习东西还是挺快的,既来之则安之。我们只是做销售又不是金融专家,专业知识了解一个皮毛就可以了。只要肯学习很快就懂了,我们刚来的时候什么都不会,现在不是照样说得头头是道,反正有专业的分析师在怕什么。”
“也是啊,不过多懂点肯定不是坏事。”张欢欢心底里嘀咕,我指的是马经理的工作能力你却给我提专业知识。
“别想那么多了,我们有李总兜底,他现在出差了,回来他会亲自抓业绩的。本来A组就是李总带出来的,听说A组销售随便拧一个出来都能带部门。”
“这么厉害,每个销售都可以出来带部门?”
“倒也不是说每个销售吧,至少前几名的销售可以。”
“那这个李总是何方神圣,这么厉害,当初要是我分到A组该多好啊。跟高手在一起成长才能快。”
“呵呵,只要坚持都会出业绩,我们也不是傻瓜,A组能做到的,我们B组也能做到。”
“这句话我爱听,我们一起加油。”
一会儿李丽到站下去了,剩下张欢欢在地铁里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怎么能出单?怎么成为销售大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