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 血溅高升站
作品名称:瓜瓞泪 作者:田禾 发布时间:2025-03-18 12:04:21 字数:6200
过了好久,父亲再没讲关于祖上的故事。我奶奶那天要为姑祖婆家赶生日,我借机问父亲:“姑祖婆她知道关于祖上与爷爷的下落不?爷爷究竟是怎么回事,才二十几岁就走了不回家,他究竟去了哪里?”
父亲见问,不好扫我的兴,便说道:“其实你爷爷的故事我也知道不多,那时我也就两三岁时,你爷爷就出门未归。祖上的故事都是断断续续从姑祖婆口中得知。要知道他的事,还得从他小时说起,还得先说说我的爷爷,他是你曾祖。
“自从你爷爷刚生下不几天,沙子坪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前来打三朝贺喜的客人络绎不绝。寅老爷已五十多岁,才添了个孙子,他要好好地为孙子热闹一番。便让大少爷来福在孙子未满月之前哪里也别去。来福不敢违抗,才勉强在家待了一段。
“三朝过后,由于连日来的忙碌,把大少爷来福憋屈得慌。左等右等终于等来妻子满月,他也想松口气了。他早已忘了上次在汪营镇被围攻的险境,又想去汪营街上赌一把放松一下。
“来福还没当家理事,用钱都是向妈妈伸手要。毛夫人对钱财管得很严。怕他拿着钱又去烧鸦片,依然像过去,每次只给二十吊。心想,即使他拿去赌输了,也就二十吊而已。输了他也不好意思再要了。
“于是,他拿着钱来到汪营高升站。这里院落纵深,前面门市表面是开布行和卖棉花等,其实里面设着赌局。再往里面更设有鸦片馆。
“那天,汪营高升站里灯火通明,去来的客人络绎不绝。正准备进入赌屋时,那帮大烟客早已在里面等着。见来大少爷到来,惊讶地问道:‘这个多月不见,你又到哪里发财去了?莫不是心痛银子有意躲着我们?真可惜了我们这些优质鸦片,给你准备的上好的大烟泡子,你若不要,我们另寻主子去。’”父亲说到这里叹了口气,又接着给我讲述爷爷的事。
来大少爷本来烟瘾不算大,过去刚吸没多久,这一段经过个多月的隔离,已经忘却的事,忽听见背子客提起鸦片,不免又回忆起抽大烟时的那种快感,那种呑云吐雾飘渺若仙的感觉。
来福便对背子客道:“对不住各位,这个多月以来家里确实有事,没能光顾大家的生意。我哪里在乎那几个铜钱呢!还是先赌一局赢了再去烧烟吧!”
背子客这次是有预谋而来,知道硬碰硬打不过来家,这次就是要用鸦片这杆枪对准来家的人开火。可来家大少爷却浑然不觉;来大少爷爱赌成性、爱抽鸦片正好成了他们的靶子。只要染上这两项嗜好、拿住来福的弱点施计,足可让来氏家败人亡。而罗氏之仇便不愁不报。
来大少爷出门从不带多的钱,多则二十吊,赌完若赢了便好,输了便再找人借;再输了凭他的手段将别人的钱从桌子上刨进衣兜里便要走路。
赢钱多的时候,赢了的人也不会在乎,便让来福拿走。可遇到一毛不拔的罗家人他便不干了,无论如何咽不下这口气,输了不给钱想走没门。久而久之,赌场的人都知道他来福的霸道。
唯独罗家人见来大少爷今日先要赌一把,便纷纷围了上来。赌了不过三局,大少爷的手气太差,手头仅有的二十吊钱便已输光。于是,便伸手向一个名叫罗梅子的人开口借钱。
且说罗梅子正是石砫人,应是罗头人专门派来寻机报复的人,其实是设局要等待机会收拾来家的人。这次终于逮到了机会。
平素来他本是只进不出一毛不拔的人,背子客本来就想赢来家人的钱,可他来福却反过来开口向罗梅子借。
但罗梅子又知道来大少爷一惯霸道,把钱借给他等于把钱甩进了大河里,此时怎肯借钱与他?大少爷并不说什么,借不动钱,只好在一旁观看着别人赌钱。此时的罗梅子手气极好,不到一盏茶的工夫,便赢了数百吊钱堆在胸前。
罗梅子没给来大少爷借钱,来大少爷心中早已对罗梅子不满,见他胸前赢了一大堆钱,便伸开双手从旁边一阵抓拿,将钱捞到了自己的衣兜里。罗梅子见收拾来大少爷的机会到了,便大冒其火,揪住来大少爷便打。又过来好几个同伙围住来大少爷大打出手。
本来,来大少爷输了就有火气,正好这火气没出处,此时就想拿他们出出气。
罗梅子虽是练家子,由于长期抽鸦片,在外还嫖女人等,早已把身子淘空。一把瘦骨嶙峋的身子,怎经得住彪悍的来大少爷拳打脚踢?其余人也被来大少爷打得东倒西歪,赌场一片混乱。来大少爷趁势再捞一把,拿着赌桌上的钱便扬长而去。
罗梅子仇未报反而吃了亏,虽然他当时战败跑掉,但他心中报仇的怒火越发旺盛。他并没走远,见来大少走后,却又回到赌场中。看来走明路硬拼实在是雪不了恨;明的报仇不行,今后笃定只能来暗的了。
且说来大少打败罗梅子走了后,风过去雨也过了,大少爷回家待了几天后,免不了寂寞,心中又想着上街寻乐趣。他很自信地来到他曾经吞云吐雾的老地方。还好,罗梅子那帮人见来大少爷到来便躲开了。来福照旧过完烟瘾,想着再去赌一把。
只见这时赌场里正热闹着,他便挤进人堆中,用上次抢来的钱做本钱开始了豪赌。旁边有认识他的赌徒们,见了他来便躲开溜了,只剩下一些不了解他的仍旧押着宝。
在经过几轮回合后,大少爷运气太差,仍旧成了输家,而且身上的钱输得只剩下几个铜板了。他还想着把输掉的钱再赢回来,便不舍地最后下了赌注。
此时只见来少爷他汗流满面,神情专注,两眼紧盯着庄家的那两只摇着骰子的双手……
正当来大少爷聚精会神专注时,没提防到身后悄悄地围上了一群背子客;其中一人正是罗梅子,他偷偷举起了斧头,朝着赌兴正浓的来大少爷头上猛地砍下去。
来大少爷背对危险,他的注意力却全集中在赌局中,哪里想到会有人前来暗算?在这猝不及防之下,脑袋没有斧头硬,来大少爷头上顿时鲜血直冒、身子随即向后倒去。
赌局里见杀死了人,在场人顿时散去,纷纷离开了这是非之地。罗梅子见报仇成功,早已逃得不知去向,只剩下老板大惊失色,慌张地前来试看究竟。见来大少爷身体在动弹还没断气,连忙将他送到医馆处紧急施救……
当来老爷与夫人毛氏得知儿子在高升站被杀的消息,及时赶来,只见儿子不省人事伤势严重,还正在抢救中。结果血是止住了,可从此人已昏迷不醒。
毛氏夫人没有了往日的女汉子气概,见儿子如此模样,止不住嚎啕哭诉:“是妈妈没把你管教好,让你好赌成性、一贯逞强称霸、在外惹事生非,才引来杀身之祸……”
来大少爷一直不醒人事,过了好几天不见好转,只怕是时日不多了,只好接回坎子坪家里。之后他的伤势逐渐恶化,听说谁的医术高明便请来医治,请来若干医生终是摇头而去。
大少爷处在重度昏迷中,妈妈在旁哭喊他也不理睬;妻子在旁哭喊他也醒不来;刚生下的儿子才个多月还不会说话,让他的哭声对着爸爸的耳朵也唤不醒他。终于没熬过五天,大少爷便一命呜呼离开了人世。
人死了不能白死,他是在没有反抗之下被人背后暗下毒手杀死的。杀人偿命天经地义,来家将罗梅子吿到了县衙。县衙也曾秉公执法,判定罗梅子犯故意杀人罪;应该承担死者一应医疗丧葬费用。杀人抵命,必须将杀人犯罗梅子抓住绳之以法。
杀人抵命是历朝历代法典中的根本刑法,罗梅子杀了人也必当抵命。可是,自从罗梅子杀了来福后,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县衙经过各处,以及他的老家石砫县缉拿,连罗梅子的影子也没找着。在动乱年代土匪盛行,他随便藏进哪个角落,连官府也拿他没办法。这个杀人犯罗梅子从此消声匿迹。
从此寅老爷经不住丧失儿子之痛,便一蹶不振。儿子的惨死给他带来重大打击,每天他再也不去大桑树下晨练了。他不思茶饭,只是每天早上来到儿子的坟旁伫立良久。
渐渐地,他变成了另一个人。五十多岁的人,没几天工夫头发全白了。来老爷沉浸在悲哀中,在他心中实在想不开,为什么噩耗会与我来家过不去?轮到他与儿子这两代人偏偏就又成了单传?两个儿子中现在又只留下了一个,这是天意惩罚,还是行善积徳不够?我来家为什么遭此厄运?他怎么也想不明白。
白发人送走了黑发人,他开始整天唉声叹气,后来竟自没任何表情了。来老爷患上了抑郁症,渐渐地他消瘦了,强健的体质变成了瘦弱的老头;昔日的红光满面已成了灰暗颓废的容颜。儿子之死这个结他怎么也打不开,身体逐渐垮掉。
毛夫人见老爷一蹶不振,唯恐他有个三长两短,便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强装硬朗地劝导老爷,莫把身体怄坏了,没了大儿子不能再没了老爷;只要老爷不倒,咱来家还有小儿子,还有小孙子,他们就是希望。
说完,又将还未满半岁的小孙子抱来让老爷看。来老爷看着孙子说道:“爷爷活不了几天了,希望孙子长大后别学你老子来福,将来好好读圣贤书,多学点积福积德的道理……”
大儿子的惨死对来家打击太大,来老爷终是陷入痛苦中不能自拔,一场大病使他倒在床上,眼看是水米不沾,夫人的劝导对他没起到半点作用。
后来请了许多有名望的医生拿他这病也没办法。十多天以后,最后一位医生把夫人叫到一边说道:“来老爷已病入膏肓,这世上没有能救他的神丹妙药了,快准备后事吧!”
来老爷刚满五十六岁,死了连寿木都没现成的。夫人含着泪悲戚地说道:“他生前每天早上是与那大桑树作伴,就把大桑树作为他的棺材木;在生时他陪大桑树,死了就让大桑树永久地陪着他吧!”
再请地师看了一观风水福地。地师几经寻找,寻到了一观名曰五龙归位之地,在天还未亮的早上,来老爷被众家族与乡邻闹闹热热地送上山安葬。
短短不到一年时间,原是风光无限的来家连走了两个大男人,真是塌了天。毛夫人先是送走了儿子,然后又送走了丈夫,这对她的打击太大了。眼看着两个活生生的男人转瞬间便没了,心中那份难过实难形容。
她没有嚎啕大哭,从此再没有了笑容,成天闷闷不乐,渐渐地也病患缠身。一天,她把二儿子叫到膝前说道:“我们来家现在没有多的人丁了,你们这一辈就剩下你和妹妹,今天无论如何让她回来看看娘。”
大概毛夫人认为幺女儿碧慧还算个明白人,所以,心中的许多话只能说与她知道。
但碧慧已嫁到吴家去了不到一年,刚送完父亲,又听说妈妈病了,急急地前来看望娘亲。
夫人见了女儿碧慧说道:“老爷刚走不久,为娘的可能也不久于人世。只有女儿我不担心,最担心的是你二哥来煜和你那未满半岁的侄子来局,恁们点大个人就没了老子;你是她唯一的孃孃(姑妈),所以我把你叫来。你大哥就只有这么一根独苗,延续香火传宗接代就指望他了。后面的事谁也不晓得,万不得已,他将来长大,你要告诉他,上辈人对他的期望;你要给他娶妻生子,好好的将来家的香火延续下去。
“还有,我来家近些年干了许多不该干的事,卖糍粑风波就是最大的败笔,最大的缺徳事,坐在坎子坪像坐垭口的土匪;打进打出、仗势欺人、对客人像对待土匪。
“因为失去了做生意的信誉,这是败家败业的最大缺陷。等以后孙子大了,你要说给他听,绝不要学他老子抽鸦片、赌钱、抢掠称霸。常言说,强中更有强中手,恶人终受恶人磨。你大哥在外若还不是一手遮天,处处欺负别人,他怎么会被别人杀害哟!那是来家出的个大报因,你说他啷们不死在别人手里嘛!”
碧慧听罢妈妈一席话,深深懂得她此时对来氏后裔的担忧。于是安慰妈妈说道:“妈,你好好养病,过去的事就别提了。弹琴费指甲,说话费精神。这些话爸也曾经对我说过许多,您二老说的我都记在心里的。等您的病好了再……”
不等碧慧说完,毛夫人打断她的话喘着气说道:“你给我记好,你爸和我这些话是在给后人的警醒,是来家兴衰的根源,是铁的教训。你不给那些后人讲到,会害了他们。来家将来还会穿钉鞋走老路,还会重蹈覆辙。不汲取教训,来家的事还没完;不难预计我死了以后,这个家还会继续败下去。
“常言说:成家犹如针挑土,败家好似水推沙。你看得到的。只有让他们知道上几辈人是啷们败家的,啷们丧命的,才能使他们认识到如何做个好人、善人,如何善待别人。
“哎!我也没读过书,说不到节点上,你就把来家上两辈人经过的事讲给他们听,以后自然有人明白……”
“妈,您别说了,我明白您的意思。这个家还有二哥撑着,您就放心吧!”
“别提你二哥了,你看他一天有几个时候待在家里干正经事?成天好逸恶劳,我死了以后还不知他会干出些什么事呢!我只是把希望寄托在孙子辈身上了。”
人将死其言也善。毛夫人此时想到了儿子的恶行、坏行为,不能再让后一代继续下去,不能以势压人、强食弱肉、嗜赌成性、吸食毒品。所以,要把来家的死人败家的根源找出来,作为反面教训;让来氏后人从败家的事例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重新树起立善、立德为家风;与人为善、和睦相处日子才过得安稳。
当然,她没文化,她并不知道仁义礼智信为何物,她以为后人定能知道她的那份苦心;定会总结出如何立家立徳,让来家正常地生活在社会的当下。毛夫人本来还有许多话要说,可阎王不让她讲了,她渐渐地闭上了眼睛。
毛夫人也走了,来家这块天塌定了。毛夫人在生时看准了。没说错,来煜后来被当地人称为煜老爷。二公子并没汲取教训,平日里仍像大哥来福一般,自恃有武艺在身,走到哪里便不惧怕别人,遇到不耐烦的事只要大吼一声,所有在场的人便靡风息静。
所以来煜他又是败家的货色。他也像他哥来福一样,成天不务正业、不理家事。整天沉迷于赌场,戏园,也染上了鸦片瘾。
由于整天坐吃山空,不到十年里,将田产家业房产卖光吃光。庄上的长年们见来家没有希望,便也各自散了,各自寻找生路去了。
来二公子不学无术,不善经营打理,自己结婚二十年只养了两个女儿,勉强将女儿还未养大成人,便嫁给了很远的人家做童养媳。
二公子带着侄儿来局开始过着穷日子,随着时光的流逝,侄儿在穷困中慢慢地长大成人。“屋檐水点点滴,依然滴在旧窝池。”侄儿来局竟然学着叔叔来煜那些不成器、不顾家的脾气,整日里不读书,跟着叔叔在街上鬼混。
姑姑碧慧见侄子成人了,只见侄儿真的跟着二哥学起了坏脾气,便不忘妈妈毛夫人的叮嘱,要为侄儿找个媳妇传宗接代;让他火石烙脚背,到时以为他才会改过自新。
可侄儿也不求上进、成天鬼混,有谁肯嫁给他?嫁给他了会倒八辈子霉。思来想去,不若为他寻找一个能管得住他的女人。如果老天有眼遇上这样的媳妇,方能使来局走上正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姑姑的努力下,看中了我的奶奶。终于为来局娶了一个又勤劳又会打算的精明媳妇。从此来局在温柔乡度过了几年,还生了个儿子有三岁了。
这时期已是民国初年。叔叔来煜将仅有的房屋卖光吃光,寄居在破庙里,他在穷困潦倒中过世了。剩下来局三爷儿身无分文,实在过不下去,只好随同媳妇回娘家开始了寄居生活。
可来局待不惯在丈母娘家的寄居生活,打着歪主意成天又开始了鬼混,不是吸鸦片便是赌博。
有一天,来局在街上赌博中输光了,连身上衣服也输掉了,无法在外住下去,这才回到了丈人家。这回媳妇可真的气疯了,无论如何不让他进屋;若要进屋除非自己有房子、有铜板,否则从此别再回来。
来局也真有个性,不好意思便再没踏进丈人家的门坎;从此不知所终——从那晚离开后,就再也没回来。可来氏仍然留下一点血脉,从此开始了新的延续。
留下的血脉从此跟着私熟先生读书认字,学孔孟之书……这个人就是我父亲。
我父亲将故事讲到这里,便说起了他自己的往事。他对读书并没有多大认识,也没有功名利禄的概念。后来读了三四年就停学了,毕竟就是娘儿俩寄居在外公外婆家,本来就没钱,不读书也罢。他心里开始萌生怎样赚钱,只要不干坏事,我奶奶就顺着他。至此,他一门心思做起了生意,度过了前半生。
可是,他后来才彻底认识到,一个人没文化干什么都吃亏。他做了半世生意,后来仍就穷困到头,忙死忙活也不如人家拿笔杆子的过得安稳。难怪孔夫子说“学而优则仕”。反过来不学什么都不是。
所以,父亲现在对儿子这一代要求十分严格,儿子的学习差了,他是那么着急。在他心中,总思考着,无论如何也要送几个学生出去才是出路。
所以在父亲心目中,我和弟弟不管是否是读书的料,也必须要读书,这是他唯一的希望。
我后来才明白,这是他为什么要乐于给我们讲家史的原因;正是为了我们将来不再像祖辈的行为,不走他们的老路,让我们将来成为走正道、有本领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