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悬疑武幻>贞观轶事>第五十一章 奉旨成婚

第五十一章 奉旨成婚

作品名称:贞观轶事      作者:秦枪      发布时间:2025-02-28 08:48:27      字数:3637

  “朕曾应允为爱卿与何风致赐婚,虽朝野尽知,却也并无明旨。爱卿居于李府多有尴尬。朕知你与李府上下相处甚好,今下明旨赐婚,想来并无不妥。你可接受?”
  李世民重提赐婚之事,秦歌知道,再也无法推脱了。索性爽快答应。
  “谢主隆恩。只是,何风致不在朝堂,又值李睦然骤逝,臣忧其难以接旨。”
  “秦爱卿何言何风致不在朝堂耶?莫非爱卿忘记,朕曾当面赐他逍遥郎之职?”李世民忽然面带笑容,调侃道,“朕听闻李睦然去后何风致憾哭如雷、情动天地,又说又唱的,咬牙切齿,誓言与朕不共戴天。然回到三水瓦舍,甘巧儿一番安慰、殷勤伺候,只一日便欢天喜地,一切如常,做人何以如此无心肝耶?”
  “回陛下:疯子为人,绝不拖泥带水。天大的事浑然不在心上,再亲的人,生死亦能坦然面对。惊雷中可酣睡,权贵前多自傲,其行虽放荡不羁,然忠义廉耻从不敢忘。虽非君子,实乃性情中人。还望陛下明察。若有唐突,还请陛下宽宥。”
  “爱卿多虑了。在朕看来,若为其友,必是真人,朕无缘耶。”李世民似有遗憾,“朕赐婚之事,你可告知逍遥郎,接受与否,均不失赐婚之恩。”
  秦歌看到了一位慈祥的老人、看到了一位宽容的君王,不禁感动:“臣代何疯子感谢陛下洪恩,明日自当亲自上门宣旨。”
  
  秦歌来到三水瓦舍,刚进门就看到何疯子眼上蒙着一条黑布,两手前伸,微微弯腰,正在摸索而行。而甘巧儿却在他身边数步,嬉笑闪避、挑逗不已。二人玩的投入,浑然不知秦歌已来到身边。秦歌十分生气,大吼一声:“疯子!”只惊得何疯子浑身一抖、甘巧儿悚然色变。
  何疯子拉下黑布条,见是秦歌,埋怨道:“煞风景!玩的好好的,坏人兴致。说,这次又是啥事?”
  “皇上已下明旨,为你我赐婚。早点准备,咱俩一起拜堂。”
  何疯子面露不屑:“谁稀罕他赐婚!仪式繁琐、一板一眼地做给人看,彰显的是他的君恩、上演的是木鱼猴戏。我与巧儿柔情蜜意,说不定哪一刻就激情澎湃、难以自控、烈火干柴、情不自禁就匆匆入洞房了。这叫性之使然、水到渠成,秉承本性、浑然天成!岂不强过他那惺惺做戏?巧儿,你说呢?”
  甘巧儿看一眼秦歌,有些胆怯。面对何疯子做羞怯状,丝帕掩口,半转身、微低头,细声细语地说:“女孩儿家怎能当面诉说这等羞人事?巧儿惶恐,但凭何郎做主。”
  见其扭捏作态,秦歌极为厌憎。索性直击要害:“如今李泰已失势,被贬为地方官吏,恐怕是再难返京了。皇上赐婚,当是一种天大的保护。你若拒绝,皇上毫发无伤。只是若有人觊觎这诺大豪宅强行霸占,或是出门被人欺负,亦或是谋生之路被人有意阻断,恐怕到时伸冤都难。”
  何疯子尚在思索,甘巧儿慌忙答道:“皇上赐婚自是好事,何郎只是发发牢骚而已,并未断然拒绝。既然皇上有此美意、也是老人家一桩未了心愿,怎叫人忍心拒绝?”
  何疯子想通了个中厉害,忙不迭应允:“对对对,赐婚就赐婚,给他个面子,谁让他号称明君呢。只是不能只动动嘴皮子完事。作为一代明君,怎么也得出点儿血、赏赐个万儿八千两的黄金白银吧?否则,谁耐烦陪他玩!”
  “开了眼了,你俩真是绝配。”
  何疯子才不吃亏呢:“两根木头,你与李宸颖也是绝配!”
  
  李世民身体日渐衰弱,若无大事,轻易不上朝了。即使上朝,亦是匆匆处理国事,尽快回到含风殿歇息。那日上朝,长孙无忌奏曰:“自濮阳王李泰治理东莱郡,短短数月,百姓安居、士子归心,可谓功绩显著。以臣愚见,濮王历练已成,当论功进爵、召回京师。”
  李世民面有不悦:“以朕看来,东莱郡王虽有功绩,然多是其师礼部尚书王珪及随行诸臣出谋划策、协力同心之功,算不得历练已成。今东莱郡既已治理有序,当召回王珪颐养天年。东莱郡王身边诸臣亦当论功行赏,着吏部拟定品阶,分别独自履新。濮王李泰,此后当独当一面,再履新职。朕闻均州陨乡县积贫数年,百姓常以草根树皮充饥,生活苦不堪言。着东莱郡王李泰即刻赶赴陨乡县,单骑上任,改封顺阳王。拟旨吧!”
  上官仪出班应道:“臣领旨。”
  秦歌暗自叹息:遣散李泰身边辅助之人,独自任职荒僻之地,远离朝堂,此后李泰即使有贪天之念,再难聚拢人才,亦无兴风作浪之可能。可以说,李泰的政治生命已经终结了。
  
  大婚当日,太子李治奉皇帝李世民之命,代为传诏。
  李府之内已是人满为患。秦歌、李宸颖跪于前,旁边是何疯子与甘巧儿。李夫人携幼子李平成跪于侧端,旁边是甘掌柜和儿子甘遂。秦管家带领全部仆役婢女跪于后,其旁是何校尉带着十多位护院兵丁。宾客有秦直道、尉迟猛,程处弼、水如龙等。
  “谏议郎秦歌、田农官李宸颖接旨。”李治含笑宣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闻武昌郡公李君羡之女李宸颖貌美聪慧、温婉贤淑,德才兼备、品行端庄,孝悌忠心,特赐婚于谏议郎秦歌。望夫妻和睦,匡扶社稷,即日成婚。钦此。”
  秦歌接旨,与李宸颖双双叩首谢恩。李夫人与阖府人员齐叩谢恩。
  “逍遥郎何风致、濮王义妹甘巧儿接旨。”李治看到二人喜形于色、急不可待的样子差点笑喷。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濮王义妹甘巧儿,为人乖巧伶俐,博闻强记,尤善音律,性能审时度势、取舍有当。特赐婚于逍遥郎何风致为妻。还望造福社稷、不负圣望。钦此。”
  何疯子叩首时双手拍地:“谢主隆恩。”喜滋滋接过圣旨。再看甘巧儿,叩首谢恩之后却并无喜色。何疯子猜她是没见过大世面。秦歌却在李治宣读诏书、读到“濮王义妹”时清清楚楚看到了甘巧儿失望的目光。
  “她期望值更高。”
  礼成之后众人祝贺。
  李治满面喜庆,行师徒之礼:“为善恭贺师长与师娘成婚。”
  秦歌正色道:“太子万不可如此称呼!人有尊卑,臣只是陛下与太子的辅臣,只有尽心辅佐之责,而无托大恃师之心。”
  “师长过虑。为善诚心祝贺。”
  秦歌与李宸颖再次谢过。
  何疯子一把搬过李治肩头,直戳戳问道:“贺礼呢?不会就是一纸诏书吧?民间百姓贺喜也不会只说好话、分文无舍。”
  李治笑道:“逍遥郎稍安勿躁,陛下赐婚怎会没有贺礼?陛下说了:‘何风致游戏人间,缺的只是银子,多赏赐他些就是了。’故而——”
  “多少?”何疯子声音都打颤了。
  “抬进来。”
  十六军汉哼哧哼哧抬进来八个大箱子。抽杠解绳,站立一旁。
  “打开。”
  军汉逐一打开木箱,两箱金子、两箱银子,两箱书画、两箱首饰衣物。
  “陛下旨意:两家各半。”
  何疯子充耳不闻,指使仆役将自己那一半先搬上车。回头对秦歌说:“你绝顶清高,又不爱财,廉名远播,那是人人都敬仰的。再说你夫妻二人皆有俸禄,四品七品的,啧啧,国家公务员啊。理当书香盈室,远离铜臭,藏以黄白之物徒增贪念,拿回去还占地方。不若我先替你保管,损耗会及时报与你知,保管费就不收你的了。”说着话,指挥仆役将另外两箱金银往车上搬。仆役不敢动手,只是看着秦歌,等待示下。
  “给他吧,他有用。”
  不料何疯子得寸进尺,企图将八个木箱尽数搬走。这下不但李治怒了,众人皆怒。秦歌不愿起冲突,含笑规劝:“总得给我们夫妻留下两箱吧?”
  甘巧儿不识货,又怕动了众怒,指着一箱首饰衣物、一箱书画,说:“留下这两箱,何郎处事一向公平,不是那贪念炙盛不懂礼数之人。留下两箱以示情意,如此皆大欢喜。”
  何疯子理直气壮地辩解:“皇上都知道我缺银子,叮嘱尔等多赏赐我,又没指明数量。若完全平分,何来多赏赐?岂不是抗旨?我理解,陛下的意思是尽我索取!这是皇恩浩荡、何疯子遵旨抬银子。”
  众皆沉默。
  李治近前从怀中拿出一封信,低声说:“父王一再叮嘱,此信逍遥郎回到三水瓦舍后再行拆阅,务必照信中所嘱行事,不得有误。”
  何疯子想也不想,刺啦一声拆开了信,只看了一眼,脸就气成了猪肝色,碍于眼前皆是李世民亲信,硬生生咽下了满腹骂词。将信揣进怀里,仰天长叹:“我说怎会有如此好心,原来是‘图穷匕首见’啊。这哪是赐婚,分明是追魂!”白了众人一眼,大声吼道,“回三水瓦舍!”
  李治微感吃惊:“还没拜堂呢!”
  何疯子也不含糊,扯过巧儿,说:“来来来,跪下,面朝南,一拜天地。”一个头磕到地上,何疯子说:“你我孤身,此地无亲生父母,幸得甘老丈收留,二拜高堂,那就是甘老丈了。叩头。二拜高堂。”扯过甘巧儿,对着甘掌柜一个头磕了下去。慌得甘掌柜不知所措。“下来是夫妻对拜。你我同气相连,相识于不得志时,此刻成婚,天随人愿,理当互敬!来。”说完,与甘巧儿相对叩头。感动得甘巧儿热泪盈眶。何疯子大声说:“礼成!自此刻起,你我就是夫妻了。娘子,上轿。岳丈大人、大舅哥,咱一家人欢天喜地回三水瓦舍闹房去也。”
  何疯子自导自演,一众人等瞠目结舌。
  何疯子旁若无人,带着自家人出门而去。甘巧儿不知何疯子因何生气,但看到满车金银财宝,掩不住满心欢喜。随手扣上红盖头钻进了花轿。到的门外,何疯子蹬上马石、跨枣红马,一身新郎官装束,趾高气扬骑着高头大马缓缓而行。那封信压得他心里沉甸甸的,一路都在盘算着如何应对李世民。铜锣开道,“奉旨成婚”的招牌格外醒目,迎亲队伍吹吹打打,赶着装满御赐财富的大车,浩浩荡荡回三水瓦舍去了。
  李治目送何疯子离去,心中并不平静。临来前李世民曾对他说:“如若何疯子贪财,强行抢夺金银,你可由他。在他离去前可将此信给他;若他不贪财,与谏议郎平分朕所赐之物,这封信就不要给他了。”
  李治并不知道信的内容,他也不理解李世民的用意,只是皱着眉头目送何疯子一行离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