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兵败投秦王
作品名称:李元芳之身世 作者:蓝色光影 发布时间:2025-02-28 10:49:45 字数:4471
11.兵败投秦王
时光飞驰而过,转眼到了春暖花开的四月初。瓦岗军依然将洛阳紧紧围困,丝毫没有撤军的迹象,大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之势。
尽管定量一减再减,洛阳城中的粮草也勉强只能再支撑半个月,援军还没半点影子,已经出现了守城的士兵被活活饿死的情况,王世充急得快要吐血。
隋大业14年(公元618年)四月十五日,从江都传来消息:宇文化及统率骁果军发动兵变,已于四月十一日将隋炀帝勒死在江都行宫中,自任监国,接管了朝政。目前已率领他的骁果军15万人一路向西而来,准备取道洛阳返回长安。(因为他手下的骁果军绝大多数将士都是陕西人,思乡心切。)其前锋3万铁骑,在其儿子——号称“天下无敌”的宇文成都统领下,已经越过虎牢关抵近荥阳。不出两日,宇文成都就会抵达洛阳城下。
闻此消息,王世充欣喜如狂,如释重负地长长出了一口气,大吼一声:天助我也!洛阳有救了!
消息传来,李密和军师徐茂公紧急召集诸将商议对策。
李如珪提出自己的意见:将我军主力撤往邙山方向,保存实力,并确保兴洛仓粮仓的安全,将通向洛阳的大道让出,暂且避开宇文化及骁果军的锋芒,让宇文化及进入东都洛阳与王世充会合。王世充和宇文化及向来就有一些矛盾,这两只老虎处在一起,久了必会产生新的矛盾,等他们矛盾激化发生内斗两败俱伤之时,我军再坐收渔翁之利。到那时再取洛阳也不迟。
众将也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徐茂公轻捻胡须,微笑地对李密说:“主公!在下觉得如珪兄弟的建议可以考虑,不知您意下如何?”
哪知李密脸一沉,一点也不给徐茂公面子,很不高兴地说道:“军师不必再多说,吾意已决!我军已围困洛阳三个月,眼看就要得手,如今要是撤围而去,岂不前功尽弃?再说宇文化及那弑君的恶贼,人人得而诛之,岂能放过他?待我攻破洛阳,收拾了王世充,回头再灭他宇文化及,正好树立我瓦岗军的威名,受天下人的拥戴。这等天大的好事岂能错过?传令!明日诸位将领全力进攻,务必明日内破城,生擒王世充!探马随时报告宇文化及骁果军的动向。”
徐茂公和众将深知李密的脾气,便不好再说什么,默默地各自回去做明天攻城的准备。
四月十六日清晨,李密亲临一线督战,瓦岗军经过一番调整后,开始重点对洛阳城的东门发起了新一轮的猛烈攻击。
异常惨烈的攻城大战从早晨进行到下午未时,瓦岗军不顾伤亡,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
隋军拼死抵抗,双方都死伤惨重,瓦岗军还是未能攻破洛阳,亲自指挥攻城的李密急得直跺脚,气得破口大骂攻城将士的无能。
正在这时,探马给李密带来一个很不幸的消息:宇文成都统领的骁果军3万铁骑突袭了兴洛仓,守仓的瓦岗军将领裴庆虎和副将均已死于宇文成都的鎏金镗下,手下2万守军已土崩瓦解。宇文成都的3万铁骑正沿邙山山道直奔洛阳而来,宇文化及的大队人马从荥阳直往洛阳杀来,距宇文成都的前锋已不到半日路程。
这个消息令李密怒火中烧,眼看洛阳即将攻下,自己的霸业就要实现,却突然出现宇文化及这个幺蛾子;更为可恨的是宇文化及的儿子宇文成都竟然抄了自己的后路,偷袭了兴洛仓!这就意味着瓦岗军的粮草供给将中断,没有了粮草这仗还怎么打?不行!必须打败宇文成都,击败宇文化及的骁果军。他发誓要灭了骁果军,将宇文化及父子碎尸万段,夺回粮仓,方解心头之恨!
于是李密传令:立即停止攻城,休整一晚,明日一早辰时从洛阳撤围。李如珪、秦琼、程咬金率军6万作为先锋,直插邙山,拦住宇文成都。我率主力随后跟进,我要灭了宇文化及父子。单雄信、裴仁基率4万人马断后,防止王世充从洛阳城出来偷袭我军后路。
经过急行军,上午刚到巳时,李如珪、秦琼、程咬金率领的6万瓦岗军在洛阳以东约四十里的地方和宇文成都的3万铁骑遭遇了。
这里方圆几十里一马平川。
远远望见烟尘滚滚,大批瓦岗军杀奔过来,宇文成都立刻下令排好阵势,准备迎战。
只见身长6尺多,英俊潇洒,身材魁梧的宇文成都一人突前,头戴双凤金盔,身穿黄金锁子甲,身披红色战袍,手中是一把100多斤重的凤翅鎏金镗,威风八面。
胯下坐骑是一匹名为“千里火龙驹”火红色战马,像一团烈焰,十分耀眼。
宇文成都微仰着头,很是不屑地望着飞奔过来的瓦岗军。他身后书有“天下无敌”四个字的一面大旗在风中猛烈地舞动着,像是在向瓦岗军招手:有不服的上来挑战啊!
李如珪、秦琼、程咬金见隋军已经列好了阵势,也传令整队迎战。随着令旗一挥,瓦岗军也迅疾列好阵型,准备厮杀。
双方瞬间都静了下来,战场出现了片刻的宁静,静得每个人都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声,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战马也停止了嘶鸣,乖乖地静静地伫立着,等待着主人的一声命令。
双方相隔约五六百步,静静地对峙着,这气氛静得可怕,笼罩着可怕的杀气,它是腥风血雨的风暴来临之前的宁静。
程咬金远远望见宇文成都,心中早已按捺不住了,冲李如珪、秦琼大吼一声:“兄弟们,你们先歇会儿,我去会会这宇文小儿!”
话音未落,已纵马直奔宇文成都而去。他冲宇文成都大吼一声:“宇文小儿,你程爷爷来会会你!”
宇文成都嘴角露出一丝轻蔑的笑容,嘴里蹦出几个字:“哼!鼠辈也敢猖狂!”然后不慌不忙地拍马迎战程咬金。
程咬金快马冲到宇文成都面前,使出他最拿手的看家本领“三板斧”,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那柄开山大斧舞得虎虎生风,分别向宇文成都的头、胸和后背迅猛地砍去,恨不得一下子就被宇文成都劈于马下。
对很多人来说,这势大力沉、凶猛无比的三招,是要命的杀招,难以抵挡。然而,宇文成都是何等样的人物?什么场面没见过?在他面前,程咬金最拿手的这三大杀招简直就是小儿科!都被他轻巧地闪身躲过,招招落空!
宇文成都很是悠闲地用手轻轻弹了弹战袍上的灰尘,嘴角仍是冷笑,很是不屑地看了一眼程咬金。那眼神仿佛在说:还有哪些本事?尽管使出来!本公子今天兴致好,就陪你玩玩儿。
程咬金大吃一惊,有点冒冷汗:这种情况还从来没有遇到过!他有些慌了神,手中舞动的大斧明显乱了节奏。
是啊!他面对的毕竟是名满天下的宇文成都!论武艺,程咬金和宇文成都差得可不是一点点,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还没等程咬金反应过来,宇文成都手臂猛地一挥,用力一扫,手中的鎏金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往程咬金的头部扫来,宇文成都还只用了七八成力气。
程咬金心知不好,慌忙双手举斧来挡。
只听“当!”的一声巨响,电光火石一般,双方兵器猛烈撞在一起,火星飞溅。程咬金顿感右手虎口处一阵剧痛。原来虎口处已被震裂!手中那把开山大斧差点脱手,程咬金忍痛逃回。
宇文成都哈哈狂笑,甚是得意,勒住缰绳,也不追赶。
见程咬金不敌,秦琼早已策马接应,挥动双锏直取宇文成都。
一开始,宇文成都还有些轻敌,觉得来人的本事也就和程咬金差不多,随随便便就可对付。可是,随着双方你来我往的缠斗,二十余回合之后,竟然不分胜负。宇文成都心里寻思道:此人是谁?竟能与我战平二十余合?平常之人连我一招都接不住,看来此人也非等闲之辈。他不得不对此人刮目相看。
于是,宇文成都拿出自己的全套本事,手中的那把凤翅鎏金镗在秦琼面前舞得眼花缭乱。说实话,秦琼的武艺和宇文成都相比,还是稍微有点差距的,再加上宇文成都手中的凤翅鎏金镗势大力沉、变幻莫测,手持镀金双锏的他渐渐落下风,有些招架不住。
李如珪见势不妙,立刻拍马赶来,挺枪刺向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手下的几员部将见李如珪冲向宇文成都,也策马想奔过来阻拦李如珪,却被宇文成都喝令制止。
李如珪和秦琼二人合力攻向宇文成都,三人紧紧地缠斗在一起。
宇文成都丝毫不慌张,不愧是隋军第一猛将,“天下无敌”的称号也非浪得虚名。100多斤重的鎏金镗在他手里舞得轻松自如、得心应手、神出鬼没、招招致命,秦琼和李如珪好几次都险些被他击中。
李如珪、秦琼二人使尽了浑身解数,在宇文成都面前也没能占到什么便宜,就连名扬天下的秦家“杀手锏”和罗家“回马枪”的杀招,都被宇文成都巧妙化解,没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不到一百回合,李如珪、秦叔宝两人已是大汗淋漓,满脸通红、直喘粗气,苦苦支撑着。而宇文成都只是身体刚刚发热,脸色微红,额头稍稍冒出点汗,气都不怎么喘。他的嘴角边始终挂着一丝自信的微笑。
三人继续缠斗在一起,见久攻不下,宇文成都渐渐失去了耐心,想尽快结束战斗,手中凤翅镏金镗舞得更加有力。突然,宇文成都使出一招“声东击西”,鎏金镗直取李如珪的面部。哪知是虚招!李如珪侧身躲过,宇文成都的鎏金镗却扫向了旁边的秦琼。
秦琼猝不及防,躲闪不及“哎呀!”大叫一声,后背被宇文成都的鎏金镗扫中,背上的护心镜被砸得不成样子。一口鲜血从秦琼口中喷涌而出,差点从马上跌落下来。幸亏里面穿了一层金丝软甲,加上后背的铠甲上还有镶了一块护心镜,才没有伤及性命。
李如珪见状大惊,赶快举枪过来护着秦琼,两人策马奔回己方阵营。
宇文成都大手一挥,早已蓄势待发的骁果军铁骑呼啦啦地掩杀过来。
瓦岗军顿时阵脚大乱,阵型立刻被宇文成都的铁骑冲得七零八落,双方混战在一起,烟尘弥漫。
瓦岗军虽然人数是宇文成都铁骑的两倍,可是瓦岗军的战力已大不如前。也许是因为去年发生的李密与翟让的内斗,让瓦岗军军心早已离散;加上围攻洛阳又让瓦岗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双方混战了一个多时辰,直杀得昏天暗地。在精锐的隋军骁果军铁骑的猛烈冲击下,李如珪、秦琼、程咬金的六万瓦岗军渐渐有些支撑不住。
这时,双方军队的后方都烟尘四起,喊杀声震天,双方都明白:这是各自的援军到了!
宇文化及率骁果军大队人马赶到,李密也率瓦岗军主力杀到。
双方的主力立刻投入到新的混战中,直杀得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地动山摇。
冬日的阳光渐渐西沉,有些惨白的余晖洒落下来,映照着满地的鲜血,更显出此战的惨烈!血腥!
突然,瓦岗军的后面一阵混乱。
原来是王世充、王仁则率洛阳守军倾巢而出,猛攻瓦岗军尾部。负责与单雄信一起断后的裴仁基又率领本部人马临阵倒戈,转投了王世充,与王世充一起合力围攻单雄信。
单雄信独木难支,自己的队伍很快陷入重围。他奋力拼杀,左冲右突,无奈势单力薄,始终没能突围成功,最终力竭被俘。
王世充和裴仁基解决掉了单雄信的后军,李密的瓦岗军主力顿时腹背受敌,形势急转直下。
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的军队士气大振,分别从东西两面更加猛烈地攻击瓦岗军,胜利的天平已倾向隋军。
夜幕渐渐降临,瓦岗军此时已军心涣散,完全失去了斗志。李密和手下主要将领已失去了对军队的有效控制,士兵四下逃散。真是兵败如山倒。
李密见大势已去,痛悔不已,后悔当初没有听从李如珪的建议,才酿成了今日之惨败。
正不知如何是好,李如珪、秦琼、罗成、尉迟恭、程咬金等几位得力干将率领各自的残余人马来到李密的面前,保护着李密和军师徐茂公趁夜色往北突围。
在李如珪、秦琼等人的拼死保护下,李密终于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了重围,摆脱了宇文化及和王世充的追兵。
经过一夜的奔逃,天明时分,疲惫不堪的李密一行人来到了黄河边。
看着身边只还剩下疲惫不堪的不足一万人,李密仰天长叹,30万大军,转眼之间说没就没了,几年辛辛苦苦创下的基业一朝就化为乌有。他悔啊!后悔当初没有听取李如珪的建议,唉!现如今该如何是好?
经过一番短暂商议,大家一致赞同李如珪的意见:立刻西渡黄河,去投奔素有“礼贤下士、广纳人才”之名的秦王李世民。事到如今,李密虽心有不甘,也只好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