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李元芳之身世>10.围攻洛阳

10.围攻洛阳

作品名称:李元芳之身世      作者:蓝色光影      发布时间:2025-02-27 10:25:26      字数:3426

  10.围攻洛阳
  且说李密亲率近30万大军随后赶到了洛阳,立刻下令就地四周扎营,把洛阳四面围得水泄不通。
  闻听李如珪大败王仁则,李密甚为高兴,立刻传令:犒赏李如珪部所有将士,另赏李如珪黄金二百两。明日全军休整一天,养精蓄锐,后天一早同时攻打洛阳的东南西北四门,让隋军顾此失彼,一举拿下东都洛阳。
  在城楼上巡视的王世充见城外密密麻麻的瓦岗军营帐,把洛阳城围了个严严实实,顿感自己10余万兵力和瓦岗叛军的近30万相比实力太悬殊了。
  于是立刻派人连夜潜出城,向还在东都巡游的隋炀帝求救,并派部将率军将城里百姓中的青壮年男子全部征召起来。
  经过一整天的折腾,一共从洛阳百姓中强征了五万余青壮年。王世充下令将这些人全部充实到一线部队中,协助守城。并且下令将城墙附近老百姓的屋子全部拆掉,将拆下来的砖头、石块、木头全部搬运到城墙上,当作防守的武器使用。
  一时间,城墙附近成百上千的老百姓在寒风中声嘶力竭地哀嚎。王世充对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他只关心如何才能守住他的洛阳。
  第三天一早,休整了一天的瓦岗大军,士气高昂。早饭过后不久,按照李密的命令,采用四面开花的战术,李如珪、程咬金、秦琼、王伯当各率领3万大军,分别向洛阳的东、南、西、北四门同时发起强攻,不给隋军喘息之机,李密亲自率主力在后面压阵,随时增援各路。
  随着几声炮响,攻城大战开始了,瓦岗的四路大军像潮水一般攻向洛阳的四门。
  在东门城楼上坐镇的王世充,见瓦岗军蜂拥而至,脸上现出惊慌之色,但片刻的慌乱之后随即恢复了镇定。他手握宝剑,让部下传令下去:全力阻止瓦岗叛军登城,有胆敢后退者立斩不赦!
  只见每道城门外瓦岗军的上百架抛石机一字排开,刚好在隋军的弓箭射程之外。随着一声令下,“哐、哐、哐”,不停地将一块块要命的石头狠狠地砸向四门的城楼和城墙上,不时有被砸中的隋军士兵惨叫着从城墙上滚落下来。
  一队队抬着云梯的瓦岗军敢死队员艰难地越过壕沟后,冒着城上飞来的箭雨奋不顾身地冲向城墙,准备登城。
  为避免误伤己方将士,抛石机停了,瓦岗军的弓箭手快速跟进,掩护攻城将士登城。一时间,飞蝗般的箭雨“嗖、嗖、嗖”地飞向城墙上的隋军。
  隋军的弓箭也不甘示弱,呼呼地往城下招呼,城上的石头、砖块、木头也疯狂地往下砸。
  一时间,城上城下不断有人被击中、倒下,到处是惨叫声,到处是尸体,到处是鲜血。
  双方在洛阳城展开了空前惨烈的攻防大战。
  从早晨一直持续到日落时分,瓦岗军攻势持续了一波又一波,双方将士的尸体在城墙下垒了一层又一层,来不及救治的伤兵在地上哀嚎……瓦岗军总计损失超过一万人,连李如珪、秦琼、程咬金、王伯当等几位身先士卒的主要将领都不同程度地受了伤。
  瓦岗军士气大为受挫,面对这样的结局,原本还自信满满的李密是怎么都没有想到的。这才攻城一天,就有如此巨大的伤亡!面对王世充拼个鱼死网破的架势,他都有点不知所措了。
  在他看来,在他用于攻城的十余万大军四面开花、不停地攻击下,隋军定会顾此失彼,根本无法抵挡。可是,现实给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麾下的瓦岗军压根就没能踏入洛阳城半步,洛阳城依然还牢牢控制在王世充的手里。也许他真的错了,李如珪是对的,自己不应该选择这个时候来攻打洛阳。他太小看了王世充的实力,低估了隋军的抵抗。再这样打下去,瓦岗军损耗不起。
  于是李密把军师徐茂公叫来商议一番后决定:暂且停止攻城,转为偷袭。派敢死队员在后半夜趁守城的隋军睡得最熟的时候,悄悄攀上城墙,然后打开城门,迎接埋伏在城外的大军杀进城去,夺取洛阳。
  于是下令:李如珪立刻从本部人马中挑选200名忠勇之士,携带绳索、铁爪,于后半夜潜入到洛阳东门城墙下,借助铁爪和绳索攀上城墙,干掉守卫东门的隋军官兵,迅速打开城门,埋伏在城外不远处的大军随即杀进城去,攻占洛阳城。
  晚饭后,早已挑选出来的200名忠勇之士早早地在营帐里休息了,静静地等待出发的号令,营帐里弥漫着肃杀之气。
  亥时刚过,早已整装待发的这200人在李如珪和刘三的率领下悄悄往洛阳东门进发了。
  此时,天公还真作美。夜空中没有一颗星星,月亮也不露脸,哪怕是露半张脸。李如珪他们一行人正好借助这浓重的夜色,神不知鬼不觉地潜入到洛阳城墙下实施偷袭。
  寒风呼呼地吹刮着,气温骤降,天寒地冻,滴水成冰。李如珪带着这200人的队伍在暗夜里急行,人人深知此行凶多吉少,但都神色坚毅,毫无惧色。
  不到一盏茶的工夫,李如珪他们在夜色的掩护下,顺利地摸到了洛阳东门的城墙下。四下静悄悄的,城墙上也不见守军巡逻的身影,估计守城的隋军都没想到这么冷的后半夜瓦岗军会来偷袭,一个个早早地进入了梦乡。
  只见李如珪蹲下身子,小声地对身边几个敢死队员说着什么。随后,那几个队员立即各自带着二十多名队员,沿墙根分散开来。为首的几名队员拿出拴了绳索的铁爪在手上挥舞着,然后对准城垛上的豁口,使劲往城墙上一抛。随着铁爪传来的一声闷响,队员用力拽了拽绳索,确认铁钩已勾牢城垛,再静耳一听,没有发现城墙上守军的一丝动静,确认没有惊动守军,这才又依次往上抛其余的铁爪。由于事前已经在铁爪的表面裹了一层软布,所以,铁爪撞击在城垛的砖头上声音并不大。
  就这样如法炮制,已分好组的这200名敢死队员很快作好了攀城的准备。
  随着李如珪轻轻喊了一声:“兄弟们登城!”
  众人拽着绳索奋力开始往上爬,可是,意外发生了:城墙上结了冰!登城的士兵竟然一个个双脚打滑,根本无法往上攀登。李如珪只好下令撤退。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原来,老奸巨猾的王世充担心瓦岗军半夜来偷袭。所以,天刚黑就命令士兵往城墙上大量浇水,利用晚上气温骤降,城墙上未干的水自然就结成了冰。而这一切,瓦岗军竟然毫无察觉!
  李密得知李如珪他们攀城偷袭失败,只好下令撤兵回营。这时他再次想起了当初李如珪反对攻打洛阳的情景,现在觉得李如珪确实很有战略眼光。李如珪的意见是对的,他有些后悔当初没有采纳李如珪的意见。
  不过,一向自视甚高的李密是不会轻易认错的,他丢不起这个面子。
  于是他连夜下令:从明天起,停止攻城,采用长期围城的战略。困死王世充,反正瓦岗军攻下了兴洛仓,有的是粮食。只要围上个三四个月,洛阳城里粮草耗尽,那洛阳就会不攻自破。
  远在江都的隋炀帝接到了王世充的求援奏书,大惊失色,他心里清楚东都对大隋朝的重要性,东都洛阳决不能有失!怎么办?洛阳危在旦夕,必须立刻发兵救援洛阳。
  可是,救援的兵呢?他已是焦头烂额。
  “靠山王”杨林统率的50万大军还远在辽东与高丽人作战,战事正陷于胶着;况且,远水也解不了近渴,根本指望不上。
  太原的唐国公李渊已于去年四月率手下五万人马反叛大隋朝廷,所部前锋在其次子李世民的率领下,已进抵黄河边,兵锋直指西京:长安。
  陕西、河南、安徽、山东一带的大部分兵力,去年都抽调给杨林征讨高丽去了,加上去年裴仁基在虎牢关又折损了10万人马,整个中原一带已无兵可调。
  现在只有这守卫江都的宇文化及的骁果军15万人和守卫江都行宫的东、西羽林卫3万人。
  实在是无兵可调!经过一番权衡,他还是决定要救援东都洛阳的王世充,于是命人传旨:令大隋丞相一品柱国大将军兼骁果军统领宇文化及即刻率所部骁果军15万人星夜兼程,进军洛阳,驰援王世充。
  哪知宇文化及接到圣旨后,竟称病卧床不起,拒不出兵,说是身染重疾,无法成行,要等身体康复之后方能出兵;至于何时康复,那只有老天爷知道。
  现在都火烧眉毛了,宇文化及还给自己来这么一手!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隋炀帝气得暴跳如雷,他明知宇文化及这是装病,可是也拿宇文化及一点办法都没有。
  他心里明白:如今宇文化及手握重兵,又担任宰相,把持朝政,在朝中地位显赫,满朝文武大多都是他宇文化及的亲信,自己名为大隋皇帝,现在又敢把宇文化及怎样呢?
  他也是自食恶果,谁让他篡位以来就一直排斥忠臣,对宇文化及宠信有加,任由宇文化及之流胡作非为呢?
  虽然冬日寒风肆虐,天寒地冻,可是李密的瓦岗军依然没有放松对洛阳的围困,继续对东都洛阳围而不攻。他们有的是粮食,士兵们个个吃得饱穿得暖,每天不用打仗,躺在帐篷里睡大觉,乐得逍遥快活。
  自打派出多批人去江都向隋炀帝求救后,王世充是寝食难安,每天都在城楼上望眼欲穿,盼望东都的援军早点到来。
  城里的粮草一天天减少,他不得不减少士兵每天的口粮。眼见守城的士兵大部分已面带饥色,缩着脖子在呼呼的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他也毫无办法。
  援兵迟迟不见踪影,也不敢派兵攻出去——这无异于以卵击石;更舍不得丢下洛阳突围而去——就算能突围出去,他又能到哪里去落脚?谁又会收留他这个丧家之犬呢?他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