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随军
作品名称:忆海回眸 作者:晨爱 发布时间:2024-09-21 06:26:21 字数:3630
工资调整后不久,调令下来了,我立即办好了随军手续。与此同时,丈夫也从部队回来准备接我娘仨一同前往。夫妻分居多年终于如愿以偿,盼来了相厮相守一家人的永久团圆。这份喜庆无不让我在心底里虔诚感恩,感恩上天对我的眷顾;感恩祖先对我的护佑。
有句话说:风雨过后见彩虹,阳光总在风雨后。人生之路,有苦有甜,甜苦相伴,各有其时。先甜后苦,方知甜之可贵;先苦后甜,更觉甜之不易。回顾多年来,我夫妻鸿雁传书,两心相悦,隔山隔水在生活中互相祝福,互相关心;在工作中共同勉励,不断提高。只字片言虽难表达我们日夜的牵挂之情,相思之苦,但心灵相依却让我们夫妻情越浓;情感相连让我们对儿女的爱越深。这种先苦后甜的感觉让我心花怒放,欣慰无比。我常在心里暗自叮嘱自己,一定要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甜,万分呵护这一心所求的情,更要懂得知福惜福再造福,幸福方能绵延不断永相随。
随军的头天晚上,我心情乱到了极点,平时很少喜欢打牌的我特别想陪父母亲打牌。可父母家的租客们如往常一样,吃了晚饭就早早过来占了位置,除了两个陪我父母亲打牌的还有几个围观的。虽然第二天我就要随军,但由于丈夫在部队早就置办好了一切新的日常用品,我无需收拾什么多的行李。我无所事事围着牌桌转了好几圈,迫切希望父母亲的那两个牌友能有谁让出一个位置来喊我接手。可大家只顾自己玩,等了半天也没一个人发现我的内心世界,更没哪个能理解我那烦躁不安的心情。我多么想乞求:“给我玩几盘吧!”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实在是不好意思开口。平时通情达理总是满面笑容的我一改以往的温柔,顿时马上沉下脸来,板起面孔生闷气。就这样耗着,熬着,熬到夜深我仍没半点睡意,心愿也未能达成。我本不是小肚鸡肠的人,可那天晚上竟然为这点区区小事一夜难眠。
第二天上午,单位派了一辆吉普车准备接送我们到衡阳江东火车站。中饭后,当我们坐上吉普车,司机正准备启动时,站在车旁的母亲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猛地回头急着往屋里走,一边走,一边说:“等一下等一下。”过一会儿,母亲从屋里赶出来,手里拿着我儿女们平时带的银镯子。母亲从车窗外把镯子递到我的手里说:“差点把两个外孙的宝贝忘记了。”母亲常说带银手饰是驱邪保平安的。接过镯子我感动泪下,临行前母亲的这一举动让我深深镌刻在心,至今回忆仍如昨天。
俗话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儿女们大了总要各奔前程,成家立业,不能总是守在父母身边,我亦不例外。以前与丈夫远隔千山万水,没条件在一起,那是没办法。我工作在父母身边,与父母家相依相伴,那是暂时的。如今,我夫妻俩有机会走到一起,这不仅是我的所求,更是父母亲的所愿。看着即将离开的老家,瞅着恩重如山的父母亲,我无比伤感的同时在心里反复提醒自己:放下暂时的不舍,换取未来的幸福。并极力安慰自己:以后常回家看看,就如前屋走到后屋。就这样,我怀着极其复杂的心理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我的老家,离开了养我育我助我几十年的父母亲,跟随丈夫奔向他乡的军营,奔向幸福的未来。
坐在车里,我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想起当母亲知道我要随军时,常见她欣喜的面容上偶尔透过一丝惆怅。空闲时,母亲总不忘抓住机会对我不是叮嘱这就是叮嘱那。口口声声要我:“好好带好两个崽,也要多注意自己的身体,不要饱一餐饿一餐。你常说胃痛就是平时没注意饮食,再忙再忙也不要饿肚子。”
“少年夫妻老来伴,老公老婆带着崽要和和气气过日子,不要争争吵吵吵……”等等,一连串不断的叮咛从母亲嘴里脱口而出。
除此,母亲还要我切记:“煮饭炒菜最好用铁锅,少用铝锅……平时的菜要查干净洗干净,农村卖菜的都是先天晚上把菜放在塘边的水里泡着,怕有蚂蝗巴上面”。
同时,母亲还特别提醒我:“刚出新的蕹菜不要去买吃,头般菜好逗虫,那都是药水喷出来的……”等等等等。
在母亲身边时,我只把母亲的话当做耳边风,左边进右边出,甚至还嫌太唠叨。离开母亲后,我才知道那些叮咛是多么珍贵,那些唠叨是多么不易。有时,真的好想,好想母亲的唠叨再现耳边,哪怕重复千遍万遍,我都不会再嫌啰嗦。它,饱含了母亲对我深厚的爱,体现了母亲对我无尽的牵挂。可,自那以后,我再也无法回到母亲唠叨的日子里,再也聆听不到母亲半句叮咛……
随军路上行程非常顺利,拖儿带女,我们也无心到处去逛,路过广州时顺便逗留了一天,第四天晚上到达了丈夫部队所在的县城。那时,丈夫部队已从广东汕头换防到了广东龙川通衢,晚上九点多钟我们到达了县城长途汽车站。还没下车就远远看见一辆军用吉普车早已等候在一旁,那是丈夫事先与他们后勤处的李处长联系安排好过来接我们的。我们刚下车,司机就立马跑过来准备帮搬东西。
“没什么可搬的,我们什么都没带。”丈夫一边对司机说,一边把一个仅有的行李包递给了司机。
丈夫抱起两岁多的儿子在前面走,我牵着四岁的女儿慢慢在后面跟,丈夫三步并作两步走到吉普车旁边顺手拉开车门,回头对我大声说:“红,带女儿上车。”
结婚后,丈夫不管是写信还是当面从不叫我的全名,只用尾巴一个字代替,我估计这兴许也是军人的作派,图个快捷、省事。为此称呼,曾在原单位惹得与我同宿舍的江室友不少调侃。我听惯了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可同事们听了却认为这是天大的稀奇,江室友更是把此事当做她开心的笑料,在宿舍里有事没事就故意学着我丈夫的腔调大声对我“红啊红啊”地乱叫,引得在场的人捧腹大笑,弄得我尴尬不已,哭笑不得。
不知不觉,一会儿功夫我们就到了部队的新家。天色虽已黢黑,但军营四处却是灯火通明,随军家属住房门前的大坪也是亮如白昼,司机一直把车开到我们家门口。
丈夫所在的炮团后勤处驻扎在一个小山头上,马路都是用沙石铺垫。沿着沙石路面上坡,第一个映入眼帘的便是左边一栋门窗装饰简单的平房,那是丈夫后勤处的办公地方。近前看,每个部门门框上都有一块醒目的标识牌,标识牌上蓝底白字,分别标出“首长”及“某某股”等不同部门的名称。转头朝对面的右边看,大约走下去十来个台阶的地方是后勤处的饭堂,饭堂的门前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篮球场。篮球场旁边种了一排龙眼树和荔枝树,举目望去,那一排果树宛如一道绿色的屏障,微风吹来,树梢婆娑,尽显祖国南大门独特的风貌。哪怕是没挂果的季节仍依稀可闻到一股清新的果香,给人带来一种愉悦的享受。
沿着沙石路往左边上几个台阶,经过后勤处办公室就到了高处的平地,平地上有两栋平房,那是助理员及临时来队探亲家属住的单人房。两栋房子中间宽敞的大坪里有一个长长的沙坑,沙坑的一端装有一个单杆,另一端装有一个双杠。站在平地上朝路边的东面往下看,灌木丛生的半山腰有一条宽宽的马路一直通向随军家属区。从高处的平地沿着沙石路面继续往前走,下一个坡就到了半山腰另一块平地,那,就是我们随军家属区,家属区所有住房也都是平房。
对于那个年代,随军家属的住房可以说是够宽敞够舒适的。每栋房子按大小不一住四户,我们那栋房子每一户都是三室一厨,还外带一个宽走廊。住房门前有一块大坪,大坪虽然也是沙石铺垫,但刮风下雨并不会带来什么污染,倒是经过雨水洗涤后那些隐约可见的鹅卵石犹如一颗颗宝石,半遮半掩露出地面,使得整个大坪更显洁净、美观。随军家属区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都很不错,唯独不理想的就是住房内没有厕所,所有的人共用外面一个公厕。儿女们还小,大小便可以用痰盂和坐便桶,可大人上厕所却是很不方便。在父母家时,父亲为家人们专门砌了一个厕所,虽然每次都靠提水冲洗,但还是很干净卫生的。
“先凑合着吧!到时我想办法在自家住房后面的菜地里砌一个厕所。”丈夫可能揣摩到我的心思。
我和儿女们随军前,丈夫就置办了不少家庭日常急需品,让我们来到军营就感到特别温馨,有种居家的气氛。其它家庭用品且不说,最让我欣喜的是丈夫又为我买了一台飞人牌新缝纫机。在父母家时,我托秀华老师到衡阳市百货大楼走后门买了一台蝴蝶牌的缝纫机,那台缝纫机为我的一家及父母亲的一家立下了汗马功劳。随军前夕,丈夫叮嘱我说随军什么东西都不要搬,放家里给父母亲和姊妹们用,并说:“部队买东西方便,急需品我可以先办好,其它的以后慢慢置。”丈夫知道我爱做衣服,缝纫机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孩子们年年都在长大,衣服一年一个样,光靠我夫妻俩每月那点工资去买成衣是维持不过来的,由我自己动手缝制,最起码能省下一笔手工费。
“电视机明年再买,我已托人找好关系,准备买台16寸的日立彩电,现在可以先到后勤看。”丈夫历来办事都会想得周周到到,安排得妥妥帖帖,不用我操心。
“可以买到彩色电视机呀!”听了丈夫的话,我非常欣喜。那时候,很少能见到彩色电视机,就算有钱也买不到。在我们随军前,丈夫曾给我父母家买的仅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见到那台小小的黑白电视机,我们都如发现了宝藏似的惊喜万分。
“后勤有一台大彩电,不下雨每天晚上都会搬到办公室前面的大坪里放,下雨就在会议室放,每晚上来看电视的人挺多,周边的老百姓比我们自己的人还多。”丈夫顺便告诉我。
“那么多人呀?位置都恐怕占不到。”我似乎有点失望,自言自语嘀咕着。
“你还怕没位置坐呀!”丈夫笑嘻嘻地逗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