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回村
作品名称:黎明的天空 作者:一文独秀 发布时间:2024-08-16 18:50:38 字数:3033
孙大力一路上急匆匆地小跑着回到了清风村,真可谓是“快步疾行心欢畅,一日收获满希望”。在孙大力前往城里去寻觅枸杞销路的这段时间里,孙麻子在家中那可真是望眼欲穿,原本两天就能一个来回,结果他硬是在外面逗留了十来天,孙麻子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的儿子在外面遭遇了什么不测,成天耷拉着脑袋,干活时也毫无信心。
更为糟糕的是,那些债主们,见孙大力好多天都不见回来,便怀疑他是不是已经卷铺盖逃走了。于是纷纷又登门讨要欠债,逼得一向老实巴交的孙麻子嘴里不停地嘟囔:“你们不是当着孙书记的面收下欠条了吗?这才过了几天,怎么又反悔起来了?”其中有几位或许是觉得自己理亏,声音没那么响亮了,然而王婶和赵寡妇依旧跟上次那般闹腾得最为厉害,撒泼打滚,简直就差要上吊自刎了。李一平则静静地站在一旁,什么话也不说,双手交叉抱于胸前,摆出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他还时不时地露出狡黠的坏笑,冲着孙麻子直摇头。这几个女人没什么文化,也没什么心机,但凡有点眼力见的人都能看得出是他李一平在从中捣鬼,他就是这样一个卑鄙小人,经常在背后煽风点火、挑拨离间,坏事做尽。在文革时期他就曾干过不少折损阳寿的事,孙麻子就曾在他手上吃过亏。
事情是这样的。有一天,孙麻子赶了一回集,卖了一点自留地里的红薯,得了几个小钱,一路上哼着小曲,一副眉飞色舞的模样。忽然他眼睛一亮,看见了百货商店里在卖抗日英雄的石膏像,于是便慷慨地掏了一块钱将它买了下来。可是这石膏像往哪儿放才合适呢?他思来想去,卖完红薯,一个空担子还挑在肩膀上,若是将它放在脏兮兮的担子上,这洁白的石膏像必定会弄脏了,怎么办呢?正当他苦思冥想时,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用一根细麻绳系住石膏像的脖梗处,吊在扁担的一端,晃晃悠悠地回到了家里。可是这一切,正好被回家的李一平看得真真的,于是他不显山不露水地将此事透露给了清风村的王大嘴,这王大嘴就是王婶的姐姐,嘴大,说起话来声音特别大,给人振聋发聩的感觉。平时她跟人吵架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两个,谁也不敢惹她。她传播坏消息的速度,比闪电还快,保证几秒之内传遍全村。王大嘴得到了这样的绝佳题材岂能轻易放过,很快红卫兵干部就找上门来,将孙麻子游街示众,被批为“侮辱抗日英雄的反革命分子”,后来有人说了情,加上他三代雇农的身份,组织上最终鉴定为:他一时糊涂,没有想到这样做会对英雄不敬。尽管最终这件事过去了,但是给孙麻子及儿子带来伤害多年未能消除。
如今,这位笑里藏刀的家伙再度故伎重演。孙麻子被这群人彻底激怒了,他猛然站起身来,狠狠地拍打着自家的四角木桌,只听得“啪”的一声,桌上的一只碗掉落地上,摔得粉碎,碗里的水也四处溅落,他厉声说道:“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爱咋咋的。”
众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场景惊得目瞪口呆,原本一向老实巴交的孙麻子今天这是怎么了?难道是吃错药了不成?众人见从孙麻子身上着实榨不出什么油水了,只得怏怏地离去。
他们前脚刚走,孙大力就赶回了家。得知这一情况后,气得方脸通红,拳头紧紧攥起,他要去找李一平讨要个说法,实在是欺人太甚。孙大力刚要出去,就被孙麻子拉住了,父子俩谈了好一会儿,孙麻子了解了儿子这十天在外的遭遇后,心疼地看着儿子说道:“都是爹没用啊,唉!以前大集体时日子不好过,现在包产到户了,日子依旧这般不好过。”老头深深地叹了一口气,继续抽着他的旱烟,烟雾在狭小的茅草屋里盘旋缭绕,半天都无法消散。
孙大力回来的时候是在半下午,债主们加上看热闹的人,纷至沓来,快把小小的茅草屋挤破了。孙大力本是要去找他们算账,这回倒好,他们自己全送上门来了。孙书记也闻讯匆匆赶来,这回债主人不敢闹事了。
“大家都来齐了吧?”孙书记坐在堂屋正中央的长凳上说道。众人纷纷望向他,无人敢吭声,有些挤不进小屋的孩子在外面哭爹喊娘,或许是被别人踩到脚了。屋外吵吵闹闹,屋内却安静得出奇。因为此时孙大力正在向众人讲述他那传奇的人生经历——众人听得入了神,最后他将与郑族玉签的合同往桌子上一放,大家都向他投来了钦佩的目光。有人小声嘀咕道:“不简单啊,他可是攀上有钱人了呀!”
“你们这些人,就跟个变色龙似的,人家发达了就羡慕巴结,人家困难了就落井下石。”终于也有人说了句良心话。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清风村的教书先生陈智睿,大伙都称他为“睿夫子”。这人已是耄耋之年,满头银发,拄着拐棍颤颤巍巍地走来,仿佛一个摇摇晃晃的瘦弱不倒翁,随时都有摔倒的可能。他喘着粗气,额头上青筋微微凸起,继续说道:“做人怎能如此没有骨气,没有道德底线!我们应该在他人得意时不谄媚,失意时不落井下石,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帮助。”众人听了,脸上露出羞愧之色,纷纷低下了头。
睿夫子又抬起头来,他那浑浊的眼睛扫视着众人,原本就满是皱纹的脸庞此时显得更加严肃,声音略微提高:“我们生活在同一个村子,本应相互扶持,相互关爱,而不是这般势利。大家想想,如果有一天自己也遭遇了困难,却被曾经的邻里如此对待,心里会是怎样的感受?”
这时,人群中有个年轻小伙忍不住小声嘀咕道:“睿夫子,您说得轻巧,可在这世上,谁不想攀高枝,谁不想过得更好点呢。”睿夫子的拐杖用力地跺了跺地,他那如枯树皮般的手紧紧握着拐杖,严肃地说:“想过得好没有错,但不能以牺牲自己的良心为代价。真正的好生活是靠自己的努力和善良换来的,而不是靠趋炎附势。”
说完这些话,睿夫子似乎有些累了,他缓缓地转过身,拄着拐棍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家的方向走去。他那伛偻的身躯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落寞又坚定,满头的白发在微风中轻轻飘动。他小时候读过私塾,对四书五经、孔孟之道了如指掌,被认为是清风村最有骨气的人。当年日本人进村时,伪保长司马良的爹司马善为了巴结日本人以保住自己的田产,逼着村民们去村口迎接,睿夫子坚决不去,还冲着司马善义正言辞地说:“要当汉奸你自己当就好了,不要拉我们去给你们当帮凶!”睿夫子挺直了脊梁,浑浊的双眼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那些没有去迎接日本人的村民有的提心吊胆,有的抱着必死的决心,当然这其中也包括睿夫子,在他看来,死不可怕,名节气节最重要,哪怕是死也要守住名节。结果日本人根本没在本村停留,匆匆赶往他处,司马善白忙一场,后被村民耻笑好多年,当然他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大家请安静,我有话想跟大家说……”此时孙书记让大家走出茅屋,站在孙家屋外的打谷场上,如同村里开社员代表大会一般,他继续发言道,“大力呢,这次出去收获还是不小的,他与凝气市郑家屯食品加工厂的老板郑族玉达成了一个协议……这也就是说今后你们可以种植枸杞,然后销往市区送达这家食品加工厂,有了销路,就不愁挣不到钱。种粮食嘛,只能解决温饱问题,种这个吧是可以发家致富的……”孙书记的话让众人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有的恨不得现在就回去买种播种。这回大家都对孙大力有了信心。这时孙书记也让孙大力说几句:“我不太会说话,能不能赚钱,现在还不好说,但我敢保证,只要我能赚钱,一定不会亏待大家。”
孙大力的话很实在,没有吹嘘鼓动的成分,似乎是在给村民们泼冷水,其实不然,郑族玉的食品加工厂才是关键,他如果做得好大家当然能跟着一起赚钱,他若经营不善,大家岂不是跟着一起遭殃?孙书记可以说点大话,激发一下大家的积极性是可以的,但他孙大力是个实在人,有一说一,不想将来兑现不了承诺,又遭到他们的嘲笑与攻击。村民们开始小声议论起来,不知道该相信谁的话,他们在想发财致富与担心害怕中艰难抉择,大多选择了观望的态度。
人群渐渐散去,这种议论之声却并未因此而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