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王杰再生
作品名称:飞天彩虹 作者:军休文胆 发布时间:2025-11-10 09:28:33 字数:3169
赵英玲对司机的自作多情非常恼火,吼叫:“我让你停车!狐狸藏不住尾巴,猪嘴里吐不出象牙!告诉你,姑奶奶誓死不嫁。借给你一百个胆子,也别想沾姑奶奶的光。快停车!”
司机自讨没趣被骂得无言以对,不敢再胡言乱语只好减速停车。赵英玲待车停稳后,掂起锄头下车独个儿向玉米地走去。
赵英玲本是一位性格温柔善良的女孩,不知咋地,近段时间来,突然有点芳心大变,虽然没正式过门,但她一直放心不下的是体弱多病的婆母。养儿防老,王杰生在战乱年代的野外,为了弥补老人心理创伤,她和王杰许下誓愿,有她在定要照顾好婆母的身心安康。王杰虽然不在了,她更应该担当起这副担子,才能对得起九泉之下的英灵。
想到此,内心稍有三分安慰,独自一人在全家的责任田里自锄自唱自编给王杰歌曲。其情凄婉,缠绵悱恻,催人泪下:“抹不去的思念,抹不去的记忆。因为烈玫的壮根盘踞,深扎在我的心扉。抹不去的记忆,抹不去的思念。为壮玫的腾须缠绕,怎能忘乎所以。因为你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牵引着我的灵魂。因为你人生的光辉,它永远普照在我的心里。王杰啊!王杰——我用歌声呼唤你,英雄王杰,——永远的丰碑!”
王杰牺牲了,他救下来的12位同志,有的已经出院,有的还住在医院,有的直接回家种地,离开了地雷班。
民兵排长兼地雷班长出院后想着往日热火朝天的地雷班男女群体盛况,突然一下子变成你东我西的清锅冷灶,产生了失落感。自悲自叹:“王杰走了,我双眼瞎了,地雷班散了,真是愧对九泉之下的英烈王杰啊!”
“走!向英雄请教去。”民兵排长在女民兵班长的搀扶下,心事重重地来到王杰墓前,举起拳头宣誓,说:“王教员,您为了救我们12位同志的生命,牺牲了自己。今天,我还活着,我要把你交代造地雷的任务完成,让你的精神在我身上延续!”
民兵排长说到“延续”两字,精神为之一振,立正敬了个举手礼,告别王杰墓,心有所指地向地雷班每位民兵同志家走去。他要像王杰那样,不厌其烦宣传壮大民兵队伍,承担起王杰生前担心的后继无人之忧虑。每到一家,都是那句老话:“要奋斗,就会有牺牲。当民兵就要搞训练,训练的目的,就是要打仗!打仗必有牺牲。”
经过他反复地做思想工作,有几个同志陆续回到了地雷班。再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反复宣讲王杰英雄事迹,不但原班男女队员全部到位,而且又有几个青年加入了地雷班。
民兵排长虽然双目失明,在吴步良搀扶下带领新的地雷班在王杰烈士墓前宣誓后,又重新开始繁忙的训练活动。难能可贵的是,和王杰同时进入民兵排训练的爆破班教员、战友、同乡陈学义。为了诚信诺言,完成王杰生前未完成的事业,为了传承王杰精神,他向连部请求,自告奋勇地承担了传承任务,又来到了张楼地雷班自任编外教员。
原班原人马,在陈学义和战友吴庆中的指导下,在武装干事薛道荣、民兵排长的带领下,地雷班又研制革新出道路雷、室内雷、水上雷、连环雷、空中开花子母雷和反坦克雷等30多种应用雷。这些在共和国的特殊年代,制作出来的特殊弹药。虽然未能应用到战场,但在水利工程建设和矿藏开采上却一马当先,作用非凡。
民兵排带领地雷班发挥绝技巧妙的爆破法,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由此,张楼公社地雷班,仍是窗户里边吹喇叭,名声在外。时任县武装部政委的徐建华,为了宣传王杰精神,为了张扬张楼地雷班的业绩,为了备战需要,选择“八一”建军节38周年之际,决定在县城运动广场举行地雷实爆演习现场会议,全县万余名民兵亲临现场。
舞台横幅:庆“八一”地雷实爆演习现场会。舞台两边,各色彩旗随风飘摆,猎猎作响。
高音喇叭播放,《王杰的枪我们扛》的歌声特别嘹亮: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心为革命,永远忠于党!
在一遍又一遍的歌声中,各公社民兵,按排列顺序,手举标牌。在专业领队女士引导下,雄赳赳,气昂昂地进入预定场地。总指挥宣布规则后,进入实爆演习。
民兵排长由于双眼失明,每次户外行动都靠坐轮椅专人陪护,今天的实爆现场会他还非得参加不可。这是王杰逝世一周年的大型庆典活动,也是地雷班组建以来,由原单一的十二位男子班,发展壮大到现实的男女混合36人加强班。他排长的责任更加重大了。
吴步良和民兵排长有特殊感情,主动承担了护理任务,坐在吴步良推动的轮椅内带着英姿飒爽的男女地雷班,高唱着“王杰的枪,我们扛。王杰的歌,我们唱。”一路高歌来到了训练场组织地雷实爆点。按事先排好的顺序逐个儿真雷实爆。
为了安全第一,特意在离实爆点百米距离外构筑了强固掩体,试点圆周增设流动岗哨,以防不必要的飞片炸伤参加试验队员和来往路过行人。每次三个雷点埋置好后按哨声统一拉导线,“轰!轰!轰……”接二连三的爆炸声,第一组试爆成功,众队员“哈哈哈”大笑,欢声雷动,高呼,“成功喽!”
特别是吴步良,更加兴高采烈地向昔日培训他们的王杰汇报:“王教员听到了没有?在你的精心训练下,我们个个队员,在排长的引导下都熟练掌握了制雷、埋雷、引爆的技艺。为了继承你的遗志,已将原地雷班命名为王杰班啦!”
一声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伴随着成功后的朗朗笑声,在禹王山下、大运河畔回荡;一望无际的晴朗天空,硝烟弥漫,尘土飞扬。三个一组的真雷实爆在有条不紊的气氛中进展非常顺利。
一个、两个、三个……接连十一个爆破手全都顺利通过,当轮到第十二个爆破手胡秀玲时,民兵排长的心顿时收紧了一下,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这位年仅17岁的少女,是位进地雷班不到三个月的新民兵,个子又瘦又矮,而且正在发疟疾。让她在家休息,她说全县民兵大比武,机会难得,更何况是女子地雷班大显身手的关键时刻,硬要带病上场。
任何客观想法,与现实的亲身体验,总有一个转化过程,胡秀玲第一次与“铁西瓜”打交道未免有点力不从心。一上场,她的精神就有些紧张,双手不停地颤抖。当她埋完地雷,慌慌张张地返回安全位置后,人们就焦急地等待着,等待着,等待着她那一声“轰隆”就大功告成了。
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四分钟又过去了,可炸点仍不见任何动静。按真雷规章技术要求,超过五秒钟还未爆炸的地雷判定为哑雷,要进行实地排除。
经验丰富的民兵排长坐在轮椅上思忖,轻声自问:“胡秀玲设置的是椅子雷,属于室内雷的一种。就是将地雷弦挂在椅子坐板下面十字栅上,头发丝细的拉线钩在不容易被发现的暗处,敌人进屋往椅子上一坐即刻爆炸的快速反应雷。”
民兵排长轻声道:“今天的现场演习,就是为了试验它的灵敏度,特改用了拉火管牵引法。难道,由于她心慌,由室内转室外变梗拉法,套火管线较长,发火管没挂好,还是线长灵敏度低。还是,是否变成了哑雷?”
民兵排长原本在轮椅上坐镇指挥的,虽然两眼看不见,但侧耳细听着已经超过预定时间十分钟了还未有动静,猛然站起身来,果断地说:“哑雷!这是一颗哑雷。”
胡秀玲本来就害羞,望着大家对她的冷眼,急得满头是汗。听说哑雷,她再也蹲不住了,“噌”地一声从掩体内站起来,直身向布雷方向快步走过去。
民兵排长听到她快步奔跑的脚步声,脑海里忽然闪现出王杰扑炸药包的光辉形象,冲她背后大喝一声:“胡秀玲,危险!”
说时迟,那时快。吴步良顺手按排长坐下轮椅,一个虎跃冲出掩体,蹿到胡秀玲跟前,一把死死拉住她,命令地口气说:“快回掩体,让我来!”
随之,吴步良坦然地向哑雷方向走过去,他心中十分清楚,排除哑雷,非常危险!稍有不慎,粉身碎骨。但他有一个坚定的信念:“作为王杰掩护下来的民兵队员,在生命的危急关头,应该像王杰那样,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让给自己。”
十二双眼睛,全都望着他,十二颗心由缓渐快……只见他,屏住呼吸,轻轻地拨开土层,突然发现一股青烟,高呼一声:“不好!”急翻身滚到沟岸下,“轰隆!”一声巨响,黄土飞溅,烟尘满天。吴步良却安然无恙地站起来拍打几下身上的浮尘呼叫:“成功了!”
王杰再次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立即拥了上去,将吴步良拥抱。抛起来,接住,再抛起来祝贺实雷演习险而不危,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