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飞天彩虹>第三章 开源万福河

第三章 开源万福河

作品名称:飞天彩虹      作者:军休文胆      发布时间:2024-07-30 20:16:44      字数:3047

  1957年夏秋转换季节,也属于秋雨连绵的农闲季节。山东省金乡县和全国一样,借此机会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合作化大联合,改造大自然高潮。
  王庄公社按照县委部署,普遍开展了:“抗拒洪涝灾害,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大自然斗其乐无穷”的群众运动。组织全民开源万福河,沿河两岸按公社、村生产大队划分区域、距离,按各村分界线节段破土动工。
  高音喇叭竖立在各村工地上,每天按各段丈量进展尺度评定流动红旗,启动了声势浩大的富民工程。
  各生产大队又按所有参加挖河的民工,在生活、住宿管理上细化到生产队、班组定位搭工棚垒锅灶,无论严寒酷暑,风雨无阻地吃住在工地上。
  金乡华堌村民工挖河任务段分到高河乡于楼村赵英玲家门前,赵英玲家离开通河道很近,出门就是王庄村食宿点。赵英玲家居四合院比较宽绰,又是于楼村糖烟酒代销店铺,上屋正堂作为接待厅,东偏上房为代销店,下偏房设有盘磨方便全村磨面只收加工费用。西偏上下房,为儿女住室。
  王杰父亲王儒堂和村委会主任吴子源担任伙食长和保管职责,二人夜以继日的在临时搭建的简陋工棚里为民工做饭、炒菜、烧茶。数百人的民工团队,仅每日三餐的工作量就是一个繁重的担子,压在了二位的肩头上。有时候为了争、抢流动红旗,赶进度三班倒,深夜12点还要加一顿餐,加大了二人工作量,每天需磨上百斤的麦子面粉做馒头,才能满足重体力活的饮食需求。
  这天上午,王儒堂和吴子源冒雨从大队仓库里挑着120斤重的麦子,步行十多里沟壑坎坷不平的疙瘩泥路来到赵英玲家磨坊内推磨磨面。王儒堂挑担进院门,赵英玲背书包从堂屋门走过来侧身让路,说:“大伯好!磨面呐?”
  王儒堂点头回了个笑脸问:“上学去啊!今天不是星期日吗?怎么,学校不休息呀!”
  赵英玲摇头说:“休息,期末考试马上就到了,家里人来人往多有不便,忙里偷闲,野外找个清静地方复习准备应考。”
  王儒堂满脸不好意思,站在门口犹疑再三,进还是不进。进去吧“咣咣当当”的筛面罗声闹得人家满院不安静,不进去吧一百多号人的馒头落实不了。
  赵英玲看出了大伯的为难情绪,好心催促他说:“大伯您别误会,我喜欢野外的空气,醒脑明目,加深记忆。别老站在那儿,快进去磨你的面吧,别耽误了民工们的吃饭时间。”
  王儒堂这才转身将麦担进东侧下房磨台前,将麦子倒上磨顶罗圈内由吴子源推磨,他装着游手好闲的样子,在院内东荡西游了两圈,看着赵英玲快步走出大门,看着她家那殷实有裕的美好家境,和英玲那稳重大方、活泼可爱的心态及光彩夺目的容颜,顿生为儿谋亲意念,便在心里咕哝一句:“养儿防备老,子孙福满堂。做亲看门户,才貌也般配。若有这样好的媳妇,我儿得福啊!”转回身向磨坊走去。
  吴子源原本和王儒堂有分工,王儒堂挑担沿途出力,他推磨粉碎麦粒。粉碎三遍将麦粒由大麸磨成二麸、三麸后,由王儒堂网罗筛面。筛面虽然轻松一点,但要不停地推拉面罗才能使细白的面粉沉淀于面厢内。
  王儒堂进屋坐在面厢前推罗筛面想心事:“这桩好媒,还非得由他来牵这条线才能心想事成。”筛着想着,突然心生一计,要与吴子源换工,说:“来来来,我来推,你先坐一边歇会儿,等下遍麸子过净时,你再推,磨合力也轻多了,也不费多大劲了。”
  吴子源对他的用意心知肚明,他和王儒堂挑着麦担一进门,迎面碰上赵家姑娘英玲甜甜地叫声“大伯好!”王儒堂两眼喜眯得不知东南西北了,犹豫再三才进得磨坊。我已经将120斤的麦子粉碎三遍了,你才筛几罗,突然来了个弯弯绕让我歇会儿,我是该让休息一会了。
  吴子源站在门口向上房屋内望了一眼正在忙活的老板娘,心想:“几百人等着麦面蒸馒头能歇得住吗?你不说我心里也清楚,必定是看中了人家的姑娘了。既然你愿意推,那你就推吧。我只有没事找事地去磨嘴皮子了,说好了算给你儿子牵线搭桥。即使不成,碰一鼻子灰,怨我爱多管闲事。”
  
  王儒堂随手掏出支烟递给吴子源,阿谀奉承的口气:“吴老弟精明会事,难不住你,绝对碰不了鼻子灰的。”
  吴子源接过烟随手抹了一把鼻子尖上的面粉,笑说:“还未照面呐,鼻子上可厚厚一层了,我自己还是先擦掉,省得人家嫌弃我这张厚脸皮不成事。”随之,他抖抖手中的烟卷说,“就这一支烟,还想讨媳妇,也太小气了吧?俗话说,保媒跑跑腿,烟酒不断嘴。”
  王儒堂摆摆手催促:“去吧,去吧!我王儒堂是那么小气吗?不是今天才,太偶然了吗?”
  “把烟酒准备好,等好消息吧。”吴子源拍打几下沾在身上白面粉,打火机点上烟,喜笑颜开地来到上房,冲赵英玲妈双手拢拳道贺,说:“家养贤惠女,自讨人喜爱。有人看上你家玲子啦!这常言说得好,不是一家人,进不了一家门,我看你家玲子,与儒堂家小杰廷般配的,若同意?这条红线我来牵,怎么样?”
  英玲妈闻听心中暗喜,她也早有此意,给女儿找个好人家嫁出去省心一辈子。便应一句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只是这……这个吗,恐怕俺这个丑女儿她难应允,现在什么年代,父母的话不灵喽!”
  “怎么?难道她……她有外遇了?还是,难道……”吴子源知道她卖关子的用心何在,疑目凝耵英玲妈发出疑问:“难道俺华堌村王家不般配你家?这只是牵个线吗?置于定下后,当然会有彩礼了。”
  英玲妈故作大方,拿起八仙桌上一整盒香烟递给吴子源,喜口细言想心事:“孩子们的婚姻大事,男方不提出来,她女方先男方不是授人以柄吗?既然提出来了,她要给他一个顺水人情。”
  英玲妈想到此,便也摆谱,给媒人来了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明复暗示,说:“人们常说,有缘千里来相聚,无缘见面不相识。时代不同了,今日夫妻,前世的缘分。只要孩子们愿意,当父母的还有啥说的?什么彩礼不彩礼的,你也太小瞧我们小玲子了。”
  “俗说,好女不出家为尼,善男不保媒生非。”吴子源回了对方一句似是而非的话,“我这一辈子,没提过亲保过媒,在合作化大生产运动中,竟然当起了媒红,没想到竟然首战告捷。可喜可贺呀!”言罢,拿着英玲妈给的一整条喜烟,眉开眼笑地向磨坊走去。
  王儒堂听了吴子源的回话,做好了择日为儿定亲的思想准备,当即许愿说:“好!辛苦你老弟了,今天晚上我坐东,咱先喝个搭桥酒。”
  赵英玲15岁入学,对先于她一年入学的王杰素不相识,这天早晨,她正站在大门外的枣树下晒太阳,她家院内东屋上房就是村委会糖烟酒代销店,只有一墙之隔。
  枣树上一对喜鹊,伸头插翅翘尾巴,“喳喳喳”的叫个不停,赵英玲正望着树上喜鹊发呆,突然间对面来了一位体强力壮的小伙子问她:“小妹妹,请问卖烟的在哪个门?”
  “小妹妹,嘴巴这么甜。”赵英玲被叫得心里美滋滋的,收回疑目还了个笑脸,俩人彼此相互打量对方片刻后,她指着村委会中间的房门说:“哦!那屋就是。”
  “谢谢,谢谢!”他对她的温柔敦厚,别有风趣,点点头连声道谢,随即进屋买烟去了。
  赵英玲对巧遇的这位小伙子有一股说不出口的激情感,待他进屋买烟,她也身不由己地转身进了自己的家门,她要站在家里看他买烟到底有何用意。
  正如赵英玲所料,她前脚刚踏进门里,买烟的小伙子也随后到她家来了,当着她的面把烟交给了吴子源,转身笑问赵英玲:“你咋也在这儿?”
  “废话!人家家在这儿,就不能回来了?”吴子源将烟放在饭桌上摆手说,“没你事了,该干啥干啥去吧。”
  赵英玲望着满脸微笑的吴子源,拿上书包迈步往外走。
  “走喽!回家哟!”小伙子快步追上赵英玲,俩人一路同行,一路相谈甚欢,他给她留下了一个好的印象。到了高河堤边处,俩人岔道而行,她往东去学校,他向南往华堌村自己家走去。
  小伙子与赵英玲临分手时,自我介绍说:“我叫王杰,还不知姑娘的尊姓大名?以后怎么联系?”
  “我叫赵英玲,一中上学,欢迎常来我家玩。”赵英玲向王杰挥挥手朝学校走去。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