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试点成功,承包推开
作品名称:战友情 作者:周世鼎 发布时间:2024-06-29 07:58:15 字数:3026
回去的路上,赵军问金梁:“一天的参观访问,感想如何?”金梁说:“简直是喜出望外,热血沸腾!想不到生产队集体的土地还可以这么干。回家,我们生产队也照这么干,就再不愁粮食年年不够吃了!”李虎说:“小岗村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目前还在试验阶段,国家还没有明文规定。我们把你带出来一起参观访问,就是打算叫你回去后,带头在你们生产队先搞个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试点,成功后,再向全村、全乡推广。怎么样?有没有信心?”金梁立正站好,大声说:“保证完成任务!”
金梁回到家里已经是深夜。爷爷奶奶问他到哪里去了,他把跟随李虎赵军到小岗村参观访问的情况,以及李虎布置给他搞试点的任务,详细向爷爷奶奶说了一遍。爷爷奶奶说:“这可是件关系到全生产队所有人生活的大事,领导又对你这么重视,你一定要想好,干好,不要辜负了领导的信任和全队乡亲们的希望。”金梁说:“请爷爷奶奶放心,我已经想好了,既然答应下来,就一定要踏踏实实干好,不辜负两位领导的信任和全队乡亲们的期望。”
第二天,他就召开生产队全体村民大会,讲述了他跟随李书记和赵乡长到凤阳县小岗村参观访问的情况,以及乡政府布置给他的任务,宣布要在本生产队搞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随后,他拿出一张纸、一支笔和一盒印泥,对全体农户说:“愿意参加本生产队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的农户,一家派一个代表上来签字,不识字的就按手印;不愿意参加试点的,也不勉强,就不必上来签字了。”农民渴望土地,就像干旱的田苗盼望天降喜雨。既然小岗村已经有成功经验,乡政府领导亲自前去参观了,又叫在搞试点,便放下心来,纷纷上来签字。不一会,全队二十八户人家的代表全都签字画押,表示同意参加本生产队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试点。
下午,金梁便和队委、会计、记工员一起丈量土地,统计全队的耕畜农具,然后召开会议,按人口包干到户。由于这些年耕畜农具损伤,已经不足一家一套,就规定,人口多、承包土地多的,一家一套;人口少、承包土地少的,就两家一套,协商使用。并再三强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原则“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谁要违反这一原则,完不成上缴国家和集体的任务,土地立即收回。承包土地的农户全都保证如数完成上缴任务。
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土地承包到户,生产的粮食,“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大大激发调动起承包户农民的劳动热情和积极性。村里的人吃惊地发现,张金梁生产队的人,上工,不再有队长拿着广播筒来来回回大声呼喊,等劳力到齐,在队长带领下,一齐下田干活;因此也就也看不见大队人群大呼隆上工、放工的情况。他们一家一户不声不响分头行动,各自在自家承包的土地里干活;上工放工的时间也和生产队不一致,早出晚归,各取所需。干活的人,不仅有青壮年,还有老人和少年儿童,无论大人孩子,干活都是认认真真,尽心尽力。这在过去是不允许的,队长说,老人和小孩干活有多有少,质量参差不齐,生产队不好给他们记工分,因此皆不要他们上工。现在他们各自劳作,包产到户,根本不需要记工分,因此一家老少都可以参加,各出一份力气,各尽一份责任,而且,孩子也可以在劳动中学习到大人的生产技术和经验。这些,都还是表面现象。到了秋收,粮食打下来一计算,产量竟然超出在生产队时的一倍还多。除了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粮食自家吃用不完,就拿到市场或粮管所出售,换成钱买衣服,置办家具,钱多的还计划建瓦房。张金梁生产队的人高兴极了,纷纷称赞家庭联产责任制的众多好处。
其他生产队的人羡慕极了,他们纷纷吵闹着也要实行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生产队长说:“张金梁生产队是乡政府搞的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试点,我们生产队不是试点,不能实行。”群众不服气:为什么一个村的农民,两样对待?于是他们又吵闹到乡政府,要求批准他们队也搞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试点。赵军接待了他们,答复说:“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是凤阳县小岗村的农民自发搞起来的,至今并没有得到上级领导批准。你们真心想搞,可以学习小岗村农民的办法,同意的农户商量好,一齐写出保证书来,签字画押,交给生产队长就行了。”他们听了,立即回到村里,逐户串联,很快写出保证书来,由每家户主签字画押,一齐交给生产队长转身便走。生产队长不想同意也阻拦不住,只得向村委会汇报,村委会也没有办法,于是一起向乡政府汇报。赵军向他们介绍了凤阳县小岗村农民自发搞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的情况,他们听了料想也阻拦不住,只得默认了。于是,张庄村全部生产队都搞起了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把生产队的土地、耕畜、农具全部包干到农户,每户所产粮食,“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一来极大调动起全村人劳动的积极性,他们也像张金梁生产队的人一样,一家一户,尽心尽力,同心协力,各自在承包的土地上大干特干起来。精耕细作,精心管理,庄稼苗齐苗壮,喜获丰收,产量翻番。人们交公粮,卖余粮,做新衣,买家具,建瓦房,家家户户欢天喜地,一片喜气洋洋多年没有的新景象。
喜讯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乡,于是,各村各组都搞起了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人们解放思想,冲破束缚,想方设法,大干实干,同样都获得了大丰收。粮食没有不行,人们就要挨饿;太多了,吃用不了,也是个负担。全乡实行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所产粮食,“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可是自己食用不了,堆在家里也不是长久之计,就只好把余粮拿出来卖。如今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市场上也不好销售,就只好大车小车地拉到国家粮管所去卖。粮管所倒是肯收购,有多少收多少,只是对粮食的质量要求极严格,潮一点的不行,有杂质的也不行。售粮群众没办法,只好把粮管所不肯收购的粮食拉回来重新晾晒除杂,又麻烦又费事。他们把一肚子意见就反映到乡政府。赵军接见了他们,又把意见汇报给李虎;李虎便出面和粮管所长协商,建议粮管所配备烘干机、吹风机和过筛机,迅速把不干的粮食烘干,给有杂质的粮食除杂,然后尽数收购下来。这一下广大群众都高兴了,无不称赞新政府的干部是真心实意为人民服务,更加赞扬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的优越性。
李虎高兴地看到,凤阳县小岗村首创的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在青龙乡全面推开,极大调动起人民群众的劳动积极性,庄稼大获丰收,粮食产量翻番,人们交公粮、卖余粮,做新衣,制家具,盖新房,一片繁荣昌盛的新气象。一个在生产队二十多年没有解决的人们群众的温饱问题,就在实行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的当年就胜利解决了。他喜不自禁,激情难抑,迅速骑上自行车,来到张龙烈士陵园,对着张龙的塑像大声说:“龙哥,报告你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困扰乡亲们二十多年的温饱问题,如今,终于胜利解决了!你知道什么原因吗?是因为我们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
小岗村和他们实行的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不仅传遍了青龙乡、庆阳县,也迅速传遍全国各地。不久,四川、甘肃、云南、广东等省份的一些地方也放宽政策,采取了类似做法。这些大胆尝试,揭开了农村经济改革的序幕。1980年5月,邓小平副总理在一次谈话中肯定了农民的改革创举。9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突破多年来把包产到户等同于分田单干和资本主义的观念,肯定了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1982年,党中央发出“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包括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在内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在党中央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迅速推广到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