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李虎复出,访问小岗
作品名称:战友情 作者:周世鼎 发布时间:2024-06-28 10:08:50 字数:3979
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李虎也停止了长期被批判斗争、受冷落闲置的待遇,承认他的工作成绩和他极力推行的把生产队的抛荒地分给农户做自留田,以及放开市场、放开经营的做法;推翻文革中强加给他的各种污蔑不实之词,恢复工作,恢复名誉,重新担当起青龙乡的党委书记。突然到来的惊喜,让他激动得热泪盈眶,热血沸腾,激情难抑,彻夜难眠。他一口气跑到南山坡的张龙烈士陵园,两手紧紧抱住张龙高大的塑像,大声呼喊道:“龙哥,报告您一个天大的好消息:小弟被批判斗争、冷落闲置多年,今天终于得以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恢复工作,重新担当起青龙乡的党委书记。我由衷地感谢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新政策,感谢邓副总理!今后,我一定紧跟新时代,新潮流,尽心尽力,积极工作,努力把咱们的家乡建设好,让家乡人民都过上好生活!”陵园护卫班的几位老兵听见说李虎平反昭雪,重新担当起青龙乡的党委书记,一齐跑来表示祝贺。
可是,当李虎真正开始工作的时候,他却发现要兑现自己建设好家乡,让家乡人民都过上好生活的承诺并不容易。十年文化大革命,不仅把国家经济搞垮了,把农村经济也搞垮了,生产队的抛荒地更多,耕种的田地,也是广种薄收,粮食产量越来越低,农民依然过着衣衫褴褛、半年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最初,他认为这是因为这些年搞文化大革命,对农业生产疏于领导管理,致使农民的自留田没有种好,放开市场、放开经营的做法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但不久他就发现,即使农民种好自留田,落实好放开市场、放开经营的做法,生产队大田的产量仍然没有提高;还因为过于强调种好自留田,农民把自家的肥料都施到自留田里,使得生产队的大田更贫瘠,庄稼长得更差,产量更低。怎么办呢?把自留田重新收回生产队?不行,以前验证过,农民连最低的生活都无法保证。他想方设法,苦苦思考,却百思不得其解,让他愁闷难释。
正在这时,由小道消息传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消息,具体说就是,把生产队的所有土地、耕畜、农具,按人口平均分给农户,上缴国家的公粮,由各农户按照所分土地的多少承担。还说小岗村农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头一年,粮食就获得大丰收,产量翻番,农民不仅如数上缴了国家规定的公粮,留足自家口粮,还有许多余粮向国家出售,以致粮管所卖余粮的人群车子排成队。李虎听了这个消息,惊喜异常,心里嚯嚯狂跳不止。他静下心来,认真思考,觉得这也许就是他兑现自己建设好家乡、让家乡人民都过上好生活承诺的最好办法。但是,这消息大出望外。使得他又不敢相信是真的。他想起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教导:“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于是,他决定亲自到凤阳县小岗村做一次实地调查,以确定消息的真实性。
李虎找到分管农业生产的副乡长赵军,介绍了他听说的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消息。赵军说,这消息他也听说了,认为实行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确实能激发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粮食产量。但是认真想想,又觉得这么做,违反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大方向,有走回头路的嫌疑,以后如果上级追究起来,其领头人怕是要犯错误,受到批判处理。
李虎说,你的这种担心也不无道理,特别是我们这些文革中受过批判斗争的领导干部。但是,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新时代的到来,我对“走回头路”又有了新的认识和不同的看法。我认为,如果发现自己所走的道路错了,仍然不知回头,还要坚持走下去,那就会错上加错,犯更大的错误,以致给人民和社会造成难以弥补的危害!只有知错就改,从错误的道路走回来,重新找到、走上正确的道路,工作才会有方向,有干劲,有成就,造福社会人民,自己也才会有光明的前途,才会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我又觉得你的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完全不必要的。
李虎举例说:“你看,解放初,我们国家实行的就是县乡村的行政编制,一九五八年改为人民公社编制,文革后期又改为革委会编制,实行以阶级斗争为纲,结果呢,都没有带领国家和人民走上繁荣富强,反而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危害。现在,人民公社和革委会编制都取消了,又恢复了县乡村的行政编制,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你能说,现在恢复县乡村编制是走回头路、是错误的吗?还有,一九五七年错划的右派分子,迟迟不予改正,整整拖了二十年,现在不是都平反改正、恢复工作了吗?更多的是,文革中从中央到地方被当作走资派批判的各级当权派,现在不都平反昭雪、恢复名誉、恢复工作了吗?特别是我们的国家主席刘少奇,文革一开始就被批判为党内头号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后来还发布文件把他定为叛徒、特务、走资派,现在不是也平反昭雪,承认其历史功绩,恢复名誉了吗?就连邓副总理还不是一样?你能说,给这些人的平反昭雪是走回头路、是错误的吗?国家走什么道路,人民走什么道路,重要是看走这条道路会不会带领国家人民走向繁荣、昌盛、富强、幸福。如今,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拨乱反正,人民思想解放,感想敢干,形势欣欣向荣,一片大好,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必须紧跟形势发展前进。如果我们还坚持旧的一套理论来看待对待新形势,新时代、新事物,只怕我们就要成为社会前进的绊脚石,又要反过来犯错误,被淘汰。”
赵军听了李虎一番有理有据对新形势、新变化的看法,不觉点点头,承认自己的看法已经跟不上形势发展,李虎的看法有一定的正确性和积极意义。他问李虎:“你也打算在咱们乡实行像小岗村那样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吗?”李虎说:“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这个周日,我想亲自到小岗村做一次实地调查,确认他的真实性,然后再决定是否在我们乡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你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去做一次社会调查?”赵军说:“好啊!无数社会事实告诉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亲自去看一看那里的真实情况,听一听当地百姓的反映,才能确定事情真伪。”赵军想了想又说,“另外,我建议你把张庄村的张金梁也带去,他现在是村里的生产队长,又是民兵营长,很能干,在群众中很有威信,对发展农业生产也很有想法。咱们参观回来,不要马上推广,先让金梁在他们生产队搞个试点让群众看看。如果成功,群众一致拥护,推广起来就容易了。”李虎听了表示赞成,于是立即通知金梁。
周日,李虎、赵军和金梁一起乘车来到安徽凤阳县梨园乡小岗村。三人举目眺望,只见广袤的田野里稻麦葱葱,苗齐苗旺,一片丰收景象。一家一户的农民在自己承包的土地里劳动,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老年人还不断教给青少年劳动的技巧和经验,一家人有说有笑,高高兴兴。看不见在生产队劳动时那种大呼隆干活的现象。
三人走进一家承包户的土地,李虎问一位老人:“老大爷,像这样的庄稼,一亩地能产多少粮食?”老人说:“根据去年的收成,像这样的庄稼,麦子,一亩地能收三四百斤,稻子产量高一些,大约四五百斤。”金梁吃惊道:“照您这么说,粮食产量比在生产队岂不是翻了一番?”老人说:“翻一番还不止,在生产队,麦子一亩地只能收一百多斤,稻子也只能收二百来斤。”赵军说:“同样的土地,同样的劳动人,为什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产量就提高这么多?”老人说:“土地和人,看似相同,其实大有不同:比如这土地,在生产队里,耕田不到边、不到头,一块地,就种中间一大片,四周围都成了抛荒地。现在分到个人手里,耕种到边到头,边边拐拐的,牛犁不好耕种,人就用铁叉铁锹挖起来种。过去一亩地,只当六七分种,现在,一分一厘也不差。再就是耕种的质量,过去是粗耕粗种,广种薄收,现在是精耕细作,精细管理,尽心尽力。人的想法不同,耕种土地的质量不同,种出庄稼的产量,自然就会大有不同了。”三人听了老人的话,想想生产队耕种土地的情况,确实如此,于是,一起点头称是。
三人又来到另一家承包地里,看见一个衣装整齐、干部形象的人在低头劳动,汗流浃背。李虎走上去问道:“同志,看你这形象,这动作,也不像个每天种田的农民,你是来帮助亲戚家干活的吧?”那人停下锄头,掏出手绢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不是,我是种自家承包的责任田的。我是梨园乡中学的教师,因为老婆孩子都是农村户口,所以一家一直住在农村。以前在生产队,由于劳力不足,一家人的口粮钱,就靠我一个月三十多块钱的工资支付,生活过得紧巴巴的,一分钱也不敢乱花。现在村里实行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我家也如数承包了十多亩土地。老婆忙不过来,遇到假期和周日,我就回来帮助干一干,忙一忙。虽说多劳累一些,但是,承包田里生产的粮食不用花钱买了,还有许多余粮出售,我的工资省出来可以给家人买衣服,给家庭置办家具、家电,明年还打算把茅草房推倒,盖成砖瓦房。现在,我家的生活宽裕多了,整个家庭焕然一新!”
他稍停又说:“土地承包到户,群众干活尽心尽力,庄稼高产稳产,年年大丰收,农民生活迅速提高,不仅把农民干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就连家在农村的行政干部、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工人的积极性也大大地调动起来,一有时间,他们就回家下田帮助家庭干活。人们编成顺口溜说:‘穿皮鞋,戴手表,下班就往田里跑。’真是新时代新气象!”李虎点点头说:“真是新时代新气象!以前支援农业生产,都要领导干部层层开会动员;现在好,不要动员就主动跑来了。”
三人又访问了小岗村的村组干部,询问当初小岗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怎么实行起来的。小岗村的村组干部告诉他们,1978年夏秋之际,安徽省遭遇严重旱灾,秋种遇到困难。省委决定把部分土地借给农民种粮种菜,所生产的粮食蔬菜不征购,不计口粮。这一措施很快调动起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从“借地”中得到启发,安徽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和农民冲破旧体制的限制,开始把土地包干到组、包产到户。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村18户农民,冒着风险,在包干合同书上按下了手印,实行包干到户。具体说就是:“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就这样,小岗村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实行起来,并迅速扩大到全乡各村,以至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