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同事中的良师益友
作品名称:忆海回眸 作者:晨爱 发布时间:2024-06-16 08:53:41 字数:3555
红旗焦厂子弟学校开办的第二年,主管学校工作的政工科高科长夫人张秀华老师调进了学校。张老师和高科长两人毕业于哈尔滨大学,他们夫妻是南北结合,高科长是湖南人,张老师是哈尔滨人,婚后,张老师跟随高科长来到了湖南安家。在红旗焦厂还没建办子弟学校前,张老师被分配在我的母校常宁三中教高中。红旗焦厂虽然距我母校不远,但张老师那时已有一个五岁的儿子,为了能照顾家庭,张老师宁可大材小用,从一个正规的县中学调到厂子弟学校,由一个高中教师变成一个小学教师。那时候,学校不是独立科室,没有设校长,由政工科直接管理,只是安排一个老师负责学校的一些事务,于是,大材小用的张老师就成了子弟小学的负责人。
张老师约大我十来岁,他们夫妻俩为人随和,待人热情。在学校,张老师虽然在公共场合与其他老师和学生们一样称呼我“王老师”,但私下里总是喊我叫小妹,于是,我也就把张老师当做是我的大姐。每学期在教学课程分配中,我的教学任务基本都是除了包一个班的语数两门主科和当班主任之外,还兼教全校的音乐课和几个班的体育及美术课。为了能腾出一些课时来,五个班每周两节音乐课都是合并在一起上。那时候,学生们没有单独的课桌椅,都是两人共一张长桌子,共一条长板凳。桌面下两头各有一个敞开的没有抽斗的空格,便于学生放书包。每次上音乐课不等上课铃响,全校的学生们就早早地扛的扛,抬的抬,把各自的长板凳都统统搬到了音乐室排得整整齐齐。说是音乐室,实际上也就是一个比教室大一点的空房子,为的是下雨天便于全校师生开大会及上体育课所用,上音乐课也就自然利用了。全校学生集中到一个大房子里上音乐课,对于我这个音乐老师来说确实是比较辛苦,比较费神,每堂课光维持秩序就够把我的嗓子喊哑。可对于学生们来说,那是他们最开心最快乐的时刻。全校大大小小的同学在一起就像出笼的小鸟,欢快得叽叽喳喳,嘻嘻哈哈,说的说,笑的笑,在老师没进课堂之前,简直把整个学校都要抬上了天。不过,兴许是我的威慑力强,正如有的老师常开玩笑说我“很有杀气”,能够镇住学生们。又兴许是孩子们还是蛮听话,很懂规矩,每次只要我走进教室,眼睛朝教室四周一扫,喧闹声就会马上停下来。喊了起立之后,学生们便收住了嘴,鸦雀无声地坐在各自的位置上,等待我开课。但这也只能安静一阵子,过不了一会儿又免不了出现一些搞小动作说小话的。这时,我又得停下来课来瞪瞪这个,看看那个,甚至还要指名道姓当场给予批评,就这样唱唱停停熬过每一堂音乐课。一堂音乐课对于我来说,虽然要比上其它课累点,但和学生的心理一样,还是觉得挺开心的。这不仅是我爱好音乐,主要是看到学生们张开嘴巴放开嗓子跟着我学唱歌的那样子很觉可爱。更甚的是看到孩子们竖起耳朵,张大眼睛认真听我示范唱歌时,那稚嫩好奇的样子,就会让我联想起自己天真无邪的学生时代。曾经,我对音乐老师那优美动听的歌喉也是那么的崇拜,那么的羡慕。
那时候,除了张老师是正式老师,我和其他几个临时从职工中抽调出来的老师都是代课老师。比较起来,我虽不是科班毕业,没受过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但因为一脚刚走出学校门,另一脚又马上跨进教学门,靠着在学校学到的那些知识还没忘记,当一个小学教师还是不怎么吃力。正如一个厂领导在我曾经要求去师范学校进修时对我说的:“你是一个高中毕业生,教一个小学绰绰有余,现在师资力量欠缺,你不能离开学校。”因此,靠着厂领导的鼓励,靠着家长们的好评,我一直在焦厂子弟学校呆了八年,没离开过半步,也没捞到去师范学校进修的机会。这究竟是自己真正合格了还是其它原因,我也懒得去琢磨。每学期的课程安排尽管再多,再繁,但我总觉得这是老师们对我的信任,哪怕是“赶着鸭子上架”,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再说,比较起来,我也没有半点推卸的理由。调到学校的几个老师中除了一个年级大的周老师曾经当过老师,其余的几个老师年龄也都在我之上,且都是从工人队伍里调出来的。即使是曾经当过老师的,那些教学知识和经验也许早已忘得差不多了。正如老师们对我说:“王老师,有些课程你不担任我们没那个能耐的。”再说,在学校读书时,音、体、美本来就是我的最爱,也是我的擅长。我觉得能把自己曾在课堂上学到的一些知识很好地发挥在现实教学工作中,这不仅是我的自豪和荣幸,也是博得老师和家长们诸多好评的重要基础。我的好大姐张秀华老师也时常夸我能“拳打脚踢,是块当教师的好料子”。张老师的话不仅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更激励了我对教学工作的热爱和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秀华老师是我的良师益友,在日常生活中,秀华老师宛若亲姐姐一样关心我。刚刚进厂时,我还没结婚,住的是集体宿舍,吃的是食堂饭菜。在70年代里,人们生活普遍清苦,虽然当时的红旗焦厂是地区富得流油的企业,但食堂的饭菜也就普普通通。偶尔搞个什么好菜,晚一点去就抢不到。学校工作每天都是定时上课放学,不像三班倒的工人们可以趁着没上班早早去排队。每次等到我们正常放学后赶到食堂,食堂的菜早已是盆空锅净了,别说好菜,就连一般的小菜有时都没有了。这些生活小事我从不在同事中提起,更没抱怨,可细心的秀华老师兴许是从其他单身老师的嘴里得知了这些情况。
一次,她对我说:“小妹,今天到我家去吃饭,我家再没什么菜总比食堂要好一点。”
“姐,不用了,太麻烦。”历来,我就不喜欢走家串门,听到秀华老师这么说我马上拒绝了。
“这有啥麻烦的,咱姐妹一起吃吃饭聊聊家常呗!”
看到秀华老师这么盛情,我也就答应了。
秀华老师和高科长都是非常好客的人。
“来来来,小王,快坐快坐。”刚进秀华老师家门就见高科长从厨房里端出一盆菜来,因为那个菜碗实在太大,我只能用盆来形容。高科长一边招呼我,一边把那盆菜放到了桌子上。
“小妹,今天我们好好享受一下他的烹调手艺。”秀华老师笑眯眯地说。从秀华老师的嘴里得知高科长那天正从外地出差回来。
还没入座,我猛然间闻到一股鱼香扑鼻而来,原来,盆里装的是一条好大好大煮好了的鱼,上面还撒了好多葱花和隐约可见的碎红椒。是什么鱼我不知道,只觉得那鱼香味早已把我馋得偷偷咽了几次口水。接着,秀华老师也到厨房端来几碟饺子和一盘青菜围绕在那盆鱼的四周,像众星捧月一样漂亮极了。大大的鱼盆在几碟饺子和一盘小菜的衬托下更显得高大上。我刚刚坐下,还没等动筷子,高科长就用筷子和汤勺子把一大坨黏糊糊的鱼嘴铲放我的碗里,并看着我笑嘻嘻地问:“小王,你知道这是什么鱼吗?”在家里都是父母亲搞饭买菜,我从没过问,我哪里知道什么鱼长什么样,于是,我笑着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
“这是鲤鱼。”高科长用筷子点了点盆里的鱼说道。
“你们知道各种鱼的哪个部位最好吃吗?”高科长又笑嘻嘻的看了看我,转过头又看了看秀华老师。
“去去去,哪个知道那么多呀,谁也不会像你那样去研究什么好吃什么不好吃,小妹,我们吃,别听他的。”秀华老师故作骄横地打趣着。
“你不知道当然不感兴趣嘛,告诉你们吧,有一首歌谣这么说:鳙鱼头,草鱼尾,鲢鱼肚皮,鲤鱼嘴。这鲤鱼呀最好吃的就是嘴,它嫩滑清爽,吃到嘴里就像果冻一样。”随即,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马上又转换话题,“哦,不说了,都饿了吧,小王,快吃快吃。”尽管高科长那么细心传授,其实我仿佛一句都没听进去,看到碗里的鱼我的肚子早就在叽咕叽咕叫了。我连鱼都不认识,更别说哪个部位好吃,哪怕现在,我有时还把鳙鱼和鲢鱼都混淆不清。
“小王,你怎么不夹菜呀,多吃鱼,鱼不要隔天吃,隔天就有腥味了。”高科长说着又马上拿过我的碗,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就连鱼带汤装了满满的一碗放到我面前。看着那一碗连鱼带汤,想到我的碗已被我吃脏了,怎么好夹出去呀?更不能浪费,怎么办,我发愁了,盯着碗傻呆呆地愣了半天。后来,我只有耐着性子把那一碗连鱼带汤全部胡乱塞进了肚子。那一餐,我连一个饺子都没法吃,光是那碗鱼就把我吃撑了。常说少吃多有味,多吃没有味。”
在秀华老师家吃了那餐鱼之后,好长一段时间,我看到鱼就想吐。
北方人很喜欢吃饺子又善于包饺子,秀华老师既勤快又能干,饺子包得美观漂亮,煮起来还不露馅。他们不像我们南方人,南方人就是把米饭当成宝,对于吃饺子并不是很感兴趣,更不懂怎么包,就算包一次饺子也算是当做打牙祭,一定要放好多好多的肉,吃起来才觉得有味。秀华老师家隔三差五甚至每天都要吃一顿饺子,哪有那么多肉来放呀,何况那个年代肉食品紧缺,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秀华老师他们都是把饺子当饭吃,所以,除了偶尔买到肉时就包一顿肉饺子,没买到肉也难不倒他们吃饺子的欲望,各种蔬菜,什么南瓜,白菜等等都成了他们的饺子馅。不管是肉饺子还是素饺子,能干的秀华老师把味都调得恰到好处,让人吃起来香醇可口,回味无穷。我虽记不清在秀华老师家吃过多少次饺子,但我却始终记得秀华老师手把手告诉我包饺子的方法和技巧。从那时起,我不仅学会了吃饺子,更学会了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