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思路·连载】变迁人间>第二章 第二节 替兄养子 

第二章 第二节 替兄养子 

作品名称:【思路·连载】变迁人间      作者:平凸      发布时间:2012-10-29 13:01:31      字数:3256

            第二章 第二节 替兄养子 
  父亲带着失去亲人的悲痛,又回到五常县原来工作过的商家继续当雇员,可是他心里总是安宁不下来,嫂嫂和五个侄儿的哭声总是在耳畔逾回。晚上他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嫂嫂和五个侄儿哭喊伯父的悲惨情景,心里一直放不下那五个年幼失去父亲的侄儿。没工作多久就再次辞去工作,回到家中与母亲商量:“把嫂子和五个侄儿接过来吧,一起过便于照顾。”善良的母亲很赞成父亲的主张,觉得应该是一个能担当的人。
  可是母亲的几位亲属知道此事后,纷纷反对,告诉母亲,那是一个沉重的包袱,不愿意让父亲和母亲的捡那副担子,担心父亲和母亲太辛苦。
  家住北村的姑姥姥捎来信,让母亲去她家一趟。姑姥姥告诉母亲,千万不要把家归到一起,归到一起是找罪遭啊,你们年轻人经历的少,那五个男孩是个无底洞,你们夫妻俩要为他们兄弟五人扛十几年的大活,到头来也弄不出个甜酸来呀,既使你们为他们吃尽千般苦,孩子长大了会挑你们的不是啊,不同于养自己的孩子啊,深了浅了都没说的,外人也会用挑剔的眼光看你们,不管你们付出多少,稍有一点不是孩子们会记在心里的,你们夫妻俩耗尽心血,人家也不领情,还会满腹怨的,缺一头的孩子不好养啊。
  母亲在回来的路上一边走一边想着,是啊,姑母说得有道理,是关心自己一家的生活。但丈夫的主张也没错啊,他那份兄弟手足情怎能泯灭与辜负呢?苦也好,怨也好,一家人不能看着他们娘几个受苦不管啊。母亲心里明白,五个侄儿是一个大负担,但是更认为父亲的主张是正确的,丈夫的兄弟情分是令人佩服的,当妻子的应该理解与支持啊。所以母亲回家后什么也没说,默默地支持着父亲,同父亲一起把伯母和五个侄儿接过来,为了在一间半的房屋能容纳下九口之家,又搭了一铺北炕,并安排伯母一家六口人住在南炕,母亲和父亲及小姑住在北炕。从此父亲和母亲就挑起了抚养五个侄儿的担子。
  为了抚养五个侄儿,父亲和母亲历尽了多少艰辛,父亲给村里许多富户人家扛活打工、铲地、扶犁、赶车、磨米。父亲就这样带领一家在贫困中抗挣着、拼搏着,求索着。就在这时,姐姐大琴出世了,父亲肩上的担子更加沉重,还有刚满十岁的小姑和五个年幼的堂兄全家已是十口人了。
  在那个年代,靠给人扛活打工养活十口之家是多么的不容易啊,那副沉旬旬的担子压在父亲的肩上,但父亲不声不响地挑着,不屈不挠地向前行进着。还要让我那几个堂兄上学读书,父亲在劳工地时深受日本鬼子的欺凌的一幕幕,使他深深地体会到一个国家的子民没有文化就是愚昧落后、就要受人欺凌、受人宰割。有一件事让父亲刻骨铭心。
  在父亲去劳工地不久的一天,一个名叫何发的工友,刚吃完晚饭,因为心里想念远方的亲人,就默默坐在一边,掏出妻子给他绣的带鸳鸯戏水图案的烟袋,细细端详着烟袋的图案。他与妻子结婚也是不到半年的光景,刚刚尝到妻子的恩爱与温存,就抛下恩爱的妻子来劳工地了,小两口无奈地分开,每当他想念妻子时,就把妻子的杰作——绣花烟袋,拿出来仔细地端详一阵。这天他正在用手摆弄着那个花烟袋,一个小鬼子来到他身边,一把掠过那个花烟袋:“漂亮,漂亮,大大的漂亮!我的要了!”何发站起来拼命地往回抢烟袋,小鬼子用脚踢何发,何发抱住小鬼子的大腿不放,喊着:“给我,还给我,那是我的!”这时,两个日本官走过来,是来看工程进展情况的,看见一个劳工和他们的人正在撕打,就用日语问:“怎么回事?什么的干活?在抢什么?”何发瞪着眼睛,听不懂,更不知怎么回答。父亲和几个工友都围了过来,大家都不知道怎样才能帮助何发,父亲看看那个日本官人,就用日语回答,并指着那个日本人:“他抢何发的烟袋,何发不给……。”那个日本官听明白后,瞪一眼那个日本人:“混蛋,八格呀路!还给人家,为这点小事惹他们干么?”那个日本人听到管他上司的话,只好把烟袋还给了何发。
  几个日本人走了,工友们对父亲竖走大母指:“你太厉害了,会日语!能跟他们讲理!”其实父亲会的日语也不多.父亲只是在读私塾时学点日语,那时凡是学校都开日语课,很多孩子都不愿意学,而父亲一般的简单生活用语学得较好,此时派上了用场。
  这件事让父亲终身难忘,觉得学知识有用啊。所以无论怎么苦也让几个侄儿上学读书,将来让五个侄儿都成为有文化有能力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可是我那五个堂兄都受村里多数孩子的影响不爱读书,都很贪玩。也许他们还小,根本不知道父亲的良苦用心,特别害怕完不成作业老师用教鞭棍打他们的手心,所以他们经常装肚子痛逃学。为此事,父亲骂过他们甚至打过他们。
  五个堂兄都很惧怕父亲,只要父亲在家,他们就乖乖地上学去,可是父亲不在家时,他们就千方百计地找理由不去上学。那时伯母整日沉浸在想念伯父的悲痛之中,对几个儿子读书的事情并不上心,觉得读不读书不重要,每顿有吃的每天有穿的就可以了,何求更多呢。因此也不严格要求他们,只是顺其自然而行,所以他们常常趁父亲不在家就躲在家里偷懒。
  一天,父亲出去了,几个堂兄以为父亲走远了,就没有上学,在家里玩得正欢,父亲回来取东西,伯母急忙告诉几个儿子:“你二叔回了,还不爬下,你们都没上学,看人家怎么收拾你们!”几个堂兄立刻爬在炕上假装肚子痛。父亲回到屋里发现几个侄儿都没去上学,大声地问:“怎么回事!咋都没上学呢?”几个堂兄异口同声地回答:“肚子痛!”父亲一看老二、老三、老四全都爬在炕上,就问母亲:“是不是孩子们吃饭吃得不对劲,怎么都肚子痛呢?”母亲看一眼爬在炕上的几个侄儿,哭笑不得,实说了吧,怕父亲发脾气打他们,不说吧,父亲还一次次审问自己做饭是否有问题。只好无奈地说:“可能是着凉了吧,一会就好了。”父亲听后就马上吩咐母亲和伯母给堂兄们加衣服。尽管父亲严格监督,但是大堂兄和三堂兄还是偷偷退学了,他们认可在家劳动种地也不愿上学去。一九四六年,是家里最困难的时期,父亲一个人给人家打工,一年到头挣几十吊钱,难以糊全家十张口,总是缺吃少烧的。到了冬天更是难过,母亲和伯母连补带缝好不容易给五个堂兄每人做一身棉衣,可是只穿了半冬就都穿开花了,露出白白的棉花,为了让失去父亲的五个堂兄和小姑穿得暖,父亲只好让母亲把他们结婚时的被褥给堂兄们毁衣服穿。母亲把被和褥子拆开,再一片片地把棉花揭下来给几个堂兄们分着续在裤子里。可是父亲自己却穿得很薄很单,一条棉裤从入冬就穿在身上,数九寒天也没有可增的衣服。由于经常在外面劳动,冻出了严重的关节炎,但父亲从不报怨。母亲自从与伯母一家归在一起以来,一年四季从没添过新衣,一条麻线裤子补了又补,家里来客人时,母亲不敢出外送客,怕人家看见她的破裤子笑话。伯母流着眼泪对母亲说:“让你和他二叔为我们受苦了,都是我们拖累了你和他二叔……”母亲安慰伯母:“一家人还用说啥呀,慢慢孩子们长大了就好了。”
  幸运的是,我的家乡榆树是东北的老解放区,赶跑日本鬼子后,一九四六年就建立了人民的革命政权,一九四八年进行土地革命后,人人分得了土地,家家都有了车和马,从此结束父亲给别人扛活打工的日子,开始全身心地耕种自己家分得的田地。父亲像头雁一样地带领着母亲和两个堂兄整日在田间劳做着,耕耘着,天天起早贪晚,苦活重活尽量揽在自己的肩上。母亲也跟着父亲堂兄们一起下地里干农活,伯母身体不好,就留在家里给全家人做饭。农闲时母亲就和伯母一起给堂兄们缝补衣服。父亲支撑着这一大家人,虽然累一些,但是觉得这样与伯母一家同甘共苦心里还是慰藉的,对九泉之下的哥哥也有个交待。
  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小姑长成大姑娘出嫁了,五个堂兄渐渐长大了,父亲又一一地给他们成了家。后来二姐惠儿、三姐盈儿也陆续出生,父亲觉得自己孩子多了,怕托累堂兄们就和母亲商量,把大部分家产留给了伯母和五个姪儿们,带着大姐琴儿、二姐惠儿、三姐盈儿三个女儿租住村里宋家的西屋一间半房,算是安了自己独立的家。后来父亲和母亲省吃俭用,历经了很长时间才攒了50吊钱把租住的一间半房子买下来。
  父亲对五个侄儿的厚爱,以及对五个侄儿的殷殷培育之情,全村子人都为父亲的手足情而感动。为此更是敬重他,亲近他,所以他没有男孩,亲朋好友和左邻右舍都替他着急,都真诚地祝福他早得贵子。(待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