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鹰祸
作品名称:一剑风流 作者:前锋 发布时间:2023-10-02 10:47:28 字数:3905
连铭和唐雪在山上呆了几日,好不快活,简直有一种乐不思蜀的感觉。
第四天早晨,连铭对唐雪说:“咱们得回去了,还有正事要办。”
唐雪撒着娇说:“我还没有玩够,就想和你一辈子呆在这里,不回去了!”
连铭好哄赖哄,她才撅着小嘴答应了。
魏钦见连铭向自己辞行,也不挽留,从身后的木箱里拿出了两样东西,将一个大的递给连铭;
“这是山上的特产,蚕丝坎,穿在身上,冬暖夏凉,可挡一般的刀剑,你外出闯荡,多半用得上。”
将绣了海棠花图案的那件,送给唐雪:“丫头,这个是给你的!”
唐雪瞪着大眼问:“你说我是丫头?”
魏钦哈哈大笑:“你小小伎俩,岂能瞒过老道?拿着吧!”
唐雪不好意思地吐了吐舌头,赶紧接过。
魏钦回头,对后殿说道:“拿上来!”
只见两个道士一人抱了一个包裹上来。
魏钦指着两个包裹:“这是野蜂蜡,可以充饥,也可以做药,烫伤、烧伤、蛇毒、吃饭中毒都不在话下,甚是灵便,你或许用得着。”
临了,魏钦加了一句:“我有生之年,怕是难以见到你师父了,回去带个话给他:我挺好,免得他挂念!我就不送了,徒增悲伤。就此别过吧!”
说完了话,魏钦一扭身,进了后殿。
两人拉了马,忍不住回头,再看一眼阳光下的家庆楼,恋恋不舍地上了马------
灰蒙蒙的天空上,不时有秃鹰迅疾地掠过。
开封府的这个夏天,十分反常。
原本在冬天,才会偶尔出现的秃鹰扎堆,已经有了多起伤人的传闻。
汴梁城里的老鹰从开始的几只,增加到几十只,到最后的一百多只。
它们常常盘旋在半空中,瞅准目标,一个俯冲下来,要么是三四岁的小孩,或者小牲畜被抓走,要么就是大人脸上被叨下一块肉,疼的人惨叫不断。
开封府接到的报案日渐增多,最多一天竟然有几十起。
府尹元祐与几人商议了一下,没有好的办法,只好上报,赵光义下旨,令巡城司派出弓箭手,在秃鹰经常出现的地方,站在高处,随时射杀。
但那秃鹰十分聪明,总是躲在弓箭的射程之外,看准目标,闪电般掠下,又迅即飞走,弓箭手根本来不及反应;
眼看事态越来越大,赵光义只好金殿议事。
大家谁也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拿不出办法。
奉命出使过西域诸国的礼部右侍郎王会,上前奏道:
“启禀万岁,此鸟我曾见过。出没于雪山高崖之上,凶猛无比,尖爪利嘴,连十几斤的动物都抓得动,何况小孩子?在蛮夷之地被称作神鸟,更有死者被送到山上,让这些大鸟啄食,名曰天葬!
皇上只需命人在高岗处,放置羊肉、猪肉等肉品或者小动物,以吸引此鸟前往啄食。这些鸟有了食物,估计不会再伤人!”
赵光义和众官员一商议,也没有再好的办法,只好如此。
于是,朝廷在地势高、开阔处投放猪肉、羊肉,期望老鹰有足够的肉食后,不再袭击人们,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老鹰伤人的事还是时有发生。
于是,开封城及近郊的人们外出,大都带着斗笠,裹着围巾,把头包得严严实实,相互间不说话都跟本认不出来对方。
民间已经有了传言:神鸟伤人,不祥之兆(赵);
元祐无奈,只好令开封府大小官员、捕头、衙役全体出动,务必彻底铲除老鹰,否则严惩不贷!
乔霸一连数日没回家,接连询问了几十个人,有对西域比较熟悉的人告诉他,这老鹰原本就是西部吐蕃当地的特产,喜欢雪山高寒地带,基本不来中原一带活动,为什么这时候扎堆出现再开封府呢?
他开始观察老鹰的习性,发现这些老鹰无论什么时候来到,但一旦天黑就消失干净,大都朝着西面方向飞走。
从种种迹象来看,这些老鹰的活动十分有规律,像是经过严格的训练,难道是有人捣鬼?大宋和辽人可是连年战争、杀伐不断呀。
他想起懒驴乔吉的话,更加认定是背后有人故意操控。
但老鹰如此之多,岂是人少能操控的了的?这不得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人呀?其他州府并没有老鹰的信息,为什么单单是皇城汴梁?
乔霸见了元祐,把自己这几日的调查和心中疑虑说了。
元祐露出一丝笑意说:“你带人只管去查。”
乔霸于是将手下分成两拨,一波奔了登封县,一波自己亲自带着,赶往荥阳县和永安府。
元侃正坐在椅子上,悠闲地喝着茶,听张耆给他报着筹措军费的数目,赵光义身边的太监顾德来宣他觐见。
原来,赵光义这几日连做噩梦,都是父亲在厉声呵斥自己,却听不见说些什么。心里想:难道是我对待几个侄子的做法太狠了?自己有时想想也很后悔,但不那样做不行呀,毕竟亲儿子和侄子还是不同。
这天,他心中一动:何不到父亲坟上祭拜一番,权且算作安慰。
自己肯定不能亲往,那样举国皆知,动静太大;
元祐是开封府尹,去了太过招摇,不逢年不过节的,不能让百姓和群臣看出端倪。
这样想来,只有元侃前去合适。
从这孩子办的抓捕洛阳飞贼和筹备军费之事来看,还是比较沉稳的,让他代替自己前往,不显山不漏水,就可以把事情办了!
赵光义把自己的想法向元侃说后,还是有点不放心,又再三交待,一定要微服减从,悄声前往。到了地方,只向永安府尹出示圣旨即可。
“需要带什么祭品呢?”元侃问道。
赵光义想了一下:“有个心意就行了,我让人准备些绸缎、书画、瓷器、石雕等,先行送去。”
元侃尽管不太理解父亲的真意,但一听说有此差事,说明父亲还是很看重自己的,又可以趁机出去游玩一下,岂不是巴不得的好事?当下接了圣旨,兴冲冲回到府中准备。
元侃到衙门把差事安排了一遍,已是中午时分,想想再无疏漏,就在街上吃了饭,然后便带了张耆、王继忠、杨崇勋三人,均是便服,各带武器防身,驾了马车,沿着黄河岸边的官道,直奔永安府而去。
几个人有说有笑,一马平川走得甚是迅捷,将近中午已过了荥阳地界,路南边开始出现高高低低的山丘。
太阳将要落山,几人到了永安府十几里外的笔架山下。
想着到了永安府也是晚了,倒不如在这里歇了,明早再去不迟。
几人于是下了车,在路边找了一家客栈,让店家准备晚饭。
闲着无事,便登了高处看黄河。
由于官道是沿黄河而修,几里外就是黄河和伊洛河的交汇处,相传是周文王演绎八卦的地方。
远远望去,那黄河莽莽苍苍,一片混沌;山下的伊洛河蜿蜒清澈,宛如碧带;两河交界处,清黄分明,倒真是颇有黑白乾坤的味道。
看罢黄河,回来时顺便上了客栈旁边的笔架山。
说是山,其实并不高,只不过形似笔架。山下,一条小溪潺潺流淌,清可见底;
一颗歪脖柳树下,几间草房相伴着三孔窑洞,相传杜甫就诞生在中间的窑洞里。
杜甫一生颠沛流离,常常是肚子都难填饱,却心忧天下苍生,留下大量诗歌,被称“诗圣”,没想到其故里也是如此简陋。
几人唏嘘一番,便回到店里。
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乔霸。
原来乔霸到了荥阳县,一路打听,都说大鸟好像来自永安府方向。
乔霸留下两个人继续打探,自己带着五个人,马不停蹄就来了,两拨人马正好在这里遇见。
元侃对乔霸说:“你和我身边的人都是熟人,就在一起吃吧!明日一早,你随我去见这里的府尹,想必他应该对怪鸟有所耳闻,不比你们漫无目的去找省事?”
一番话把乔霸等人说得受宠若惊,赶忙谢过。
于是又加了几个菜,红烧黄河大鲤鱼,油煎小河鱼,还有几个时令蔬菜。配上米饭,喝着小酒,一行人吃得不亦乐乎,不一会便有些晕乎乎。
此店太小,只有四间简易客房,正好够元侃等人住下,乔霸就和手下挤在杂物间里,
此时天气闷热,蚊虫叮咬,几人几乎一夜未眠。
他们起了个大早,不到一个时辰就到了永安府。
这永安府名字叫府,其实地方并不大,连个县都不如,因为皇家陵墓在这里,所以才升了规格。
府尹接了圣旨,元侃也不同他废话,直接把自己的来意说了。
在府尹带领下,几人又行了七、八里地,来到元侃爷爷赵弘殷的墓前,陵墓是个高大的土丘,高有十几米,有小路蜿蜒而上。
墓前的神道两边,石刻的文臣武将和外使、马、瑞兽列立两边,场面甚是壮观。
文臣执笏板在前,武将拄剑在后,走了百米才是正陵。
供奉昨日就到了,元侃上前行了叩拜大礼,口中说着歌颂祖宗的话,父亲委托的话自然也在其中。
祭拜完毕,府尹向元侃说:“三皇子难得到此,是本地黎民福祉,不妨住上一、两日,也好欣赏一下本地的风景。”
元侃正有此意,当下便一口答应。
于是,加上府尹等十几人,便向嵩山北麓而来,约莫一个时辰,到了永安府南部的丁沟山上。
这里和嵩山少林寺只隔了几座山,天上白云渺渺,树木苍苍,怪石嶙峋。
元侃顿觉得心胸开阔,舒畅无比。
乔霸偶然一抬眼,远方几只黑色大鸟,正展了双翼,向东方飞去,那正是开封府方向。
他心中一动,随口问了府尹一句:“那是什么鸟?”
府尹抬头看了看,见那些鸟儿几乎消失不见,回答说:“那便是秃鹰。”
乔霸的心急速地跳了一下,继续问道:“这里以前就有吗?”
府尹说:“以前倒是没有,只不过,几个月前才开始出现。”
他面带困惑,喃喃自语道:“奇怪得很,这些大鸟都是晚上往这个方向飞,上午往东边飞,你说奇怪不奇怪?”
见乔霸盯着自己看,府尹解释道:“这些大鸟,几个月来几乎天天可见,只是本地没有发现伤人的事,也就没放在心上。”
乔霸又问:“东边有什么山吗?”
府尹说,有,叫作紫云山,在这方圆百十里,算是最高山了。
天将黑时,残阳如火,笼罩着大山,形成各种形状,甚是好看,故名唤紫云山。据说南北朝一高僧云游到此,被此地美景折服,便用化缘的钱,建了一座寺庙,借山名叫作紫云寺,虽然山高路远,但逢年过节,自是香火不断。”
众人再看时,果然那个方向,天空中彩云翻滚,霞光万道,真的是世间少有的美景。
府尹接着介绍,寺里有大小僧众十余人,主持叫智能。
乔霸心中暗想:“这才是得来全不费功夫。看这紫云寺方向,倒是十分可疑,藏污纳垢也说不定。”
于是,悄悄拉过张耆,向他说了心中疑问。
张耆转身,低声对元侃说:“反正大事已经办完,莫不如顺便把这紫云寺探个清楚,真要除了鹰祸,倒是大功一件!”
元侃心想,搂草打兔子,如果真的白捡了一件功劳,到真是不错。
于是大家做了商议:张耆和乔霸明日乔装进山,永安府府尹又派了一个看护皇陵的副将,唤作张润,一同前往。
当晚,三个人商量了半天,把可能遇到的凶险想了又想,觉得再无漏洞,才各自睡去。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