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南方>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六章、第二十七章

作品名称:南方      作者:辛禾      发布时间:2023-09-15 10:00:17      字数:5858

  第二十六章
  
  一早南方大夫回病房,迎面碰见田叔叔老伴由锅炉房打开水回来,与他打着招呼。田叔叔老伴说:“田叔叔今日出院啦。”显得很开心。南方大夫先是一愣,没听田娜娜说过。他先到护士站看了住院牌,真的不见田叔叔的名字,知道名字一早取下,这才确信田叔叔出院。
  田叔叔出院,南方大夫忙去打声招呼。
  走进病房,一看田叔叔正收拾东西,大包小包的满心欢喜,一见南方大夫进来,忙停下手中的活,与南方说话。
  南方大夫紧握着他的手,问着田叔叔:“听说您上午要出院啦?”
  “是的,今天出院啦,麻烦你们。”田叔叔起身眯着眼笑说。
  “什么麻烦,可以出院了。”南方大夫补充说。
  田叔叔接着又说:“老伴急的慌,家里养了一些牲口,这牲口又离不开她。”
  “哦,是的是的。”南方大夫重复着,“一会田娜娜过来吗?一中王伟来吗?”
  “她俩都过来的,田娜娜一会还过来结账。”
  接着,田叔叔又说了一些感激的话:“谢谢医院的医生护士,多亏你们救我一命。”他还特地送了一面锦旗,放在护士站表示感谢。
  南方大夫说:“田叔叔您太客气啦!我代表科里谢谢你!”谦虚地又说,“哪里哪里,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职责。”
  
  田叔叔这次消化道大出血,幸亏医院积极组织抢救,才及时挽救了生命,田叔叔康复出院最后有惊无险。
  几天前,南方大夫查房时见到田叔叔在病房过道里走动,不时地与人打着招呼,他和医生护士混得很熟,脸上换发了健康的笑容。
  南方大夫说:“田叔叔这几天恢复得真不错呀,很快就可以出院啦。”“是吗?都是你们照顾的好。”他听了可以出院,笑嘻嘻的,一脸欢欣的样子。
  南方大夫多问了一句:“田叔叔回去后,还是要注意的,以面条米粥为主,吃易消化的食物。”俗话说,“七成饱。”
  田叔叔连连点头。老伴却一旁答着腔说:“是的,是的,老田最爱听大夫的话。”
  田叔叔一旁呲着嘴笑着:“哈哈,病人听医生的话没错的。”
  
  田娜娜办完出院手续收拾好包裹,带着父母来到医生办公室与医生护士告个别,打声招呼,说声谢谢。
  南方大夫送田叔叔出医院门口,然后挥手再见。
  田娜娜搀扶着自己老父亲走在前面,准姐夫王伟一手拎着包,一手拉着田叔叔老伴随后也上了车,准备送田叔叔回三河镇老家他们才算放心。
  下午三点半,田娜娜从三河镇返回不想再去医院,径直去了姐夫的一中宿舍,帮忙收拾一下。这段时间田娜娜一家都在他这里开伙。田娜娜父亲这次住院,幸亏姐夫跑前跑后的帮忙。田娜娜心里感激不尽。
  
  姐夫王伟的宿舍位于学校第一幢教师公寓的东头,门口种着两棵玉兰树,一棵白玉兰,一棵紫色兰,春天这花开得烂漫极了,可惜现在花期早就错过。
  一踏进王伟的房间散乱着的拖鞋东一个西一个,连脚都踏不进,卧室更加显得凌乱,这男人没有女人真的活不下去,难怪有人说男人是生活的“巨婴”,一点不假。王伟早上也不叠被子,被褥乱乱的堆放在床上也没来得及叠放。田娜娜实在看不下去了,心里嘀咕着大姐夫也够邋遢的。
  正好田娜娜今天下午没去上班,可以帮忙收拾一下。
  父亲这次生病,田娜娜一家都在姐夫这里做饭,也很难为姐夫。
  田娜娜不动声色地把床单被褥换洗一遍,还在院里支起一根晾晒衣服的竹竿。小小的院落像挂满一幅幅不同颜色的旗帜。
  
  下午,姐夫也上课去了。
  田娜娜一人倒也自由,忙完一阵,歇一会,喝杯水,又把地拖得干干净净。
  田娜娜干事麻利,然后弯腰又去帮忙整理姐夫的房间,各种水杯、闹钟和烟灰缸等杂物把床头柜堆得满满的。烟灰缸的烟头散落一地,水杯的杯口满是茶锈,泡的茶叶还没来得及倒掉,可见姐夫这些日子过得相当辛苦。
  姐夫一人也许觉得孤独,这烟瘾也越来越大。
  田娜娜心想,姐夫什么都好,唯独吸烟不利健康,她也不好明说。
  她从床底下还掏出一纸袋的杂物和脏的内衣内裤,田娜娜感到十分难为情的,统统拿出来洗了一遍。田娜娜站在晒台前,腰都累要断了,晾满一竹竿的衣物。田娜娜想着姐姐不在跟前,姐夫也怪可怜的,开始怜悯心疼起来。
  傍晚,田娜娜还帮忙烧了一桌好菜,买了一瓶红葡萄酒酒等待姐夫下班回来。
  
  离姐夫下班还早。田娜娜打开录音机,听了一段《美酒加咖啡》的音乐,心情跟着放松起来,然后,匆匆去浴室淋了个澡。这刚冲完就听到门外有人敲门。知道姐夫可能回来了。
  田娜娜这边应着:“等一下!”。她赶紧穿上姐姐平时穿的那件粉红色的裙子,头上裹着蓝色头巾,风风火火地开门去了。
  一开门差点与姐夫撞个满怀。妹妹羞红着脸后退两步,忍不俊笑了起来。
  姐夫看了看,裹着蓝色头巾的妹妹怪怪的,但又特别的可爱。他从头到脚打量了一番,然后觉得是否自己当姐夫的有点过了,快速把目光移到餐桌边,啧啧地惊讶一声:“哇塞,娜娜好能干啊,今晚准备这么丰厚的饭菜啊,还备了一瓶红葡萄酒酒:……”不自主地唱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佳句。姐夫问妹妹今晚有什么事值得如此庆贺的。田娜娜望了一眼姐夫的脸部表情,回应着:“家父生病,感谢你姐夫辛苦帮忙吗?”
  “噢,原来如此。”姐夫笑着说。
  之后,田娜娜回到房间,拿起吹风机对着湿头发一阵烘吹,然后转身去了厨房。一会端来热腾腾的一盆鸡汤,边端边说:“姐夫,今晚可尝尝茶树菇炖土鸡,下午刚去菜市场新买的”。
  一闻到茶树菇的香味,姐夫开心地笑出声来,端详着妹妹夸赞说:“娜娜炖的土鸡真香,肯定很可口。”问道,“土鸡现在菜市场几块钱一斤?”
  “四块钱。”田娜娜回答。
  “四块钱不贵吗?”姐夫应着。
  八十年代老百姓的收入不高,物价相对便宜。
  田娜娜招呼姐夫快过来吃饭。“鸡汤好了,姐夫,快过来吃饭吧。”说着鸡汤已端到桌上。
  “来啦。”姐夫喊着过来。
  姐夫亟不可待夹了个鸡块放到嘴中,“唏嘘”着有点烫人。
  田娜娜先帮姐夫盛了一碗鸡汤,端到面前,然后又替他斟了一杯红酒
  姐夫连声:“谢谢娜娜。”
  田娜娜往姐夫碗里夹菜的时候,意外地发现姐夫的眼神飘忽着,瞄着她的眸子、上翘的嘴唇、娇美丰润的身姿;不时地上下打量她身上粉红色的裙子,还夸她比她姐姐穿的好看。说得田娜娜怦然心跳,她察觉到姐夫话中有话,故意把眼睛移到别处,不再理会。
  
  今晚,田娜娜觉得姐夫的目光怪怪的,不停地盯着田娜娜这身裙子说这说那。
  田娜娜怯怯地站起来敬酒,躲过姐夫不安分的眼睛。
  姐夫仍喋喋不休夸赞她的裙子如何漂亮,妹妹真的会穿,云云。田娜娜举起高橙杯故意转移话题,说:“姐夫,前一阵子家父生病非常感谢大姐夫啊,我先干为敬啦。”
  姐夫抿了一口酒,笑着说:“娜娜,你这就见外了,说这干啥,一家人不说二家子话。”田娜娜也不置可否。一时无语。
  喝了点红酒的田娜娜,脸颊飘起一阵绯红,脸部表情也开始丰富起来。
  姐夫诡秘地盯着她看,有时像钉子一样,令田娜娜好不自在,内心也泛起了不少波澜。
  
  席间,姐夫掏出一支香烟,正要点火,却被田娜娜提前掐灭了。乜斜姐夫关心地说:“姐夫,以后不准吸烟了,今天扔了一灰缸的烟头,吸烟有害健康啊。”
  “好的,娜娜说的对,以后不吸啦。”姐夫把香烟又退回烟盒。
  
  沉默了一会,两人都没再说话了。
  田娜娜莞尔一笑,瞥了姐夫脸上的表情。姐夫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透过厚厚的镜片,似乎与她交换了眼色,相互盯了一会,迷惑地,突然又明白了什么。
  相互间抿著嘴无声地笑了笑,没吐半句话。
  这一笑可能误会了,两人又开始沉默起来。
  看着姐夫话语少了,猜想他可能又喝多了。
  
  田娜娜转身去厨房倒开水,姐夫却也跟了过来,脸上浮着诡秘的微笑,自言自语:“我没喝多。”让人感觉不怀好意。田娜娜还没来得及反应,姐夫已把厨房门反锁,快速从后背把田娜娜的后腰抱紧,低声说:“我爱你。”
  田娜娜感到异常紧张,忙着左右躲闪,忸怩了几下说:“姐夫你不能这样啊,你是我姐夫。”
  她极力反抗想挣脱开来。姐夫说:“我真的很爱你,我顾不了许多了。”姐夫王伟把田娜娜抱得更紧,吻住她的双唇令她窒息,双手在她的胸前乱摸。田娜娜使出全身的力气,猛地抽了王伟一记耳光,脸颊的肌肉开始抽搐呜呜地哭了,不停地说:“你是我姐夫,不该这样呀。”
  女人的低声哭泣,顿时让姐夫王伟不知所措,忙走过来向她道歉,安抚她,说自己的不是。他上前想拉住她的手,却被她厌恶地甩开。田娜娜大声地喊着:“走开,走开,讨厌你!我不想见你!”呜咽地又哭了起来。
  
  天已暗了下来,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大的雨点扑打着门窗的玻璃,发出阵阵敲击的声音,仿佛人在愤怒时的呐喊。
  田娜娜一个劲地哭泣不止,王伟怎么也哄不歇,索性跑到门外抽起闷烟。一会儿,雨也渐渐小了,田娜娜望了望窗外,说了声她要回去。
  姐夫王伟忙从门后拿来一把雨伞说要送她。田娜娜忍住哭泣说不用他管,提着雨伞,推开门,飞奔如兔地消失在黑色风雨之中。
  
  第二十七章
  
  每一年的下半年过得都快,国庆节到了,医院照例放了假。
  这假期南方将去三河镇看望田叔叔。
  一早去车站上了车,大巴沿着A县县城通往三河镇的土公路继续前行。
  国庆节路上有些堵,绕过一片被火烧过的焦黑的稻茬田,渐渐地,A县县城就消失不见了。
  南方路上在想着这次去三河镇,趁假期去周边顺便转悠一下。
  南方在车上望着窗外一点不觉得孤寂,一位六十多岁的三河镇人坐在身旁。老人三河镇人,三河镇人看上去面部瘦削,头梳光亮,连苍蝇也盯不住,透着一种精明能干,让人不敢小觑。这位老人戴着一顶毡帽,鱼尾纹很深像太阳一样的光芒,眼睛框在太阳下面依然明亮,老人很精神,说话滔滔不绝。这些都符合三河镇人的特征。
  三河镇人天生会经商,有哲学家的头脑,数学家的判断,他们对数字特别敏感,这与他们从小受过商贾云集、五里长街的熏染有关。
  在A县县城,三河镇人越来越多,三河镇人自我感觉比县城人高人一等,他们与生俱来的高光神情让县城人感到有些自卑。三河镇人穿着十分考究,说话套路很深,办事利索从不不拖泥带水,连吵架县城人都比不过,也甘拜下风,这是茶余饭后某一县城人对三河镇人的评价。
  
  南方刚到A县县城就耳闻三河镇的名声远比县城人响亮,装不完的三河的美誉,喝不完的三河米酒,这些顺口溜早在县城的老百姓口中流传。三河镇人生在水码头,靠做生意过活,从小养成吃苦勤劳韧性的习惯,但也养成他们的傲慢与偏见,看不惯县城人。“你们才是乡下人”,明显有种优越之感,连这里的姑娘也很少愿意嫁到县城。
  确实,南方坐在这趟车上很少见到衣衫褴褛的乡下人,这与他在A县县城所见的背着蛇皮口袋四处晃悠的情形明显不同。
  南方是官亭人,一遇到三河镇人与县城人这样的争论,一般选择缄口不言,有时故意绕道走开,不参与这种无聊的争辩。
  这次与三河镇的这位老人在一起,两人话很投机,有种一见如故之感。老人一路上不停地攀谈唠叨着,问南方哪里人。南方告诉自己官亭人,丝毫没有觉得老人有三河镇人的不屑,相反,觉得老人非常热情,对别人也更加温和。
  老人转过脸告诉南方,他过去曾去过官亭,年轻时参加过那场声势浩大的淠史杭灌溉工程——穿过官亭的“潜南干渠”建设,每天天不亮河堤两岸红旗招展,人们开始打钻开炮,运输石方,一个个壮观的劳动场面。老人说他在那里呆了足足一个多月,直到最后水利完全贯通。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那时关注最多的是吃饭问题,那些年每年腊月都兴修水利,有一个林县《红旗渠》就是讲这样的故事。他们在官亭镇建了一个很大的“进水闸”,几年前老人故地重游,依然心潮澎湃。南方点头说是的,官亭西头的进水闸安然无羔,一些专供电灌站的排灌设施因年久失修现早已废弃了。
  南方还告诉老人,官亭这个地方是有历史渊源的,上个世纪初曾出了个师爷童茂倩,据说教过皇帝的书,官亭人都记得一个“童伯老”的名字。辛禾《槐》这部小说有一段文字记载。官亭的名人除了上述所言,还有诸如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与两广总督张树声等等,他们因淮军团练对抗太平军而声名鹊起。
  老人听得十分津津有味,连连点头官亭是个有历史的地方……
  
  大巴在土马路上不停地颠簸着,南方大概也累了,靠在靠背上先睡一会,一阵迷迷糊糊地眯了一觉。
  醒来后,沿途除了一条蜿蜒而去的石子公路丢在脑后,前面到处尘土飞扬。车窗外的景色显得影影绰绰,满目都是焦黑泥土的况味,依稀可见一股浓烟从庄稼地里冉冉升空。
  江淮广大农村都有“烧秋”的习惯,便于第二年翻耕时少一次施肥,但烧秋可能使环境遭受污染,后来也禁止了。
  过了丰乐河,村庄渐渐多了起来,丰乐河河岸的村社一户户农家炊烟,有人抱着孩子看着大巴车从河岸公路经过,纷纷出来看热闹,有人见到车上人的笑容大声喊着,让这个不起眼的丰乐镇又多了不少烟火气息。
  上了桥,过了一处空旷的地方,一个大红招牌突兀兀地竖在那里,与灰墙红瓦的一排平房极不相称——排笔写着“某某烟酒商店”的字样,不远处搭了两间孤零零的男女厕所,也许这里是临时停靠站,方便顾客下车。这是旅行的人们最为关切的地方。
  如我所料,果然是临时停靠点,司机打开车门,人们纷纷起身下车。
  
  南方低头掏出一只香烟,独自放松起来,看着天上的浮云,是否也想着诗和远方。
  放眼望去,丰乐河碧波荡漾,河水清清,秋风冉冉吹过,借着风力堤岸的杨柳弯下细腰,轻轻触到水面,倒影水中。
  有人谈到这条河连着官亭的“潜南干渠”,向南一直通往三河镇,最终汇向浩渺的淡水湖——巢湖。
  
  南方若有所思,低头看着水清。他沿着颓废的台阶呆呆地望着,舀了几口清冽的河水,看着悠闲的游鱼,向水里洒着面包碎削吸引一群游鱼过来,好像找回童年的幽趣。
  这这条河盛产白鱼、银鱼,有的销往A县县城,有的销往省城各地。
  这时司机大声喊道:“快上车,快上车……”
  南方这才如梦初醒,慢慢地回过神,上了车。
  
  沿途金秋的阳光,洒向一片白桦树上,笔直斑驳的树干直刺云霄十分壮观。这金黄色叶片被秋风吹过,沙沙作响,快速掠过眼前的车窗,仿佛嗅出一阵阵可人的清香。
  一眨眼工夫,车到站了。
  “南方,南方……”有人大声喊他。
  “南方,路上还好吧。”
  抬眼见到田叔叔和田娜娜一同到三河汽车站来接站。南兴奋不已,赶忙跳下车,和他们打着招呼。
  “真快呀。”
  “一路上看看风景,不知不觉就到了。”
  “是的,三河镇离县城一个多小时。”田娜娜接着话茬。
  “三河镇不错啊!好像比A县县城繁华嘛。”
  “是的,三河镇大着呢,含三县人,有好几万人呢。”
  “怪不得呢。”
  “还是你们这里好。”
  “一开始都会觉得新鲜,住几天你就不这么说了。”
  “哦,是吗?”
  “这里庐江人最多,还有舒城、肥西、三河本地人。”
  “每天集市上听到不一样方言,很热闹。”
  “真的?”
  “明天早上让田叔叔带你去集市上转转。”
  “好的。”
  “今晚好好歇歇,睡个好觉,养足精神。”
  “嗯嗯。”
  “三河镇盛产什么?”
  “盛产鱼。”
  “这里的水产市场恐怕是全县最大的,三河镇人爱吃鱼,各种各样的淡水鱼都有。”
  “哦,我知道为什么三河镇人聪明……”
  “爱吃鱼,哈哈。”
  “这里出了杨振宁倒是真的。”
  “噢噢……”
  “明天一道去逛逛”
  “好的……”
  一路上,听着田叔叔和田娜娜讲着古镇三河的集市,讲着这里的故事,南方都痴迷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