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苏家遭难(十七)
作品名称:龙系佳人 作者:人生如书 发布时间:2023-09-09 09:51:35 字数:3298
寒宇推门进来,先向轩煜行了个礼,再问沐珊:“沐珊,你的伤势是否有所好转?”
沐珊撇了下嘴,颇有些埋怨地回答:“已经好得差不多了,要不是你家公子过分担忧,我早就能够下床了。不过还是谢谢小宇哥的关心。”
轩煜宠溺的瞪了沐珊一眼,随之对着寒宇说道:“你找我,可有什么事?”
寒宇如实禀道:“公子,梁正说想要见您。”
轩煜凝眉思索片刻,淡声说道:“正好,我也刚好想要见见他。”
他回头交代沐珊好好在床上养伤,别乱跑,随之携着寒宇出发去县衙。
两人来到衙门,杨县令已经在大堂等候。行完君臣之礼,杨县令便带着他们去牢房。
走到半道,轩煜像是想到了什么,他转身对着杨县令说道:“杨大人,大牢有穆侯爷陪我去就行,你去帮我做别的事。”
说着,他从怀里拿出两份圣旨,吩咐道:“一份是关于苏凌峰和宁鄢陵的赐婚圣旨,另一份是林沐珊的的,你去苏府喧旨吧!”
杨县令躬身接过那两道圣旨,恭敬地点了点头,“卑职遵命。”
潮湿的牢里,梁正端正着身子,坐在一旁,目光深邃,神色淡然,没有任何惨败的落魄之感。
梁善却是缩在一旁,蓬头垢面,目光呆滞,脸色苍白,与他之前嚣张的模样相比,简直是判若两人。
他见父亲的眼睛总向牢门外瞟,不禁噗嗤一声,嘲讽道:“您就别妄想了,诸葛轩宇怎么可能过来见你这个阶下囚。”
梁正淡淡地瞥了他一眼,他知道梁善对他有怨也有恨,便也没再说什么,已经到了这种境地,说什么都无益。
沉稳有力的脚步声从外面传进来,渐行渐近,梁正连忙站起来,背过身去,他知道,轩煜他来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他刚一转身过去,一蓝一白两抹身影就出现在了牢门前。
轩煜扬手撤去了衙差,缓步踏入牢房,抬眼看着那道挺拔的背影,眉目微凝。
他知道梁正肯定知道自己来了,而他主动请求要见自己,一定是有什么话要说,所以,他也没有叫他,而是耐心地等着他自己开口。
而不知道为什么,在牢里闹腾了好几天的梁善,此时也不说话,他嘴里叼着一根枯草,哼着不成调的歌儿,一副吊儿郎当的模样,完全把轩煜和寒宇当成了透明人。
寒宇看不过去,欲要上前,却被轩煜拦住了,他看着梁正,淡声问道:“梁正,朕来了,你有什么话就说吧!”
梁正挺直的后背,不易察觉地动了下,随之缓缓开口:“当年,你父皇,慕阳,董侯还有我四人一起出生入死,呕心沥血打下这大李江山,不为别的,就只想着结束乱世,让流离失所的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之后,你父皇登上帝位后,亲小人,疏忠臣。他受了董侯的挑衅,借由把我和慕阳支配到遥远的边疆,却把野心勃勃的董侯留在了身边。你父皇本就多疑,在董侯的鼓动下,那些忠良之臣,被贬的贬,死的死,辞官的辞官,久而久之,董侯逐渐朝野天下,当一个朝臣已经满足不了他的欲望,便有了造反之心。我和慕阳,也曾多次上奏,让你父皇要多加提防董侯,可是那时的他,已经把董侯错当成左手右臂,甚至还把治理朝政的大权交给了他。后来,你父皇驾崩,你登上帝位,董侯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朝野上排除异己,地方上,增加苛捐杂税,民不聊生。为了这天下的安宁,我私自刻了玉玺,并在北疆不断积蓄自己的兵力,准备有一天扳倒董侯这个恶贼。”
他的话让寒宇不由得冷嗤一声:“梁正,这些都是你谋反的说辞,什么天下安宁,解救老百姓,你敢说你没有半点称帝的野心吗?”
梁正笑了笑,不可置否道:“有,老夫就是想当皇帝,因为只有皇帝的权利,才能让这天下归于安宁,他们父子俩做不到的,我可以替他们做。”
“你……”寒宇还想说什么,却被轩煜给拦了下来。
他上前一步,问出心中的疑惑:“其实那天你全然可以用沐珊来换得玉玺和虎符,你为何要放弃?”
梁正轻笑了下,答道:“如果我靠一个女人来换得这天下,我哪有颜面坐于龙椅之上。”
轩煜终是叹了口气,淡声说道:“梁正,你知道朕会怎么惩治你吗?”
梁正不假思索说道:“我是谋反之罪,既然是诛九族。”
轩煜摇了摇头:“也许朕可以……”
“诸葛轩宇,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作为一代帝皇,要仁与狠并存。你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成为一代明君,我早有二心,你非杀不可。”
轩煜痛苦地闭上双眼,思索片刻,沉步走出了大牢。后面仍传来梁正铿锵有力的喊声:“记住,一定要杀了老夫。只有杀了老夫,才能稳固你的地位,你才能立足于朝臣。”
在苏府大厅,沐珊一家人欢聚一堂,正畅谈家常。忽然间,管家引领着一位尊贵的客人走了进来,那便是杨县令。他恭敬地向苏老问安,关切地询问苏老的身体状况。苏老也客气地回应,表达了对杨县令的感激之情。
杨县令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道圣旨。他清了清嗓门,喊道:“苏凌峰,宁鄢陵接旨。”
两人疑惑地相视一眼,双双跪下听旨。
杨县令持着圣旨宣道:“奉天承运,皇上诏曰,苏凌峰德才兼备,宁鄢陵温婉贤惠,两人又是真心相爱,故朕将宁鄢陵赐婚于苏凌峰,择日成婚,望夫妻恩爱,白头到老。”
“草民/民女谢国主隆恩。”两人含泪接过圣旨,谢恩。
沐珊见状,欣喜万分:“恭喜哥哥和鄢陵姐姐,你们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了,我真替你们高兴。”
她的话音刚落,就见杨县令又掏出另一道圣旨,笑着道:“还有一道呢,林沐珊接旨。”
闻言,沐珊微微愣了下,继而跪地听之。
然而,“奉天承运,皇上诏曰,林沐珊自随朕寻母以来,出生入死,不辞劳苦,多次为朕舍身相护,并鉴于她秉性端淑,持躬淑慎,柔明毓德,甚得圣心,与朕又是相知相爱,故朕亲点鸳鸯,将林沐珊赐婚于朕,封号贤德皇后,待朕寻得太后,择日成婚。”
圣旨来得太过于突然,让沐珊的脑子一片空白,她从来没有想到轩煜会以这样的方式,将她纳入后宫,她更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进宫当他的皇后,追随他三年,他对自己是情还是责任?而自己更是看不清自己这份感情。
杨县令看着沐珊跪着没有要接旨的意思,轻声提醒道:“娘娘,还不领旨谢恩。”
沐珊这才回过神来,道声:“谢主隆恩。”
待她接过圣旨,杨县令立即跪下,拜道:“卑职叩见皇后娘娘。”与此同时,凌峰一等人(包括苏老)也全部跪下,说道:“叩见皇后娘娘。”
沐珊一时无措,说道:“外公,哥,嫂嫂,你们这是做什么,可别折煞了沐珊,快起来。”说着,她将苏老扶起来,搀着他坐到椅子上。
苏老捋着白须道:“既然圣旨已下,你已被封为皇后,这礼数就不能少。”
凌峰也过来,笑着道:“虽然礼数不能少,但我还是要以哥哥的身份祝你幸福。”
沐珊想要说什么,但最终还是把所有的话都吞了回去,只是轻轻扯了下嘴角,笑了笑,一抹落寞悄然挂于脸上。
而轩煜,自县衙回来后,就把自己封闭在房间之中,晚饭的时候,也未曾踏出房门一步。
沐珊心存忧虑,吩咐管家准备了一些清淡的餐点,亲自来到他的房门前,轻声道:“轩煜哥,我可以进来吗?”然而,内里却是一片寂静,如同凝固的空气。
沐珊轻拧眉头,继续说道:“轩煜哥,你不说话,我可进来了。”说着,她便推门进去。
一进屋,她就见轩煜像一尊静止的石像,一动不动地立在窗前,显然连她的进入也没有察觉。
沐珊轻轻地将饭菜放在桌子上,想着尽量不去打扰他。不料,她却不经意间碰翻了桌沿上的茶杯,一声脆响,如同惊雷在轩煜寂静的心灵中炸开。
轩煜回过头来,看到珊珊时,讳莫如深的深眸闪过一抹柔意,轻声道:“是你啊!你的伤还没完全好,怎么又到处乱走。”
沐珊盈步走到轩煜身旁,关切道:“轩煜哥,我的伤已经不碍事了。倒是你,晚饭都没出去吃,饿坏了怎么办?”
轩煜侧眼过去,刚好看到桌上的饭菜,怅声道:“我实在吃不下。”
言罢,他又转过身去,面对着窗户。那一刹那,他的背影如同被痛苦雕刻的深秋落叶,显得那么孤独和沉重。
沐珊深知轩煜内心的挣扎和痛苦。梁正既是开国功臣,又是先皇的挚友,他心里不想杀他,但他又明白,不杀他无法平息这场风波。这种矛盾让他·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
思及此,沐珊不由得长叹一口气,轻声道:“轩煜哥,是在为梁正的事情而烦恼吗?”
轩煜沉默了片刻,仿佛在整理纷乱的思绪,然后开口道:“你知道吗,其实那块假玉玺,是用来对付董侯的,他并非真的想要反我,如果我没有趁机将他逼到如此境地,我在想也许他永远都是北疆王。”他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和悔恨,如同秋夜的微风,低沉而凄凉。
沐珊默默地听着,心中涌起复杂的情感。她知道轩煜在自责,自责于自己的无奈行动,间接逼迫梁正走上了不归路。她在心中叹息,然而在这个复杂而严峻的时刻,她只能在他身边,给予他所有的温暖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