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碧空远影>第九章 武林世家的兴衰

第九章 武林世家的兴衰

作品名称:碧空远影      作者:我是老拉      发布时间:2023-08-21 08:30:05      字数:5142

  曾经的辉煌
  
  著名歌唱家郭兰英在《人说山西好风光》这首歌中唱道:“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站在那高处,望上一望,你看那汾河的水啊,哗啦啦地流过我的小村旁……”
  今天的人们,已经无法想象汾河水当年一路向南的奔腾气势了。远的不说,就是百八十年前,汾河水决也不像今天这样,只剩下窄窄的一条水带,到处裸露出的黄沙凸凹的干涸河床。据老人们说,那时的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汾水淘淘,滚滚长流;汾河从北贯南的两岸冲击平原上,土地肥沃,地杰人灵。
  在我们生存过的这片土地上,不光走出去了许许多多的仁人智士,还曾经武术风行昌盛,从晚清到民国时期,说成是家家都有练武之人并不夸张。当然,大把式有大把式的练法,刀枪剑戟十八般武器,样样耍得有模有样;小把式也有小把式的练法,操根棍子,举把木刀,也是一种架势,同样不失武家风范。
  要在早年间,也许是在浩天朗月下,也许是在月黑风高时,有时就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房上是个谁啷?”“梁万佬。”“下来吧么!”“狗狗咬。”“脊背上背的什啷?”“烂皮祆!”“穿上吧么?”“虱虱咬。”“嘴里吃的什啷!“干粮枣!”“给我们吃上两个吧么?”“嘛无了!”
  这一段房顶上与地面上的诙谐对话,是当年小孩子们戏耍时经常学说的一段对话。被学说者,正是远近闻名的武师梁万佬与某家村民。梁万佬会轻功,经常在半夜里窜房越脊练功,练累了,就停息在某家的房顶边檐,吃他随身带着的大红干枣。有时,听到响动的村民就站在房门边,隔着门板与房顶上的梁万佬调侃一番。
  梁万佬为人诙谐圆通,如果单从穿戴打扮上,根本看不出这是位在当地名声很响的武术大师。这位名震一时的民间武师梁万佬,就是后来当了省工会副主席的梁启的爷爷。
  梁万佬与另一位武师老刘师,是这方土地上旗鼓相当的一对武术大师,而且各自创立门户,收徒传技,风靡一时,在当地的影响非常大。
  晚清以来,在最广袤的北方地区,赫赫有名的武术宗师有十数位之多。传播的拳法多为八卦掌与形意拳。在这些中华武术的弘扬和传播者中,不能不提到这样一个人。这个人,即是光绪年间的四品带刀侍卫宫保田。
  宫保田师从太监武师董海川,学习八卦拳法。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宫保田曾护驾逃往西安。因他保驾有功,被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赐予了黄马褂。后来,宫保田因看透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便称病解甲归田,回到故乡山东,从此深居简出。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宫保田在家乡专门教授八卦掌功夫,收徒无数。他所教授的八卦掌和刀枪剑戟,简便易行,防卫健身,精进卓越,快乐通融。
  老刘师年轻时当过晋商票号的保镖,常年跟随和押送票号的车辆走南闯北,也曾专程前往山东,慕名拜宫保田为师。晋商票号联袂倒闭之后,老刘师回到家乡来自立门户,也学着宫保田的样子,广收门徒,主要传授武术八卦掌。
  八卦掌是依照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划为四正四斜八个方位,但拳路的出入姿势以及方位变化,其实其中的奥妙无穷难尽。八卦掌讲究的是内练气外练身,内而精气神,外而手眼神;对身体各部位的形象要求是:猴头、蛇眼、熊膀、猿臂、鹰爪、龟背、虎坐、龙腰、鸡腿、鹤行。掌法分为下沉掌、抱月掌、狮子滚绣球掌、托天掌、平推掌、指天划地掌、阴阳鱼掌、推磨掌等八种方式。
  老刘师还从宫保田那里学了点儿皇家气派,对门下徒弟的要求是出了名的严格,行走立坐,举手投足,凡事都要讲规矩,收徒标准也近乎苛刻。所以,像落魄和尚素泉那一类人,是根本入不了老刘师的法眼的,更别说还能收他们为门徒了。
  梁万佬则与这位老刘师那种严肃板正的风格完全不同。
  梁万佬为人圆通洒脱,视武术为民间健身之术,收徒属于来者不拒,有求必应,讲究随缘。门徒们能学到哪个层次,全凭各人悟性,只要有人肯学,即使是不入流的和尚素泉也肯收教,都会即兴点拨一二,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梁万佬和老刘师各自秉承的师尊也不同。梁万佬传授的拳法,则是从道光年间河北深州人士李洛能的心意拳发展改革而来的形意拳。
  形意拳基本功法分为:三体式桩功、五行拳、十二行拳。五行拳结合了金木水火土五行思想,分别为劈拳(金)、钻拳(水)、崩拳(木)、炮拳(火)、横拳(土)。十二形拳则是仿效十二种动物特征而创编的实战技法,分别为龙形、虎形、熊形、蛇形、骀形、猴形、马形、鸡形、燕形、鼍形、鹞形、鹰形。
  但是,不管他们师承的是谁,也不管他们是传授的是哪种拳法,却全都秉承了中华传统武术的内在精髓,倡导的都是力、气、意、精、神;倡导的都是内止懦外止暴,不排除还包含有像新中国开国领袖毛泽东所说的“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思想;倡导讲究的是个人实战,以战胜敌人保存自己为最终目的。
  中华武术,曾经是我们引以为傲的民族瑰宝,有过它独特的辉煌。
  抛开今天那些假武术骗子眼花缭乱的把戏,真正回过头去,追溯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源缘,我们可以看到的炎黄子孙中尚武第一人,大概要数春秋战国时候的楚庄王了。楚庄王说:“武者,戈止为武。”又说:“禁暴戢兵保大定功,安民和财者也。”
  据《左氏春秋》中记载:楚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华夏文化之外。自楚庄王开始,正式将武术定义为消停战事抵御外敌的技术力量,召唤民众习武自强,使楚国逐渐走向强大,楚庄王也因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史书上以“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来赞美不同凡响的楚庄王。
  楚庄王之后,中华大地上崇武强盛的气息,延续了两千多年,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英雄人物。
  如果采用浮雕手法彰显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四位大宗师:
  第一位,应该是东汉末年的大宗师童渊,他培养出了青史留名的三大弟子。这三位弟子分别是:北地枪王张绣,西川枪王张任,三国枪王赵云,个个都好生了得。
  第二位,那得是北宋末年的大宗师周同。他的四大弟子,全是民间故事中被人们啧啧念叨的名人,如《水浒传》中记载过的,被宋江死拉活拽撮哄上梁山的玉麒麟卢俊义;遭高俅父子陷害被逼上梁山的大宋朝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被卢俊义活捉了的杀死过梁山首领晁盖的史文恭;还有因精忠报国而被昏君奸臣害死在风波亭的抗金名将岳飞。
  第三位,是近代史上影响很大的霍元甲。霍元甲在国难多事的民国时期,在上海创办精武学校,传播传家武术迷踪拳,收徒众多,还积极参与爱国救亡运动,被国人誉为爱国武术家。
  第四位,是一九七二年才去世的大宗师叶问。海外武林中人称其为中国史上武学成就最高之人,是中华武学的集大成者,他传授的咏春拳自成一家。叶问最出名的弟子有两人,一位是名震海内外的功夫巨星李小龙,另一位是叶问晚年移居台湾时收的关门弟子梁挺。只是,叶问出生在广东佛山,新中国成立之前就移居香港,他的影响力也只存在于海外及东南一隅,非我们目力所及。不过,叶问力行倡导的“以自强不息和不战而胜,为中国武术最高修为,以武德修养为最高境界”,确实值得让人推崇。
  中华武术的影响,曾经遍及城乡;中华男儿,也历来以强健为美。
  日寇尚未侵华时,就在后来被梁步隆改造为小学校的关老爷庙台阶下的这片场地里,到了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民间俗称是龙王爷的生日,这也正是柳絮飘飞榆钱摇坠的季节,春播已经结束,夏收还未到来,一段较为农闲的日子。梁万佬和老刘师就要带领着他们的门徒,在这片广阔的场地上举行擂台赛,通过比武来争夺今年武技第一人。
  梁万佬和老刘师并不亲自上场,而是由各自的得意门徒上场。他俩只是一东一西坐在场边的八仙桌旁喝茶,为各自上场的选手立威助阵。
  老刘师身后是杏黄色的狼牙旗,旗上绣有碗大的紫红色刘字,旗下站立的二三十个精选的徒弟,全都扎着黄腰带。梁万佬身后是天蓝色狼牙旗,旗上绣有深红色的梁字,旗下也是二三十个精选的门徒,扎着深红色腰带。
  梁万佬最得意的门徒,其实是他的两个儿子梁成和梁武。梁成和梁武日日跟着梁万佬,自然是比别人近水楼台先得月,都得到了梁万佬的真传,他们也是梁万佬毕生的骄傲。他们都长得虎背熊腰,而且初生牛犊不怕虎,发誓要挑战老刘师门下武艺最强第一人,连续多年的比武擂主王良。
  王良是王治国没出五服的叔爷,几年来一连打败了梁万佬的十二个徒弟,所以这一年的擂场一开始,梁成和梁武就私下商议,今年无论如何也不能让这个王良再度逞雄了,否则梁万佬这一派的脸就丢尽了。但是,要战胜这个王良,却绝非易事。
  俗话说,人的名,树的影。好多赛手只要往王良面前一站,对面相逢后转步三五下,自已就先怯了。那时的王良才四十多岁,长相敦厚善良,但这个人从十几岁起就跟着老刘师习武,并跟着老刘师一齐押送票号装载银两的车辆走镖,南来北往二十多年,从无闪失。而且见多识广,拳法精道老练,从不先发制人,却年年能夺得魁首,让老刘师每年都得意地端着茶碗将下巴上的胡子翘上了天。
  就说刚才那一阵仗吧,前面的几个人上得场来,都是三拨拉两下腰,就气喘吁吁地败在了王良的手下。王良撂倒一个人,看上去比撂倒一捆干柴还显得容易。所以,梁成早就竖眉瞪眼地按撩不住了。轮到他上场时,就想先来个下马威,脚跟刚刚站稳,就出其不意地把大刀向前一挺,朝着王良虎扑过去。
  场上的人群,只看见一道亮光,犹如白蛇吐信,“嗖”地朝着王良扑面而去。王良却不慌不忙,看见大刀正面砍来,膝头一蹲,右手变掌,以掌化刀,掌尖在离着梁成尚有一尺远的时候,梁成腰间用六尺整布折成的红腰带,就如遇利刃,齐斩斩地从肚脐眼处断开了,梁成也踉踉跄跄地后退了好几步,才站稳了脚跟。
  梁武见兄长第一招就败下阵来,有些急了,忘了比武的约定和规则,大吼一声,纵身一跃,身形如鹤,又一跃落到了王良的面前。他后边的二十几个师兄弟见状,也呼啦啦围了上去,眼看就要将王良包围在当中。
  一直不动声色观阵的老刘师,这时随手拔起身后的杏黄色狼牙旗,喊了一声:“接着!”就见台上的王良凌空接住扔过来的狼牙旗,往地上一拄,身形一挫一弹,借着旗杆的力道,身子像一片卷曲的树叶被狂风吹走,一眨眼已经落到了人群的外边。
  梁万佬和他的门徒们全都傻了眼,愣在原地不动了。老刘师则朝着梁万佬下死劲地瞪了一眼,喉咙里不屑地哼了一声,背着手就走。老刘师的门徒们也流星赶月似的,随着老刘师全走了。剩下梁万佬和他的儿子们徒子徒孙们,互相小声埋怨着,尴尬收场。
  不用说,这全是因为梁万佬的两个儿子输不起,率先破坏了武行比武的规矩,使出了如此下作的手段。从此,这两派练武的人算是结下“梁子”了,一年一度的比武盟约也就此撕毁。日后,虽然练武的人还都在,但缺少了那种热气腾腾的场面。
  然而究其实,武术的进一步萎靡衰败,根本的原因还是由于冷冰器时代遭遇上了热兵器时代。谁也得承认,再好的十八般武艺,都抵弹不住一粒子弹的穿胸而过。在枪炮子弹面前,武术失去了最基本的用武之地;任何精妙的武术,任何有力的拳脚,都再也发挥不出它应有的作用,武术就逐渐演变成了一种供人娱乐消遣的活动了。再有,由于武术还存在着“道、医、学、武”等模糊不清的混合涵盖,以至于一些武术骗子便利用普通人对武术的神秘和好奇,来进行招摇撞骗,更加败坏了武术的名声。
  另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日本鬼子的到来,加速了武术的衰落。日寇侵华之后,好多当龄青年奋起抗日,将一腔热血洒在了战场上。这村里因为打日本鬼子而牺牲的年轻人多了去了,像梁佐梁佑的大哥梁国二哥梁相,二牛老婆的大儿子留生,梁二钵的哥哥梁大钵,数都数不过来。留在村里的这些年轻人,也都蛰伏躲藏起来,生怕被日本鬼子抓了壮丁。
  说起来,梁万佬的大儿子梁成,是那个时期死得最冤的一个。人们常为他的死叹息不已,直觉得他死的太不值得。梁成也学会了轻功,也经常学着梁万佬的样子,黑天半夜窜房越脊地练功。有天,他正在月亮光下跨房越脊时,被从做了日本兵炮楼的魁星楼里射出的一颗流弹射中,只听见巴勾一声,梁成就倒在房脊上再也不动弹了。
  梁万佬的脸色,在好几天时间里就像用沾了灰的破鞋掴过的一样,至此失去了诙谐圆通的笑脸,整天窩在家里不出门去,而且经常摸着失怙的六七岁的梁启的头,唉声叹气,也不再授徒传艺了。关起门来过日子的梁万佬,硬是没等到日本人投降就去世了。
  日本侵略者的到来,烧杀掠抢不说,还斩断了这片土地上武术的根,驱散了这片土地上存在了多年的武术的魂。要不,人人只要提起当年日本鬼子的横行霸道来,就恨得后槽牙发紧呢。
  武术传到梁启这一辈时,差劲了。梁启是梁成最小的儿子,梁成死后,全家人都可怜他六七岁就没了爹,都宠溺着他,连梁万佬都不死逼着他练功。但就这样,据梁启日后自己讲来,还是说:“练武苦啊,就一个手指尖顶着手指尖来回翻动,叫做‘鞑子作揖’的架式,练了三个月都还不过关,屁股都被我爷爷踢肿了好几次。”他练着练着,就着实地烦了,更因为后来上学和出外工作,硬是没有学到梁万佬的真传。
  但是,就凭着梁万佬的这点儿余荫,在九十年代初的全省某次武术比赛中,梁启还获得了形意拳个人散打第三名的成绩,从此名声鹊起,退休后利用业余时间在省城办起了武术培训班。
  (待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