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品读范仲淹>第四部 改革时弊(二)

第四部 改革时弊(二)

作品名称:品读范仲淹      作者:惠风      发布时间:2023-07-11 14:33:00      字数:7881

  天圣三年(公元1025),你以微职向执掌朝政的章献太后上《奏上时务书》提出恢复旧唐武掌制,储将备危。
  大圣五年,你不避居丧越轨,冒哀上书。在《上执政书》中,你提醒朝廷:国家承平日久,兵久弗用,武备荒废,认为这种情况必须有所改变。
  在上书中,你坦率直言:“朝廷无忧则苦言难进,天下久平则倚伏可畏,兵久弗用则武备不坚,士曾未教则贤才不充,中外奢侈则国用无度,百姓穷困则天下无恩。”实在有“泰极者否”之忧。据此,你向执政者提出了六条十八字的改革方针中,其中两项“备戎狄,杜奸雄”,就是要求朝廷加强武备建设,以备不测之祸。
  对你这份上书,《宋史》的编撰者曾经有所感慨,说:“仲淹初在制中,遗宰相书,极论天下事,你日为政尽行其言。诸葛孔明草庐始见昭烈数语,生平事业备见于是。豪杰自知之审,类如是乎!”作为一个官小禄微的朝廷小吏,你不避訾议,纵论朝政,也确实是需要勇气的。
  宋夏开战以后,宋朝边境上的边将大部分是以文职官出任,包括你本人。针对朝廷“重文轻武”,你向当时的宰相吕夷简写了一封信,在这封信中,你提出了宋太祖以来用文职官员之弊:“文法钱谷之吏驰骋于郡国,以克民进身为事业,不复有四方之志”,等到和西夏发生了战争,才感到人才大大缺乏。从刘平陷没,你一直数到了夏竦,陈执中被罢去陕西都部署和经略安抚使的职务。信中,你强调了文武并治的方针。你说:“窃以文武之道一,而文武之用异,然则终天下,定祸乱,同归于治者也。如延、环庆二帅,一路以文,一路以武;泾原,秦凤二帅,亦如之。既文武参用,二路兼资,均其事任,同其休戚,足以息今日之谤议,平你时之骄怨,使文武之道,协和为一,何忧乎边患矣。”
  为了贯彻“文武参用”,你表示愿意把环庆路一路让给武臣。在你的文武并治的方针中,其中涉及到文臣与武将的待遇问题。你要求一视同仁地提高武将的待遇。当时,宋廷由于疑忌武人,对他们的待遇采取了区别对待。
  在武将的升迁上,你奏请朝廷将五年升迁的“磨勘”制,改为三年,即与文职官员一样,同时对于一些表现优越的有功将士,请求特准一次跳升两级。
  你之所以在武将的待遇上作文章,其目的就是让朝廷对文臣武将一视同仁,提高武将地位与待遇,让他们有一种优越感,也显示朝廷对他们的重视,从而让他们尽心为国效命。
  你的文武并治方针,还体现在教育、培养人才方面,就是要求文武合一,即培养人才既习文又习武。你在《奏乞指挥国子监保明武学生会经略部署司讲说兵书》中说:“臣切见边上,甚有弓马精强、谙知边事之人,则未曾习学兵书,不知为将之体。所以未堪优擢。欲乞指挥陕西路、河东还路经略司,于将佐及使臣军员中,选识文字的有机智武勇久远可以为将者,取三五人,令经略部署司参谋官员等,密与讲说兵马,讨论胜策。”
  狄青,是边事中很优秀的武将。当尹洙把他引荐给你时,你送给他一本《春秋》,并告诉他:“将不知古今,匹夫勇尔!”你意在希望他既能武,又能文,文武兼备,成为国家的良才。
  庆历三年(公元1043),你在《答手诏条陈十事疏》中,提出“修武备”的改革措施。你认为“四方无事,京师少备因循过日,天下可忧”,应该“密定规制相时而行,以卫宗社,以宁邦国也”。
  以上观之,你一再强调国家要加强武备建设,重视“武”的作用,并提出武备建设的很多良策。你之所以这样做,其目的就在于使国家文武并治,达到贤人治国的要求,使国家长治久安。
  事实证明,只有文武并举,方能使国家强盛,否则,如果厚此薄彼,偏废了任何一方,就会导致国家衰弱,沦于挨打受辱的地位,甚至难逃灭亡的命运。
  据《韩非子•内诸说下》中记载,孔子也主张采取文治武功之策略,曾提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从而使鲁国道不拾遗,国力日强。当时强大的齐国为此也没有什么办法,使齐景公“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最后由于用十六名美女送给鲁哀公,使之整天沉湎声色,不理国政,抛弃了文治武功之策。在劝诫无效的情况下,孔子只好离开鲁国到楚国去,从而导致了鲁国的最终火亡。
  由此说到发生在后世的史实——北宋末南宋初时,大多数宋朝军队都不堪金兵-击,而岳飞、韩世忠统帅的军队战斗力却很强,特别是岳飞的军队多次重创强敌,并深得百姓的拥护。这里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得到普遍公认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岳飞采取了文治武功的策略。岳飞一方面严肃纪律,苦练精兵,使部队的军事素质明显提高,另一方面以“精忠报国”的思想教育部队,并要求“行师动众,秋毫无犯”。这使金兵也不得不承认,“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事实上,与岳飞、韩世忠同朝代,并比他们要早的你在治军上,早就采取了“文武并举”的方案。
  你被朝廷委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派往延州后,针对军队素质差的情况,一到任,你首先就抓紧边军整训。当时延州守军共一万八千人,分属部署、钤辖、都监带领。部署官职最高,领一万兵马,其余依次钤辖领兵五千,都监领兵三千。没有专人负责士卒的训练,各部之间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每次有敌来侵犯,都是官职低的领弱兵先出战,而官职高的却统领精兵,逗留下兵营。因此,夏军来犯,宋军屡遭挫败——不问敌兵多少,弱兵先出,精兵不动,岂有不败之理!
  你认为这正是边军不能克敌致胜的关键所在。你将这一万人兵马分为六将,每将三千八,选路分都监、驻泊都监六人,分领六将兵马,又选使臣指挥使十二人分别隶属六将,专门执掌兵马教习,主持训练。另外,在每一指挥(营)中选少壮勇健者二十五人(北宋军制,每一指挥满额为五百人),先教习以弓驽短兵,技精之后补为教头,每人领教十人,分批训练本指挥兵马,一季之后,到年底,训练工作大见成效。
  据宋人徐度《却扫编》卷上记,延州守军不仅练成精兵,也改变了以前的出战方式,“遇有寇警,少则路分都监将所部先出,多则钤辖都将领两将或三将以出。更出迭人,约束既定,总领不贰,劳逸不均,人乐为用。边备浸修,寇不敢犯点。以后,陕西、河东诸路驻兵都经过这样整顿和训练”。
  除了强调军事素质外,你也非常重视军队的文化道德建设。为了使自己的军队成为一支老百姓称赞的仁义之师,你要求军队不管是在驻地,还是打仗、行军途中,都不能侵害老百姓的财产,做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你的文治武功策略,使你统辖的军队深受老百姓称赞,被国家视为坚不可摧的长城,被敌人视如猛虎。
  因此,不管是在治国,还是治军上,你的文武并举,文治武功的策略都是良策,值得今人借鉴与学习。
  敢于触及既得利益者,才能推进官制改革。
  在你的《答手诏条陈十事》中,你在第一条中提出了“明黜陟,为重定文武百官磨勘,将以何滥进,责实效,使天下政事无不举也”这一主张。
  在这里,你所提出的改革措施是制订一个明确的官吏升降的标准,重新修订文武百官的磨勘制,以防止官吏滥升迁,从而使天下政事兴盛。
  在明确官吏升迁标准时,你为什么要重新修订磨勘制呢?要理解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先看一看什么是磨勘制。
  磨勘二字从字面意义上来说指的是人事资料。所谓的磨勘制,是宋代规定的官吏按照资历的升迁办法。按照这种磨勘制,文官的官职三年一升迁,武官的官职五年一升迁,不限内外,不问劳逸,好好坏坏都一样,任期届满时,只要校查一下你们的磨勘(人事资料)就可以升级。这不过是例行手续,升迁几乎是一定的。
  在这种制度下,一些人不做事,却能做到“尸位素餐”,即使能力极差,人望极次,甚至为人所不齿,由于磨勘制的存在,照例也能年限一到,升官进秩,甚至能够“坐至卿丞郎”。而一些做事的人不断进取,兴利除弊,却往往被看作“生事”,阻挠、妒嫉、非笑,即随之而来,稍有差错便被挤陷。不做事反而得迁有望,做事反而得咎,这就是宋朝中期的官场政治现实。
  至于那些专掌钱财、金彀浩瀚的美差——在京百司,都被“权势子弟,长为占据”。朝中到处是纨袴子弟、迂懦无赖。将帅不谙弓马,学士不习书礼,三司不识财务,而且一朝得官,终生受用,只要不造反,无论怎样不法,如何贪婪,至多贬降而已。这样一来,人人因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官吏们只以自己的前程为重,毫无政治的进取心。
  你对这种勘磨制度甚为不满,你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第一项就攻击这点:“今文职三年一迁,武职五年一迁,谓之磨勘。不限内外,不问劳逸,贤不肖并进,此岂尧舜黜陟幽明之意邪?假如庶僚中有一贤于众者,理一郡县,领一条局,兴利专害而有为也,众者指为事,必忌之、沮之、非之、笑之,稍有差失,随而挤陷。故不肖者来素餐尸禄,安然而奠有为也。虽愚暗鄙隈,人莫齿之,而三年一迁,望至卿监丞郎者,历历皆是。谁肯为陛下公家之利,救生民之病,去政事之弊,葺纪纲之坏哉?”
  在你的提议下,庆历三年十月,仁宗皇帝赵祯命令中书、枢密院新定勘磨之制。新定的勘磨之制改变了原来按资历升迁官职的办法,即由原来的按资历升迁改为按政绩升迁。在规定新的官吏升迁标准时,你严定考核政绩之法,使无功者不得擢,有善者必赏,有“大功大善”的官员,应该“特恩改迁”,不受磨勘的限制,没有功绩的官吏则“只守本官”,不宜循资升级。
  按照新的升迁标准,怎样确定官吏的政绩呢?你强调:升迁应该基于明确的政绩,诸如对于政策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推广教育、在司法上能辨沉冤、在经济上增进农业生产、或善理财政等,这些政绩需由吏部加以仔细校查。如果吏部的意见分歧时,应将全部资料向皇帝呈报,由他作出最后的决定。
  由此可见,你非常清楚县令、郡守是亲民之官,关系民生疾苦,最要选择得当。然而当时的情况是只问资历,不分贤愚。资历到了,就可以升作知州、知县。懦弱无能的人不能检查你的下属,而使贪赃枉杀之吏为所欲为;有本事的能干人,也只是求名,不做好事。以至“天下赋税不均,狱治不平,水早不得救,盗贼不得除”,逼得老百姓举起锄头镰刀,以求生存。你提议朝廷派能干的转运使、提点刑狱,到各路去做一番考察,把那些“非才、贪浊、老儒者”通通罢官,使那些有政绩的人得以升迁。
  庆历三年(公元1043)十月丙午,宋廷在你的提议之下,选拔了三位相当能干,有决断力的官吏作转运使,出京到各地考察地方官吏政绩。这三位能吏分别是张昌之、王素、沈邈。
  张昌之被任命为河北都转运按察使,在当时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能吏,人们称之为“所至有声”。张昌之在提点淮南路刑狱时把蒙城县(今安徽蒙城)知县王申从监牢里放了出来。毫州(今安徽亳县)知州杨崇勋,祖父、父亲都是军人,为皇帝所信任,恃恩不法,王申得罪了他,便诬谄王申犯了罪,将申置于监狱。
  根据你提议提拔的另一能吏王素,被任命为淮南都转运按察使。王素是名相王旦的儿子,你对他很了解。仁宗生子,议进百僚官,王素站出来极力反对,以为国家要留爵秩赏有战功的人,要聚多帛以作防守边塞的费用。
  沈邈被任命为东都转运按察使。此人在做侍御史的时候便直言极谏,曾向仁宗弹劫枢密夏竦揭发你交结宦官刘从愿,二人狼狈为奸,一个在外专掌机密,一个在内阴为诡诈,侵夺人主之权。和王素一样,沈邈也是反对非功授官,无名进秩的。
  这三位都是敢于仗义执言,不惧权势的人,而且也是你改革官制,以绝非功授官之弊主张的积极拥护者。由此看来,
  你在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时,是很慎重的,在人员选派上作了充分考虑。
  你自己在考察转运使、提点刑狱时,也毫不留情。当时规定,由二府(枢密院和宰相府)选用诸路转运使、提点刑狱和大州的长官,由两制(翰林学士起草皇帝诏令称内制,官加知制诰官衔起草皇帝诏令称外制)、御史台、开封府及诸路监司选用知州、通判,由知州、通判选用知县、县令。你深信,贤者在位,能者在政,可以医国救民。因此,你严格按照政绩考察转运使、提点刑狱。
  在检查全国监司的名单时,你将那些政绩平平、不称职的转运使、提点刑狱等朝廷大员一一勾掉,决心逐一撤换。改革总是需要付出代价的,被触及利益的人自然不会愿意。当时,枢密使富弼不太同意你这种做法,认为你有失于苛刻,太不留情。他对你说,这些人你如此挥笔勾去自然容易,但这些被勾去的人一家可都要哭了。但你却是管不了那么多了,你风趣而自信地对富弼说:“一家哭总比一路(一路,是指政府管辖的一方人民)哭好啊!”
  按照你之所求,自然在于要以那些尸位侥幸之徒的丢官失禄之“哭”,换来一方生民百姓的安居足食之乐。无论如何,为官不正或为官无能,贻害一方,首先的最直接的受害者,总是那一方土地上的生民百姓。这样的官吏越是官位稳坐而无虞,那一方土地上的百姓就越是水深火热而堪忧。
  《书》曰:“德能善政,政在养民。”几千年前,由先哲道出的这八个字,实实在在提出了衡量政治如何、昌明与否的终极标准。为官不正或为官无能,民不得养以至千家鬼哭、万户萧疏,这样的政治要想不隳不毁,那才真正是怪事了。从这个角度看,你的“一家哭总比一路哭好”,放到任何一个时代,都可谓不刊之论。
  从本质上看,任何一种社会政治的改革,都是一种社会权力的再分配,而且也是一种社会利益的再分配。一种趋近于社会发展要求和大多数人利益的改革,总是以剥夺少数既得利益者的权益为前提的。不能设想还有一种可以保持原有秩序的改革。因此,任何一种改革也必然会是有歌有哭的——那些只为一己私利贪占禄位的人,怎么可能不哭呢?纵观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改革,在得到一些人的拥护的同时,也都一无例外地会遭到另一些人的坚决抑或是十分激烈的反对,原因也大约正在于此。
  你实施的这一官吏升迁标准的改革,可以说是历史上任人制度的一次了不起的进步,于国家于人民,都十分有益。
  权势子弟受宠则天下难治,政治改革应勿忘于此。
  由于封建专制体制性质使然,大宋皇帝为了笼络官僚,总是给予他们各种特权,其中一项政治特权便是“恩荫”
  你在《答手诏条陈十事》的第二项所谓“抑侥幸”,就是针对“恩荫”提出来的,从中足可以看出你的政治智慧
  所谓的“恩荫”,就是皇帝给当朝官吏的子孙施恩封官,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的历史上,各个朝代都设有这一制度。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皇帝对下臣文武百官为皇上尽忠,为国家尽力,鞠躬尽粹、呕心沥血一辈子的一种赏赐。但宋朝的“恩荫”与其你的各朝各代有所不同,那就是过滥。
  宋代“恩荫”之滥是有名的,关于它的”滥”,清代史学家赵翼有过精确的描述和记载。赵翼写道:“荫子图朝廷惠下之典,然未有如宋代之滥者。文臣自太师及开府仪同三司,可荫子若孙,及期亲大功以下亲,并异胜亲,及门客。太子太师至和保和殿大学士,荫至异姓亲,无门客。中大夫至中散大夫,荫至小功以下亲,无异性亲。武臣亦以是为差。凡遇南郊大礼及诞圣节,俱有荫补。宰相执政荫棕,异姓及门客,医人各一人。太子太师至谏议大夫,荫棕一人。寺长、二监以下至左祠谏,荫子或孙一人。余以是为差。此外有致仕阿朴,曾任宰执及见任三少使相者,荫三人。曾任三少及侍御史者,荫一人。余以是为差。此外又有遗表荫补,曾任宰相及现任三少使相,荫五人。曾任执政官至大中大夫以上,荫一人。诸衔上将军,四人,观察使,三人。余以是为差。由斯以观,一人入仕,则子孙、亲族俱可得官,大者并可及子门客、医士,可谓滥矣。”
  这只是宋朝“恩荫”制度的定制,定制之外还有特别的“恩荫”。赵翼接着描述了“特恩”:“天圣中,诏五代时三品以上告身存者,子孙听用荫,则并及于前代矣。明道中,录故宰臣及员外郎以上致仕者子孙,授官有差,则并及于故臣矣。甚至新天子即位,监司、郡守遣新属人贺,亦得授官。”
  此外,赵翼还列举了宋朝几次封官子孙特别多的“恩荫”:曹彬卒,官其亲族、门客、亲校二十余人。李继隆卒,官其子,又录其门下二十余人。雷有终卒,官其子八人。此一人功臣加荫者也。李沆卒,录其子宗简为大理评事;婿苏昂、兄之子朱涛,并同进士出身。王旦卒,录其子、弟、侄、外孙、门客、常从,授官者数十人。诸子服除,又各进一官。向敏中卒,子、婿并迁官,又官亲校数人。王钦若卒,录其亲属及所亲信二十余人。此以优眷加荫者也。郭遵战殁,官其四子,并女之为尼者,亦赐紫袍。任福战殁,官其子及从子凡六人。石圭战殁,官其三子。徐禧战殁,官其家十二人。此又以死事而优恤者也。
  从赵翼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由于前辈为官,宋朝官僚的子弟、亲戚和朋友居然可以无须科举,都可以通过“恩荫”获得官位。一个七品官,在郊祀大礼或皇帝生辰时,可荫子孙一人做官。四品以上官,便可荫嫡子孙以外的本家亲属。二品宰相,则不但得荫亲属,连门客和医士也能跟着沾光做官。本官愈高,子孙迭荫,世代无穷。由此看来,还不仅仅是一人做官,鸡犬升天了。如此滥授恩荫,朝廷内外大小官员的普遍素质,也就不问可知了。难怪你慨叹说:“假有任学士以上官,经二十平者,则一家兄弟子孙,出京官二十人,仍接次升朝,此滥进之极也。”
  正例之外,更有“加荫”,即赏给前朝的、退休的、死去的和刚刚出生的官僚子弟与亲属做官。有时一个功臣死去,家属竞数十人得官。
  “恩荫”中享受奖赏最多者,自然还是皇族、外戚,他们的宗族,只有稍有些瓜葛可攀,便不至于当布衣。从玩竹马的孩童,到襁褓中的婴儿,都照样订做“紫绯佩鱼”的高贵章服。宋朝官员有福,以至于此,正所谓子子孙孙,爵禄不断,无穷匮也。
  宋朝政府这样滥赏官吏,大开“幸进之门”,自然造成了诸多问题。结果是“害官院常患充塞,无缺可补”。那些靠读书,然后中举的人,可能几年也等不到补上一个实缺。这样看来,科举制度表面上虽说人人有份,严格公正,实际上还是被“权势子弟”抢先。因此引起一般中下阶层的人民,对当前官僚政治的不满。
  宋朝官吏人数的不断增加,终于造成冗员积重难返的问题,并引起了财政上的危机。据《续资治通鉴长编》载,户部副使包拯清醒地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因而他在所写的奏疏说:“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百余员,其未受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逾一倍多矣……汉魏以至隋唐,虽设官寝多,然未有如本朝之弊冗者也。今天下州郡之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卒用吏不过五六千员,则有余矣。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开贡举,每放榜仅千人。复又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阴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又不止于三倍,是食禄者日增,力田者日耗,则国计民力,安得不窘乏哉?”
  这就是说,从真宗景德年间到仁宗皇祐初年,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宋朝中央政府官吏增加了一倍多,地方官吏也增加了三倍多,增添之速,实在惊人。
  由此可以看到宋朝“恩荫”制之滥,已经基本上起不到奖赏的作用了,同时,还给国家带来严重的后果。
  你更是一个头脑清醒的政治家。你对严重的积弊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努力说服仁宗皇帝,以尽自己的人臣之责。《答手诏条陈十事》中的“抑侥幸”之说,就是你为对这种“恩荫”过滥加以约束所提出的措施。这项措施要求皇上“重定文武百官奏荫”,规定恩荫得官的人“不得陈乞馆阁职事”,目的在于“革滥赏,省冗官”。
  你的“重定文武百官奏荫”,要求有爵位的官员只能在“过大礼”时,提名一个儿子补人实缺,其他的儿子与血亲则只能给予候补的职位。地方的高级官员与军官,到任二年后方可享有这样的权利。这些通过“恩荫”得官者,不可担任馆阁职事及侍读之类的官职,这类天子近臣的职位,应该保留给有学识的士大夫。
  在《答手诏条陈十事》呈给皇帝后,你感觉到“抑侥幸”所定的关于对“恩荫”过滥的限制力度还不够。于是你紧接着又第二次上疏。疏中建议应奏荫选人。在年龄达到二十五岁之后,遇南郊大礼,限半年内铨管院投状,并予以考试。如果这些候补任者连续三次考试都不能如愿,则必须要有三位品行良好的官员来保举,否则,仕途的大门就要永远对他们关闭。
  为了实现真正的大治,你大胆推行有效措施,以革除“恩荫”之滥,希望以此能让贤者在位,杜致乱之源。这就充分显示出你作为一个政治家的深远眼光。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