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品读范仲淹>第二部 人必有品(一)

第二部 人必有品(一)

作品名称:品读范仲淹      作者:惠风      发布时间:2023-07-03 13:28:43      字数:5335

  如前所述,你入仕后第一个职务就是广德军司理参军。司理参军在宋朝时是属于诸曹官之一,在州、军中负责讼狱刑法等事。这一官职虽低,却处在一个比较要害的位置,素有“衙门为民开,没钱莫进来”的中国封建衙门,只要稍稍一枉法断案,财源就会滚滚而来。可是你却不好财货,秉公执法,以至于三年后当你被升迁为集庆节度推官,离职赴任时,穷得连路费都没有,把仅有的一匹马都卖掉作了盘缠,徒步去上任。由此可见你为官的廉洁。
  你在任集庆节度推官两年后,任除秘书省校书郎;再两年后,又调任监泰州西溪盐税,这也是一个肥差。这个官职在宋代属于一种监当官。你任监泰州西溪监税一职,主要负责主管泰州西溪镇诸盐仓、场征输税务的监官。当时的泰州即今天的江苏省泰州市一带,宋属淮南东路,是著名的海盐产地。西溪是属于泰州下面的一个镇,该镇濒海,设有盐仓和盐场。宋朝时,这一带盐课赋人较多。对有些人来讲,进入这个部门也就等于掉入了钱库里面。因此,你在征输税务的过程中,只要稍稍用自己的衣袖扫一扫,就不会让自己的老母亲以粗茶淡饭度日。
  然而你并没有热心于去如何催盐税,更别谈去揩油的事情,在完成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你却在热衷于筹划怎样去修复海堰一事。由于你的要求和申请,两年后,你调任兴化县县令,负责修海堰事宜,后来又徙监楚州粮料院。当时的楚州就是今天的江苏淮安,宋属淮南东路。粮料院在宋代是属于太原市会寺所辖二十五官司之一,负责颁发廪禄,供给俸料。身处在监粮料院当中的你也完全是有油水可捞的。
  你在任监楚州粮料院一年之后,又调任大理寺丞。大理寺是官署名,是宋代的中央审判机关,负责审断各地奏狱,与审刑院共同签署判决。北宋元丰以前,大理寺的主管官称为“判寺事”,下设“少卿”(或“兼少卿事”)“正”、“丞”、“评事”等员。大理寺丞是该寺的详断官,负责断狱审判。作为专职的案件审判员,从今天的一些“吃了原告吃被告”的执法犯法的腐败分子来看,你捞油水的机会肯定也不少。可是你却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人生哲学,认为一个人只有甘于清贫而没有对现实生活的过多奢望,才不会妄取乱夺,才不至于招来横祸。正如你在给朱氏侄儿的信中所说:“屡经风波,惟能忍穷,故得免祸。”
  你认为自己的一生几起几落,屡经风波,但没有招到多大的迫害,就在于你自己能够忍穷,甘于清贫。
  尽管你对自己的“惟能忍穷,故得免祸”的这一总结有失偏颇,但作为为官之道,就当今的现实生活来看,也不失为明智之举。有道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从古至今,很多高官厚禄之人贪于财货终于贪得掉了脑袋的,该有多少?甘于清苦能够免祸自安,其实是一个极普通的道理。由此看来,一个人对于金钱财货的态度,一个人能否真正以俭约自处,以清贫自安,确实是衡量一个人风节高下的试金石。你也正是有了“惟能忍穷”,才得以善其一生,青史永存,其中有许多方面都对当今的为官者有深刻启示。
  懂孝道的人才会有博爱思想。
  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我们细加观察,就会发现:一个不懂孝道的人是很难让人相信你会爱人民的,一个连自己父母都不爱的人,是做不到与人为善的。
  在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里,什么是它的核心和精髓?不同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那么,是什么维系着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社会而至今?那就不难得出回答:忠、孝二字。古代先贤们讲“忠、孝”将其视为立国之本。每一个朝代的帝王们都很注重提倡“忠、孝”。历史上很多志士仁人们为保全“忠、孝”,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在那个时代,忠就是忠君,君主作为国家的代表、象征,为君主效力也就是为国家“尽忠”。当然这里的“忠”不免有一层封建色彩。那么对于“孝”字的理解,从古到今,则是一致的。人人都有父母,尊重老人,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人也讲,忠以孝当先。是的,因为一个人只有对有生养之恩的父母有尽孝之心,才会去爱别人,才会去爱这个社会和国家。首先有所“孝”,才会有所“忠”。试想,如果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何谈去忠于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国家?
  你幼年丧父,没有得到父爱,使你青年时期饱受人生的艰辛。但你并不因此而忘记了“孝”字,你非常孝敬自己的母亲。你的母亲慈爱过人,为你的成长倾注了很多心血。你少时体弱,为保佑你的平安,这位善良的母亲断荤食素,每日夜叩星象、长斋绣佛,二十几年里不曾间断。你离家到应天府求学之后,你母亲很想念你,经常痛哭,几年下来,眼睛就差点儿哭瞎了。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当时年龄已满二十三岁的你在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决定离家出走,到南都睢阳学舍游学。临走时,母亲十分不舍,再三挽留,你留着眼泪和母亲约定,十年之后,等你学业有成,考中科举之后,再来接母亲。
  由于你的勤学苦读,只用了五年的时间,就考中了进士,授予广德军司理参军。当时,你决定立即回家拜望母亲,把这个喜讯告诉自己日思夜想的母亲,然后接母亲一起去赴任。和你一起赴举的同窗叫你不要这样做,可以先去赴任,然后再派人去接母亲,这样,于公于私都不算误。你说:“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应当公而忘私,但是,我与母亲阔别五年了,五年之中,也没有通过音讯,不知母亲怎样,应该先回去看看。另外,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她老人家,也可以让她高兴高兴。”同时,你本身是与母亲十年之约,现在才五年,怕母亲不相信。考虑再三后,你还是决定自己回去接母亲比较妥当。
  回到家里,你见到母亲骨瘦如柴,看上去老了很多,心里很不是滋味。这时你的养父朱文翰也已因病去世。你告诉母亲,你已中进士,现在已做官,现在回来接她赴任。五年寒窗苦读只字不提,一朝读书成名,立马回家告知母亲,与母亲同享快乐,你的这份孝心实在让人敬佩。
  天圣二年(公元1024),你在兴化县作县令时,负责修复海堰,正当工程进行到相当艰难的节骨眼上时,却得知母亲病重。尽管公务缠身,修堰施工现场一刻也离不开你,但你还是亲自回去看望和照料母亲,你之所以这样做,是因旧时代的道德标准所决定的。按照封建道德标准,对母亲的孝压倒一切,弃孝不顾而顾官位,是为私而不是为公,而且是有失天道之举。因此,在这里我们看待你的“私而忘公”,就不能用今天的标准来判断。人生只有一个生母,是理应孝敬的,一般人的私而忘公就是为了个人、家人或亲戚朋友的利益而忘记损害公家利益,有的甚至为私家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你的“私而忘公”却是截然不同的,作为一个常人,我们也可以理解。
  天圣三年,你由兴化县令改监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粮料院。第二年,母亲去世,你辞官为母亲守孝三年。你对母亲的死非常伤心,在你看来母亲一生艰辛没有过什么好日子,自己没有尽好孝道。你认为你一生最最遗憾的事就是母亲死得早了些。母亲在世时,你当官十几年,升迁很慢,官位低,俸禄也少,生活过得不太好。后来等你出将入相,俸禄高了,母亲却永远离开你了。关于你母亲在时的清贫生活,你后来在写给自己的孩子的信中回忆说:“吾贫时,与汝母养吾亲。汝母躬执爨(音cuàn,烧火煮饭),而吾亲甘旨未尝充也。”这段话意思是说,在你贫穷的时候,你与妻子待养母亲,妻子亲自掌厨,母亲常是粗茶淡饭。你的一片孝心尽在字里行间。
  你不只是对你的母亲十分孝顺,对于有养育之恩的继父,应该说也是守了孝道的。
  据《范文正公集》的《言行拾遗事录》记载:“公以朱氏育有恩,常思厚报之,及贵,用南郊所加恩,乞赠朱氏父太常博士,暨朱氏诸兄弟,皆公为葬之,岁别为飨祭,朱氏子弟以公荫得补官三人。”也就是说,你因为继父朱文翰对自己有养育之恩,常常想要好好地报答你。等你地位显贵时,你就用皇帝每三年给臣子加厚的机会,请求皇上给其继父封太常博士,以弥补自己没有尽到的赡养之过,尽其孝顺之心。姓朱的几个兄弟死后,都是由你为你们安葬,并且每年都要为他们另外祭祀,对他们的子弟们还要求加官三人。你对朱氏家族所做的一切,实际上都是对继父朱文翰尽孝道的表现。
  因为有一颗孝顺的心,你把孝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才使你拥有“救民疾于一方,分国忧于千里”的胸怀,才使你一生为老百姓的利益兢兢业业,终其一生。这正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精神的体现。假若一个人没有一颗孝顺的心,连对自己所应尽的孝道都做不到,又何奢谈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呢?
  你守孝道,还表现在另外两件事上。一是你恢复范姓,另外一件事是兴办“义庄”。在以“孝、忠”为治国理念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忠”维系着国家这个大家庭,这个家庭里的所有成员都要毫无条件地对代表国家的至高无上的皇帝尽忠,并通过立法的强制手段来捍卫“忠”。当然,也通过教义来进行宣化。如所谓的“三纲五常”。“孝”则维系着国家这个大家庭内的小家庭——即家族。因此,孝不只是对自己的父辈、祖辈,而且对自己同姓的列祖列宗都要尽孝。为了保证“孝”得以落实到每个人的具体行为中,每个“姓”的家族内都有他们的“家法”或“族现”。有的甚至非常残酷。当然,除了残酷的“家法”“族规”的约束之外,每个人从小都受到“孝”的教育,以“孝”为荣,以“不孝”为耻。你当然也免不了要受这种熏陶。因此,你除了对自己父母辈尽孝之外,还要对自己的范氏家族内的列祖列宗尽孝。
  你恢复范姓就可以看作是你对范氏家族祖辈尽孝的一种表现。正如我们在前面所谈到的,你二岁丧父,跟随母亲到朱氏家族之后,就改其姓氏,姓朱名说。后来,二十多年时间,你一直在用这个名字,包括你去参加科举考试,也是以朱说名字中进士,以这个名字到任上赴任。直到天禧元年(公元1017),你被调任亳州集庆军节度推官。你上表皇上,请求恢复范姓。时年你已经二十九岁。也就是说,你用朱说这个名字已达二十八年之久,你六十四年的人生旅程中,朱说这个名字占据了你近半辈子。皇上准允了你的请求。
  在给皇上的上表中,你用了一联非常贴切的对联:“志在投秦,人境遂称于张禄;名非伯越,乘舟偶效于陶朱。”在这则对联中,上联用的是范睢的故事:战国时范睢不容于魏国,改名换姓为张禄,西奔投秦,为秦襄昭王所用,助昭王废除穰侯、驱逻华阳君,实行一系列强公室、杜私门的措施,终于使秦成就帝业。下联用的是范蠡的故事:范蠡助越王勾践兴越灭吴,因知勾践长嘴如喙,是一个可以同患难而不能共安乐的人,功成名就之后辞官退隐,更名为陶朱公,泛舟五湖。你书启中的联语用两位范姓古人的典故,运典精切,用为奇文,实可谓妙手偶得,以至传诵一时。
  当时,你上表请求恢复本姓时,你本身作为集庆节度推官,一个小官,并不富有,而且此时你的同父三哥范仲温还在苏州,范家也还有些产业,族人担心你恢复本姓后会提出承继产业的要求,而你却明确表示道:“止(只)欲归本姓,他无所觑。”你针对族人的异议,解释自己只在于恢复范姓,别无他图。
  族人对你恢复范姓的异议,颇有点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你恢复范姓,实际上是你作为范家后代想尽自己的孝心。恢复范姓,也就意味着你是范家祖宗的子孙,意味着你拥有了为范家列祖列宗尽孝道的义务,同时也有为本族后人造福的义务。
  作为范氏家族后代,你尽孝道的第二件事就是兴办“义庄”。你用你平生积累的钱财,全部用来买下了千亩田地,用以供养族人,使族内穷苦贫困的人得以丰衣足食。
  这件事实际上就是对祖宗的孝敬。尽管对你加入范姓,曾有人提出说你用心不良的异议,对你持排斥态度,加上你两岁时便离开范氏家族,改名换姓,一走就是几十年,从个人情感来讲,你对你活着的族人,还是族人对你的情感都已经很淡泊了。但从你看来,你的族人和你同姓范,都来自一个共同的祖先,你拿钱置办“义庄”,供养族人,使族人不受冻挨饿实际就是想告慰祖先的在天之灵,向列祖列宗尽孝。
  你为义庄制订了规矩,即“文正公初定规矩”,这实际上就相当于族规了。这个族规有相当的约束力,你本人就是族规的终裁。后来你逝世后,你的家族感到义庄难以继续维持下去,于是你的次子范纯仁在治平元年上奏朝廷,请求官方协助“义庄”规矩的执行,宋英宗依其所奏施行,使得“义庄”的“文正公初定规矩”成为官方认可的范氏家族族规。从某种意义上讲,你所定的这一族规就相当于今天我们的地方性法规。
  古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之训,同样的道理,一族不济,又何能济苍生?正因为你有份难得的孝心,在孝敬自己长辈的同时,推及到对天下人长辈的爱戴,从而使你拥有一颗爱民的心,让你自己在为官的生涯中,时刻不忘为民多办事,办实事。也正因为你以孝作为自己的立身之本,才会有对国家的耿耿忠心。你在自己的一生中,对皇上尽职尽忠,为了做到臣子的忠,曾几次“逆龙鳞者,掇齑粉之患,忤天威者,负雷霆之诛”。比如你上书皇上劝阻皇上不要率百官拜母后、上书皇太后还政于皇上,这些都是冒生命危险的尽忠的表现,非有公心、忠心而不能为的。
  在当今的社会里,你的这种把孝作为立身之本的精神也不过时,仍然是值得提倡的。讲求孝道、尊敬老人本身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优良传统,子女的孝道使老人们老有所依,老有所终,这样不仅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也更显示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如今,高度发达的经济为老人们安度晚年提供了可靠的物质基础,使得老人们物质上的需求成为次要,相形之下,他们更需要的是子女精神的抚慰。在侍奉老人方面,也许我们不可能做到像你一样事必躬亲,但我们至少应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多给老人一些理解,一些关爱,让他们在晚年尽享亲情的温暖。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