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品读范仲淹>第一部 少年有志(二)

第一部 少年有志(二)

作品名称:品读范仲淹      作者:惠风      发布时间:2023-06-30 10:23:28      字数:5264

  懂得珍视个人身体素质,否则不足以成大事。
  有句话中国人最熟悉,这就是“身体是事业的本钱”。你在青少年时代的求学生活中,不但发扬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而且对武术亦有奇特的爱好。在南都学舍期间,你虽昼夜不息地饱读诗书,每晚至夜半才和衣而眠,但每早仍闻鸡起舞,在凌晨舞上一通剑,从春至夏,经秋历冬,寒来暑往,从不间断。
  你酷爱武术,一方面反映了你对个人体质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你希望以文武双全之才来精忠报国的远大抱负。
  在封建专制的社会体制下,历来的中国知识分子,大多都只重视自身思想和品质的建设,而忽视了自身体质的重要性。因此传统知识分子给人的印象往往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而手无缚鸡之力。他们的思想虽可与日月齐辉,但他们的身体却不堪一击。为此他们在远行时还得带上一个书僮负笈而行,正因如此,古代的儒生总是被人们讥笑为“腐儒”。他们的孱弱之身往往使得他们难以完成大业,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身体却经不住病魔,往往英年早逝,空给人们留下一番悲叹。如辅佐刘备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诸葛亮,在蜀国岌岌可危时却中道病逝,空给后人留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血泪感慨。若天假以年,诸葛亮能多活些许年月,蜀国的结局也许不至于那样惨淡的。
  虽有满腹经纶,虽有博大的胸怀和气魄,但身体孱弱,才智往往不能完全发挥出来便悲哀地死去,在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中,这样的人物不胜枚举。初唐四杰的王勃、杨迥、卢照邻、骆宾王,几乎全是短命鬼,他们的才华还未充分展露出来就过早地夭亡了,据说王勃仅被水淹后受惊吓而死,可见其身体之孱弱。卢照邻身体更弱,青年时代起就落下了终身病疾,以至贫病终身,终日只得坐卧哀叹“命兮命兮若如此,死兮死兮奈若何”。
  没有强健的身体,这样的悲哀枉叹又有何益?天才诗人李贺,年仅二十七岁便饮恨而逝,老天真是“虚负凌云万丈才”了。不少封建知识分子,虽在事业上有凌云之志和奋进之心,无奈体质孱弱,惆怅而逝。这样的例子在古代名人中是屡见不鲜的。他们的短命空给后人留下无限哀叹,由此可见身体素质的重要性。
  细究这些古代知识分子短命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封建时代统治者对知识分子精神和物质上的压迫,这似乎可以说是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却也是由于古代知识分子重文轻武的思想造成的。古代有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说法,社会对读书人是较为尊重的,但对于雄赳赳气昂昂的武夫,人们往往不屑一顾。因为社会(尤其是宋代)尚文崇文,所以知识分子们乐于勤奋苦读,以博功名。但他们却厌恶习武,认为那样有损读书人的形象。因此,知识分子们只重视知识的摄取,而忽视了身体的锻炼。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这样当然不可能坚持长久,于是英年早逝便成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普遍现象。
  重文轻武,是古代知识分子的一个极大缺点,它一方面导致了古代知识分子们普遍的短命,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国家人才的匮乏和国力的削弱。一个国家的强大与否,人才是决定因素,那些有着经天纬地之大才的俊杰们英年早逝,对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无疑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知识分子来说,爱护自己的身体,努力使自己身体健康,为社会和国家多出力,这便是爱国的表现。
  你习武的目的,正式吸取了教训。一方面是锻炼了自己的身体,加强了自己的体魄,使你一生少受疾病之苦,多为国家出力。更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文武双全的优秀人才,文能笔扫千军,武能一当万师。这才是你习武的真正目的。这个雄伟目的反映了你在青年时代起就努力把自己造就成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之才的心志。
  在古代知识分子中,具有文武双全才能的人实不多见,李白仗剑行吟,独步天下千古称奇。他文韬武略,样样精通,虽终身未能施展抱负,但他的全才还是令后来者赞叹不已的。若从文武全才的标准衡量,李或许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在文武方面全面发展的人。由于文武相互融合与渗透,造就了他非同常人的博大气魄和浪漫情怀。这种文武双全的人才,是历史所造就的真正的完人。你也希望自己像李白那样,在文武方面均有建树,能够多多为国效力。
  在封建时代,军事与政治、文化要职等由不同的文武官员来担任,但随着它们之间联系的日益密切,需要文官与武官能协调一致,这就迫切需要时代造就出一大批文武双全的统御人才,担负国家之大任。但这样的全才实在太难造就。一般的知识分子们对亲临战场杀敌报国心存畏惧,他们只愿纸上谈兵,以博得人的赞赏,借以作为升迁之资。你鄙视这些平庸之辈,你并不想只从书本上“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而希望能亲自领兵打仗,为国分忧。这种精神境界是你“先天下之忧而忧”之精神的一部分。
  你重武的思想是与你的忧患意识相伴的。换言之,即与国家的忧患紧密相连。你降生时,虽然北汉灭亡,宋太宗赵光义恢复南北统一的局面也有十年,但契丹还占领着燕云十六州,前年又攻占过易州,三年前,大将曹彬率军北攻,大败于歧沟关,名将杨业苦战陈家谷口,被俘后三日不食,壮烈牺牲。国家之忧患深深地激发了青年你精忠报国的拳拳爱国之心。时代需要“内能修德”,“外能任人”的文武双全型人才。因此,你努力习武崇文,以使自己的发展方向顺应时代的潮流和国家的需要。
  正是因为你在青年时代走“文武兼重”的求学之路,使你初步具备了军事战略方面的才能,这为你以后在边防屡立军功,安境保民奠定了军事基础,同时你的“文武兼重”的道路也促成了你在文学上的创作成就。如在你的名作《渔家傲》中写道: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寒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动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这样无限苍凉和悲壮的词句,若不是有对边塞军人生活的深刻体会,对人生社会有深刻的感悟,是难以写出这样孤寂、悲壮苍凉的奇壮之境、复杂的心情与感悟以及这样落笔千钧的文字的。唐代的边塞诗人们虽也有在边塞游荡的经历,有着优美的文笔,但恰恰由于你们没有亲自作战和指挥的经历,因而他们边塞诗绝然没有你这首《渔家傲》中有更充足的沉痛悲壮的味道。
  你重文修武的精神,对宋代及以后的文化人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你以后,陆游、辛弃疾、岳飞等人继承和发扬了你重文修武的精神,对国家的安定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说:“中国历史上不乏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乏以思想品行影响后世之人。前者如孔、孟等人,后者如诸葛亮、范仲淹。但二者兼有,即‘办事兼传教之人’,历史上只有两位,即宋代的范仲淹与清代的曾国藩。”
  按照毛泽东的解释,你是“三不朽”的人物,因为你既成就了大事业,又以思想品格和精神理想为后世所法,你的重文修武之道,显然是你成就大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读书要广,识见要深,此为成器之方。
  在前面,我们已经提及:由于你两岁丧父,跟随母亲来到了朱氏家族,你其实并不知道自己的身世,继父朱文翰也能善待你。由于继父工作的频繁调迁,你随继父游历过很多地方,增长了不少知识,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
  关于你继父工作的频繁调迁,还得从宋朝时与其你朝代的官吏制度的区别特点说起。
  北宋是唐末以来长期混乱之后建立起来的皇朝,作为一名从混乱中走出来的宋朝开国君主,赵匡胤深知五代以来,地方藩镇割据擅权给政局带来的不稳定,给中央皇权带来的威胁。因此,赵匡胤一黄袍加身,就着手加强中央集权的建设,以削弱地方藩镇的权势。
  为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藩镇权势,赵匡胤称帝后采取的措施就是削夺藩镇政权。在宋太祖执政时,凡遇地方节度使死亡,或迁徙或来朝,就派文臣代其职,使其脱离原有的地盘。文官出外守州郡,称为“权知军州事”。权知就是暂且管理之意,在差遣中冠上“权知”二字,使他们感到“名若不正,任若不久”,这样就可以堵塞他们盘踞存权的野心。此外,宋太祖明确规定他们的任期以三年为限,期限一满,便另调他职。由此不难看出,宋太祖赵匡胤害怕藩镇擅权似乎到了神经过敏的地步。然而站在他那个时代背景之下,这样做却又是可以理解的。赵匡胤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地方官吏不能长久握有权力,防止他们在地方上生根发芽,对皇权构成威胁。
  宋太祖的加强中央集权的官吏制度,被后任者继承了下来。在这一制度下,你的继父朱文翰每隔两三年,就会调换一处任所,你由此得以游历许多地方。
  你继父朱文翰调任澧州安乡县作县官时,举家也随之迁去。澧州安乡县就是今天的湖南安乡县,在洞庭湖西。因此到安乡县赴任就得过洞庭湖。你跟着你的继父经过岳州(今湖南岳阳市),越过洞庭湖而到安乡县。在路上,你被“浩浩荡荡,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所吸引,你对洞庭湖边上的岳州留下了颇为深刻的印象。几十年后,你的《岳阳楼记》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穿越时空,传诵至今九百余年。而你对洞庭湖的描写:“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耀金,静影沉壁。”这段文字所勾出的意境像画,也像诗。
  你少年时,估计颇为“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的洞庭湖之景所陶醉,以至于到了晚年,你笔下的湖光依然是那么动心悦目。祖国河山的壮丽与秀美,印在你心灵之中,是如此之深,如此多情。
  你然后又随继父朱文翰的工作调迁,来到池州。池州也就是今天的安徽贵池,在长江东南岸,西隔鄱阳湖不远,也是山清水秀之地,著名的九华山就在它的境内。景祐三年(公元1036),你贬官所到地饶州就在池州的西南,隔得很近,你在饶州的《郡离即事诗》中曾说:“有负云山赖有诗。”饶州的云山,和池州是相仿的。池州州治之东,有个县叫青阳(今安徽青阳县)。距青阳十五里,有座山叫长山,终年云雾弥漫。你来到池州后到这里读过书。读书于这样的环境,胸中生丘壑,脑中长智慧,正可谓一举两得。
  景德初年,你继父又调任淄州长史,你也随之来到淄州(今山东淄博市南)。当时在淄州有一座叫醴泉寺的寺庙,办了一所学校,你就到此就读。寺庙所在地是长白山,是隋末农民战争大风暴开始的地方,其著名领袖王薄首先活跃于此,表现了我国农民阶级反抗压迫、勇敢无畏精神的《无向辽东浪死歌》曾经也从这里传遍九州。三百多年后,你来到此山求学,《无向辽东浪死歌》余音还萦绕在山际。听到这绕梁余音,你肯定会对历史的沧桑发出感慨,对人民群众的疾困、心声、力量有深刻的认识,对前人的“水可载舟,也可覆舟”的思想有了深刻的领悟。
  随着你社会阅历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你觉得不能长期拘役一地,否则就成了井底之蛙。因此,你在长白山读了几年书之后,决定到中华文化最为浓厚的关中一带去漫游。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也就是你二十岁这一年,你开始独步到关中游历。关中为汉唐故都所在地,有很多文化遗址。以前在书中才能读到的东西,现在可以亲眼目睹了,由此不难想见关中之游大大开阔了你的眼界。对历史上“秦皇汉武”留下的遗迹不免感慨万千,站在波涛汹涌过后的历史长河岸边,历史的兴亡之感必然萦绕于心。
  在游历关中的过程中,你还结识了一些有识之土。其中一位就是后来被你称为吏隐的王衮。王善诗,有正义感,曾任彭州(今四川彭县)通判,公开斥责知州的不法行为。此外王衮还喜欢喝酒,对音乐也很爱好,人们说你“有嵇阮之风”。王衮的儿子镐,和你成了好朋友。你这时候也喜欢音乐,曾经向大音乐家崔遵度学过琴。王镐有两位好朋友,一个叫周德宝。一个叫屈元应,都是道士,都善于琴。当时你们都很年轻,朝暮相从,对什么问题都喜欢议论一番。王家有别墅在雩县(今陕西户县)山中,这一带,是关中风景胜地。王镐戴小帽子,穿白麻织的衣服,骑一头小白毛驴,和这几位朋友无拘无束地放歌吟咏,你记忆尤深。三十七年后,你曾为王镐作慕表,对这个别墅风景的回忆依然如初:“山姿秀整,云意闲暇,紫翠万叠,横绝天表。及月高露下,群动一息,有笛声自西南依山而起,上拂寥汉,下满林壑,清风自发,长烟不生。”
  正是一处人间仙境。秀丽的山光,飘飘的白云,重重叠叠的青紫色的山峦,连接到天边。等到露水降临,明月高升时,万物都停止了活动,这时有一悠扬的笛声从西南面依山而起,上响彻星汉,下充满深谷丛林之中。清风伴随笛声徐徐升起,夜空中无一丝云烟。读罢这段文字,再浮躁的心清也会立即因诗中如画的山境而得以安定下来。
  在这次关中游历中,你还了解了民间疾苦。对农民的辛苦劳作、艰苦的生活以及社会的贫富悬殊都有了直观的认识,这都对你以后的施政“爱民”产生了直接影响。正是这次从关中游历回到长白山之后,你得知了自己的身世,便辞母到应天府求学。
  应天府是历史上的硕儒戚同文的故乡。戚同文经历了五代的丧乱,“绝意禄仕”认为“人生以行义为贵”,因得到一位叫赵直的将军的赞助,戚同文曾在应天府“筑室授徒”讲述儒家经典。及至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曹诚又在戚同文的故宅之旁增筑学舍,藏书数千余卷。朝廷派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持学务,以为府学,宋真宗皇帝题名为应天府书院,后来和岳麓、嵩阳、白鹿洞等书院合称为宋代四大书院。你在这里学习了五年,随后举进士及第。
  正所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你青年时期四处游历、求学,既领略了祖国大好河山,也增加了丰富的社会阅历,这些都成了你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