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品读范仲淹>第一部 少年有志(一)

第一部 少年有志(一)

作品名称:品读范仲淹      作者:惠风      发布时间:2023-06-30 10:11:21      字数:7511

  时光已跨入新的时代,岳阳楼上是否还依旧立着那位“忧天下”的眺望人?
  又是一个春和景明的日子,在万花吐芳的时节里,何处不暗透着乡愁乡思?历史的车轮辗过灰色的尘土。亘古不变的记忆中印着你意境宽广的痕迹。我想品读你——范仲淹。
  你,精通儒学经典,崇高的政治抱负令人折服。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刻苦攻读,南都五年你未尝入梦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练,让你日后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终成博学多才的政治家。
  我想品读你,品读你远在塞外,却思乡怀归的情结,你将愁绪寄寓诗中,雁归而人不得归,此情何堪,塞外之景,早已失去昔日宽广的气魄,你听到的是凄凉的边声四起,牧马悲吟;看到的是千山耸云,孤城紧闭,荒僻萧条之景历历在目,稍触极悲的“画面”笼罩着这旷远雄浑的氛围。于是,你提笔写下《渔家傲》,“浊酒一杯”无法排遣思乡的苦闷,“燕然未勒”归家更是遥遥无期。在白霜满地与“羌管悠悠”中难以入眠,在边塞熬白黑发,滴尽相思泪。
  渐渐地,你踏入仕途宦海浮沉中得到宋仁宗钦点被任命金西统筹边防。52岁的你,仕途的艰辛蹉跎早已霜染鬓发,西夏军队犯宋土边境,你忠心报国的热忱依不减昔日。虽风尘仆仆奔波到延州,呈现眼前的到处是断壁残垣,茅庐草舍被焚烧成废墟,但你一腔热血,肝胆烟云,金戈铁马般一扫唐末五代的萎靡之气。夜太漫长,凝成霜,心已无处归的百姓更因此寻得一番心灵抚慰。
  诚然,你不忘“忧天下”的初衷,视天下兴亡为己任。这份责任或是震撼盗贼淫威的一声断喝,又如抵御不正之风的一堵墙垛,更是缠绕国债阴影的一缕焦灼。你的脚步更稳了。
  关注着朝政得失,民间利弊,你又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斗争。得知刘太后独揽大权,一手遮天,你敢犯颜直谏,奏请还政;面对贪污贿赂,你没明哲保身,坐食禄米,而是实施“庆历新政”,尽显锋茫。你的脚印更深了。
  但在权力倾轧中容得下你吗?你还是遭遇贬谪,不过理智的你来到岳阳楼前,为对友人滕子京的不公,含蓄地批评朝廷错勘贤愚,更为自己几十年的政治生涯画上句号。你在青螺碧水,霪雨霏霏中沉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缠绵深婉,议论风发,阐民生为邦本,平静的眼光中为人们昭示了一位智者的情怀。
  我从《渔家傲》中听到了你,我从《岳阳楼记》看到了你,诗赋凭栏漫步,惆怅忧民一朝负,轩窗琴畔丝竹,前生滋味后生顾。我不禁感慨名胜因承载着文人的思想而更加丰富,骚客也因古迹的永存而愈加不朽。
  嗅着窗外浓郁的花香,品着桌案淡淡的茶香,我慢慢地翻开史页,蹙眉沉思。哪怕春流到夏,秋流到冬,我品读着你——范仲淹。
  是什么让你发奋读书,立志苦学?你背后强大的推力是什么?我想先从你的家世家风寻求答案。
  在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中,人们是极为重视家族观念的。每一家族,一般都有族谱。族谱上记载的许多祖先中的名人事迹是一个家族的骄傲,它们可以用以教育子孙,鞭策后人。
  对于后人来说,继承先祖遗风就成了尊祖的重要内容。而且事实上,差不多所有的文化人都把先祖教训看得至为神圣。而你,就是这些文化人中的一个优秀代表。
  你的先世,可以考见的是第十世祖范履冰,曾为唐宰相,世居邠州。五代时范隋徙家苏州,遂为苏州吴县人。
  《宋史》卷三一四,本传说:“范仲淹,字希文,唐宰相范履冰之后,其先邠州人也;后徙家江南,遂为苏州吴县人。”你本人亦有诗云:
  我先本唐相,弈世天街行,
  子孙四方志。有家在江城。
  既然《宋史》和你自己都表明你是唐宰相之后,这位唐宰相,自然是你范家最为著名的祖先了。身为唐代名相,自然有许多优秀事迹见于各种史料之中。这位先祖对你的启示肯定是巨大的。正因为是名相之后,所以你从小便拥有“以天下为己任”“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
  五代时,你的曾祖范梦龄“釉才德雄江左”,“佐吴越中吴节度判官”,“宋赠太师,徐国公”。
  你的祖父“幼聪警,尝举神童,任秘书监,集《春秋》至历朝史,有《资谈录》六十卷行于世。”宋赠太师,唐国公。
  你的父亲范墉“博学善为文,累佐诸王幕府”,历任成德、成信、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以卒,赠太师,兼中书令,封周国公。
  从上可以看出,你的曾祖、祖父及父辈,均是博学而有作为的人物。范家在当地无疑是名门望族,虽至你这一代虽已家道中落,但你仍留恋于族谱上祖先们曾有过的辉煌与显赫,这自然是合乎情理的。你从辉煌的族谱那里看到了先祖的遗风,那就是立志苦学,自强不息的精神。这是你后来能成为杰出政治家的重原因。
  你在进土及第步人仕途之前,少年时代和青年时代大体是在攻苦食淡的艰难生活中度过的。欧阳修撰《范公神道碑铭》时,说到你:“去之南郡,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继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
  南都五年,正是你察知了自己的身世,负气离开朱家,感愤自立求学于应天府书院最为艰苦的五年。也正是这五年于“人所不堪”中的“自刻益苦”,你对你后来力介且力行的儒学精神有了更加深切的体会。在你的苦学精神中,含有博的理想,这一理想来源于先祖的显赫功绩给你的强烈震撼,来源于血液中遗传下来的自强不息的因子。
  关于苦学读书,历史上有许多类似的优秀事迹,头悬梁而锥刺骨的苏秦便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位。这位纵横家在未得志之时,曾遭到其嫂的侮骂。后来你发奋苦读,成就一番事业后回来,兄嫂对你一反先前之态度卑躬屈膝地讨好你。到了你这儿,苏秦头悬梁而锥刺骨的精神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扬。
  洪应明说:“贫家净扫地,贫女净梳头,景色虽不艳丽,气度自是风雅,士君子一当穷愁寥落,奈何辄自废弛哉?”
  洪应明的意思是说,一个贫家的家庭要经常把地打扫得干干净净,贫家的女子经常把头流得干干净净,摆设和穿着虽然算不上豪华艳丽,但是却能保持一种高雅脱俗的气度。因此君子一旦际遇不佳而处于穷愁潦倒的时候,为什么要萎靡不振自暴自弃呢?
  的确,当一个人身陷困境败局之时,不应怨天尤人,自寻悲苦,而应当穷则思变,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贫困。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要改变因贫困所造成的自卑心理,必须付出比常人更大的努力,依靠自己的才能与意志去改变不理想的状况,这样才能摆脱贫困。否则,一味怨天尤人,萎靡不振,终日生活在贫困的阴影中,这样不仅会贫上加贫,而且还会因生活的重负,丧失对未来的信心,背着沉重的自卑感,凄苦地敷衍-生。这是相当可怕的。
  西方国家的历史上也有这样穷则思变的例子。法国的拿破仑,堪称一世之雄,但他的幼年生活却十分清苦。当没落的贵族父亲节衣缩食,将小拿破仑送到布林市贵族学校求学时,他常因破衣敝履、褴褛不堪而受到贵族同学的耻笑。但他不顾这些耻笑,苦读五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这时,父亲去世,家中生活更为窘困,他毅然参军。在军队中,他也因贫困而被人轻视,他不顾一切地学习所有对他成就事业有益的知识,在孤寂、嘲讽、严寒、酷暑中苦学数年,凭借自己的才华和勤奋受到上级赏识,终被擢任为军事教官,专门教那些需要精确计算的课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就这样,在恶劣环境中,他凭借不屈不挠的精神,一步步地走向自己的人生之巅。
  可以这样说,拿破仑的成功完全得益于他的苦学精神。一个人在贫困潦倒之时,应有不满现状,不甘贫困的意识,然后认真分析造成贫困的原因和摆脱贫困的方法,再不懈努力,持之以恒。切不可在陷入贫困之时,就认为命该如此、己不如人,从而接受宿命论思想和自卑心理的影响。
  就人的成长而言,能经历一些忧苦灾患,不见的是一件坏事。孟子说:“人之有德慧术知者,恒存乎疢疾。”又说:“生于忧思而死于安乐。”这其实是一般人都懂的道理。
  对于你来说,正是青少年时期于清贫俭约、攻苦食淡中的求学精神,塑就了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利害为取舍”的心性,成就了你身为布衣而心忧天下的大志,以及乐道忘忧、为道为行的至真与至诚。同时,也铸就了你许国忘家,敢掇齑粉之患;直言立朝,不避雷霆之诛;历遭挫折而终无怨悔的坚韧与执著。
  羞愤是自立的动力,坚忍是成功的必由之路。我们再来看看你的家庭背景及所处的历史时代。
  人生自古,千变万变,但有一个条件是不可改变的,这就是人的生身父母及与此相关的家庭、故地、国家和所处的时代。这个不可改变指的是一种人生而即有的,无可选择的既定性,而不是指后天的奋斗。
  说到人的出身不可选择,多半就意味着是针对人生的苦难而言的。在这方面,十九世纪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在其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的扉页上写过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现在,我们拿这句话用在距今千年前的你身上,也是非常贴切的。
  北宋之初太宗赵光义端拱二年八月丁丑日(也即公元989年10月1日),作为父亲的最小的儿子,你出生在淮北古城徐州。此时,你的父亲范墉正在徐州武宁军节度使掌书记任上。一个州府的节度掌书记实际上是位俸禄不厚的小吏,自然比不得王侯贵胄之家,不过丰衣足食还是没问题的。你的出生条件就是这样既定的。在这里,时间、地点、家庭环境就具有着不可选择的意义。
  你们范家世代为官——其最远可以追溯到你的十世祖,(公元685年至688年)任唐朝武则天时期的宰相范履冰。范履冰后代世居邠州,随后。你的第四代世祖范隋在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从幽州良乡县(今河北省房山县)主簿调升到处州丽水县任县氶,举家南迁渡江。后来因为唐末,“中原乱离,不克归,子孙遂为中吴人”——虽非王侯贵胄,也非饥寒交迫,这样的家庭背景看来还是能够为你今后的成长铺上一条阳光大道的。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事物往往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就在你两岁时,你的父亲因病去世了。你母亲谢氏,这时还很年轻,迫于生计,改嫁给了长山人朱文翰,你的姓名也随之改为朱说(同“悦”)。这个突如其来的转折对你来说同样也是无可改变的。无独有偶,继父朱文翰也是一位朝廷小官,先后担任过澧州安乡(今湖南安乡)县令和淄州(今山东淄博市南)长吏。由于官低禄少,加上朱文翰当时已有几个子女,在这种情况下,生活的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随着一天天长大,你渐晓人世,也慢慢品味到了人生的艰难。你先后随继父官迁游历过许多地方,虽然生活到处有奔波,但一直没有中断过学业。《范文正公集》附录《褒贤祠记》卷二《文正公读书堂记》中,便记有朱文翰任澧州安乡县令时,你“待母偕来,尝读书于老氏之室,曰兴国观者,寒暑不倦”。后来,你还随继父到过池州(今安徽贵池)。池州之东为青阳县,距青阳十五里的长山,也是你少年时代读过书的地方,后世文士有感于你在此苦读,曾将长山改名为“读山”。
  景德至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8)前后,朱文翰任淄州长史,你相偕至淄州,读书于长白山的醴泉寺。据《范文正公集》附《年谱》载:长白山苦读时,你日常所食,也就是“日作粥一器,分为四块,早暮取二块,断齑数茎,入少盐以啖之”——每天煮两升粟米粥,摊凉之后切分为四块,早晚各吃两块,而就粥的菜肴则是少许盐拌的切成碎段的生韭菜。这是怎样的一种艰苦生活!而如此艰苦的苦读生活,你一过就是三年。
  对你而言,贫困的境遇算不得什么,最难受的是你作为一个异姓子弟寄人求生的委屈。在朱家,你一向生活节俭,对朱氏兄弟花费无度(相对而言)的作风很看不惯,屡次加以劝解,因此引起他们的不满。一次你又加以劝告,朱氏兄弟反唇相讥,说:“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你听了大吃一惊,再三追问根由,才知自己的身世,你的内心受到很大的刺激和震动,立誓发愤自立。这年你已二十三岁。
  明白自己的身世之后,你像变了一个人。最终你收拾行囊,佩上琴剑,毅然离开朱家。生母谢夫人含泪追出很远,再三挽留,你却回答说,以十年为期,待功成名就,就来迎接母亲。
  自立毕竟是不容易的。据《范文正公集》附《年谱》所载,你在应天府书院“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夜或昏怠,以水沃面”。也就是说你在应天府读书时,每天学习至深夜,在那儿学习五年,竟没有脱过衣服睡过觉,晚上读书倦怠思睡时,就用冷水浇脸。这种生活情态,从农村奋斗出来的青年并不会感到陌生。
  当时南都(即应天府学院所在地,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留守——当地最高长官的儿子也就学于应天府书院。
  一天,你正在吃饭,留守的儿子来看望你,发现你的伙食非常糟糕,于心不忍,拿出钱来,说是让你改善一下伙食。你很委婉,但十分坚决地推辞了。留守的儿子没办法,第二天又送来一些鸡、鱼之类的食物,你这次碍于情面,勉强地接受了。然而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又来拜访你,他吃惊地发现,上次送来的鸡、鱼之类你不仅没吃,而且都发霉变质了。留守的儿子便有些不高兴,说:“希文兄(你的字,古人称字不称名,以示尊重),你也太清高了,送一点吃的东西给你,你都不肯接受,岂不让朋友伤心吗?”你闻言笑了笑说:“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是担心自己吃了鱼肉,再也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了。”留守的儿子听了你的话,更加佩服你的人品。
  留守的儿子对你清苦的生活很是同情,也很敬佩,就把你在书院苦读之状告诉了自己的父亲,南都留守让儿子把官府为自已备办的饭菜送一份给你,你的态度仍然是谢绝。你认为,贫穷并不可怕,不过是暂时没有钱财,衣食无着,在物质生活、居住环境方面遭受一些磨难罢了。可怕的是被贫穷所压倒、所屈服而不能自拔,甚至成为贫穷的奴隶,出卖自己的人格和尊严,这是最令人可悲的。
  《论语•宪问》篇中讲述了孔子弟子原宪安贫乐道的事:原宪在一条陋巷的茅草棚内居住,棚顶不蔽风雨,地上潮湿无比,门破窗烂,除了一张睡床,连一件家具都没有,但他却每天很有规律地读书、思索,自得其乐地弹琴、吟诵。孔子的一位高足骑着高头大马,衣着华丽,气宇轩昂来看原宪,见他如此穷困,还以为他得了精神病。原宪说,我只不过没有钱财,生活简洁一些罢了,哪里有什么病。
  在这方面,你与原宪的境界何其相似。一个人陷于贫困,不失气节,不忘志向,进而搏发奋斗,把困苦的生活看成是人生必要的考验,而且立志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善这种状况,坚忍刻苦,持之以恒。你的这种高尚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有道是:天地有公道,付出必有回报。功夫不负有心人,你靠自己坚强的毅力和常人所不能有的精神,顽强拼搏,终于在穷困潦倒的人生之旅中开启了成功之门。
  宋真宗祥符八年(公元1015),在应天府苦读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之后,你一举考中进土,走上了能够“匡世济民”传统知识分子渴慕的人生大道。
  身微不忘立志,刻苦方能成才。
  古往今来,凡想成大事,能成大事者,都必有大志向、大胸怀、大自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这该是怎样一种放达与豪迈的人生态度!
  据《宋史》列传第七十三所说,你“少有志操”。从少年时代起,你就慨然有志于天下,怀一腔“利泽生民之志愿”,而要“行救人利物之心”。你认为“思天下匹夫匹妇有不被其泽者,若已推而内(纳)之词中”。另据宋人赵善潦《自警篇》的一则传说上讲,你小时曾在一座祠庙中祷告神灵,你问神灵:“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你又问:“不能做宰相,做个良臣如何?”在你看来,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也。据资料显示,你少年时,有人问起你的志向,你回答说:“不是当个好郎中(医生),就是当个好宰相,好郎中为人治病,好宰相治理国家。”这表明,你早年的志向基本上不存在升官发财之念,而意向鲜明地表达了为民的思想。这种思想对你的一生作为有重大影响,可以说,你的一生基本上都贯穿了为民谋福的精神。
  你说到长大以后要做宰相。然而究你的动机,你做宰相不是想着把宰相作为一种官来当,而在于运用宰相之职为民做事。在封建社会中,天子最高。除了天子之外,当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居高位,最能为民造福的,当是宰相;在民间,能为民造福的,非良医莫属。良相良医,尽管职位高低不同,在为天下人造福方面却是一致的。小时候的你,就已经抱定了上安社稷,下抚生灵的壮志。你在南都应天府书院时曾作有一首《睢阳学舍书怀》,诗中写道:
  白云无赖帝乡遥,汉苑谁人奏洞箫。
  多难未应歌凤鸟,薄才犹可赋鹪鹩。
  瓢思颜子心还乐,琴遇钟君恨即销。
  但使斯文天未丧,涧松何必怨山苗。
  从这些句子,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一个青年士子以天下为已任,希望驰骋于当世且有功于当世的远大志略与豪迈胸怀。
  《年谱》中记载,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为巩固地位,曾导演过一幕所谓汴京左承天门神降“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的天书闹剧。以此为由头,真宗东封西祀,大兴土木。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正月真宗又亲奉天书,经亳州至应天府朝拜供奉着赵宋始祖玉皇圣祖天尊大帝的圣祖殿。其时你正就学于应天府书院。真宗到达应天府时,府学中的在校学生都跑到大街上等候,希望能一瞻“圣颜”,但你却留在学舍安坐读书。同学问你为什么不去见皇帝,你回答说,皇帝终归是要见的,将来再见也不晚。真可谓一语见志。后来,你果然等到这一天,官升至参知政事,即当时的副宰相,倡导并协助皇上推行“庆历新政”,以挽回宋朝一直以来的积贫积弱形势,救国于危难之中,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正如前人所言,“立大志方能成大才”。纵看上下历史,成大事者无一不是少有大志,并非你一人而已。比如孔子之求“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远大理想,孟子所谓“万物皆备于我”,“当今之世,如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再如曾一度推翻秦王朝统治的西楚霸王项羽,年少时见到巡游的秦始皇浩浩荡荡的车队仪仗。想当帝王的雄心油然而生。他叫道:“彼可取而代之。”后来,项羽建立了自己的帝国,虽然短暂,也算成就了大业。与项羽同时埋葬秦王朝的刘邦也是年少时即大志在胸,当亭长的刘邦去咸阳出公差,路上见到秦始皇威风凛凛的车队,也情不自禁地在人群中说:“大丈夫当如是也。”刘邦在后来战胜项羽后,建立了汉朝。
  以现代中国革命中的人物为例,更能说明问题。毛泽东自小就有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他小时候写过一首《咏蛙》诗,颇能体现他的志向: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吱声?
  1915年9月6日,毛泽东在给肖子升写信时,更鲜明地抒发了要做时代人物的理想和抱负,他写道:“以朝代之久欲振其纲而挈其目,莫如觅其巨夫伟人。巨夫伟人为一朝代之代表……而观一代皆此代表之附属品矣。”青年时,曾视王侯将相如粪土,而欲大地沉浮:“粪土当年万户侯”,“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而正是凭着这种要做第一的精神,毛泽东最终成为新中国历史的第一人。周恩来少年时也有“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凌云壮志。
  因此,成大事者必有大志,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所遭遇的经历以及立身处世的方式不同,但他们能不以一身之微,而忘天下之忧,奋后有当世之志,却总是大体相似的。也正因为这样,历史才得以记下一页页慷慨豪迈的壮丽人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