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八步追风 (3 过河)
作品名称:蚁氏风云录 作者:顾明军 发布时间:2023-06-14 09:37:23 字数:3861
小蛮腰一众得知八步追风的处境后,都急了。秋左绵甚至急哭了,倒让追风反过来对她好一阵安慰。
大家帮忙四处打听。虽然河岸上的行脚蚁越聚越多了,却仍然没有谁知道甚至是仅仅听说过天劳国。
天很快变冷了。大地上奔忙的蚁渐渐少了。很多蚁国开始在做越冬的准备,已经有蚁国开始封城了。八步追风想到了母国冬闲时的日子里,同胞们一起伺候母后、说史、演技、听传说、讲故事,制作食品、聚餐、较力、投球、理甲、捉寄生虫、逗弄幼蚁,其乐融融,举国祥和。最为兴奋的是围拢在白甲耆老们周围,听她们说古谈今,看她们格物悟道。耆老们意见不合时便大声激辩,争得面红颊赤,然后又相视大笑,携围观的后生蚁众去聚食。下一日,此景依旧重现,似乎乐此不疲。初生蚁们在兴奋与热闹中不自不觉地获得了蚁氏知识和地道物理。想到此处,追风流下了眼泪。
当追风计划返身往北时,已经变得不可能了,天已经刮起摧叶风。据当日急匆匆赶到大河边的行脚蚁说,往北两天脚程的地方已经开始飘雪了。追风面临的当务之急看来不是打探归国之路,而是寻找过冬的安身之所了。
这个情况让小蛮腰一众欣喜若狂,她们正在为苦留追风不住而烦恼呢。要不是在河岸上得到新建议,追风也是乐意接受平安国的挽留的。
越来越多的行脚蚁聚集在河岸。这些来自各地的蚁,少部分是大河北的蚁国的,有事要去大河南办理,大部分是上个冬末从河对岸过来,现在要回归母国去。她们出远门的原因不外这几种:有民间走访的,有国间出使的,有寻找新土地的,有追求学问的,也有单纯流浪的,也有对出行目的保密的,只有追风,是迷路的。
这一天,追风决定最后一次到河岸上,无论是否打听得到家乡的信息,都会去平安国求助,过了这个冬再说。
最后一刻——编故事的总是喜欢“最后一刻”,天意竟然也会如此!厌烦这一套路的据实而述者不自觉地巧遇了这个丑陋的伎俩,深觉惭愧。她不自觉地从一迭瑞香叶里翻出一片,仔细核对,确信自己所述真实无妄,才写下这四个字——(最后一刻,)
一只近一个月来日行夜书几乎耗尽精血的十年灰甲蚁老,在三只精壮黑甲巨头蚁的陪护下,一步三喘地出现在河堤上,她将给追风带来不算好信息的好信息。
三五成群的行脚蚁已经在岸坡整修好或新挖好了泥洞。她们需要在洞里避寒,等待大河封冻,从冰上过河。现在的追风已经知道行脚蚁的过河方法了,只是内心里有些信不过,如果自己也这样做,她担心会被冻死在冰面上。在每一个晴天的下午,行脚蚁都会打开堵洞口的草球,走出避寒所,晒晒太阳看看风头。
刚抵达河岸的十年灰甲蚁老在一株茵陈蒿的下坡处寻得一处好位置,三只巨头蚁放下肩头的六只大包裹便开始挖洞。追风一边帮着忙一边向她们打听。她们也没有听说过天劳国,虽然知道西北有圭山,却并不知道具体路径。追风见她们并不多话,便自觉地保持沉默,倒是在一旁休息的灰甲蚁老详细询问了追风的情况。追风有问必答,将自己所知的圭山大地的出产、风土、蚁情和传说都作了详细叙述。蚁老从包裹里取出几片贝叶检视一番,不住地点头,还在贝叶的空白处记上几行,显出满意的神情。蚁老又热情地取出一幅图,图的左上部几乎是完全空白,只有孤零零的两个蝇头小字,正是“圭山”。
想凭赖此图去寻找圭山,也就是个聊胜于无的意思了,这使追风大为失望。蚁老自我介绍叫绿古丙,来自大河南,并提供了一个必定可行的方法供追风参考,就是到大河南去,不几天便能到达紫桐国。此国不仅拥有广博的知识,甚至蚁氏密典《上古臬存》也在此国珍藏。国中更有数十只游学多年的白甲耆老,不仅编著了《天下形胜记略》,还正在倾力释读《上古臬存》。绿古丙还说自己正是从紫桐国听说过圭山,建议追风与其四处乱奔,不如直接去到紫桐国求教。按绿古丙的说法,“必得佳音”。
追风接受了绿古丙的建议。内心里更为吃惊的是她第一次听说《上古臬存》竟然不是传说。她急于亲眼目睹这部宝典了。于是追风又问为何不寻求其它方法过河,非得在并不适合黑甲蚁的冰面上冒险。绿古丙沉默半晌,摇了摇头嗫嚅出两个字“祖制”,神情严肃,不再多言,追风当然不便追问。
小蛮腰一众听到追风决定过河,慌了神,又无法使追风回心转意,便二十遍地让追风许诺事后一定回到平安国来。秋左绵甚至要求与追风同去同回。追风自然不能同意。多天以来的经历使她清醒地认识到,天下最难预料的便是明天。
看着独自站在河岸上的身形颀长的八步追风,身单影只,小蛮腰决定将本国的对敌技艺教给追风。追风认真地比较了小蛮腰的几种技艺,长颚平刺和双颚合击与自己所掌握的并无差别,倒是飞石击打一技甚是独特,比圭山大地上的技法来得巧妙刁钻,并且火力十足。天劳也抛石,与此等飞石技法相去甚远,不可同日而语。抛石是游戏,飞石是战法;抛石或可阻路,飞石却能杀敌。小蛮腰毫无保留地详加解说,追风又善于揣摩,很快便悟出其精髓所在。试飞数次,次次都是实实在在地命中靶心,非但得心应手,杀伤力更是冠群,让围观的黄甲幼蚁欢呼喝彩,惊叹不已。追风也感觉到此技似乎是为自己量身定制。一来追风臂力雄强,眼神锐利;二来石子随处可得,正合野行。本就急公好义的八步追风,从此有了三分游侠的豪情。
一天,刮起了白毛风。在八步追风和蚁老绿古丙四众合住的泥洞里,蚁老安排将六包裹物品重新捆扎,都是些植物零碎、矿物粉末、走物残剩,还有不认识的各种稀奇物件,仔细地打成三个大包裹,由三只巨头蚁各背一个。蚁老仍细心地亲自背负从不离身的装满贝叶的背囊。又将食粮取出一小份,细心地置放在洞底的暗角里。蚁老向追风解释:天寒地冻的季节,这小份食粮,留给抵达大河边而缺粮者应急;或者,明年开春时节食粮匮乏,北去路过此地的行旅也可取用。其它食粮打成一个中等包裹,由追风背负。这一夜天更冷了,即使用草团堵严了洞口,五众挤在一起,也仅仅睡了半个囫囵觉。一夜过后,堵洞的草团上生了厚厚一层霜花。
天刚透出点亮,便听到河边响起一声狂喜的呼喊,接着是嘈杂的喧闹声,呼朋引伴的高叫声,杂乱的奔跑声。刚被惊醒的巨头蚁们一把推开草团,冲到洞外,又立即返身窜回洞底,抢过行囊,引着蚁老往外便走。
追风早已冲出泥洞,踩着遍布冰晶尖刺的地面,翻身奔上河岸。河面已经封了一层冰,有不少行脚蚁已经在冰面上向南急行。追风又奔到下风头的一处高墩上向南察看,在南方灰蓝无云的天空和灰白沉重的冰面之间,隐约看到一条灰黑的线,那是大河南的土地。高墩下的浅褐色泥堆突然动了起来,拱出一个粗壮的泥物,扭动了三二下,膨胀成一只活动的巨兽。巨兽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武装着发达的獠牙。
只见巨物走到大河边,伸出前蹄去试探冰面,冰面立即破碎了,河水溢了上来。巨物缩回前蹄,转过数丘泥堆回到它刚刚伏着的那个坑里,又变成了一动不动的褐泥堆。一阵微风飘来,追风闻到一股浓郁的艳香。惊呆了的追风这时才辨出这个巨物原来是一只麝。国史里明确记载过麝,追风也在暑夏的季节隔着大河看到过麝,恍惚间,追风又将眼前的这条大河当成了家乡的那条大河了。不过她立刻清醒了过来,仔细去观察那个褐泥堆,又数出在它四周挤着的褐泥堆足足超过二十个,这是一群麝。追风吃惊的是,家乡大河北的巨物,在深冬季节偶尔会越河来到圭山大地,时刚初冬,为什么会出现在离家乡不知多远的眼前这片土地上呢?
冰面上的行脚蚁多了起来。顾不得对麝多做研究的追风奔回蚁老身边,接过食袋背上,从蚁老四众身边偏过去,跳到光滑的冰面上撒开腿奔跑起来。六肢风轮一样地旋转,身躯却停留在原地,疑惑间脚力稍缓,便是一个前磕,胸甲撞击在冰面上好似击打在岩石上,颚尖在冰面上生生地凿出两个坑。当!当当!脑袋里立刻塞满了嗡嗡声。三只巨头蚁嘎嘎嘎大笑。蚁老横了巨头蚁一眼,命将追风拉到岸上。然后,蚁老手把手地教追风如何在六足上缠上早已备妥的茅筋。
追风跟随蚁老一行,顺利地跨过了大河。沿河南岸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杨树林。树林在冬天里落尽了叶,林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枯叶,间杂着数丛耐冬的灌木。蚁老一行虔诚地趴下亲吻了黑土地。追风也跟着照做了。蚁老赞许地点了点头。
以后的几天里,她们穿树林越原野攀丘陵,起早贪黑地向南急赶,为的是尽快摆脱寒凉地带。蚁是不能在低温下长期生活的,又何况蚁老四众归国心切。追风看了一路新奇的风景,早已将对麝的疑问忘了个一干二净,她本来还想向蚁老请教的呢。南行几天后,气温渐暖,只是晨昏仍有凉意。偶尔也能碰到尚未封城的蚁国了,地面上也渐渐出现了劳作的蚁影。
至此,蚁老才放缓脚步,组成警戒队形,边走边向追风讲述南地的风土蚁情,着重讲述了南地的敌害、分布及战防方略。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圭山大地从来不曾出现过的、也是蚁老三次强调的,是一种拟态黑怪——蚁蛛。这只八足怪物天生长成蚁的躯形,个头却有一般蚁的三五倍之巨。它将一对前足高翘在颅前,颤颤巍巍假冒成蚁的触角,用其它六足在地面上故意急急忙忙地奔走,活脱脱模拟成一只脚步匆匆的寻物工蚁。更狡猾的是它的热情礼貌,总是主动抖动着假触角与相遇者打招呼,它的招呼下隐藏着的是它粗壮的夺命螯肢,相遇者若被攻击,便如遭电击,瞬间毙命。蚁老告诫追风见到体形巨大的蚁形物,必须保持安全距离,不可被对方的热情迷惑,只要远远地细数它的胸部基节,四对是蛛,三对才是蚁。
追风与蚁老一行时刻警惕,一路南行。追风沿路向所遇蚁国打听,仍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又向南行了两天的路程,便是和暖的小阳春一样的气候了。
在一个三岔道口,蚁老四众要向东去。蚁老指着西南方向一根直插天际的黛色天柱,告诉追风那是琮山。琮山东偏北方向十千寻远的盆地里有一座巨大的泥丘,丘顶遍长紫桐。紫桐国城池正在这座桐丘上。从脚下算起,到达紫桐国,按追风的脚力,只有一天的路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