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出山记>第六十一章 风动幡动B

第六十一章 风动幡动B

作品名称:旷古绝今一樵夫——慧能大师出山记      作者:能慧      发布时间:2023-05-27 17:40:09      字数:5781

  ———————世间善恶之中人心动与不动并为何而动,或佛法开掘风动幡动深深所意
  三一二.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风动幡动,
  其中物与性、事与理名实、真假、常或无常等等义理之辩,人角度不同,侧重不同,都有发挥成立所由,但要人完全折服,都是不太容易做到的吧。
  不仅如此,所论即便性理有明,但于人生命况味更世间愿景不能了达实际,是不是或也有远佛法启人济世真义呢?
  如诸法缘起而有,当然因其自性本空。
  而空无实性,其相为虚为假,即是成立了。
  因此,那旗幡可见有动之真,便为幻象,于是便可谓风动。
  但假有终究还是有吧,无此假有,何来性空。
  由此那幡动虚假幻象,又正因缘成立之真了。
  故除却幡动,还是幡动……
  此风动幡动之义,于人了然身心世界虽有所益,但不于中着意佛法情怀宗旨,是不是或就有些轻重未分更本末倒置了呢……
  当年佛祖于十四无记所涉刻意回避有关究底之问,但却着力深言利箭伤人所喻,便是可知佛祖用心先见之明了。
  所以,于旨在拯救世道人心佛法而言,此风动幡动之义,还真不如于中观察、于中强调心物或身心与世界关系来得更为直接,且更有实义些吧……
  人佛性本有本觉,世间一切善恶,全在人的一心。因此,世间一切风动幡动之类因缘际遇,心是可以做得主的吧。之中人心不动,又何来何有风动幡动,更那风动幡动,于我又何能奈何?
  不仅如此,
  人于风动幡动善恶因缘里学佛修佛,
  本就有一个动与不动与生无明烦恼所因,
  本就有一个动与不动迷悟过程,
  更还有一个为何不动,又为何而动究竟吧?
  否则,人又何以学佛,何来修行,那学佛修行又着落何处,又谈何觉悟,更觉悟个什么呢?
  佛言人皆佛性,人皆能佛,不正期望人人都能于因缘善恶里识自真心、见自本性而远与之相违相悖风动幡动,并在心性自觉自主过程中不让那风动幡动有成气候而最终成就自身更整个世界吗……
  也是《涅槃经》记载,佛祖成道,魔王极为震动,因此前去请言:
  “世尊今宜槃涅槃善逝……何以故?所应度者皆悉解脱,今者已是槃涅槃时。”
  如是三请,佛却答曰:
  “今者未是槃涅槃时,所以者何?我四部众未具足,故此应度者皆未究竟。”
  何是“所应度者皆悉解脱”——仅一己无明烦恼众生吧?
  何为“此应度者皆未究竟”——寂灭清净,只生命涅槃始启之门,那里面究竟意趣,于一人一世界而言,当然因人而异了。此在释迦摩尼,当是佛法真义流播己任更于中济世情怀吧。若以此而论,是不是只有四部众具足之中佛法真义广为流播而使人皆得佛、世成净土有寄有望时,才是才有释迦摩尼生命究竟成就更常乐我净有享百年美妙呢……
  因此,释迦摩尼烦恼寂灭之时,若是不动百年生命究竟之心,是不是也仅一善逝自了汉而已。世间魔王,又怎会为此寂灭涅槃大为震动?其所惊骇,只因佛法启人宗旨,只为佛陀济世情怀吧……
  不是吗?
  心即世界那一切善恶因缘里,人人学佛而人皆自性自觉、自心自主更自身成就并因此成就整个世界之时之中,谁还会随风动幡动缘来缘去无尽轮回呢?那肆虐世界及人身心之魔,还真就有一个寿终正寝时日了。而人间净土,世间天堂,或因此便终有美梦成真实实期盼了吧……
  想到这里,慧能缓缓起身了:
  “众位。
  行者以为:
  ‘不是风动,不是幡动’,
  一切,
  ‘仁者心动’。”
  ......
  
  ——百年生死善恶境遇之中,人若自心做主,风动幡动于我何能奈何
  三一三.敢请行者
  讲经会上,虽不鲜见于佛法有特别修养受众,但于中公开与法师或僧人展开论辩者,还是不太多见,况在人眼里还一普通行者呢?
  因此,后座慧能那一语“仁者心动”还未落地,旁边及闻之齐齐回首并起身张望的僧俗便有讶异了......
  可一阵啧啧称奇之后,会场又很快安静了下来。此中不知是慧能言词深刻无人能应,还是人只一时希罕而已,于之并没真正上心在意。但“仁者心动”那透辟识见电光一闪,却叫台上印宗法师心里为之一亮、为之一惊更为之一振......
  ——“风动幡动,我心不动。百年生死善恶因缘之中,人能自心做主,还真一语道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玄机,此言不同寻常。”
  正当会场气氛一时有些莫名沉闷当口,一与印宗法师同样敏锐的老僧不由满心赞叹。
  “万法心生,
  风动幡动,已含心动所义。
  无有心动,谁见谁言风动幡动,
  行者此虽机智风趣,或也多无新意吧?”
  一和尚随即大声俏皮,不愿行者抢了风头。
  “万法唯识,心生法生,风动幡动,确也心识,行者当是高见!”
  一唱一和,一僧人笑笑表面首肯,言词语气却隐轻薄之意。
  ……
  ——“师父所言极是。
  人自性清净,万法心生,心有不动,何来风动幡动。
  况万法唯识里,人藏识与佛无二,佛能于因缘世界了断因缘,人亦可在风动幡动境遇中做得身心之主的吧?”
  慧能话虽委婉,义却了然,僧俗一闻,更是刮目相看了。而似有什么预感的印宗法师击掌叫好之后,却是不由起身挪步,曲折朝向了慧能……
  ——“敢请行者,可否于‘仁者心动’稍作铺展?”
  一年长比丘认定慧能此言不凡,又觉之中可深可浅,于是便诚恳请教了。
  “回师父。
  佛谓人皆佛性,悉当有心。世人有心,或在佛性见与不见、识与不识吧?
  百年因缘际遇里,人若长随风动幡动,不但有远识心见性,更是难以自身成就。
  仁者心动,之中既有寂灭清净之境,也为生命解脱之因,更乃一切自在所证……”
  ——“行者识见非常,敢问师承何人......”
  此刻已绕至慧能跟前的印宗法师一把拉住,边问边将慧能朝前延请。其情其状,不仅多有旧识相逢分外惊喜,更存久久期盼之人会不意突然眼前消失隐隐担心——前年去黄梅参见五祖,弘忍大师曾殷殷相托并细细描述……
  “东山黄梅。”
  这时慧能如实相告。
  “东山黄梅!”
  ——弘忍大师年前已经圆寂,其非常传人应世正当其机。眼前行者,气宇不凡,言词犀利,不仅年齿相合,形貌相符,语音无疑,更那活泼禅机,深刻法意……印宗心里虽已断定就是眼前之人了,但沉稳之性还是叫他压低了声音万全求证:
  “‘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黃梅衣法南来,莫非行者否?’”
  “‘不敢。’”
  慧能于印宗法师格外谦恭。
  ——“何乃不敢!
  此正黄梅传人,六祖慧能!”
  印宗闻声抬头,这不一直追随五祖身边却前两天突然来寺的惠明禅师吗!刹那之间,法师一下有所明白了,于是片刻思维即悄声相问:
  “五祖衣法可在身边?”
  ——“还望大和尚当机加持,成就佳话。”
  这时已在近旁的刘志略适时应声。
  ——这不珍品轩相识相知却叫人难以捉摸的施主刘老板吗!怎他手捧木棉袈裟递了上来?难怪……
  一时万分惊讶更惊喜的印宗看看慧能,看看惠明,更看看刘志略及一旁默然而笑的庐山东林西首圆梦大和尚及南海法相寺栖寂方丈后,一切恍然……
  
  ——人于善恶生死等等若能身心自主,不随幡动,不为风动,并于中自性自在张显成就一己生命本真,即是百年涅槃之境
  三一四.佛法有幸
  霞云无际列空,
  殿宇辉煌接地,
  西来技繁叶茂菩提树巍巍似盖,
  更为古老玄奥戒坛石碑穆穆如仪。
  此情此景,已是年年岁岁、岁岁年年了啊!
  今日、今日才终于候来了佛法久寄厚望之人……
  ——“佛法有幸!
  法性寺有幸!
  在坐有幸,某甲有幸!
  此黄梅嫡传,六祖慧能!”
  面对上千僧俗,印宗引慧能登上讲台当下高声。而随即给庄严披上命法性寺维那出示僧俗又回奉“以为信物”的祖衣并坐定之后,更是刻意挑起了话题:
  “某甲请教六祖,‘黄梅付嘱,如何指授?’”
  “回大和尚,‘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
  ——不论禅定解脱?
  禅宗大法传承,不论禅定解脱?
  慧能此言,印宗不料,僧俗一时更为惊异……
  ——佛法本是透彻心性之法,其它一切,只因人因事方便设施而已。故佛有言“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因此,人学佛得佛,只在识心见性,成就自身。但世间总有人迷于方便,执著设施,舍本逐末,误己误人。那禅定解脱之法,虽也达佛之津,却非佛法宗旨所在,更非学佛意趣要紧……
  于是,面对印宗之疑、僧俗所惑,慧能更是断然而然:
  “禅定解脱,‘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
  “‘如何是不二之法?’”
  印宗对慧能非常之语,一时不能完全透彻,而座下僧俗,闻之更是面面相觑。
  “‘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
  “请六祖详言。”
  “经中‘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等,当断善根佛性否?
  佛言,善根有二,
  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
  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
  蕴之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
  世人学佛,
  知常是己心,无常也是己心;
  明善在己性,不善也在己性;
  因此洞悉一切善恶性源不二,且能一心自主,即便十恶不赦之人,也有知善识善更一时悔悟之明。
  此着落识心见性清净无二之源,开人自我成就及世间净土终能水到渠成之流的佛法,即是佛法不二之法。”
  听到这里,己是豁然的印宗放眼台下,以期同样会心,却见一片如饥似渴目光充满了恳请,便一下明白眼下僧俗还需有所助力,于是片刻思维,即更进一步与慧能展开了话题:
  “请六祖再为开示,
  佛性无二,何为众生?
  识心见性,何又是百年涅槃之境?”
  “回大和尚。
  经言‘一切属他,则名为苦。’
  人于风动幡动因因果果见境生心,逐妄迷真,不能识心见性,终受善善恶恶、生生死死无尽轮回播弄之苦,即为众生。
  经又言‘一切由己,自在安乐。’
  人若于善恶生死等等能身心自主,不随幡动,不为风动,并于中自性自在张显成就一己生命本真,即是涅槃之境。
  经更言‘不迁为常,安稳为乐,自在名我,无我名净。’
  此谓风动幡动心境因缘之中真性不移,便是安稳常乐之本。而于间心动心行之时不作诸恶、奉行诸善及自净其意,那无我清净人之百年因此当下自在而得恒我恒乐生命究竟,便是佛法旨趣更涅槃四德妙境。
  如此学佛,不仅人皆自身成就,且也终会着落世间佛国愿景……”
  ——“戒坛碑谶,今日有验!”
  “肉身菩萨,开演无上菩提!”
  “真乃传佛心印法王!”
  ……
  慧能讲到这里,台上台下,一片情难自禁赞叹之声。印宗更是起身合掌,于众高言:
  “‘某甲讲经,犹如瓦砾,六祖论义,犹如真金。’
  老衲亦东山学人,今为六祖法意折服,‘愿事为师!’”
  说了,即于慧能面前俯身稽首……
  “法师!法师请起……”
  曾龙山岭上砍柴少年面对内里早以为师之人如此举动,一时手足无措,赶紧起身相扶。而大和尚此刻哪知其中特别因缘,不仅一派诚敬,更率也随齐齐跪拜僧俗于慧能庄严再拜……
  
  ——百年忧烦,岂因识字;彀內彀外,还真无关庠序
  三一五.这是为何
  “六祖真的不能捧卷?”
  法会散后,大殿檐前,内里仍难平静的印宗不由悄声向一旁刘志略再次小心求证。
  “慧能兄弟,人谓索道莫良于典,大和尚有问人识字不多,又何得佛法妙理呢!”
  刘志略满满自豪,对在前面与圆梦大和尚并行的慧能开怀大声。而慧能听了,停下脚步回身直直望着也已驻足的印宗法师,千言万语顿涌心头,却一时又不知从何言起……
  ——百年忧烦识字始,庠序误人彀终身,工耕渔樵蜉蝣寄,安时处顺逍遥人……
  百年忧烦,岂因识字?
  彀內彀外,还真无关庠序。
  虽工耕渔樵,又几人生死安乐,更几人百年自在、无憾生命。
  人之为人,谁都愿活个通透明白,谁都在乎一己性情舒展,谁都期望生命有所慰籍……
  “慧能兄弟……”
  刘志略见慧能闻此一下怔怔样子,着实感到有点儿出乎意外。
  “六祖真的不太识字。”
  一旁惠明禅师虽是不明究里,但见此情形,却是直直代为回应了。
  ——“师父在上,请受弟子迟来一拜!”
  这时怔过神来的慧能突然俯身稽首,于印宗法师深深叩拜。
  此一举动,印宗大骇,众人惊异,惠明、栖寂、圆梦和刘志略更是有点儿愕然了。
  “六祖,这是为何!?”
  大为不安且万分纳闷的印宗忙不迭扶起了慧能。
  “法师曾深启弟子:
  百年之期,眼目所及皆大开书页,事之所遇更铭心文字。人若有悟生命,一切想学,定具坚牢之基;一切所学,更有真实妙用……”
  说到这里,凝目法师的慧能已是双眼潮泛,停了下来十分期待。
  “这……”
  一时大和尚显然有些云里雾里茫然不解样子。
  “——阿弥陀佛,诸法因缘生,佛待有缘人。小施主,这一路你可要走好啊!”
  望着印宗,慧能又刻意模仿大和尚当年语气进一步提醒。
  “你、你是……你是新州龙山岭上当年砍柴少年!?”
  恍然之中,近三十年时光仿佛顿然回转,当时的期望、当时的失落、当时的遗憾……
  “‘诸佛妙理,非关文字’。
  正是大和尚当年启蒙,没上过学的慧能,才一路与佛法深深结缘走到了今天……”
  慧能更是万千感慨。
  “阿弥陀佛!
  因缘缘因,真不可思议。”
  印宗双手合十,面向西方,作礼深深……
  
  ——时光之流,谁都愿通向内里最终圆满,可世间风动幡动中又几人能因缘自主更一切称心如意
  三一六.故此
  法性寺上下,从没这么兴奋过、没这么忙碌过。
  全广州信男信女,从没这么荣耀过、没这么期待过......
  南海樵夫白衣得法生死险遁猎人队里十五个春秋后,兀绽莲花于古寺,巧存因缘有印宗,还有那颇为神秘戒坛碑谶菩提树等等等等,人如何不啧啧称奇,深深感慨——
  无量众生,人皆佛性。
  自性是佛,人皆能佛。
  自性自度,见性成佛。
  世人修佛,即是修心;
  世人得佛,当下一念;
  世人成佛,即是成就百年世间。
  ......
  ——所谓佛法广,实义由此着落真正。
  故此,
  碑谶所预、戒坛所期、菩提树华盖巍巍所企,终于候来了传佛心印荷担之人;
  故此,
  法性寺庄严以告,“是月十五”,将在大雄宝殿“普会四众”,独为举行盛大“薙发”仪式;
  故此,
  印宗大和尚持重承诺,将邀名德“西京智先律师为授戒师,苏州慧静律师为羯磨,荆州通应律师为教授,中天耆多罗律师为说戒,西国密多三藏为证戒”,在佛出家“二月初八”纪念时日里于谶验碑坛之旁、期证菩提树下,为举行非常授戒仪式……
  月圆事圆,正月十五,已成记忆。若以阳光普照天下为喻,那昨日之仪,只东方露白而已,二月初八,才将金轮跃海、红日丽空所始吧......
  ——望着发已薙、衣已著的黄梅传人,惠明禅师知大事已了,便要急回东山告慰圆寂时还殷殷付嘱的弘忍大师;报喜牵挂多年,正翘首佳音的智先师兄及众位同门。
  ——深知处于历史事件中的刘志略,更是得了慧能不负之约:明年此时,定归曹溪,永住宝林……因此返乡之际,不仅一切遂顺称心如意,还怀了一腔今后时日更慰平生美好期许。
  ——早就如释负重的陈怀谨不胜欣慰之中,带了顺便购好的药材,却将心事满满回转怀会……是啊,这事如何给师伯、师公和三小姐等一个周全解释,一路还真够他细细斟酌的了。
  ——而慧能自己,也早与印宗及圆梦师父有商并相告:正月十五后,二月初八前,他和栖寂一同上东樵看望玄清长老再回南海且还要单独去趟新州故里,当然今日也要和大家一样起程了……
  月圆月亏,人聚人散。
  时光之流,谁都愿通向内里圆满,可因缘生法那如意所期,是不是还真在人能于世间“风动幡动”中自性自觉并自心做主呢......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