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三起三落
作品名称:百炼成钢 作者:周小站 发布时间:2012-10-20 18:43:52 字数:3382
1、踌躇满志
周园发明插秧机的消息,很快轰动了全小站公社。恰巧,天津日报记者李蕰藻,正在南郊区(现在的津南区)采访。这一天,她在小站公社党支部打听了朝阳大队的地址后,步行四里多地来到朝阳党支部。书记刘仁接待了她。刘仁给她介绍了朝阳大队“技术革新小组”在技术革命中研究创造了很多项目:有食堂用的切菜机、有掘地机、(都是周园发明的)大家还齐心合力制造耙地机、柴油机引擎的小型运土机、挖河用的传送带、插秧机等。一听到插秧机,她迫急待地问:“刘书记,现在正是插秧季节,您快领我去看行吗?”
“好,这就带你去。”刘书记答应着。起身到东屋团支部找到了华章。华章出了大院,到木工厂叫周园和陈树青两个人搬岀一台插秧机,与李记者找了块附近稻田,便开始了表演。由于李记者当天还要返回天津的《天津日报社》。周园只用了少量的秧苗表演。李蕰藻看到了插秧机表演,见插好的六米左右秧苗,插的横平竖直,高兴地直鼓掌。她抓拍了镜头。然后向周园他们说:“华支书、周师傅,我今天来多有打扰啦,但不虚此行。使我大开眼界。因为我还要返津,再见吧!”
于是,大家与她握手告别。
隔了一天,《天津日报》第二版头条刊登了一则,署名是李蕴藻的通讯,——“技革新小闯将发明了插秧机”。
文中有抓拍周园操作的像片。并有他为了研究插秧机,历尽艰辛,克服种种困难。使农民摆脱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是小学毕业生们回乡改变农村面貌的楷模……
周园买了一份《天津日报》拿回家来。由姐姐念给妈妈、奶奶听。一家人都乐的够呛。还在晚上吃了面条,表示有喜事,以示庆贺。同时还把那则通讯文章剪了下来,以作纪念。那张报纸,一直保存了好多年。自那时起,周园更积极了。他除了学好木匠活外,还在自家的自留地上搞了一块“实验田”。自己说是要提搞水稻产量的杂交育种。还参加了夜校教育,当老师,办起“扫肓班”。还不时地活跃在文艺宣传队的舞台上。
大家都夸他已经完成了背叛自己家庭,走向革命道路一步,思想改造完成了。还有的人介绍他入团。于是他就写了入团申请书。申请书中写道:敬爱的团支部领导同志,我是个家庭出身不好的富农子弟。我解放后才七岁。是在红旗下长大的。接受的是新中国教育。出身不由己,革命的道路我自己选择。坚决背叛家庭,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要加入共青团,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然而,他想错了,一直等了三年也没批下来。可他怎么也不死心,还常用鲁迅笔下的阿Q勉励自已。唉!别灰心,反正天生我才必有用!自古雄才多磨难嘛。
齐半仙曾经当着邻居八奶奶、二婶子她们给周园算个命,半仙说:“你们看他的名字多好听,这周字的‘周长’也是园。周和园代表双园。意指一生任何事都圆圆满满。而园者0也。而这0又与芵文字母的Q相似。干脆我们叫他周阿Q算啦。”(这半仙是园、圆不分,人家周园是园丁的园)
齐半仙接着说,“你们说他天天摔跟头还嚷着自己不疼!”逗得那娘儿几个笑得流岀了眼泪。
2、无形的枷锁
周园因为发明了插秧机而成了先进人物。甚至连《天津日报》上也登了这条新闻,引起天津各界人士的注意。河北人民出版社来了两位同志,古原和宋乃积,他们来聘请周园当这一家出版社的通迅员。其地址在天津河西区尖山二号路3号。
河西区曲艺团孟宪章到朝阳大队来找周园,为搜集民间歌曲,“挠秧号子”。
下放到朝阳大队的工作队队长张育琪,专门骑着自行车到十六队,说是非要看看周园是怎样一个小伙子。
然而,好景不长,经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周园的名字越来越被人淡忘了,这淡忘是源于他的家庭出身,因为想要的典型人物必须是贫下中农。周园感到,富农出身像无形的枷锁束缚着自己,使他喘不过气来。
很久没有和周园在一起干活的杨三多,因为自去年七月份被大队调到保健站去了,连培训加实习可把她忙得够呛。这天回家顺便看看周园。那时候,人们都很封建,她便托人捎信给周园,叫他还是晚饭后到老地方约会。
七点多钟在四道沟咸水河桥边,周园看见杨三多站在那里。赶紧上前握住她的手,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会,还是三多先开了口:“园哥.对不起我这些日子太忙也没空找你去玩。”
“别客气啦,我不是也没找过你吗?”周园接着说。“我知道你都学会了打针输液了,进步的还真够快呀!”
“俺快也不如你厉害,你都成了名人啦,还上了报呢!”
“可别夸我了,其实我的插秧机并不是十分成功的,里边还有很多的不足。”
“为什么?”
“因为试机的时候,十米以内插的秧苗倒很好。再远-点就因机器手总是同-模式分秧、插秧。怎么也不如人工控制的那么准触。所以越到后来,插的秧越乱。”
“是呀,任何-项科研,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一个过过程。”三多安慰他。
三多接着说:“我记得毛主席说过,科学的东西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不过我认为你能够挺身参加这次火热的技术革命,不论成败就巳经很了不起了呀!”
周园听了只觉得心里热乎乎的。然而,他却一时间找不岀合适的词句来应对,只是红着脸瞅着三多。真是多少情和意,尽在不言中……
不知不觉中已是月挂中天了,他俩漫步向回家的路上走着,在离家不远的岔路口上各自回了家。周园回到家里,姐姐一眼看岀来他到十点多才回来的原因。劈头就问周园:“你今晚一定是看三多去了,对吧?”
周园听了,笑而未答……
3、那股浮夸风
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有失败和成功的转化过程。同时也必须经得起实践和推敲,实践的验证才能算是真正的成功。比如,当我们看到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了天,又听到了由它传来的“东方红”歌曲时,我们才欢呼它成功。但之前,科学家们经了多少次的失败、历尽何等的艰辛,那是不言而喻的。
同样,周园研究插秧机的过程,也是如此。虽不是圆满的成功,可他的思想动机是纯正的。是一个青年人为改変家乡面貌,为摆脱农民繁重的体力劳动,所迈岀了可喜的一步!再说啦,自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以来,各地方上一些官员误解了上级的政策。有几股歪风吹到了天津,兴起了假、大、空、浮夸、狂热等五股歪风,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进程。
就拿一九五九年秋天来说吧:
一天,小站公社接到上级命令,说是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移苗。什么叫移苗?请看今天朝阳大队的第四小队这忙碌的情景,便知道了。早晨九点多钟,四小队队长派了八个人挨家借了八个笸箩(即用柳条编的园形盛粮食用的),把十几亩地稻田即将收割的稻苗拔下来。再用笸箩装上,从水里运到一亩地的空地上,使劲根朝下墩在泥里。地的四边都有竹竿挡墙,再加草绳连接。只见那人们忙活着,到下午三点多钟,那十几亩拔下来的稻苗全部运到这一亩地里。并且是全用竹竿和草绳勒得紧紧的,一点风都不透。咋一看,嘿,好一块密植不透风的秧田!过了几天,四队队长就就把报社记者找来,拍摄下来。到第二天,就见报啦。
报纸上,头版:《朝阳四队亩产万斤的实验田,真棒!》
信不?如果不信,你问团支部书记华章便知。上个星期,毛主席到天津来视察,就在东郊新立村,看到了这个村亩产万斤的水稻实验田的报导文章:《看,你们看那个五岁的小男孩在实验田稻穗子上站得多稳当呀(意指稻株间挤的特别严实,人站上去漏不下去)。
报上还有记者抢拍的毛主席像片,上身着漂白衬衣,下身穿一黑色制服裤子,皮带札在衬衣外面。而这一珍贵的镜头,周园他们都看到了。
唉!这些爱说假话的人们,竟然连毛主席都敢骗!!!
你说悬吗?岂知还有更悬的啦。话说当年初冬,周园、大牛、二虎、天成、由赵二伯带领着去参加“八米河”工程。全公社的摊派工,都在这条河上分段包干儿。各大队为单位塔起马架子窝棚,说是要大干一冬哩。这里干活白天累点不怕,晚上睡觉难熬,因窝棚是搭在盐碱地上的,特别潮湿。虽然铺上很厚的稻草,睡一宿觉还是会把被子、褥子浸湿的。那年月通电不容昜,只能是二十多人的窝棚只给一盏“提灯”(一种带提手的煤油灯)哎哟哟!连个半导体都没有,怎么熬过这漫漫长夜!幸亏后来周园不知在哪里弄了本《今古奇观》。他把提灯放在自己根前,连念带讲,你还别说,可真给大家解了闷。于是每天收了工,吃过晚饭,周园成了大家开心解闷的“活宝”。
这一天刚吃罢晚饭。大牛他们早就围到周园的行李卷边。点上提灯,催他快讲故事。只见周园一本正经地说:“今天我在讲故事之前,先给大家读一篇报纸上的新闻:《小站公社幸福之路大队水稻亩产三十二万斤!》。
大家听了都说周园念错了。都抢着看,看完后,都傻了眼。叽叽喳喳地一片哗然。大家一算,三十二万斤的粮食,平铺在一亩地里,每平米就得480斤,一平米就得收三麻袋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