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百炼成钢>六、很有上进心

六、很有上进心

作品名称:百炼成钢      作者:周小站      发布时间:2012-10-15 09:36:59      字数:3056

  1、深翻土地
  50年代农村机械化很少,耕地没有拖拉机,都用人工掘地。而稻田因地湿又不能用马拉的耠子。只能用三个铁齿的叉子掘地,工作效率特低。就是最棒的劳动力一天只能完成一亩地。偏赶上一个新政策,最近上级下来了学大寨,搞深翻土地。要求挖一米多深!公社的每个大队要搞100亩的深翻实验田。并强调这是一个“政治任务”。必须调动强壮劳力,不惜一切代价,用一个月昼夜苦干完成,向党报喜。
  红巧高突击队接受了这个“政治任务”后,也向其他兄弟大队应了战。并承诺,30天昼夜苦战,只能提前,不能落后!红巧高的突击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一定要证实自己的能力,圆满的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今年这个秋末冬初过得非比寻常,各个深翻土地的队伍都各自在阵地插上红旗。时不时还敲锣打鼔,喊起口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噢……噢……干呀……噢……咚咚嚓……咚咚嚓……”共和国的人民总是有使不完的力气,所有需要深翻的土地里红旗飘扬,锣鼓喧天。
  但是,人毕竟是人,几天过后,都有些吃不消了。你想,这白天两送饭,在地头吃饱了就干,一整天倒可以。这晚上加班到夜间12点,真够呛啊。黑灯瞎火的,看不见可怎么办?哎,人们的智慧是无边的,有办法,就放在田埂子上点两盏煤油灯,挑灯夜战!还照样敲锣打鼓、照样呐喊。可是,干了好几天夜班的突击队战士们,早已人困马乏了。这怎么办?不干,不能叫别的小队笑话呀。嘿!你还别说这突击队里还真出了一个高人——二嘎子。他招呼道:“喂!左队长,咱歇会儿再干吧!”
  其实队长也累了。就答应说:“行,歇会儿吧,可别睡着了!”于是大家都放下了叉子,坐在了田埂子上歇着。只见二嘎子提着瓶子酒,走到左青跟前笑着说:“大哥,来咱哥俩每人半瓶,喝完再干。”
  说着又在书包里拿出两个碗,一包花生豆。左青接过酒来一饮而下。好么,没过5分钟他就睡在垅沟里了。你再看,其他人也一个一个的全东例西歪地睡在了地里。还是铁栓大几岁,他看大家都睡了,立刻跟周园商量着,把五十个人分成十组。每组五个人。其中两个人敲锣打鼓,三个人负责呐喊。铁栓和周园分完了班相对一笑。这倒好啦,整个阵地上,45个人睡觉,五个人在虚张声势。那潻黑的夜,有两盏灯,那45个睡觉的兵。有5个人打更。咚咚嚓、咚咚嚓……噢……干呀……
  2、大锅饭失败
  且说小站公社,超前进入了共产主义。各项工作都挂个“大”字。尤其是吃饭是所有“大”字之一。因为你这个队有多少人都得去食堂吃饭。这就成了众人都是一个锅里吃饭,“大锅饭”。这样,虽然节省了些做饭的劳力。而对粮食的浪费却是一个特大的天文数字。按照小站公社共有26个大队来算,每个大队再分成8到16个小队。那么,全公社小队总数至少是260个。按每个小队一个食堂计算,全公社共有260个食堂。再加26个大队食堂,还有象副业食堂、马车队食堂、出河工的临时食堂……哎哟哟,海了去啦。况且,那食堂管理员,如果赶上会过日子的还可以,把人们吃过的饭,剩下的饭菜攒起来,放在后院里喂俩猪,养些鸡什么的。如果遇到那不会过的,剩饭剩菜全部都倒在地里当了肥料,真是可惜啊。自己过日子时再大方的人,也没有这样浪费的。你再看看这个食堂,猪和人吃一样的细米白面,这是多大的浪费!?唉,看来共产主义还是不能根除人们的私心啊,人们开始私下议论。
  有些头脑的人们根据现实推理,觉得这个大锅饭不会太久了,估计再有俩月,就会把国库的粮食吃光的。
  果然,真没岀大家所料,南方贫困地区传来了消息——食堂解散了。人们又开始安锅立灶了。又过了些日子,小站公社也解散了食堂。当然,随着食堂的解散,剩下的那十项也已吿吹,劳动工分制又恢复了。个人记工本又重新发给了社员们。
  这一天,周园和杨三多、玉琴、二凤、小环她们都歇了工,他们都是到供销社去买炊具。一时间把个供销社买了个溜光。有很多人买不到锅碗瓢盆,急得够呛,到了别的供销社也都抢光了。很多人后悔大炼钢铁时捐出去所有的锅和用具。后来供销社逐步进来生活必需品,才算平静。接着是各供销桹油店也都开始售货。新的粮本和粮票也随之发到了社员们手中。一场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大食堂的盲目实行,就这样告一段落。对人们私心的估计还是不足啊。
  老天似乎也和大家过不去,这么勤劳勇敢的百姓,不但不庇护,而且还耍耍脾气。一九五九年夏。我国北方地区,由于冬季没下雪,而造成越冬小麦保墒不好而欠收;而南方各省又因洪、涝灾害欠收;再加上苏联的赫鲁晓夫修正主义讨债等原因,使我国国民经济进入低谷,粮食供应非常困难。到了年底,我国的粮、棉、油开始了按人口定量供应了。很多人吃不饱,连野菜树皮都吃光了。但是勇敢的人民,响应国家号召:勒紧裤腰带,也不向苏修低头!从那时起,全国人民就开始了历经三年的节粮社度荒……
  3、技术革新
  提起周园这个年青人,左邻右舍都夸他脑子好,也说他唱的歌好听,画的画好看,写的毛笔字也不错。每逢到春节他就拿自己这支笔给邻居们写春联。还可以在谁家有个红、白事时,帮人家记记礼单、写写账。他在村里可算是个“能人儿”啦。而邻人又有笑话他的另一面,比如插秧吧,他学得很快,虽赶不上那些“水兔子”、“草上飞”等快手,可也挣个十分工,可他偏偏有点空闲就研究什么“插秧机”,啧啧,明摆这是想穷显摆,不就是上过学吗?你看他本来自己岀身不好(富农子弟),还经常往那个国民党军医出身的老中医那里跑,哼,这不是阶级路线模糊吗?
  周园他妈妈是个大家闺秀,还念过两年私熟,当然比一般妇女强些。对邻居们夸讲和批评或嘲笑是微微一笑了之,并不作声。但她心中想的却与一般人不一样。自从儿子十四岁辍学务农以来,一直到他学插秧、出河工(尤其是海河建闸工程)、深翻土地等重体力劳动,都能走过来,孩子就已经很不简单了。又在杨三多的帮助下,能知道背叛阶级,改造思想、参加宣传队等,这样要求进步是对的。至于参加技术革新那更是青年人应该做的。她看到周园又黑又壮,身高已经长到一米六十公分了。她一天一天的看着儿子长大了,懂事了。从来没有惹奶奶、妈妈和姐姐生过气。至于那晚上爱读书自学,应该算优点,不算毛病。再说,青年人多一些梦想、幻想、发挥下自己的想象力等,都是很正常的。就拿1957年来说吧,周园积极投入了技术革命。参加了大队的“技术革新”小组。亲手设计了“五垅手搬式插秧机”。还用丰富的想象力研究绘制了一张“直升飞艇式插秧机”。
  嘿嘿,你猜怎么着?这个消息不胫而走。竟然传到了南郊区委办室主任张振明耳朵里。他立刻命令,区技术推广站吴红昌,马上把小站公社的优秀技术革新小将,上报天津市农林局机械管理科。等全市召开新农具研究、座谈会的时候,通知小站周园参加。
  八月的天,秋高气爽。周园干完活收工。正坐在田埂边上洗着脚,还哼着小曲。觉得后背有人拍他一下。回头一看是队长胡军,他赶紧擦脚穿上鞋说:“胡伯伯,您有事啊?”
  “对,是好事,我刚接到大队通迅员送来一封信,信中说叫你明天早晨八点,到南郊区技术推广站去报到。说是叫你去市里开新农具研究者座谈会呢。”
  周园听了,对胡军说:“谢谢胡伯伯!”说完撒腿就跑回家去。到家二话没说,一口气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妈妈、奶奶、姐姐。
  一夜无话,早晨五点,妈妈就起床了。她很快的烙了两碗面的“金裹银”的大饼(金裹银的大饼,就是里面是玉米面,外面是白面。金色的玉米面被银色的白面包裹。谓之金裹银)。周园把饼放在书包里(还是上学时用的)。妈妈帮他打好行李卷,准备洗漱用品,都准备齐了,又嘱咐儿子一路小心,待人谦虚谨慎,真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啊。周园背起了行李,辞别了家人,快步走向了公共气车站。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