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开天辟地>第22章艰苦卓绝

第22章艰苦卓绝

作品名称:开天辟地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12-12-05 14:17:32      字数:8903

  一、艰难的航程
  1919年2月25日下午一时,停泊在上海杨树浦的法国邮船“央脱莱蓬号”,载着经过五四战火洗礼的湖南有志儿女启碇远航,到巴黎公社的故乡去,到法国去。
  邮船设备简陋,一路上,巨浪扑船,船身倾摇,许多年轻人都晕吐得受不了。更兼船内臭虫横行,大家都只得把身体各部位用衣服、毛巾扎紧裹牢。葛健豪在三十五天的旅途中,食量锐减,晕船晕得特别厉害,但她充满乐观精神,与年轻人谈笑风生,讲理想,拉家常,使他们深受感染,大家亲切地称她为“蔡伯母”。蔡母葛健豪有未来的儿媳向警予照管,蔡和森除了有时问候母亲外,一心一意看他的各种书报,他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资料看得最多,他把这一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同各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深入细致的比较,他对李大钊《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领会得最深。晕船、臭虫、不习惯之类的东西,他一律抛之大洋。
  旅余并非只见大海、波涛、海鸥、水鸟,途经新加坡、西贡等地,葛健豪与年轻人一起上岸稍事休息。当地华侨闻讯赶来争睹“留学生”特别是第一个留学老学生的风采。华侨与祖国的亲人谈论国事,一齐愤怒诅咒北洋军阀和它们的主子帝国主义,沉痛处不禁跺脚捶胸。他们诉说弱国之民备受的欺凌,疾呼:“祖国救救我们!”葛健豪还看到,有的华侨沦为“水丐”,或泅泳或用舢板接近邮轮,让邮轮上抛下铜钱,他们在海水中翻飞腾越,将铜钱捞出含在口中,供消闲者取乐。沿途所见所闻,更使葛健豪感到,为使海内外同胞挺胸做人,为使海内外赤子不受欺凌,她背井离乡,举家赴法,探索振兴中华的道路,是值得的!
  葛健豪两代人,徐特立四十二岁赴法勤工俭学,震动了当时的新闻界。湖南《大公报》一篇文章写道:“这是吾湘的一点生机,就中最佩服的是两位,一是徐懋恂,二是蔡君和森的母亲,都是四五十岁年纪的人,还远远地到法国去做工,去受教育。”
  
  二、“向蔡同盟”
  
  法国南部的小城蒙达尔尼,出了一件闻所未闻的奇事:“一位中国小脚老妇人,同女子中学的法国姑娘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
  原来,葛健豪两代人是1920.01抵达法国的。他们在巴黎住了五天,了解到这个世界名都的生活水准比一次大战前高出五、六倍,而小城市的生活水准低些,于是来到蒙达尔尼,分别进这里的男子中学与女子中学实习法语。
  旅途的劳累、气候的寒冷、拼命的钻研、精力的耗损,使蔡和森的哮喘病复发了,他不能进校学法语,也找不到工作。
  葛健豪决定自己与女儿蔡畅、未来的儿媳向警予,挑起作工维持生活的担子,支持蔡和森自学与休养身体。
  向警予,原名向俊贤,笔名振宇,1895年4月生于湖南省溆浦县城的一个商人家庭。
  向警予五岁时,即在父兄教导下开始认字,七岁正式入学,十二岁就开始阅读《新民丛报》和《民报》等刊物,并听大哥讲法国大革命的故事。
  1911年,向警予十六岁时,考入常德女子师范,翌年转学到长沙的湖南省立女一师。1914年秋,省立女一师的校长朱凡因宣传新学和进步思想,被当局撤销了校长职务。向警予平时敬佩这位校长,便和几位进步同学一起毅然退学,转到朱校长主办的周南女校,并由向俊贤改名为向警予。1915年,向警予曾组织学生反对袁世凯卖国的二十一条。
  1914年复,向警予从周南女校毕业,回到家乡,筹备溆浦女校,并得到父亲向瑞龄的极大支持。该女校于1916.11正式开学。但这所宣传新思想、反对旧传统的新型学校,由于经费困难和顽固势力的反对,被迫停办,向警予的“教育救国”梦也随之破灭。
  五四运动中,向警予带领学校师生上街游行,宣传抵制日货。溆浦女校被迫停办后,1919年秋,她受蔡畅的邀请,离开溆浦来到长沙。蔡畅是来帮助她一起办女校的。
  到了长沙不久,向警予就参加了新民学会。向警予常与蔡畅一起,经常出入蔡家,对蔡和森逐渐了解,蔡和森也觉向警予非同一般,两从之间渐渐地互有敬慕之意。到了法国,二人更是劳燕双飞。
  蔡和森上街买了一本《华法字典》,每天东方欲晓就踏碎晨露第一个来到公园,一边翻字典,一边读法国共产党主办的《人道报》和杂志《共产党》(月刊)、《俄事评论》,直到成为公园最后一个游客。他的苦读精神加上不时的咳嗽声,深深地感动了一位公园管理员,好心的管理员主动帮他学法语。与此同时,葛健豪与向警予、蔡畅一起,白天去女子中学补习法语,回家后立即开始刺绣,直到深夜。葛健豪的绣花鞋工艺精湛,深得法国妇女的喜爱,一件可卖几十法郎至上百法郎,这使两代人能安心地攻读。葛健豪法语发音不准,带着浓重的湖南乡音,单词记不住,她就学徐特立一天学一个单词的苦学精神,请向警予、蔡畅作辅导提示,三人一边手不停挥地绣花,一边念念有词地朗诵法文,纠正发音。这样过了三、四个月,葛健豪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法语,两代人都攻下了法语的堡垒。
  法语过了关,一个广阔的崭新天地展现在葛健豪两代人的面前。在母亲、妹妹、恋人这三个人的支持下,蔡和森专心致志地猛看猛译马克思、列宁的书,搜集了《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主义运动“左派”纪稚病》、《无产阶级革命与叛徒考茨基》、《国家与革命》等著作,介绍给同学。葛健豪与大家一样,积极参加新民学会在法会员的讨论活动,与这些先进青年一起探索讨共产主义的基本原理。
  蔡和森在男子中学,向警予在女子中学,各自补习法文,相距只有二、三百步,每天都可以见面。频繁的接触、共同的理想、相互的关心,像春风一样,吹开了他们爱情的花朵。
  1920.05的一天,他们结婚了。没有排场,没有仪式,两人同坐一凳,接受留法同学的祝贺与赠诗。后来,他们把这些赠诗刻印出来,汇编成册,在封面上刻了四个大字“向蔡同盟”。
  结婚当晚,两个革命者谈开了私房话。
  “周南女校的独身主义者,终身不嫁的誓言不见了。”“”
  “湖南一师的终身不娶者,我们一起告别了过去。”
  “爱情并不妨害革命,革命也得后继有人。”
  “后继有人,并不在我们将来有无子女,而在于我们能不能把我们的民族唤醒。”
  “我们新民学会的任务是改造中国与世界,你不也在参加这项革命工程吗?”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爱情,都属于这项工程。”
  “说得真好!”
  此后,向警予继续补习法文,同时,在树胶工厂、纺织厂做工,以维持生活和积攒学习费用。她参加了周恩来、蔡和森、赵世炎等同志发起组织的工学世界社,在此基础上,她又同他们一起发起组织了中国少年共产党。
  后来,向警予在中共二大上当选候补中央委员,在中共三大上当选中央委员,是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女中央委员。
  在上海召开的二大,强调要开展妇女运动。会后,设立了中共中央妇女部,向警予是第一任妇女部长。在三大会议上的《妇女运动决议案》,就是她起草的。
  在中共四大上,向警予又当选为中共中央妇委会委员长。她积极领导妇女参加五卅运动第一系列革命斗争,发表了许多关于宣传马列主义、开展妇女运动的文章。
  1925.10,她随中共代表团到莫斯科,进入东方大学中国班学习,1926年底回国。在中共五大上,参加了清算陈独秀右倾错误观点的斗争。
  八七会议后,向警予负责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的工作,并负责主编湖北省委地下党刊《长江》。1928年初,湖北省委按中央指示,决定举行年关暴动,因事机不密,被敌人发觉,暴动计划失败,湖北党组织受到重大损失。
  1928.03.20,由于叛徒的出卖,向警予被租界巡捕房逮捕。
  1928.04.15.向警予由法租界被引渡到武汉卫戍司领部军法处监狱。敌人多次审讯、毒打她,她仍是坚贞不屈,还组织狱中斗争,领导难友绝食,要求改善狱中生活。
  1928.05.01凌晨,刽子手将向警予从监狱押上刑场。她身着油绿色旗袍,头托羊角小辫,昂着向前,视死如归。在途中,她一会向群众演说,一会儿高唱《国际歌》并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蒋介石!”“中国共产党万岁!”等革命口号。敌人十分恐惧,凶狠地殴打她,她仍滔滔不绝地演讲,敌人便硬往她嘴里塞石头,又用皮鞭捆绑她的面颊。街头许多人,见此都哭泣起来。
  枪声响了,向警予英勇就义了!
  向警予牺牲的消息震动全国,不久,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了向警予烈士追悼会。
  1929年,赤色国际互济会《牺牲》杂志专门撰文纪念向警予烈士牺牲一周年。
  1939年,在延安纪念三八妇女节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评价向警予:“要学习大革命时代牺牲了的模范妇女领袖、女共产党员向警予。她为妇女解放,为劳动大众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了一生。”
  同年7月,周恩来在一次讲话中指出,向警予是我党的第一个女中央委员,第一位妇女部长,她英勇牺牲了,我们不能忘记她。
  1978年,在纪念向警予烈士英勇牺牲五十周年的时候,邓小平亲笔题词:“向警予烈士英勇就义五十周年”。此乃后话,再看当时。
  1920.06,在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蔡和森、蔡畅、向警予、萧子升、李维汉、张昆弟、罗学瓒等14人,在巴黎近郊蒙达尔尼开了五天会,讨论学会改造中国与世界,如何进行。萧子升等少数人主张教育救国。萧比毛泽东高三个班级,杨昌济先生认为他比毛、蔡还要有前途。萧子升学曾国藩,每每正襟危坐,古书读得好,左手能写字,本事大,人聪明。受他影响的学会会员,如周世钊、陈书农、蒋竹如等,后来都没参加革命,终身从教。萧子升还信奉蒲鲁东,倾向无政府主义,后来跟了国民党,当了官僚,国民党在大陆失败,他又去了乌拉圭,毛泽东多次请他回国,他都不回来。
  蔡和森为首的多数人主张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不久他们就成了中共旅欧支部的重要力量。
  杨昌济先生的眼光着实不错,蔡和森在法国,怀振兴中华之志,创开天辟地之业,猛看猛译法文版马克思著作,并很快领悟到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他学以致用,领导新民学会赴法会员同一切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特别是同无政府主义作毫不妥协的斗争。同时,他把斗争情况与经验、研究马列之所得,通过书信源源不绝地寄给在国内坚持革命斗争的毛泽东。
  1920.09.16,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长信中,清楚地阐述了中国必须建立共产党的思想:我认为先要组织党——共产党,因为他是革命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以中国现有的情形看来,须先组织他……
  毛泽东看了,十分振奋,他最好的朋友有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实在高于许多同时代的人。
  毛泽东在长沙创办自修大学,把从俄国、从欧洲寄来的新民学会会员通讯汇集在一起,结合中国国情,与会友共同深入探讨,对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方向、道路越探越明。
  伟大的、不寻常的1920年,马列主义在深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正以共产主义小组的形式在孕育,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也在以新民学会会员通讯集、讨论会和宣传形式等在孕育。
  中国大有希望!
  中国必将有一个光明的明天!
  同是1928.06,以留法的湖南学生为主成立了“工学世界社”,社员有三十多人,其中有个颜昌颐,是第一批社员。
  颜昌颐,湖南省安乡县人,1898年生,1919年他与弟弟颜昌杰一起投身五四运动。颜昌颐留法勤工俭学后,颜昌杰仍在国内坚持斗争,在斗争中加入中共,大革命失败后在山西被捕坐牢,后病故于北平。
  1920年九、十月间,工学世界社在法国蒙达尔尼召开会议,李富春、傅烈、李维汉和颜昌颐都出席了会议。经过三天激烈的辨论,颜昌颐等赞成成把马克思主义和实行俄国式的社会革命的原则定为工学世界社的宗旨。
  工学世界社积极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活动。后来,他们加入了蔡和森、赵世炎、周恩来等人领导的旅欧少年共产党。
  
  
  
  第23章吴玉章
  
  
  
  在四川赴法俭工俭学活动中,年轻人都把吴玉章先生视为榜样。
  吴玉章,名永珊,字树人,曾用名平洋等,玉章是他的号。他在1818年12月30日,诞生于四川省荣县双石乡。他是一位久经考验的爱国志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深受革命青年尊敬爱戴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人们称为董吴徐谢四位老人的第二位就是他。四位老人有两位曾投身于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就是他和徐特立,吴玉章更是赴法勤工俭学活动的发起人之一。
  吴玉章七岁丧父,十三岁失慈母,自此由兄嫂抚养成人。1896年,他与农家姑娘游丙莲结婚。
  游丙莲(1877-1946),革命家吴玉章夫人。
  游丙莲是一个普通的四川农家女子,娘家很寒苦,自幼缠过脚,也不甚识字,年纪长吴玉章两岁。他们于1898年按旧式习俗结婚。1903年吴玉章赴日本留学时,有一女一子。
  他们的婚姻虽是按旧式习俗,但婚后却能互敬互爱,感情融洽。吴老几十年奔走革命,颠沛流离,很少能顾及家庭,全赖游丙莲在家含辛茹苦,勤俭度日,免去了吴老的后顾之忧,因而,更加受到吴老的敬爱。
  一九四六年十月,游丙莲在乡下病重,吴老忙于公务,实在无法分身,就派儿子吴震寰回荣县照应。当丙莲病逝的消息传来,吴老悲痛万分,立即撰写了一篇祭文—一《哭吾妻游丙莲》,祭文且诉且悲:
  
  我哭丙莲,我哭你是时代的牺牲品。我们结婚有五十年,我离开你就有四十四年。我为了要打倒帝国主义的压迫,专制政治的压迫,社会生活的压迫,在一九O三年正月,离开家庭到日本,随即参加革命。家中小儿女啼饥号寒,专赖你苦撑苦挣,虽然无米无盐,还要煮水烹茶,使炊烟不断,以免玷辱家门。由于你的克勤克俭,使儿女得以长成,家庭免于贫困。满以为革命功成,将和你家园团聚,乐享太平。料不到四十年来,中国的革命前途虽然走上光明,而迂回曲折,还有一段艰苦的路程。你既未能享受旧时代的幸福,又未能享受新时代的光荣。今别我而长逝,成了时代的牺牲品,能不令人伤心。
  我哭丙莲,我哭你为我养育了一个好女儿,受到人人尊敬。她中年丧了丈夫,受人欺凌,艰苦奋斗,不愧贤能,终能克服重重困难,使六个儿女得以长成。更可贵的是她帮你操持家务,常在你左右,使你这孤苦伶仃之人得到安慰,使我这天涯海角之人得到安心。现在使你形影相依女儿,失掉了慈爱的母亲。
  我哭丙莲,我哭你为我养育了一个好儿子,学会了水电工程。他十七岁离开你,二十年在外,使你时刻忧心,他秉承我勤苦耿介的天性,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他有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操守,不贪污腐化,不做社会的罪人。我是“五四”运动时代学生的代表,十八岁赴法国留学,毕业后就在法国水电工厂服务八年,苏联国家计划局服务四年,都得到了好评。他为祖国的神圣抗日战争归来,因日寇封锁,机器不能运进,就谋自力更生。他自己设计,以本国器材建成了长寿的水电工程。国营事业的获利,常常是这个工厂占第一名,他忙于为国家的事业,未能早晚侍奉你病弱之身,使你得享遐龄,这不能不使他抱终天之恨。
  我本是一个革命的家庭。我二哥因为倒袁世凯的二次革命失败,悲愤自缢而牺牲。我大哥因为大革命失败,贫困残废而牺牲。我四侄鸣和因为土地革命而牺牲。这种种不幸,犹赖你安慰寡嫂,团结侄辈,使家庭和顺,得到人人的欢心。你不愧为贤妻良母的典型。今年六月,我闻你重病,本想率儿媳及孙儿女辈回家一省,使一家人得以团圆,以安慰你多年渴望之心,却因我为公务羁身,环境所迫,不能如愿而行。只得命陵儿买药归来,寻医治病。后闻病势经过平稳,方以为安心调养,必能获得康宁。不幸噩耗传来,你竟舍我而长逝,能不痛心。
  亲爱的丙莲,我们永别了!我不敢哭,我不能哭,我不愿哭。因为我中华民族的优秀的儿女牺牲得太多了!哭不能了事,哭无益于事。还因为我们虽然战胜了日寇、法西斯蒂,而今天我们受新的帝国主义和新的法西斯蒂的压迫更甚。国权丧失,外货充斥,工商倒闭,民不聊生。而内战烽火遍地,满目疮痍,我何敢以儿女私情,松懈我救国救民的神圣责任。我们只有以不屈不挠、再接再励之精神,团结我千百万优秀的革命儿女,打倒新的帝国主义,新的法西斯蒂,建成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繁荣的新中国。丙莲,安息吧!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广大的人民,以慰你在天之灵。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月二十四日
  (1946年11月17日)
  
  吴玉章青年时代即有救国图强之志。当时,清廷腐败无能,国破家危,人民处于水深入火热之中,他忧心忡忡,苦苦思索着救国救民的道路。
  1902年底,他的二哥从成都回家,高兴地告诉他,已办好了自费去日本留学的手续。他听说可以自费留学,兴奋极了。他决心跟二哥一道去日本留学。此时,他与丙莲结婚已六年多,有一个不到五岁的女儿和一个不到三岁的儿子。妻贤子幼,怎么不令人牵肠挂肚?可是,为了挽救祖国的危亡,他毅然决定舍弃儿女和妻子。
  丙莲听了这个消息,先是一怔,接着低头不语,禁不住掉下泪来。吴玉章耐心地向妻子讲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丙莲理解了自己的丈夫,便欣然变卖田产,为玉章筹措留学经费,支持丈夫去日本。
  1903年2月9日,吴玉章和他二哥等一行九人,在人们欢度春节的爆竹声中,满怀爱国豪情,静悄悄地离开亲人和故乡,踏上了东渡日本的征程。
  在日本,吴玉章就读于东京成城学校,由于家里经济困难,他常常拖欠学费。同学们看他手头拮据,便要替他申请官费。按他当时的条件,获得官费也是不成问题的,但他从小就爱到临财苟得、临难苟免的教育,紧决谢绝了同学们的好意,主动把官费让给了别人。丙莲对此产毫无怨言,反面在国内更加勤俭节约,清贫自守,不断省出钱来接济吴玉章的留日费用。
  丙莲虽是一个识字不多的农家妇女,但由于常常受到爱国思想的熏陶,也渐渐明白了一些革命道理。一次,丙莲写信告诉吴玉章,说女儿已到缠足的年龄了,给她裹上了小脚,吴知道以后,立即写信回家严厉反对。他说,这不单是一个家庭里的问题,而是一场严重的新旧斗争。丙莲觉得玉章说得对,就把女儿那双刚刚缠上的小脚解放了,使她成为家乡第一个不缠脚的女子。这一行动,开始虽然也曾遭到亲友们的非议,但丙莲毫不动摇,随后,不缠脚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1905年,吴玉章在日本参加了孙中山的同盟会,有人从日本写信回来说,参加革命党是谋叛大逆,案发后要斩首抄家。丙莲不为这些流言所动,她相信丈夫从事的工作是正义的,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丈夫在日本的一切活动。吴从日本加回国后,又创办《四川》杂志,在四川宣传革命。
  1911年4月,吴玉章参加黄花岗起义,后又参加四川保路运动和发动内江起义,他在双石乡蔡家堰的老家就是个秘密联络点。每有革命同志来会吴,丙莲总是热情接待,视若家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任总统府秘书。后来他又参加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吴因策动二次革命失败,被袁世凯政府通缉,大哥被撤职,二哥悲愤自缢。吴玉章不得不流亡法国。丙莲在家安慰寡嫂,扶养子侄,在极度困难中把家务撑持下去,以后又毅然将儿子震寰送往法国勤工俭学。
  1916年袁世凯暴毙,吴才从法国回来,先在广州任护法军政府的四川代表,以后又在成都担任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有人劝丙莲说:“你丈夫在外当大官,去要一笔钱来买一股田业吧,干大事的人不顾家,你要把后路留宽点。”她却淡然一笑:“一个钱也没有向丈夫要。”
  吴1913年选择了去法国,这并不是巧合,因为当时有很多中国人在巴黎,而且当时两国间的关系长期以来较为融洽。在那里,他与法华协会的奠基人李煜瀛、蔡元培二人结为至交好友。李是慈善家,蔡是伦理学教授,他们在1912年已建立了“法国理性教育中国协会”。李、蔡二人是曾在莱比锡和柏林学习过的中国民主主义人士,是在欧洲最有声望的代表人物。
  1915年,吴玉章发起组织“四川留法勤工俭学会”。1916年,他和蔡元培等人一起与法国教育界人士联合组成了“华法教育会”。1918年,与蔡元培共同发起了留法勤工俭学运动。
  所谓“勤工俭学”,即勤于作工,俭于求学。
  蔡元培、吴玉章以勤工俭学为目的,成立华法教育会,号召国内青年去法国半工半读。1919年前后,留法勤工俭学出现了高潮,想到西方追求救国救民真理的各地学生纷纷要求赴法学习,仅川北一地就有三百多人。但是,资金困难的华法教育会一直无法满足众多学生的要求。
  看着求学热情高昂的青年学生,蔡、吴想来想去,想到了支持过五四青年运动的张澜。张澜曾一次次伸出了热情的双手,扶持青年人克服困难,不断前进。五四运动兴起不久,四川发生了特大水灾,交通邮电一度中断,北京的500余名四川籍学生一下没有了生活来源。张澜闻知,到处奔走呼吁,希望政府能解决学生面临的困难,但是,一心想置学生于死地而后快的北京政府巴不得学生因生活不下去而离开北京,减轻学生运动对政府的压力,哪里还听得进张澜救救学生的呼声。张澜多方活动却又四处碰壁,眼看学生拘饥受饿,心痛不已。突然,他想起了长期存放在交通银行的川汉铁路股款,便马上用四川省省长的名义请求交通银行从路歀利息中拨出一部份借给学生渡过难关。
  银行清楚记得,为了保这笔款,张澜置个人身家性命于不顾,非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动用这笔浸透了四川人民血汗的款项的。银行于是很快同意了张澜的要求,给每个学生分两次借支100元。学生们终于渡过了生活难关,张澜也露出了宽慰的笑容。
  蔡元培、吴玉章特地来找张澜,说明来意,办学出身的张澜,深知从事教育事业的艰辛和学生求学之不易,便再次用四川省省长的名义,会同教育总长,联名商请北京政府同意拨出川汉铁路股款利息,作为华法教育会基金,资助200余位四川青年赴法勤工俭学。这批学生中的许多人如赵世炎、陈毅、刘伯坚、杨伯恺等,后来成了中共卓越的革命家。
  一批人出去了,国内更多求学学生的出路在哪里?张澜从勤工俭学活动中得到启示,去法国可以搞勤工俭学,在国内同样也可以实行勤工俭学。他立即把这一想法告诉北大校长蔡元培,希望北大准许夫能赴法学生做旁听生。蔡元培自然答应了这一合理要求。一大批青年进了堂堂闻名的北京大学。随后,张澜又四处募集经费,在北大附近沙滩办起了食劳轩饭馆,组织学生分批来饭馆劳动,解决了生活学习费用,学生参加体力劳动的新风气也渐渐形成了。
  1922年,吴玉章任成都高等师范校长,是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开拓者之一。1925年,他又在重庆创办中法学校。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担任延安鲁讯文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陕甘宁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任、华北大学校长等职。建国后,一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中国教育工会主席,同时主持文字改革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为中国无产阶级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毛泽东在庆祝吴玉章六十寿辰时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有益于广大群众,有益于青年,有益于革命,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才是最难最难的啊!我们的吴玉章老同志就是这样一个几十年如一日的人。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