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开天辟地>第15章“改造中国与世界”

第15章“改造中国与世界”

作品名称:开天辟地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12-11-27 11:08:59      字数:6598

  第15章“改造中国与世界”
  五四运动中,湖南的新民学会会员成为当地群众运动的骨干。五四运动后,会员们一面投身革命运动,一面探讨革命思潮,学习马列主义。有一批会员开始由民主主义向共产主义转变。
  由于革命形势的发展和会员思想的变化,关于学会的宗旨、任务等问题日益为会员所关心,并经常进行讨论。1920年7月6日到10日,赴法国的新民学会会员在蒙达尔尼召开会议。会议经过充分讨论,大家决定会务进行的方针为“改造中国与世界”。会议在讨论改造的方法时,出现了两种根本对立的主张。蔡和森等主张组织共产党,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其主旨与方法多倾向于苏俄;萧子升则“主张温和的革命——以教育为工具的革命,为人民谋全体福利的革命——以工会合作社为实行改革之方法,其意既不认俄式——马克斯(思)式——革命为正当,而倾向于无政府——无强权——蒲鲁东式之新式革命,此较和而缓,虽缓然和。”
  会后,争论的各方均写信给毛泽东,阐述自己的主张,毛泽东在12月1日写信给在法诸会友,指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方针,正与我平日的主张相合,并且我料到是与多数会友的主张相合的。”对改造的方法,他不同意萧子升等人的意见,而对蔡和森的意见“表示深切的赞同”,并且阐明了自己赞成“马克思式革命”,主张无阶级专政,反对改良主义、无政府主义的理由。蒙达尔尼会议关于学会方针任务的讨论,在国内的新民学会会员中引起很大反响。
  毛泽东的复信到了蒙达尔尼,蔡和森等继续努力研究十月革命和马列主义,萧子升等人颇为不快。
  1921年秋,毛泽东在长沙发起组织了长沙共产主义小组,这是湖南新民主主义革命特别是五四运动的科学结晶。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的打造和成立立下了丰功伟绩。
  1921年1月,新民学会会员在长沙举行新年大会,讨论学会应以什么作共同目的;达到目的该用什么方法;方法进行即刻如何着手等问题。关于共同目的,大多数会员主张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的共同目的。关于方法,会员们各抒己见,争论很激烈。毛泽东在讨论时说:“社会政策,是补苴罅漏的政策,不成办法。社会民主主义,借议会为改造工具,但事实上议会的立法总是保护有产阶级的。无政府主义是否认权力,这种主义,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温和方法的共产主义,如罗素所主张的极端的自由,放任资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的。积极、迅捷方法的共产主义,即所谓劳农主义,同阶级专政的方面,是可以预计效果的,故最宜采用。”最后表决,多数会员赞成布尔什维主义,主张无产阶级专政。关于“如何着手”的问题,提出研究、组织、宣传、联络等方面均可进行。这次会议提出了“事实上有组党之必要”的建议,并决定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会议多数人赞成布尔什维主义的事实,说明马克思主义对各种改良主义和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占了上风。这就使新民学会这个革命团体实现了由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新民学会的长沙新年大会的讨论与中国的前途与命运问题关系极其密切。
  新民学会会员在通信中和会议上曾讨论组织共产党问题。特别在蔡和森与毛泽东的通信中深入地讨论了建党问题。他们一致认为,中国无产阶级要进行革命,就必须建立自己的政党。党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有了党,革命运动才有神经中枢。毛泽东在复信中,称赞蔡和森“见地极当”,表示没有一个字不赞成。毛泽东指出:“唯物史观是吾党的哲学根据。”毛泽东与蔡和森对建党问题的讨论,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思想准备之一。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必须建立,是因为历史证明,软弱的中国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没有能力完成资产阶级民方革命的任务,不仅新民主义革命任务他们无法完成,就是旧民主主义革命也搞不彻底。中国革命的彻底实行,根本的解决,这一历史任务已历史地落在中国无产阶级的肩上。中国革命的先行者、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自己也经观察、体验,觉悟、认识了这一点。
  第16章洞房红烛
  毛泽东有四次婚姻,他比杨开慧大8岁,在四次婚姻中,毛泽东最珍爱的首推杨开慧,他称杨开慧为“骄杨”、“我亲爱的夫人”。杨开慧是毛泽东忠诚的伴侣、革命征途中的贤内助。
  作为湖南名士杨昌济的女儿,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批女党员,杨开慧的一生虽然很短暂,但是却很精彩,而且酣暢淋漓。杨开慧毕生专一地钟情、热爱和忠于毛泽东。
  杨开慧,号霞,字云锦,1901年出生于长沙县板仓。其父杨昌济是闻名三湘的学者、教授,他思想先进,开慧虽为女儿身,但父亲也为他取了名、字、号。7岁时破例入长沙第四十初级小学,书香门第出身的杨开慧从小就表现出了过人的才气。
  1914年,毛泽东21岁,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就读,杨开慧正是他的老师杨昌济之女,青年学子毛泽东好学勤勉,兼又仪表堂堂,他的风采折服了不知多少同龄人,这其中就有少女杨开慧。但是,才13岁的开慧,对毛泽东只是一种朦朦胧胧的向往。
  待到渐渐长大,杨开慧却又接受了和坚持着独身主义,她不愿意嫁人,不想结婚,但是爱情却找上门来了。
  开慧的父亲杨昌济对于毛泽东来说,亦师亦友亦伯乐。1918年6月,杨昌济应蔡元培之聘,任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后举家北迁。在他的推荐下,毛泽东也走出了湖南,到北大图书馆工作。在北京,毛泽东和杨开慧的感情,从青葱懵懂渐渐开始热烈起来。两人开始相爱了。
  毛泽东组织了那么多青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当时杨开慧也不理解,就问他,别人都去了你为什么不去?毛泽东说大家都去外国长学问、开眼界是好的,但是我自己要留下来,我要了解自己的国家,我要向中国的国情学习。
  此时正值19世纪初叶,内有军阀纷争、百业凋敝,外有列强环视、蠢蠢欲动,内外交困的局面,不仅让国内有识之士殚精竭虑,更让莘莘学子再难安下心去研读,各种运动、思想和主义在神州大地泛滥。年轻的毛泽东也在问着自己,究竟什么才能救中国?而“五四”运动前后,毛泽东已经开始接受共产主义学说。
  1920年11月,秋风吹成了冬风,毛泽东也加快了建党的步伐。为建党之事,他几次去楚怡小学找何叔衡商量。他告诉何胡子:“湖北董必武已走在前头了。”
  何胡子笑眯眯:“还是先说开慧吧!”
  “(一愣)扯什么呀,何胡子,我说的是开会。”
  “先说开慧,后说开会,(放下手中紫砂茶壶,认认真真地)我表侄是开花轿店的,我给你备一顶花轿吧?”
  “何胡子,(严肃地)你我是不是新民学会会员?我们是不是立志要反对封建陋习?”
  “润芝,我告诉你,花轿也不光是小姐太太坐的!你以为劳苦大众只有一辈子抬的份,连一回坐的份也没有?”
  “何胡子啊何胡子,我要说东,你偏要说西,不跟你说开慧了,还是跟你说开会的事。你先看看这封信,这封信太要紧了。(长信是蔡和森写来的,毛泽东昨晚在长沙一师附小看了信后,考虑建党一事以至通宵达旦。)”
  何胡子一钻进长信,就忘记谈开慧了。
  几天以后,毛泽东约了五个人,一起踱步在青山祠畔的一块空坪上。毛泽东不作室内开会之举,只作坪上踱步之状,为的也是安全。湖南乌云蔽日,形势依旧险恶,革命者不能不防。老省长张敬尧是走了,新省长赵恒惕也并不见得和善。
  青山祠是一师附小的教师宿舍,祠旁,有一大块空坪,阳光融融,正好散步。
  毛泽东:(停下步子)蔡和森从法国寄来的信诸位都已经看过了。和森说,无产阶级革命有4种利器,一个是党、一个是工会、一个是合作社、一个是苏维埃。尤其是,党最重要,因为党是革命运动的发动者、宣传者、先锋队、作战部。所以,和森力主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他的想法,与陈仲甫先生委托我在湖南成立党组织的想法,殊为一致。我已经复信和森了,我说,你的想法,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的。
  何叔衡:润芝,道理都明白,莫多讲;再说,北鄂已动,南湘安能不动?我看,今日大吉,就算成立了吧!
  毛泽东:(取出一页纸)今天来的,都是信仰共产主义的同志,我们一边散步,一边就算结盟了,请诸位都签上自己的大名。
  会散后,毛泽东特意留下何叔衡:“何胡子,我还有一项私人请求。”
  “何言请求?说就是了。(见毛泽东不好意思开口,已大致明白)润芝从不开金口求人,如今相求,定是要事,赶快说吧。”
  “你真的有一个侄儿开花轿店?”“是啊,此店开张已十年有余了。”
  “(犹豫地)我想……”“(笑了)润芝真的要跟杨教授的女儿成亲了?”
  “嘘……”
  “你嘘什么?男女作合,天经地义,还怕什么耳朵听到?润芝,你都二十七了,你还以为小?结党结婚两不偏废才对。”
  “我想,成亲也是件大事,既是办大事,好像也该有一顶花轿。”
  “什么叫敬酒不吃吃罚酒?就是说你润芝这顶花轿!我早说过,百姓成亲也该坐轿!”
  “本来我想,大家都是新民学会会员,该是提倡节俭,反对陋习,花轿鞭炮之类,理应通通取消。可是昨日有个王老师对我说,你这个当主事(校长)的,只晓得拿起刀枪反封建,不晓得拿秤称女人之心?”
  “何谓称女人之心?”
  “他说,女人一辈子就是两抬,一次抬进门,一次抬出门。”
  “(眼一圆)不假,一为婚礼、一为葬礼。”
  “这两抬,都是女人最风光的时候,抬进门时,是笑的;抬出门时,是哭的。”
  “不假,为人一世,惟哭笑二字。”
  “(大点其头)是啊是啊,人生一辈子,无非一个悲字,一个欢字,除却悲欢二字,人还剩什么?”
  “所以,我想,女人一生两抬,若是少了进门这一抬,便是月缺一半。悲欢两字丢了一字,岂非人生一大憾事?”“所以你今日想吃罚酒,来跟我讨一顶轿子抬抬了?”
  “(不好意思地)就托托你那位表侄吧。不须四抬大轿,一乘轻兜小轿即可,只求个意思罢了。”
  大喜之日,杨开慧穿一件绣花粗布小棉袄,肩背一只鼓鼓的小包。一双没绣花的布鞋,走过板仓村外的小木桥,她今天走路感到特别轻松,胸脯也挺得很高。心往妙高峰青山祠,脚下步步近新郎。
  哥哥杨开智一路送她出村。
  在桥头,开慧辞别哥哥,开始了她的“亦步亦趋”,终生随丈夫亦步亦趋。走了不到两里山路,身后就传来焦急的喊声。喊声一近,开慧见到得是一长一少两个轿工合抬一乘红兜小轿。
  老轿工:新娘子,快请上轿,我们来晚了,新娘子多包涵。
  杨开慧:(不买账)多谢多谢!你们返回吧,我走路去!
  老:(大为吃惊)那怎么行?我们东家是受何先生之重托,专门派我们两个来侍候新娘子的!
  慧:我喜欢走路呀!
  老:不成不成!(停下花轿,拦在路中)新娘子,你今天非得坐上花轿,不然我们哪回得了家!
  慧:一定要坐?
  老:一定要坐!
  慧:好吧!(掀开轿帘,小心翼翼地踏进花轿)既然一定要坐,我就坐一坐。
  老:来呀,(轿杠上肩,一张脸顿时生动了,喊起来也极有韵味)抬起来呀,去成亲呀,花好月圆,万万年啊!
  小轿工:(节奏亦很和谐)凤凰双飞,鸳鸯游啊,白头偕老,子孙稠哇!
  两个轿工刚喊到兴头上,便听一轿子里发出一声喊:“停轿”!
  两个轿工以为出了什么差错,急忙停轿。杨开慧如兔蹦出,高高兴兴说:“好了,两位师傅,我轿子里晃荡过了,既然新娘子坐过了,你们也可以回去交差了。”
  轿工走了。杨开慧自己走到了青山祠。
  毛泽东全然不知新婚妻子是一路走来的。其时他正在忙碌着抹桌搬凳。
  青山祠教师宿舍的天井里,摆了一张褪色的八仙桌。毛泽东和几个同事正在摆桌登凳碗筷。铁锅烟雾腾腾,一只肥鸡正在热水里褪毛。
  何叔衡慌慌张张跑进门:“润芝,来了、来了!”毛泽东一喜:“花轿到了?”何叔衡脸上不好看:“没轿,走来的!”
  毛泽东一怔,急步走向门外,果见妻子远远走在阳光里,一头短发,英姿勃发。
  毛泽东:(大声喊)开慧!
  杨开慧:(招招手,笑笑,一步步走近了,走到毛泽东身旁,冲着毛泽东大大方方伸出手)握手吧?(新郎新娘握手,俱是笑容满面。)
  何叔衡:(叹口气)罢了,罢了,一不拜天地,二不拜高堂,三不夫妻对拜,也只有这样握握啰。
  杨开慧知道何叔衡不高兴,所以酒宴一开始,她站起来,第一杯酒就要敬何校长。
  何:(慌忙起立)不敢当,不敢当。
  慧:我敬你,是表示歉意,你好心送来一顶花轿,我却不领情。
  何:不打紧、不打紧。
  慧:(咕嘟嘟喝下一杯米酒)何校长,我为什么不想坐花轿呢,因为我看着花轿,心里难受。
  何:(一惊)为何难受?
  慧:我也在问自己,花轿抬的是欢喜,为何难受?何校长,我说实话,我之所以难受,是因为我看着花轿里外不一。轿子外面,是红围子,新的,还飘着流苏,漂漂亮亮。轿子里面,那坐凳,却是磨破的,烂棉絮都露了出来。看着这样的轿子,我想到什么了?我们周遭许许多多的女人,不都是这一顶轿子么?
  毛泽东:(心说,这开慧,在做一篇锦绣文章了,已经破题了,于是加油)对,开慧,说下去,为什么女人是一项轿子?
  慧:女人出嫁,头上蒙着红盖头,缀着流苏,漂漂亮亮,可是实际上呢,骨子里呢,悲哀啊,没有自主的命,任人磨,只是一团给人坐破的烂棉絮。说句实话,中国许许多多女人,都是这种可怜的轿子命!
  一桌酒客:(一齐点头)对、对!新娘子名不虚传,果然是才女!
  毛:(含笑)开慧不是轿子命,所以开慧不能坐轿子!
  慧:润芝说出了我的心里话,所以这第二杯酒,我敬润芝。(大大方方站起来,敬夫君,酒杯齐眉)
  毛:开慧,你不是一顶轿子。我毛泽东既不会坐你,也不会抬你。你我的人生,就是一起牵着手走路,你搀我,我扶你。
  杨开慧忽觉鼻子一酸,两滴眼泪夺眶而出。
  所有的酒客都受了感动,何叔衡尤甚:“今天这顿喜酒,真喝出点味道来了。”
  洞房花烛夜。两根红烛已经燃过一大半了。
  毛泽东坐在桌上,杨开慧的脸偎依在他胸前,两人都没有睡意。毛泽东抚摸着杨开慧的短发,轻声说:
  “关于轿子的一番话,你说得很好。”
  “我还有一句话想说。”
  “说吧,今天让你说个够。”
  “你在酒宴上对我齐头并进,你既不会坐我,也不会抬我,是不是?”
  “是!”
  “我要你抬我。”
  “这怎么说?(看着19岁的新婚妻子,脸如红烛,美极,颜如苹果,甜极)”
  “你不是说一个女人一辈子有两抬吗?润芝,我想求你抬我。抬进门,我不求,你今天看见了,我愿意走进来,我自愿亦步亦趋跟着你。可是还有一抬,我想求你答应我。今天新婚之日,我也不避讳了。我只求我的丈夫能抬我一次,我不求风风光光地抬进来,只求日后风风光光的抬出去。”
  毛泽东闻言,愕然半响。开慧话中有希冀、有预见,有对丈夫的信赖是与忠贞。毛泽东不好回答,开慧却又补了句:“润芝,你能答应我吗?我要你答应我。”
  “开慧,你这是……这是什么意思呢?(仍不好回答,只好明知故问。)”
  “意思是很明白的,那就是若我死在你前头,我求你把我风风光光抬出去。”
  “今天这日子,怎么说这样的话?(仍在想着怎样回签,才不伤妻子的心。)”
  “润芝,从今天起,我就是你的人了,我说这话的意思有两个,一是盼望我们两人白头到老,二是盼你能管我管到底。也就是说两人厮守,厮守到底。”
  “这句话,还真不好说。”
  “我早料到,你会这样说。”
  “开慧,你也是青年团员了,你是知道的,我们两个都是准备为布尔什维主义献身的人。我们渴望幸福,但是国中豺狼虎豹当道,东南西北虎视眈眈,作为革命者,我们得准备应付任何不测的事情。”
  “(开慧点点头)假如不能厮守到底……那也算了,那是缘份。”
  “但是,开慧你记住,我会尽一切能力保护你的。”
  “我记住了。”
  “开慧,面对花烛,说这些话,你心里真的一点不沉重么?去年我们去香山骑马,你不说;去北海划船,你不说;在法源寺为你父亲守灵,对着长明烛灯,我也不说这样的话。如今面对花烛,你怎么就挑了这个话题?”
  “我就是想在做新娘的时候,把你我之间的一切事情,都说个明白了。”
  “你也像个做理论的,像你的父亲!”
  十年后,杨开慧为革命牺牲,毛泽东在得知噩耗时,说了八个字:“开慧之死,百身莫赎。“他后悔已极:不该对开慧新婚之夜的一抬之求,拒绝得太过干脆、冷静。人间有许多话,原来是不该说得太决绝的。
  这,也是辩证唯物的起码要求吧?
  毛泽东、杨开慧结婚以后,杨开慧结婚七年,连生了四个儿子。她跟随毛泽东去上海、广州、韶山、武汉、长沙,过着朝不保夕、颠沛流离的动荡生活,几乎没有过一天安顿的好日子。
  1921年春夏之交,毛泽东到洞庭湖滨岳阳等地考察学校教育,进行社会调查。而新婚后的洞庭考察,正当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夕,意义更加重大。但是,毛泽东是个性情中人,对于新婚燕尔的娇妻,日夜思念,有时彻夜难眠。
  毛泽东为祖国的命运、前途夙夜忧叹,情之所发,寄之于词,遂得《虞美人?枕上》: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烬,剩有离人影。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这是青年革命家毛泽东的离愁别绪,兼写身世的凄凉与哀怨,充满了阴柔之美、阳刚之气。
  1921年8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一大回湘,即组建中共的湘区委员会,杨开慧亦入党。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